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扩大经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模拟内镜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露斜坡,观察有关显微解剖结构;收集40例成人头颅神经导航影像学资料并在神经导航仪中测量相关解剖距离。结果扩大经蝶窦内镜入路在硬膜外可显露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中线附近结构;在硬膜下可显露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在神经导航仪中测得以下数据:前鼻棘至蝶窦口、鞍底、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管隆突、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端的距离分别为(57.61±5.18)、(72.83±6.75)、(67.27±6.27)、(68.89±6.51)、(78.27±5.74)、(91.08±5.20)r/mm;双侧破裂孔间距、颈静脉结节间距、颈静脉孔间距、颈内动脉管外口间距、内耳门水平岩枕裂间距分别为(21.12±4.78)、(21.37±2.16)、(38.26±3.45)、(50.14±5.54)、(24.27±4.31)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人路可清晰显露鞍后-斜坡的解剖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可应用于颅底解剖测量,简单、精确,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内镜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择经10%甲醛固定、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及椎动脉的中国人成人带颈头颅标本20例行内镜入路相关数据测量;另选5例头颅标本,运用内镜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对其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照相.结果 扩大经蝶窦入路可清晰显示鞍上、海绵窦、斜坡等区域的解剖结构.(1)内镜下鼻腔的标志有上中下鼻甲、蝶腭动脉等.蝶窦内有鞍底、斜坡凹陷及视神经、颈内动脉隆突等解剖标志.(2)内镜下蝶骨平板、鞍结节、鞍底、斜坡为中线区,内1/3视神经管及颈内动脉隆突为中线旁区,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及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隆突为外侧区.(3)内镜下颈内动脉分为鞍旁段及斜坡旁段,前者细分为隐匿段、下水平段、前垂直段及上水平段,下水平段较实际长度明显变短.结论 内镜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可以清晰暴露邻近蝶窦的颅内及海绵窦内结构,提供从前方角度处理该区域病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达到的解剖部位 ,并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 ,清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 ;经鼻 -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隔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 -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二者联合应用可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的解剖学。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由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获取的30例干性头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操作,对其成对结构及不成对结构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不成对结构中鞍背至枕骨大孔前缘(46.55±2.20)mm、蝶骨斜坡软骨结合部至枕骨大孔前缘(26.25±2.00)mm、蝶骨斜坡软骨结合部至咽结节(20.05±0.55)mm、咽结节至枕骨大孔前缘(14.40±0.75)mm;成对结构中左右侧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可实现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目的,对其解剖学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提高术者操作精度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影像和尸头解剖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中蝶窦的神经血管显示及其解剖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为该术式提供重要的解剖依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方法收集18具新鲜尸头并通过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入路研究蝶窦解剖结构,同时对35例志愿者进行蝶窦CT平扫+增强扫描并进行CTVE三维重建,两方法均测量蝶窦到周围组织的距离,鞍底血管、神经的显示情况。结果 (1)两种方法均能较好的测量蝶窦到周围组织的距离,除蝶窦口到蝶筛隐窝顶外(P<0.05),其余均没有差异;(2)两种方法在蝶窦表面解剖结构的显示率上没有差异,但CT影像在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显示率上高于尸头解剖(P<0.05),但其不能显示斜坡松质骨。结论 CT影像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中蝶窦的神经血管显示及其解剖定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为术前单鼻孔经蝶入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鼻内镜下扩大经蝶蝶鞍区手术中准确定位及避免损伤鞍区重要解剖结构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0例头颅标本解剖,并对蝶窦后壁进行分区,准确定位蝶鞍、颈内动脉隆凸、视神经管。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相关解剖结构。结果沿颈内动脉隆凸两侧缘分别画2条直线,4条直线将蝶窦后壁分成5个区域。测量了蝶鞍不同部位的厚度:鞍结节[2.20±0.19(0.63~6.90)]mm,鞍前壁[0.71±0.06(0.36~2.78)]mm;鞍底[0.94±0.18(0.23~2.81)]mm。垂体的横径为[14.72±1.07(10.92~18.38)]mm,前后径为[10.13±0.92(9.37~12.51)]mm,上下径为[5.13±0.74(2.37~7.91)]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蝶蝶鞍区手术时,按以上方法将蝶窦分成5个区域可准确定位鞍区的解剖结构,参考上述解剖数据有利于术中提供安全区域,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额下经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标志和解剖学参数。方法 应用20例成年尸体头颅湿标本,20例平颅管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①蝶管平台、鞍结节、前海绵间窦、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是此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②视神经、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是此入路需要保护的重要结构。结论 熟悉这一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在提高全体腺癌全切率的同时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行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的3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术后视力、视野均有改善,1例视力未见明显好转;出现一过性多尿和脑脊液鼻漏各3例,均被及时发现并控制。结论:针对性地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或内镜辅助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治疗海绵窦内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乳胶灌注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2例矢状位沿中线切开,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海绵窦内侧壁。8例在神经内镜下模拟经鼻中隔旁入路、中鼻甲切除入路和经中鼻道入路暴露双侧海绵窦内侧壁。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只有一层硬膜结构。蝶窦后壁的斜坡凹陷是全鞍型蝶窦常见而且确定的解剖标志,打开海绵窦内侧壁,内镜下可清晰观察海绵窦内结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眼神经。结论采用单纯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可清楚地显露海绵窦内侧壁的结构,这一入路对手术器械、设备和手术者的技术均有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充分了解中下斜坡和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周围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为安全、合理地运用远外侧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10例(20侧)经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带颈尸体头颅(不分性别)和干性颅骨10例(20侧)(不分性别)进行解剖、测量拍摄获取相关资料.结果 ①枕髁、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环椎、枕骨大孔、乳突是枕下远外侧入路的重要骨性标志;②枕下三角和头外侧直肌、二腹肌是保护深部重要血管、神经的重要肌学标志;③舌下神经管后缘至枕髁后极距离(9.91±0.93)mm(左),(9.99±0.85)mm(右);舌下神经管下缘至枕裸下极距离(8.77±1.07)mm(左),(8.80±1.11)mm(右);舌下神经管上缘至颈静脉孔下缘距离(9.48±0.87)mm(左),(9.28±1.04)mm(右);舌下神经管长度(10.68±1.07) mm(左),(10.40±1.03)mm(右);舌下神经管与正中矢状面角度(48.3±4.7°)(左),(47.9±4.5°)(右).结论 远外侧入路可以以最短的距离到达脑干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直接的显露下斜坡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为颅神经和椎动脉提供了良好的显露,易于利用颅神经的自然间隙;避免对脑干和颅神经的牵拉,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