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指标及远期评价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22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744例)和保胆取石组(7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胆取石组平均手术用时为(85.26±20.08)min,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60.43±15.61)min,保胆取石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89±1.96)d,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4.97±1.3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感染、胆漏、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保胆取石组术后结石复发15例,复发率为19.23%,腹腔镜胆囊切除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虽然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复发率等方面均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具有保留胆囊生理功能的优势,且未见术后并发症。在严格遵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均可所谓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23例)和保胆取石术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保胆取石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25±6.35)m L、术后饮食恢复时间(0.67±0.34)d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P<0.05),但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不良反应率6.67%,胆囊切除组26.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41,P=0.002<0.05)。结论: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展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23例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保胆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小切口组(P〈0.05或P〈0.01)。保胆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1例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1例出现结石复发。小切口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术后腹泻、腹部疼痛等症状。两组手术均未出现胆管损伤、胆漏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颜太琼  代春  王烈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23-1623,1684
目的:评价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切开取石组19例,采用经皮小切口配合胆道镜做胆囊切开取石术;小切口胆囊切除组33例,观察两组的平均手术耗时、饮食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术后消化道症状等,随访3 ~5个月.结果:经皮胆囊切开取石组术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消化功能正常,B 超复查胆囊未发现结石,其平均手术耗时及住院天数、饮食恢复时间等均短于小切口胆囊切除组,切口感染率及术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等低于小切口胆囊切除组.结论:经皮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保留胆囊功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诊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上的相关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胆取石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对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留置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胆囊切除组,而保胆取石组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小于胆囊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术后6个月、术后1年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胆囊切除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管结石。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23例)和保胆取石术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保胆取石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25±6.35)mL、术后饮食恢复时间(0.67±0.34)d 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P <0.05),但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保胆取石组不良反应率6.67%,胆囊切除组26.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41,P =0.002<0.05)。结论: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01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切除组,同时选取行保胆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保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结果保胆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切除组(P<0.05)。结论与胆囊切除术比较,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治疗方面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行保胆取石术和2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发生率方面,内镜微创保胆取石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方面,内镜微创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无显著差异,保胆组随访期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保证手术彻底性的前提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安全且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215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9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118例),微创保胆取石组患者须术前检查胆囊功能良好。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创保胆取石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复查B超未见胆囊或胆总管残余结石。两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费用较低(P0.05)。两组随访2.5年,未见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和癌变。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L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有保胆适应证的胆囊结石患者共13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简称保胆组(61例),另一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非保胆组(73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胆组比非保胆组术中出血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保胆组未见结石复发,胆囊功能良好。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对于胆囊结石应采取切、保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保胆条件的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手术创伤更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保留了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开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2011年采用微创切开取石术治疗经严格筛选符合保胆手术的胆囊有功能患者13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及胆囊壁厚度、胆囊功能的主客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胆囊壁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P<0.05),胆囊收缩面积明显增加(P<0.05),无术中副损伤或术后严重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治疗有功能的胆囊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魏承涛 《河北医学》2013,19(9):1326-1329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一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5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O.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16.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12.025,P〈O.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58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保胆取石术组(EMIC组)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MI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LC组(P<0.05);治疗后EMIC组患者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LC组(P <0.05);EMI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4% (5/71),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9% (16/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保留了机体胆囊的生理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以来2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腹腔镜(LC)结果符合率为98%,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准确的提供了手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术后1周、6月、1年、2年复查胆囊及其功能未见明显改变,1例合并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对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疏肝利胆方治疗,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l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通过B超测定胆囊大小,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容积和胆囊收缩率。结果: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在术后6个月、1年对照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疏肝利胆方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胆囊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庆斌  陈白丽  李东松  武魁 《吉林医学》2014,(35):7779-778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及开腹保胆取石术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同一术者施术,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34例,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38例,开腹保胆取石术48例,对比分析其况。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取净结石。开腹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完全腹腔镜组(P<0.05);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术后随访出现8例并发症,其中4例伤口感染、3例胆汁漏、1例盆腔积液。三组随访3~1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尤其是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开腹保胆术时间相对较快,对患者身体素质偏差者能迅速结束手术,但并发症多,尽可能不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治疗组:回顾性分析2010-06~2011-08间96例胆囊结石患者在我院完成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10间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96例患者术后出血2例,无胆管狭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症、结肠癌发生。对照组术后出血6例,胆管狭窄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2例,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症1例,结肠癌发生率1例。结论: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保留胆囊的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郭庆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71-47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54例原发性胆囊癌进行误诊分析,提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关系及鉴别方法。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之间有一定关系,应在术前、术中进行鉴别。结论凡术前诊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患者,均应疑及胆囊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验证大黄灵仙胶囊降低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作用,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预防胆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胆石症豚鼠模型,模拟结石形成过程,给豚鼠喂养脂餐,比较各组胆囊结石形成率,病理切片观察胆囊炎症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豚鼠肝组织中胆固醇7a-羟化酶(CYP7A)表达的情况。将接受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分组,定期随访术后情况,B超检测胆囊壁厚度、有无胆囊结石复发及胆泥形成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成石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0%,解剖发现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的胆囊黏膜炎症明显轻于未服药物组。检测发现,大黄灵仙胶囊组肝组织中CYP7A阳性表达率为(67.5±5.87)%,高于未服药物组(31.8±4.59)%。大黄灵仙胶囊组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访1年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症状及胆囊炎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服药组。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较好的预防结石形成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抑制胆囊黏膜炎症及上调肝组织中CYP7A;同时在临床实验中,B超的随访提示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二者表明,保胆取石术后病人中,大黄灵仙胶囊可能有提高胆石症手术的疗效,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