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不稳定编码区结合蛋白(CRD-BP)R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应用荧光定量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5例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CRD-BP RNA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32个样本中有10个样本中检测到CRD-BP RNA表达,阳性表达率31.25%,对照组35个样本中均未检测到CRD-BP RNA表达,两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CRD-BP 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RD-BP RNA表达可能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
章玉玲  周岳 《陕西医学杂志》2022,(3):322-324+32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循环肿瘤细胞(CTC)、糖类抗原24-2(CA242)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探讨它们与直肠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收集结直肠腺瘤患者100例作为结直肠腺瘤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TC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CA242和CA199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CTC、CA242、CA199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CTC、CA242、CA199水平。分析CTC、CA242、CA199与结直肠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腺瘤组患者CTC、CA242、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直肠癌组CTC、CA24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并分析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60名结直肠癌患者中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为48.33%,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与患者淋巴结、浸润深度、肿瘤分化、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患者淋巴结转移越多、浸润深度越深、肿瘤分化越差、临床分期越晚,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测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FAS在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关系,探讨FAS对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对其癌组织与癌周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RT-PCR检测,比较FAS在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的不同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FAS和CEA水平,分析FAS与CEA的相关性;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0例,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FAS水平的差异;根据以上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与临床检查进行临床分期,分析血清FAS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结果提示FAS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LISA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与其血清CEA水平具有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r=0.883,P<0.01);结论 FAS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均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提示FAS高表达预示着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且患者预后不良,FAS对评判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EGF-C 及VEGFR-3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另取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VEGF-C和VEGFR-3的表达,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VEGF-C/VEGFR-3表达在结直肠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人,VEGF-C/VEGFR-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结论 VEGF-C/VEGFR-3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位居第四,大量患者死于术后转移和复发。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的血行转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临床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er cell,CTC)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有关,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或基因扩增状况,探讨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HC EnVision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及4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对IHC(++)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抑制剂β(PKI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对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KIB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KI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PKIB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KI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P<0.0001).PKIB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T分期正相关(P=0.038),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隔器官转移(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表达PKIB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70.532±6.190 vs 93.500±5.847,P=0.023).结论 PKI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T分期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提示PKIB可能在结直肠癌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VEGF-C 及VEGFR-3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另取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VEGF-C和VEGFR-3的表达;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结果 VEGF-C/VEGFR-3表达在结直肠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人,VEGF-C/VEGFR-3在结直肠癌中呈正相关,VEGF-C/VEGFR-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结论 VEGF-C/VEGFR-3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康悦  魏立志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41-74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 4 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结果  4 7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 0阳性表达 2 7例 ,阳性率 5 7.5 %。CK2 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K2 0mRNA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的良好指标 ,外周血中CK2 0mRNA检测有助于识别具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倾向的大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在Ⅰ、Ⅱ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4-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疾病患者121例,根据病理学诊断将其分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其中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CTC和CEA水平,分析患者CTC计数与其临床资料的关系,并采用一致性检验比较CEA检测、CTC检测、CEA联合CTC检测对Ⅰ、Ⅱ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不同CEA水平患者的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检测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47.67%(41/86),CTC检测结直肠的阳性率为72.09%(62/86),CTC联合CEA检测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90.70%(78/86),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C联合CE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均高于CEA及CTC单独检测。 结论 CTC联合CEA检测在Ⅰ、Ⅱ期结直肠癌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阐明MyD8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远旁组织标本并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yD88在结直肠癌及癌远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半定量分析MyD88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对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yD8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远旁组织(P<0.01);MyD88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化无明显关联(P>0.05),MyD88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联(P<0.05);MyD88高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MyD88低表达组(P<0.05)。结论:MyD88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姚雨君  周航  刘霄 《重庆医学》2016,(2):205-208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21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选择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 分期、大体类型、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P <0.05);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 分期、分化程度、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远处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9月至2004年9月间手术治疗224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和是否术后辅助化疗共7个可能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Ⅰa期和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分析同样表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Ⅰa期和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是影响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结直肠息肉组织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肠黏膜中的ADAM10的表达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上述3组人群血清中的ADAM10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ADAM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息肉组和正常对照人群(P<0.001);伴随着肿瘤Duke分期的增加,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ADAM10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癌组织和血清中的ADAM10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远处转移、Duke分期有关(P<0.01)。结论:ADAM10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且和结直肠癌的重要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CD4+、CD8+ 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三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0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D4+、CD8+ T淋巴细胞水平,并依此高低分组。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8+ T细胞浸润高水平78例,低水平31例;CD4+ T细胞浸润高水平56例,低水平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CD8+ T淋巴细胞水平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随访分析显示,高水平CD8+及CD8+/CD4+结直肠癌患者的DFS和OS预后较好(P<0.05)。高水平CD4+结直肠癌患者的DFS、OS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CD8+及CD8+/CD4+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DFS和O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8+及CD8+/CD4+水平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说明双镜联合技术在早期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31例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进行全结直肠内病灶探查并定位,术中根据快速冰冻病理结果选择在腹腔镜下行相应手术治疗。 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22例术前诊断为Ⅰ期结直肠癌,术后诊断Ⅰ期20例(T1N0M0期13例,T2N0M0期7例),Ⅲ期2例(T2N1M0期)。9例术前诊断为癌前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7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局灶癌变。其中6例患者为多灶病变同期行肠管其他部位息肉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腺瘤样息肉,没有追加手术。31例均获随访,全部患者均术后半年门诊复查肠镜,以后每年复查1次,同时监测肿瘤标志物。随访时间6~42个月,中位时间为32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有复发转移患者。1例术后2年死于脑梗塞,其余存活至今。 结论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技术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可发挥两者优势,尤其适用于单镜难以定位或完全切除的病变,可提高治疗精确性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gene 1,PVT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浆、4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浆及29例配对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2~3周的血浆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的 PVT1表达水平,并对2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比较。分析血浆PVT1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PV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及TNM Ⅰ/Ⅱ期结直肠癌组血浆PVT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PVT1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血浆PVT1单独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高于常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PVT1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TNM Ⅰ/Ⅱ期结直肠癌诊断价值均高于PVT1、癌胚抗原单独检测。 结论: lncRNA PVT1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和术后监测潜在的循环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