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研究一种满足于树鼩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生物安全要求的独立换气专用隔离笼具。方法根据树鼩的生物学特性、实验生物安全要求及有关实验动物笼具标准进行设计。结果该笼舍完全适用于感染性疾病实验树鼩的饲养和实验操作。结论该笼具能达到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人身健康,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于使用树鼩开展人类重大传染病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树鼩在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大体解剖和基因组等方面与人类具有相似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极具价值和科学研究需求的实验动物新资源,标准化质量控制已经成为树鼩使用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和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树鼩质量控制团体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说明,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和贯彻实施,为树鼩实验动物标准化质量控制及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促进树鼩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多数来源于野生捕获,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其实验结果的均匀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亟待解决树鼩人工饲养设施条件、繁殖关键技术、动物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许多文献报道了树鼩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在肝病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在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丙型肝炎病毒(HCV)细胞培养体系、HCV病毒感染剂量与感染途径、HCV病毒对树鼩体外、体内感染后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病理检测等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动物模型评价标准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系统性地进行初步报道,旨在为树鼩早日实现实验动物化和丙型肝炎疾病研究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除利用原有的实验动物种类外,对于开发生物资源,将野生动物驯养成实验动物的工作也愈来愈感兴趣。日、德、美等国已相继驯化了长爪沙鼠、树鼩、高原鼠兔、小型猪等野生动物,在营养、繁殖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尽管有些学者认为树鼩(Tupaia,Tree Shrew)属食虫目(Insectivora)有盲肠类亚目树鼩科(Tupaiidae)树鼩属(Tupaia)。然而大部分学者根据详实的分类学研究将其划为灵长目(Pirmates)原猴亚目(Prosimii)树鼩下目(Tupaiformus)树鼩超科(Tupaioidea)。中国饲养野生树鼩始见于1981年。其与猿猴极其类似的解剖特点、体小价廉、易于获取等  相似文献   

6.
树鼩作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实验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南方亚热带动物,树鼩如何适应北方地区的生活是北方地区将其用作实验动物的前提。本实验室探索出适宜树鼩居住的饲养笼具,确定了饲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噪音及通风等条件,制定了规范化的卫生管理标准,建立了北京地区长期人工培育树鼩的饲养管理方法,为今后利用树鼩进行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尽管树鼩(Tupaia)的分类至今在国内外分类学界尚有争论,但它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却是一个事实。国内周、吴二氏在昆明从事树鼩的饲养驯化繁殖工作,并使用蒸煮软饲料饲育树鼩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软饲料制作过程繁琐、复杂、且易浪费,似不能满足树鼩的实验动物化要求。而颗粒日粮的处理、贮存和饲喂都较易,且饲料的浪费量最小。本文报告使用颗粒饲料饲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Chinesesis)的研究结果。材料与方法一、动物从昆明某地引进野生树鼩30只,根据毛色初步确定为云南滇西亚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于饲养试验。二、饲料采用两种配方的颗粒饲料与周氏介绍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1年吴小闲等人将我国的野生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引进实验室饲养繁殖以来,许多研究者把这种新的实验动物用于医学科研,并取得进展。同时,对树鼩的血像、血清蛋白、体重、身长和器官解剖正常值和携带病毒等均有了研究和报道。国外对树鼩的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功能方面报道较多。但对于在饲养期间导致树鼩死亡的原因和病理学变化,除报道了一些肿瘤病例外,尚缺乏资料。为此将1981年以来本实验室所积累的尸检材料分析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树鼩来自我国西南地区。笼养,以玉米窝头为主食,并每天补充1/4只熟鸡蛋和10~20克新鲜水果。饲养期间死亡者均进行大体剖解,并取内脏和中枢神  相似文献   

9.
更正     
作者赵琰等发表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年2月第23卷第2期的《北京地区实验树鼩的饲养管理方法》,文中述及"在借鉴云南昆明动物所建立的"实验树鼩"相关技术的云南省地方性标准,及德国灵长类中心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际条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树鼩生活习性的资料,并形成了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树鼩饲养管理方法,希望能为北方地区(北京)树鼩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提供借鉴"。有读者指出"《实验树鼩》云南省地方标准,至今为止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树鼩心率和无创血压测定方法,为开展树鼩动物实验提供心率、血压正常的生理参考数据。方法 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 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7.74BPM、351.61?2.76BPM和378.19?9.04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有显著差异外(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有极显著差异(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建立了树鼩无创血压、心率的测量方法,同时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树鼩已作为实验动物用于各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以来,国内、外先后报道的树鼩病毒有疱疹病毒(THV)、腺病毒(TAV.1个血清型)、逆转录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弹状病毒等.1981~1985年从云南野生树鼩的咽拭子、肾细胞培养物和粪便分离出2个血清型的TAV(TAV-Ⅰ和TAV-Ⅱ),对其生物学特性、抗原关系和血清抗体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查找可能导致树鼩腹泻的寄生虫类病原,为实验树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8只腹泻树鼩新鲜粪便和全血,分离血清,其中野生来源样本45份,人工繁育样本33份.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进行阿米巴原虫形态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粪便中阿米巴抗原和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结果 形态学镜检结果显示,野生来源和人工繁育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42.22%(19/45)、33.33%(11/33);经ELISA检测粪便中阿米巴抗原,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64.44%(29/45)、42.42%(14/33).采用ELISA粪便抗原检出率高于形态学镜检法.经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63.63%(21/33).结论 腹泻树鼩对阿米巴原虫的携带率较高,该原虫可能是导致树鼩腹泻的病原之一.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阿米巴病的监测和防治,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滇西亚种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状况,为建立树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野生的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各60只分别用尸检法和活体法检测,随即采用拔毛或用透明胶带粘取腋下、耳根、腹股沟、肛门附近等处的毛发制片,置于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和虫卵。结果野生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体外寄生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虱子25%/6%、蚤5%/0、蜱1.6%/0、水蛭1.6%/0、虱子和蚤混合感染1.6%/0。结论野生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多为虱子和蚤,其次还有蝉、水蛭,总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繁F1代。使用灭虱灵对于驱除树鼩体外寄生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野生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感染肠道蠕虫的主要种类并进行鉴定,为今后树鼩寄生虫检测提供形态学参考,为实验树鼩寄生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3只野外来源的树鼩新鲜粪便,虫卵采用常规粪便直接涂片以及孵化后显微镜观察;绦虫采用压片、固定染色,以及线虫经透明后体视镜观察,虫卵与成虫相对应鉴定。结果野生树鼩肠道蠕虫的总感染率为75.86%,主要感染种类有3种,经鉴定为长膜壳绦虫、奇口线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7.67%,30.06%和51.52%。三种蠕虫的混合感染率为4.55%。两种线虫虫卵在树鼩粪便中多为含胚胎形态。结论野生树鼩肠道蠕虫的感染率较高。对野外引入的新种源必须隔离检疫,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树鼩抓取和保定、采血、灌胃基本实验技术方法进行探讨,逐步规范树鼩实验技术.方法 选用成年树鼩进行抓取和保定,分徒手法和器具法(自制捕捉保定袋),对130只树鼩采用尾静脉、股动(静)脉两种采血方法;采取人用8号胃管可对树鼦经口灌胃给药.结果 所采用徒手、器具的方法抓取和保定树鼦均能有效地控制动物,不会发生动物死亡或很少逃逸;两种方法都顺利采集到所需血量,股动(静)脉单次最大采血量可达2 mL而不损伤动物;12只树鼩连续灌胃10 d,成功率100%.结论 自制的捕捉保定袋经济实用,摸索的几种树鼩实验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人工饲养条件下树鼩皮肤真菌携带情况,为实验树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刮取79只树鼩皮肤表皮碎屑,包括野生来源的51只和人工繁殖的F1代28只,采用沙氏青霉素瓶斜面法和沙氏平皿培养法分别进行培养,对长出的每株真菌进行取样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观察真菌形态,用酚氯仿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ITS基因,测序后经BLAST进行核酸同源性比对,进一步鉴定分析。结果 野生来源树鼩有9份样长出真菌,F1代有3份样长出真菌菌落,携带率分别15.69%和10.71%。所有真菌DNA最后进行BLAST比对鉴定后发现为7个种属的真菌,但均无致病性。结论 人工饲养的树鼩种群中皮肤真菌携带率较低,并且随繁殖代次增加而下降,未检测到皮肤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性进行树鼩断尾试验,初步探讨断尾对实验室驯养树鼩运动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45只树鼩随机均分成3组,组1(断尾后饲养3个月)与组2(断尾后饲养6个月)从第2、3尾椎或3、4尾椎间实施断尾手术,分别饲养3个月、6个月后,用生理仪测定树鼩腓肠肌肌张力增量,与组3(对照组)腓肠肌肌张力增量进行比较.光镜检查各组腓肠肌组织机构;各组内动物雌雄以1∶1交配(每组雌雄各5只),观察记录树鼦受孕、产仔及离乳情况.结果 断尾树鼩全部存活;组1和组2,与对照组腓肠肌肌张力增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组树鼩实验结束体重与增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树鼩受孕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断尾对实验室驯养树鼩的运动有一定抑制作用,断尾树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模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肠道细菌的种群分布,携带致病菌的情况仍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首次开展了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19只瑶山亚种树鼩粪便标本中分离得到35株细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共鉴定出7科13属20种细菌,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肠道中主要菌群包括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此外,为了了解瑶山亚种树鼩肠道细菌对药物的敏感与耐药情况,本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肠道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瑶山亚种树鼩肠道分离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较敏感,对头孢唑啉及复方新诺明存在较多耐药。这为掌握第一手广西野外捕获的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为瑶山亚种树鼩的隔离检疫、实验室饲养及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人工饲养树鼩粪便菌群多样性,为树鼩的正常饲养繁殖和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10份树鼩粪便样品,利用有氧及厌氧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后PCR扩增16SrRNA基因并测序鉴定。结果 本实验从树鼩粪便样品中,经有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2种细菌,经厌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0种细菌,包括变形杆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气单胞菌属、拉恩氏菌属、拉乌尔菌属、微小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结论 树鼩肠道好氧菌及厌氧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普通变形杆菌群、费格森埃希菌群和屎肠球菌群可能是树鼩肠道的主要寄生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