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颈椎自然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恢复正常者(曲度在≥350≤450范围内)12例占24%,颈椎弧度明显改善者(弧度在≥200﹤350范围内)34例占68%,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例占8%,总有效率92%。颈椎机械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3占86%,弧度病变加重7例占14%,总有效率0%。结论颈椎弧度变直或反张经过颈椎自然牵引法的治疗,弧度是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颈椎机械性牵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无治疗意义。证明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的改善和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颈椎自然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恢复正常者(曲度在≥350≤450范围内)12例占24%,颈椎弧度明显改善者(弧度在≥200﹤350范围内)34例占68%,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例占8%,总有效率92%。颈椎机械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3占86%,弧度病变加重7例占14%,总有效率0%。结论颈椎弧度变直或反张经过颈椎自然牵引法的治疗,弧度是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颈椎机械性牵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无治疗意义。证明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的改善和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计量颅骨牵引对颈椎绞锁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颈椎绞锁脱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行大计量颅骨牵引进行复位,床头摄片监视复位情况,然后调整牵引计量和位置。【结果】52例复位成功,4例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5例椎管存在压迫或颈椎不稳,采用手术治疗。【结论】大计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绞锁脱位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升降式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选择颈椎骨折脱位病例50例,均采用升降式牵引床进行颅骨牵引或枕颌带头颅牵引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在不同的体位状态(在O-90°之间,并保持脊柱在同一平面)下牵引,观察患者生活自理和护理情况.结果 50例病例中的31例颈椎骨折复位均满意,19例颈椎脱位病例17例脱位完全复位,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满意;2例未能复位;复位后30例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有改善,1O例脊髓神经功能无改善.2例四肢完全瘫病例出现肺部感染.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褥疮和静脉栓塞并发症.上肢肌力Ⅲ级以上的病例可以自己进食、洗脸修面、刷牙漱口、看书看报、看电视等生活自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护理难度明显降低.结论 升降式牵引改变了传统平卧位牵引的方式,明显减少了患者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护理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影响下颈椎骨折脱位闭合复位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383例颈椎外伤患者中6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的方法进行复位后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经采用颅骨牵引闭合复位,47例牵引成功,其中18例牵引失败,均未出现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的表现,平均牵引重量为14kg(10~22kg),牵引时间最短为40分钟,最长为16小时。结论颅骨牵引闭合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是安全可靠的,若充分了解并避免影响下颈椎骨折脱位闭合复位的各种因素能够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复位时间,应作为下颈椎脱位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型颈椎牵引外固定架是由颅环、肩托和支撑杆组成,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手术复位后持续牵引固定以防脱位复发。作者就应用本固定架治疗中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同以往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牵引方法中的生活护理难易程度、病人痛苦程度、牵引脱落例数、牵引效果满意率、牵引失败例数及病人生活自理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这种新的牵引方法,明显优于其它牵引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颅骨牵引加颈前路手术治疗牵张屈曲型下颈椎脱位的疗效。方法8例C型牵张屈曲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经颅骨牵引复位,取颈前路横切口,环锯法摘除破碎椎间盘,术中牵引下进一步复位,取髂骨植骨及AO带锁钢板固定。结果8例病人植骨均愈合,颈椎曲度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颅骨牵引加颈前路手术治疗牵张屈曲型下  相似文献   

8.
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牵引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牵引加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指征。方法对14例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全部采用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0例,后路3例,前后联合手术1例。结果术后11例获解剖复位,3例稍差。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达到生活自理并参加一般性工作学习。植骨均获融合。未发生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宜行牵引加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经牵引复位者,前路手术为首选;不能经牵引复位者,可据有无椎间盘的损伤而考虑行单纯的后路手术还是行前后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双向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将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颅骨牵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牵引治疗,治疗组ASIA神经评分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牵引改变了以往单纯颅骨牵引,其颅骨牵引后配合垂直悬吊牵引复位,结合两者的优势,提高复位的成功率,缩短复位的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级别。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常见的脊柱手术原因,以便风湿科医师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普及患者教育。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骨科住院并接受脊柱手术的79例AS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男72例,女7例,根据患者手术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部位以颈椎居多,为59例(74.7%),其他依次为胸腰椎、胸椎、颈胸椎及腰椎。常见的AS脊柱手术原因为骨折、脱位等不稳定因素(53.2%),其中骨折患者27例,多数为创伤所致,其次为脊髓或神经根压迫(34.1%),正畸(12.7%)并不是主要的手术原因。颈椎手术以颈椎病(25例)最多见,其次为颈椎骨折(22例),以颈7椎体骨折最多(8例),因颈椎脱位而手术的病例居第3位(10例)。颈椎手术中寰枢椎病变较常见(13例),主要病因为脱位、半脱位或不稳定,其次为骨折,寰枢椎手术患者的年龄及病程小于其他部位的颈椎手术患者。胸腰椎手术以胸腰椎后凸正畸手术最常见(10例),其次是骨折(6例),多发生于胸11~12椎体。根据入院时间将接受脊柱手术的AS患者按年份进行统计,2007—2008年最多为34例,2009—2010年为26例,2011—2013年7月仅19例,接受手术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 AS脊柱手术节段以颈椎为主,寰枢椎病变并不少见。AS脊柱手术的原因以骨折等脊柱不稳定病变和压迫症状为主,创伤因素也占相当比例。虽然接受脊柱手术的AS患者正逐年减少,但风湿科医师仍需加强对AS患者的早期诊疗及规范患者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高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不同外科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 5年3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超高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80例,将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和经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纳入前路组,将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纳入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的颈椎脊髓损伤评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NDI)指数、生理曲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前路组43例,其中优28例(65.12%),良5例(11.63%),可7例(16.28%),差3例(6.98%),优良率为76.74%;后路组37例,其中优24例(64.86%).良3例(8.11%),可6例(16.22%),差4例(10.81%),优良率为72.9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后路组(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NDI指数、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后路组患者的JOA评分、颈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前路组,前路组患者的生理曲度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高龄多节段颈椎病的前路、后路手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后路手术在改善患者远期颈椎功能方面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13.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②方法 对 4 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 4 2例 ,CT扫描 2 5例 ,MRI检查 19例 ;手术治疗31例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4例 ,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2 7例。③结果 颈髓损伤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13.0 9,P <0 .0 0 5 )。MRI检查 19例提示颈髓损伤存在脊髓水肿、髓内出血和脊髓挫裂伤 3种形式。伤后 14d内手术者疗效优于晚期手术者。④结论 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失稳是该病的主要病理解剖基础。临床Frankel分级与MRI检查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对X线片或CT扫描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 ,应尽早行MRI检查 ,争取 14d内手术。  相似文献   

14.
<正>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因不明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处于被动状态。很多年来,国外学者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有关病毒病因作了大量的工作。亦有国内外学者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病毒抗原,这些资料有可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随着免疫荧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免疫酶技术也不断地被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有人认为免疫酶比免疫荧光更为敏感。本文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策略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近4年来17例曾诊断为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受伤机制、致伤力分级、辅助检查和临床症状选择治疗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13例,观察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保守治疗的4例患者中,有共2例治疗效果良好,骨折愈合差的有1例、关节突脱位复位后颈椎稳定性差的有1例,但均未出现脊髓受损伤的情况。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中,术后当日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良好的有7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的有1例、暂时性声音嘶哑的有2例,供骨区疼痛的有3例。术后6个月随访的患者颈椎的稳定性重建效果均达到良好。所有病例患者无脊髓神经受损或加重,无食管瘘及颈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致伤力能量、受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无脊髓损伤的稳定性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应行坚持牵引、制动、复位、固定的原则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中前路手术除了可以达到减压及恢复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的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颈椎复位、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椎体间移位距离明显短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2例患者存留Ⅰ°脱位,复位率为93.33%(28/30)。术后1年患者的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结论: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高度和曲度,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7.
Zhang JF  Wang T  Wu MH  Zhang W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58-306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了解各级医院宫颈癌的诊断状况,完善北京市宫颈癌登记资料,为逐步规范宫颈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三级专科医院2所,综合三级医院10所,郊区二级医院10所,对1990至2009年共1399份宫颈浸润痛病历做回顾性调查,并将年份按5年分为4组,对各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近20年来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呈增高趋势.(2)年龄:17~88岁,平均年龄由58.2岁逐年降至4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期:Ⅰ期772例(57.1%),Ⅱ期380例(28.1%),Ⅲ期182例(13.5%),Ⅳ期18例(1.3%),Ⅰ期和Ⅱ期的比例由69.6%( 16/23)逐年升高至89.4%(530/856).病理:鳞癌1135例(83.1%),腺癌182例(13.3%),20年来病理类型无明显改变,鳞癌仍为主要类型(P>0.05).(3)调查医院中26.0% (364/1399)的宫颈癌患者末行三合诊检查,3.4%(48/1399)的患者未予分期.结论 近20年,北京市宫颈癌的发病和早期比例逐渐增高,且具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诊断存在不规范现象,宫颈癌的筛查、诊治和随访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 without neumlogic deficits. Metods. Eighteen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 were neurologically intact at the time of injury, and all were treated operatively. The fracture sites were:8 cases in cervical spine, 3 cases in thoracic spine, and 7 cases in lumbar spine. Eigh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juries had variant degrees of forward slide and kyphotic deformity. Of the 10 thoracic and lumbar fractures, one had lateral dislocation, 4 cases with kyphotic deformities, 5 cases withspinal canal compromise averaged 50% (ranging from 40% to 70% ).Results. The aveiage period of follow-up was 4.4 years with a range of 11 months to 13 years. All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full-time work. No patient developed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Kyphotic deformity was corrected in the 4 cases, and no progressive kyphosis was noted. There was no oper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 The averaged post-opera-f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13 days. Conclusions. Despite the rare incidence of 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 without neurologic deficits, we suggested that kind of fracture be considered unstable fracture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risk of delayed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and kyphotic deformity, and be treated operatively to restore the sagittal alignm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pine.  相似文献   

19.
许胤  钟炯彪  谌思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35-136,139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0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术后随访5~35个月,平均11.5个月,手术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以明显获得脊髓的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宫颈腺癌的病因学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与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42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58例宫颈腺癌患者总HPV感染率为58.5%(151/258),腺癌(非特指)、黏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浆液性腺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52.6%(10/19)、62.6%(87/139)、52.1%(25/48)、52.2% (24/46)及80.0%(4/5),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腺癌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139例黏液腺癌中宫颈管型114例、微小偏离型14例、肠型2例、绒毛型9例,其HPV感染率分别为63.2%(72/114)、35.7%(5/14)、100.0%(2/2)、88.9%(8/9);宫颈腺癌Ⅰ、Ⅱ、Ⅲ期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0.0%(77/110)、52.2%(47/90)、46.6%(27/58),Ⅰ期分别和Ⅱ、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检出率为69.1%(56/81),而在>4 cm的宫颈腺癌中HPV的检出率为53.7%(95/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68.6% (94/137),>45岁患者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47.1%(57/121),两组比较有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426例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为91.1%(388/426),与腺癌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相关,不同病理类型宫颈腺癌的HPV感染率相近;随临床期别上升、局部肿瘤>4 cm和年龄>45岁的宫颈腺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有降低的趋势;宫颈腺癌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的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