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抗生素ADR(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各科室临床药师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上报的使用临床常用抗生素所致ADR报告,对所收集的227份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折.结果 共计患者227例,男124例,女103例,年龄2月~92岁.ADR涉及临床常用药品共计34种,发生率较高的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主要累及皮肤、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临床应用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该类药品ADR的发生,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INⅢ的安全有效术式,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的准确性,探讨CIN1术后(冷刀锥切或LEEP术)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946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的患者施以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锥切术,比较术前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手术前后CIN1的符合率88.47% (837/946),CIN1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及以上)病理升级率11.52% (109/946).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阴道镜检查前宫颈细胞学ASC-US/HSIL(x2=25.639,P<0.001)、HR-HPV-DNA阳性(x2=9.500,P=0.001)、绝经(x2 =33.613,P<0.001)、颈管内膜活检阳性(x2=11.329,P<0.001)、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x2=80.858,P<0.001),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细胞学ASC-US/HSIL(OR=3.632,P<0.001)、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OR =9.365,P<0.001)、绝经(OR=5.024,P<0.001)、颈管内膜活检阳性(OR =2.183,P=0.049)均为病理升级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及以上病变,简称CIN2+)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存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的漏诊.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宫颈细胞学ASC-US及以上病变以及绝经、颈管内膜活检阳性等是个体化处理中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SCCA水平、盆腔淋巴结HPV16/18感染状况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SCC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盆腔淋巴结HPV16 /18感染,分析二者与宫颈鳞癌患者三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血清SCCA水平与盆腔淋巴结HPV16/18感染相关 (P<0.05)。35例宫颈鳞癌患者中位随访36个月(12~41月),死亡4例,3年总体生存率为85.0%。血清SCCA阴性者和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2%;盆腔淋巴结HPV16/18阴性者和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和57.1%;血清SCCA及盆腔淋巴结HPV16/18阴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阳性者(P<0.05)。淋巴结转移、血清SCCA和淋巴结HPV16/18与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血清SCCA水平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状况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16INK4a及P-糖蛋白(P-gp)与宫颈腺癌耐药的关系。方法:PV9000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化疗敏感组(14例)及耐药组(25例)宫颈腺癌活检组织中ERK1/2、p16INK4a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RK1/2、p16INK4a及P-gp在两组的表达差异、3者的表达相关性及与宫颈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ERK1/2在耐药组及敏感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2.0%(18/25)及35.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P=0.016;P-gp在耐药组的高表达率为76.0%(19/25),显著高于敏感组的28.6%(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2,P=0.026;p16INK4a蛋白在耐药组及敏感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9,P=0.140。ERK1/2与p16INK4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1,P〈0.001;ERK1/2与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4,P=0.023;p16INK4a与P-gp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54,P=0.132。ERK1/2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0.9%(14/23)和93.8%(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而p16INK4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0%(17/25)和85.7%(1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5,P=0.244;P-gp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15/23)和87.5%(1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7,P=0.125。结论:ERK1/2和P-gp的高表达与宫颈腺癌耐药相关;ERK1/2的表达情况不仅可为宫颈腺癌化疗用药提供参考,而且可作为宫颈腺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81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宫颈浸润、附件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G3、附件转移对子宫内膜癌预后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病理分级G3、附件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病理分级G3、附件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设计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时应重视患者的病理分级、附件转移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冰片对兔,大鼠脑组织伊文氏蓝染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8.
冰片对兔、大鼠脑组织伊文氏蓝染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文氏蓝(Evan's Blue)对脑组织的蓝染程度为判别指标,观察了家兔、大鼠灌服冰片后,伊文氏蓝对脑组织的着色。发现冰片能增强伊文氏蓝对脑纽织的蓝染程度,提示冰片有改善(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ⅠB2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1993年4月~2001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102例ⅠB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1)单纯放疗组28例;2)单纯手术组12例;3)综合治疗组62例。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顸后相关分析。结果:单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综合治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1%和72%(P=0.9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P=0.015)、淋巴结转移(P=0.000)、脉管癌栓(P=0.006)与ⅠB2期宫颈癌预后均密切相关。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ⅠB2期宫颈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并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单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综合治疗组的远期疗效相似。淋巴结转移是影响ⅠB2期宫颈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术前CT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宫颈鳞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6年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宫颈活组织检查及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初治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半个月内行全腹CT检查,测量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采集静脉血,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Ag水平;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定腹膜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8例(28.8%),未转移94例(71.2%)。术前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血清SCC-Ag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95%CI(0.714,0.893),P<0.001〕、0.778〔95%CI(0.699,0.857),P<0.001〕。当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临界值为0.765 cm时,其对应的Youden's指数最大(0.488),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83.0%,准确率为78.0%。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临界值为3.31 μg/L时,其对应的Youden's指数最大(0.424),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76.6%,准确率为73.5%。术前CT联合血清SCC-Ag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70.2%,Youden's指数为0.491,准确率为72.7%。结论 以术前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0.765 cm,血清SCC-Ag≥3.31 μg/L诊断宫颈鳞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最佳,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