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约占新生儿疾病的35%(据本院新生儿病房近50a统计)。视胆红素的性质、数值高低、病程长短及患儿血脑屏障功能的强弱等,决定了对机体的危害及影响程度,尤其对患儿神经、精神系统的远期损害已引起广泛重视。笔者通过对该病种千余例的治疗观察,对不同病例反复思考与总结,认为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概括有不全面之处,在此发表拙见以补漏拾遗。  相似文献   
3.
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骨折多累及髋臼的负重区,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前需常规拍三种体位X线片加CT扫描,但临床误漏诊颇多,致使保守疗效欠佳。1999年9月~2001年9月,我们对14例髋臼骨折患者行术前三维CT重建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星级宾馆工作人员腰腿痛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调查星级宾馆工作人员腰腿痛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意见.②方法对我市3家星级宾馆的1500名工作人员腰腿痛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腹围、既往腰腿痛史、女性经期腰腿痛、孕期腰腿痛及工作姿势,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③结果 1500名受调查者中,533例有腰腿痛,患病率为35.53%.腰腿痛与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腹围无关,主要取决于既往腰肌劳损的状况、工作姿势、妇女的生理特点等因素(X2=41.70~1768.26,P<0.01).④结论预防腰腿痛关键在于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妇女经期、孕期保健.  相似文献   
5.
指蹼上移术治疗先天性短并指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短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观察40例正常人的指蹼结构,并以此为标准,设计了指蹼上移术,即在指蹼掌、背侧分别作V字切口,将整个指蹼做成1个指蹼皮瓣,向上推移至标准位置的手术方法。对1例女性患者的双手第2~4指蹼共6个指蹼行指蹼皮瓣上移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双手第2~4指蹼位置较术前分别上移了8、13、4mm,达标准位置,并保留了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手指与手掌长度比例协调美观,活动自如。结论指蹼皮瓣上移术能在上移指蹼的同时保留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达到分指、延长手指从而治疗短并指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 ,预防并治愈并发症。方法 :随访 5 6例手术病人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结果 :本组并发症主要是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异位钙化、创伤性关节炎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结论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正确的手术入路 ,良好的复位技术和坚强的内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症治疗一般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1目的 通过量化计分 ,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 2方法 应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ACDF)及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PCEML) ,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各 12例 ,于术前 1d,术后 14,90 d及 2年进行了随访 ,对脊髓功能进行量化计分 ,并加以比较。 3结果 前路与后路手术术后 14,90 d及 2年的平均感觉障碍分值、肌力障碍分值及体征分值均逐渐下降 ,改善率相应逐渐增高 ,前路手术术后 14,90 d及 2年对感觉异常的改善率均高于后路手术 ;对肌力障碍的改善率除术后 90 d差别无显著性外 ,其他高于后路手术 ;前路与后路手术术后 14,90 d及 2年体征的改善率差别均无显著性 ,术后 14d前、后路手术总改善率差别无显著性 ,术后 90 d和 2年前路手术的总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后路手术。 4结论 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前路和后路手术均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但前路手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后路减压加AXIS内固定治疗退变性颈椎失稳症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JOA评分法,对11例退变性颈椎失稳症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的病人随访术后2周、3月、6月、1年,评定疗效。结果 颈椎后路减压加AXIS内固定组术后近、远期JOA分逐渐增高,且优于单纯后路减压组(P<0.01)。结论 后路减压加AXIS内固定治疗退变性颈椎失稳症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的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身免疫状态   总被引:79,自引:2,他引:77  
为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病因,检测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自身免反应状态。其中包括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和血清IgG、IgA、IgM、IgD、IgE、和CIC水平的检测。其结果表明:1.正常椎间盘组织的1Ⅰ、Ⅱ型胶原、糖蛋白和软骨终板基质具有自身抗原性。2.由TD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椎间盘退变的早期重要原因。3.椎间盘组织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和IgM,血清IgG、IgA和IgM的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破裂型或游离型。本研究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异常,证实并发展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身免疫学说。  相似文献   
10.
国人脊髓圆锥位置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RI研究非脊柱脊髓畸形的国人人群圆锥位置的变化.方法应用1.5T MRI机对1199例病人行腰椎MR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其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结果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P<0.001),各年龄段无差别(P>0.05).结论 MRI可以观测到圆锥末端的位置,对临床椎管内麻醉、腰椎管手术和椎管造影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