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肢体骨肉瘤保肢32例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宏  池晓峰  杨东 《吉林医学》2012,33(9):1832
目的:探讨肢体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骨肉瘤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肢治疗(保肢组),与采用截肢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截肢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保肢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截肢组。结论: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疗效优于截肢手术治疗,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肢治疗是肢体骨肉瘤早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3月间笔者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四肢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保肢手术联合术后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χ2=4.459,P=0.035);而且,观察组的肢体Enneking评分值和优良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8,P=0.018;χ2=4.366,P=0.03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7%(12/42)和33.33%(14/4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7,P=0.223);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97.67%、90.70%和83.72%,对照组则依次为95.24%、83.33%、57.14%。两组患者第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00,P=0.004);而且,观察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t=15.531,P=0.000)。且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43,P=0.023)。结论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对骨肉瘤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31例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  陈飚  李勇 《重庆医学》2008,37(12):1316-1318
目的评价保肢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肢体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骨肉瘤31例。达到广泛切除22例,仅达边缘切除9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随访2~8年。结果31例中无瘤生存超过5年者19例(61.3%),肿瘤局部复发4例(12.9%)。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67.7%。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是治疗肢体骨肉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肿瘤根治术或肿瘤广泛切除术,术后行常规化疗3~4疗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术后常规化疗3~4疗程,化疗方案均采用ADM+DDP+MTX+IFO方案。比较两组转移/复发情况、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时间为8~37个月,平均(27.4±7.5)个月。术后3年,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0,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79,P0.05)。观察组优良率6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χ~2=4.267,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23.9±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3±4.8)(t=5.829,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59、3.146、2.419、2.325,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太华 《当代医学》2010,16(10):89-90
目的探讨肢体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四肢骨肉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均进行了术前、术后新辅助化疗。按Enneking分期,ⅡA期5例,ⅡB期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6例,瘤段截除灭活再植术9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a,术后功能评定,优5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64.3%。结论保肢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时治疗肢体骨肉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卢鸿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4):234-235
目的评价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18例,其中广泛切除12例,边缘切除6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作多切片肿瘤细胞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5年,18例中无瘤生存超过3年14例,肿瘤局部复发4例;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4.4%。结论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的理想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成校 《医学综述》2013,19(11):1979-1982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生转移早,病死率高,其治疗一直都是世界难题。既往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20%左右。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从传统截肢手术到保肢手术,从新辅助化疗支持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到分子水平的基因治疗,从骨肉瘤细胞端粒酶靶向骨肉瘤干细胞治疗等,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新辅助化疗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在临床顺利、成功地开展,有效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可使患者免受截肢的痛苦,保肢手术已成为肢体骨肉瘤外科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白素静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469-2470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与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骨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保肢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评分、优良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9,P<0.05),研究组治疗后肢体Enncking评分为(25.94±2.85)分,高于对照组的(23.79±3.61)分,肢体功能优良率为82.93%高于对照组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3.95±1.86)个月长于对照组(29.73±1.69)个月,3年生存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58.54%,局部复发及转移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P<0.05),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与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疗效确切,在保留肢体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近期及远期疗效,降低局部复发及转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肢体骨肉瘤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肢体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四肢骨肉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其中21例完成术前、后新辅助化疗;10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术后化疗。按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A期7例,ⅡB期1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5例,瘤段截除灭活再植术11例,异体骨移植5例。所有病例均做切除标本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时间9~78个月,平均36个月。肢体功能重建评估优9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2.7%。结论保肢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有效的术前化疗是保肢成功的关键,坚持术后化疗是预防肺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房纯  张治国  韩磊  苗劲蔚 《北京医学》2014,(11):920-922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疗程对早期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80例患者按预后风险因素及化疗疗程分组,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4疗程(Ⅰ组)及﹥4疗程(Ⅱ组)5年总生存率(5-OS)、2年无瘤生存率(2-DFS)及5年无瘤生存率(5-DFS)分别为54.1%、51.6%、47.8%,48.3%、41.8%、40.0%;两组5-OS、2-DFS 及5-DF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6,P=0.713)。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5-OS、2-DFS 及5-DFS 分别为45.6%、84.7%,38.5%、93.5%,32.9%、77.5%;两组5-OS、2-DFS及5-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高危组中≤4疗程(A1组)及﹥4疗程(A2组)5-OS、2-DFS及5-DFS分别为39.6%、48.5%,26.8%、43.7%,26.8%、36.0%;两组5-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A1组2-DFS及5-DFS均低于A2组(P=0.011)。低危组中≤4疗程化疗及﹥4疗程5-OS、2-DFS及5-DFS分别为85.1%、83.3%,95.0%、90.9%,77.7%、77.9%;两组5-OS、2-DFS及5-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高危组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予大于4疗程化疗可提高其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HER-2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并进行辅助化疗的368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5例接受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193例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共计101例患者随访3年观察远期疗效,其中多柔比星脂质体组45例,表柔比星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在脱发、恶心呕吐和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方面,多柔比星脂质体组优于表柔比星组(P<0.05),但多柔比星脂质体组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表柔比星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3年随访中,多柔比星脂质体组的45例患者中6例(13.3%)复发转移,表柔比星治疗组的56例患者中10例(17.8%)复发转移。多柔比星脂质体组3年无病生存期与表柔比星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 多柔比星脂质体在HER-2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与表柔比星相当,而脱发、恶心呕吐和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表柔比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行TEE新辅助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入d1,表阿霉索60mg/m^2静脉滴入d1,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注射d1),21d为1周期,共2周期,并与未行任何术前治疗可手术的24例Ⅲa期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23/28),有64.28%(18/28)的患者分期降低。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无病生存期为49.6个月,明显高于未行化疗组的40.2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0个月随访期无病生存率为32.14%,对照组为2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为手术创造最佳机会,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转移,并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入选2007年7月~2011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66例四肢骨肉瘤行保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化疗期间毒性反应、治疗半年后肢体功能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25.7±3.1)分]高于对照组[(24.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P=0.044);观察组优良率(70.6%)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P=0.144)。两组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级别以Ⅰ~Ⅱ级为主,Ⅲ级少见,Ⅳ级罕见,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33.3±0.9)个月]长于对照组[(29.8±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4,P〈0.001)。观察组3年生存率(73.5%)高于对照组(5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68,P=0.141)。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6,P=0.091)。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较之单纯保肢术治疗四肢骨肉瘤至少能在不明显增加化疗毒副作用基础上,改善肢体功能,并表现出延长术后生存时间与远期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DOC)联合表柔比星(EPI)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以及预后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1例,应用DOC联合EPI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43例,应用紫杉(PTX)联合EPI化疗方案.以21d为一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后分析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随访1年,评价预后指标,即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OR)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9.06%(P=0.030 1);研究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肠反应、白细胞下降、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过敏性皮疹及脱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及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分别为12.19% vs 18.60%(P=0.028 7)、17.07%(7/41)vs 9.30%(4/43)(P=0.003 7).结论 DOC联合EPI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毒性反应较少,预后改善,是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中EMMPRIN的表达。分析EMMPRIN表达、患者吸烟指教、肿瘤T分期、N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术后化疗周期教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77例NSCLC患者到随访结束时死亡率72.73%(56/77),术后生存时间1—8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月、三年生存率为32.47%(25/77);EMMPRIN的阳性表达率为67.53%(52/77);EMMP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1。r=0.371),与患者手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00)。无淋巴细结转移组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三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1)。在COX多因素分析中,癌肿痛理类型、EMMPRIN蛋白表达和肺癌术后化疗周期数均为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和术后化疗周期与预后有密切关系;EMMPRI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表柔比星(EPI)联合顺铂(PDD)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期骨肉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25例经病理诊断、初治、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10~12 g/m2)、表柔比星(80 mg/m2)、顺铂(75 mg/m2)联合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保肢成功率为76 %,5年PFS率达到72 %:5年复发转移率28 %,5年生存率72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非血液学毒性脱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多为轻到中度;Ⅲ-Ⅳ级的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2 %、36 %、68 %和4 %。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表柔比星、顺铂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Ⅱb期骨肉瘤保肢成功率高,5年生存率高、复发转移率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Zang MF  Zhang YM  Zhi YH  Zhai Z  Zhang M  Gu F  Zhi X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0):1388-1392
目的 通过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来综合评估吡柔比星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肿组织,采用胶原凝胶体包埋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法培养原代乳腺痛细胞,检测其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并同时将139例Ⅱ b~Ⅲ C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4~6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观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的变化及毒副反应.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6年收治的1241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所应用的化疗方案,将其分为CA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组及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 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7.8%,TAC组和TEC组的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部分缓解率以及病情稳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便秘、心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TAC组胃肠道反应(恶心或呕吐)为46.5%,低于TEC组的66.2%(P=0.019):CAF组与CEF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7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2%,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柔比星及表柔比星在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面、乳腺癌治疗的远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吡柔比星可以与表柔比星一样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一线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emosensitivity of pirarubicin(THP)and epimbicin (EPI)in primary breast cancer(PBC)cells so as to examine tIleir difierential chemosensitivity to THP and EPI by CD-DST(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drug sensitivity test)system;To detec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between TAC(docetaxel+pirarubicin+cyclophosphamide)and IEC(docetaxel + epirubicin + cyclophosphamide)as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and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CAF ( cyclophosphamide+pirarubicin+fluoroumcil)and CEF(cyclophosphamide+epirubicin+fluorouracil)as the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breast callcer: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P as an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09,a total of 129 fresh breast canc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differential chemosensitivity of cultured PBC cells to THP and EPI was measured by CD-DST test. And 139 cases of PBC patients in II b-Ⅲ c ph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AC and TEC groups. After 4-6 cycle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primary lesion, axiltary lymph nodes and side effects were assessed; The clinical data and survival status of 1241 cases of PBC patient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2003 to 2006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AF and CEF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s. Long-term prognosi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hemosensitivity between THP and EPI in PBC cells ( P = 0. 743 ) ;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RR)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87.8%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AC and TEC groups (P > 0.05 ).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two groups in such side effects as leukopenia, thrombocytopenia, constipation, cardiotoxity and hepatorenal dysfunction (P > 0. 05 ). Th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less frequent in the TAC group than that in the TEC group (46. 5% vs 66. 2% , P =0. 019)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79% vs 78% )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85% vs 82%, P >0. 05). Conclusion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emosensitivity, clinical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side effects or long-term efficacy between THP and EPI. Both pirarubicin and epirubicin may be used as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9.
128例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生存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128例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生存,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9和64个月,5年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分别是44.7%和53.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与生存不相关;淋巴结转移个数大于20、转移淋巴结比例大于0.8和有脉管瘤栓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较差;受体阴性者总生存较差;放疗可改善无病生存,辅助化疗不低于4周期和内分泌治疗对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均有改善;多发转移者生存明显低于局部复发者,亦低于单发转移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淋巴结比例和脉管瘤栓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使复发和死亡风险分别下降43%和65%,放疗可使复发风险下降72%;4周期以上化疗可使死亡风险下降51%;复发转移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受体状态成为独立预后因素,积极解救治疗可改善生存。结论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与肿块大小无关,淋巴结转移比例、脉管瘤栓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积极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本组患者疗效,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20.
79例儿童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核型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儿童t(8;21)急性體系白血病(AML)的核型异常情况,评估缓解后治疗强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方法对79例儿童t(8;21)AML患者进行检测确诊.诱导缓解治疗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联合(HAD)方案.缓解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5~7疗程的联合化疗.结果 79例患儿中,55例(69.6%)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40例(50.6%)伴性染色体丢失,9例(11.4%)为del(9q),7例(8.9%)为复杂变异型t(8;21)异常.3例患儿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预后均不良.1、2疗程完全缓解(CR)率分别力81.7%(49/60)和94.8%(55/58);3年无事故生存率、无病生存(DIS)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6.2 ± 6.8)%、(31.3 ± 6.7)%和(27.6 ± 6.6)%;29例患儿缓解后治疗疗程数为5个或以上,其3年DFS率为(51.7 ± 9.3)%.单纯t(8;21)±性染色体丢失组与伴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患儿的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大剂量阿糖胞苷组患儿的3年DFS率明显优于标准化疗组(66.7% vs.27.3%,P=0.03).结论 多数儿童t(8;21)AML患者伴有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对患儿生存没有不良影响.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少见,但预后不良.儿童伴t(8;21)AML治疗CR率高,远期疗效好.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缓解后治疗能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