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乙肝表面(HBsAg)阳性对胎盘组织Toll样受体3(TLR3)和 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HBsAg阳性母亲的足月胎盘组织24例和HBsAg阴性母亲的足月胎盘组织6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胎盘组织HBsAg、TLR3、TLR9的表达.结果 HBsAg阳性母亲的胎盘组织HBsAg阳性率为75.0%,阳性信号位于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sAg阳性胎盘有少量的TLR3阳性表达,主要在滋养层细胞和间质细胞,而HBsAg阴性母亲胎盘组织中未检测到TLR3的表达.在HBsAg阳性胎盘的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都有TLR9的强阳性表达,HBsAg阴性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中也检测到TLR9,但阳性信号弱.在同一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TLR9的表达及分布比 TLR3更强、更广泛.结论 外周血中HBV可能激活和增强胎盘细胞的TLR9的表达;但对TLR3可能仅有微弱的激活作用或无激活作用.TLR9、TLR3的表达可能与胎盘感染、胎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HBV)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探讨HBsAg/Annexin V检测在HBV宫内传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可能方式,探讨乙肝表面抗原/膜联蛋白V(HBsAg/AnnexinV)检测在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的意义.方法:收集血清学HBsAg阳性孕妇足月胎盘组织39例,经SABC免疫组化方法在其中23例中检测到HBsAg,随机选取7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HBsAg/AnnexinV.结果:血清学HBsAg阳性孕妇足月胎盘组织中HBsAg/AnnexinV共存于滋养层细胞胞质中.结论:提示在HBV宫内传播机制方面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即AnnexinV结合并携带HBV进入滋养层细胞,从而使滋养层细胞受到HBV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关系.方法 选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阳性的67例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IL-6R和HBsAg/hIL-6R的分布情况.结果 hIL-6R散在分布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HBsAg /hIL-6R在同一位置,有共存现象. 结论 HBV宫内感染可能存在经胎盘细胞表面hIL-6R介导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关系。方法 选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阳性的67例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IL-6R和HBsAg/hIL-6R的分布情况。结果 hIL-6R散在分布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HBsAg /hIL-6R在同一位置,有共存现象。 结论 HBV宫内感染可能存在经胎盘细胞表面hIL-6R介导的感染途径。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胎盘;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相似文献   

5.
赵伟  刘伟  罗婵 《现代医学》2002,30(1):4-6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 40只孕周为 36~ 40周、肝功能异常、娩下死胎的乙型肝炎产妇的胎盘组织 ,采用SP法检测HBsAg ,行常规病理观察 ;检测产妇产前静脉血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物。结果 HBsAg阳性颗粒在死胎胎盘的蜕膜细胞 (DC)、滋养层细胞 (TC)、绒毛间质细胞 (VSC)、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VCEC)的细胞质、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 ,这些细胞的核不着色。产妇HBV标志物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死胎胎盘组织中HBsAg阳性率及DC、TC、VSC、VCEC细胞质中HBsAg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死胎胎盘绒毛发育迟缓、慢性绒毛炎、单脐动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BV母婴传播可能还存在一种从胎盘母体面向胎儿的细胞转移的方式 ;HBV可以导致胎盘发育不良和屏障功能障碍 ;死胎胎盘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与孕妇静脉血中HBV标志无关。  相似文献   

6.
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胎盘HBsAg-抗-HBs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歆  徐德忠  刘蓬勃  李玉松  王素萍 《医学争鸣》2001,22(12):1125-112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以保种形式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12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的胎盘滋养层细胞HBsAg-抗-HBs复合物。结果:血清学HBsAg阳性母亲胎盘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BsAg-抗-HBs复合物。结论:提示HBV可能通过HBsAg与抗-HBs结合成复合物的方式进入胞内,导致胎盘屏障的第一层细胞受到HBV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HBV感染后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HBV标志物的表达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HBV对滋养层细胞的感染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将HBV感染的血清与原代培养的人早孕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及传代细胞JEG-3共同孵育8~48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细胞间连接,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滋养层细胞中HBsAg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的HBVDNA,TUNEL方法检测滋养层细胞的凋亡。结果滋养层细胞与HBV感染的血清共同孵育后,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及细胞间连接无明显变化;但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到滋养层细胞中HBsAg的阳性表达,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滋养层细胞中HBVDNA的存在;同时,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与HBV感染的血清共同孵育后,滋养层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增加。结论HBV可以感染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HBV感染可以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滋养层细胞的感染和凋亡可能与HBV的宫内传播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富军  文珍林  王雪萍 《医学争鸣》2008,29(20):1834-1836
目的:研究TNF-α对HBV体外感染人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促进作用,建立HBV与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相互作用的稳定体外感染模型.方法:绒毛膜癌细胞系JEGⅢ细胞作为滋养层细胞模型,分别在促感染因子TNF-α存在和不存在情况下,与HBV阳性血清(2×1012HBV DNA/L)共同孵育.感染后24 h,PBS充分洗涤感染体系,直至最后一遍洗液HBsAg阴性.加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每隔12 h,收集培养标本,分别用Western blott,透射电镜,ELISA,和PCR检测培养物中HBV标志物.结果:在TNF-α不存在的感染环境下,细胞标本中HBV标志物呈阴性或弱阳性.而在TNF-α存在的感染环境下,细胞标本中HBV标志物呈阳性或强阳性,感染效率大大增强(P<0.01).但各时间点之间的感染效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在TNF-α存在的环境下,HBV体外可以成功感染滋养层细胞.该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是深入研究HBV宫内传播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赵伟  刘伟 《铁道医学》2002,30(1):4-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只孕周为36-40岣,肝功能异常,娩下死胎的乙型肝炎产妇的胎盘组织,采用SP法检测HBsAg,行常规病理观察:检测产妇产前静脉血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结果:HBsAg阳性颗粒在死胎胎盘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的细胞质、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这些细胞的核不着色。产妇HBV标志物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死胎胎盘组织中HBsAg阳性率及DC,TC,VSC,VCEC细胞质中HBsAg阳性率均无显性差异(P>0.05)。死胎胎盘绒毛发育迟缓,慢性绒毛炎,单脐动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HBV母婴传播可能还存在一种从胎盘母体面向胎儿的细胞转移的方式;HBV可以导致胎盘发育不良和屏障功能障碍;死胎胎盘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与孕妇静脉血中HBV标志无关。  相似文献   

10.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BV经胎盘感染胎儿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59例HBsAg( )孕妇血清、胎盘及新生儿脐血清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胎盘中HBsAg及HBcAg。结果 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45.8%(27/59);胎盘HBV DNA( )者宫内感染率达78.8%(26/33),均显著高于其HBV DNA(-)者。免疫组化染色HBsAg阳性率为81.4%(48/59),HBcAg阳性率达61.6%(36/59)。HBsAg及HBcAg在胎盘中分布由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依次递减,羊膜上皮细胞中可检出HBsAg及HBcAg。结论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机理可能是HBV经母血和/或细胞直接蔓延感染胎儿,或HBV经母血和/或细胞蔓延至羊膜,经羊水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11.
HBsAg进入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HBsAg进入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情况,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胰蛋白酶(0.25%)-DNase Ⅰ(0.15 U/ml)联合消化法,获取纯度较高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将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为6组,HBsAg-anti-HBs 复合物组(Ⅰ),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和高滴度anti-HBs阳性血清共同孵育物组(Ⅱ), 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组(Ⅲ),HBsAg组(Ⅳ),热灭活的正常人血清组(Ⅴ),及正常细胞培养液组(Ⅵ,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细胞铺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的感染状况。结果所获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纯度较高,符合后续实验要求。用鼠抗人anti-HBs免疫组化检测收集的细胞铺片,发现Ⅰ、Ⅱ组均有大量HBsAg阳性信号,Ⅲ组细胞亦有少量HBsAg阳性信号出现,其他各组细胞均未发现HBsAg阳性信号。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能将HBsAg-抗HBs复合物中的HBsAg,但不能将单独的HBsAg“摄入”胞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胎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了解TLR3在胎盘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胎盘组织中TLR3和瑚BsAg;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胎盘中有3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HBV感染,且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阳性率呈逐层下降趋势(趋势χ^2=16.67,P〈0.001),阳性率分别为32.4%(33/102),20.6%(21/102),18.6%(19/102)和8.8%(9/102);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和胎盘TLR3阳性,OR值分别为6.865和0.103。结论 HBV可感染胎盘各层细胞,HBV经胎盘及胎儿的主要途径是经血和(或)细胞传递方式实现;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是胎盘感染的危险因素,胎盘TLR3阳性是胎盘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细胞中bcl-2、bax基因及HBcAg的表达,探讨bcl-2、bax与HBcAg之间的关系。方法 46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产胎盘(排除其他疾病)为HBV组,25例HBsAg阴性(HBV-DNA阴性)足月产妇胎盘做为对照组。HBV组中根据HB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孕妇胎盘组织细胞中bcl-2、bax、HBcAg的表达。结果 (1)HBV组和对照组比较bcl02基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斟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胎盘组织细胞中HBcAg的表达:HBcAg阳性信号表达于胎盘各层细胞中,滋养层细胞感染率为41.3%,绒毛问质细胞感染率为15.2%,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感染率为6.5%;(3)HBcAg阳性组与HBcAg阴性组中bcl-2基因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因表达在HBc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cAg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中bax表达明显升高,提示bax可能参与了胎盘组织细胞凋亡的过程;HBsAg阳性孕妇胎盘中HBcAg可能是逐层感染胎盘各型细胞,且胎盘组织中HBcAg阳性者bax表达与HBcAg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HBsAg进入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HBsAg进入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情况,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胰蛋白酶(0.25%)-DNase I(0.15U/ml)联合消化法,获取纯度较高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将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为6组,HBsAg-anti-HBs复合物组(I),热灭活的HBsAg、HBsAg、anti-HBc均阳性血清和高滴度anti-HBs阳性血清共同孵育物组(Ⅱ),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组(Ⅲ),HBsAg组(Ⅳ),热灭活的正常人血清组(Ⅴ),及正常细胞培养液组(Ⅵ,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细胞铺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的感染状况。结果:所获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纯度较高,符合后续实验要求。用鼠抗人anti-HBs免疫组化检测收集的细胞铺片,发现I、Ⅱ组均有大量HBsAg阳性信号,Ⅲ组细胞亦有少量HBsAg阳性信号出现,其他各组细胞均未发现HBsAg阳性信号。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能将HBsAg-抗HBs复合物中的HBsAg,但不能将单独的HBsAg“摄入”胞内。  相似文献   

15.
061828人类白细胞抗原G、E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彭冰…∥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525~527,530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G、E(HLA-G、E)mRNA及蛋白质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晚孕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内均有HLA-G、E mRNA及HLA-E蛋白质表达,而HLA-G蛋白质仅在EVCT内表达;晚孕胎盘组织中HLA-G、E mRNA及蛋白质表达于蜕膜板内的EVCT及羊膜上皮细胞。结论:HLA-E表达于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所有类型的滋养细胞…  相似文献   

16.
Fc γ受体在胎盘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Fcγ受体(FcγR)在胎盘组织的分布,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结合普遍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人胎盘滋养层细胞表面存在FcγRⅢ,主要分布于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FcγRⅡ主要存在于绒毛间质细胞,FcγRⅠ在胎盘的各层细胞均未检测,到另外,这3型FcγR在绒毛间的母血细胞中也存在。结论:FcγRⅢ分布在不同的胎盘细胞,提示可能与其不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早孕绒毛的滋养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利用HBV感染血清对滋养细胞进行体外感染,探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HBV的感染率及HBV在细胞中的复制状态.方法:利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培养法原代培养早孕胎盘中的滋养细胞,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获得纯度较高的滋养细胞后进行体外的HBV感染,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ELISA及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中的HBsAg,细胞中的HBVDNA及cccDNA.结果:原代培养的滋养细胞,细胞生长良好,特异性角蛋白一7阳性,纯度高.原代滋养细胞在与HBV阳性血清共同孵育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感染后24h和48h在滋养层细胞细胞浆中可见HBsAg的阳性表达,被感染细胞呈散在分布.感染后48h起可检测到弱阳性的HBsAg及HBVDNA,感染后细胞内未检测出cccDNA.结论:利用联合酶消化法建立了胎盘中滋养细胞的体外培养系统.HBV能够在体外感染原代培养的滋养细胞,对被感染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HBV可能不在滋养细胞中复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脐血中高含量白细胞介素3(IL-3)的主要来源,进一步了解脐血造血微环境.方法:应用抗IL-3多克隆抗体对7例人工流产的绒毛标本和10例健康产妇足月分娩的胎盘组织及脐带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足月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呈现阳性表达,绒毛标本的滋养层细胞未见阳性表达,在其他细胞和脐血管内皮细胞上未见阳性表达.结论:胎盘滋养层细胞是脐血和胎盘表面的IL-3的主要来源.滋养层细胞分泌这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是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逐渐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0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0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PTEN基因和PC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意义。方法PCR检测胎盘PTEN的外显子以证明PTEN基因的存在,原位杂交检测胎盘绒毛滋养层中PTE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胎盘滋养层细胞中PTEN与PCNA的表达。结果在所分析的28例胎盘中,PCR均检测到PTEN基因的3,4,5外显子,93%(26/28)胎盘绒毛滋养层表达PTEN mRNA较强,同样地,86%(24/28)胎盘滋养层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强,而胎盘绒毛内小的间质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PTEN mRNA和PTEN蛋白。PCNA主要在细胞滋养层细胞中表达强,在合体滋养层细胞中呈阴性。结论PTEN的表达与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细胞滋养层是胎盘绒毛中可增殖的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