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庞刚  肖泉  刘若平  叶劲  蓝胜勇 《广西医学》2007,29(3):324-326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5例4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行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3个动脉瘤100%栓塞,10个动脉瘤95%栓塞,3个动脉瘤90%栓塞,1个动脉瘤栓塞率〈80%。血管造影随访3例未完全栓塞动脉瘤残腔增大。5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过度栓塞2例,急性血管痉挛1例。结论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使用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颅内支架治疗11例(共1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未破裂动脉瘤3个,破裂动脉瘤9个。应用支架包括Neuroform 3枚和Enterprise 9枚。结果 12枚支架均成功释放,所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获致密栓塞9例,瘤颈残留1例,瘤体显影2例。术后发生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并发症1例。3-12个月复查造影随访,动脉瘤获致密栓塞9例均未见复发,瘤颈残留1例12个月复查时瘤颈显影明显减淡,瘤体显影2例12个月复查时瘤腔消失。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瘤颈栓塞致密,操作过程不复杂,安全性高。即刻栓塞结果及12个月随访造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随访方式确定Matrix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后影像学变化,评定Matrix防止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再通的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针对应用Matrix弹簧圈栓塞的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常规取正位、侧位和栓塞工作位。对比栓塞后即刻影像和随访影像。结果 48例患者共49枚动脉瘤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75个月。栓塞后即刻造影和复查造影:完全栓塞率分别为34.7%和53.1%,次全栓塞率分别为42.9%和24.5%。不全栓塞率分别为22.4%和22.4%。共14枚动脉瘤发生再通,再通率为28.5%,严重再通率14.3%。结论 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后影像比较稳定,再通率不高于GDC等裸金属圈栓塞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图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探讨该支架的特点及使用该支架的安全性、术中并发症、短中期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0例31枚颅内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3枚,眼动脉3枚,后交通动脉20枚,前交通动脉2枚,大脑中动脉M1段1枚,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枚.基底动脉干1枚,其中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绝对宽颈(瘤颈〉4mm)动脉瘤26枚,相对宽颈5枚,瘤颈瘤体闭均〉0.7。结果4枚采用NeuroformⅡ代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余均采用NeuroformⅢ代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0例31枚支架均成功到位释放,1例多发动脉瘤患者置入2枚支架。9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00%),11枚几乎完全栓塞(95%~99%),11枚不完全栓塞(95%以下)。2例术中出血;2例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1例术后遗留肢体偏瘫,另1例死亡;1例术中弹簧圈尾端从支架网孔突入颈内动脉,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表现,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临床随访28例,随访期1~32个月,平均11个月,6例术后6~12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另5例原有瘤颈残留者无变化。结论在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使弹簧圈无法突入载瘤动脉,可提高栓塞致密度,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电解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动脉瘤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即刻的数字减影造影(DSA)图片及随访中DSA的图片,并比较前后图像中动脉瘤填塞情况是否有变化,从而去评估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结果初次治疗结果:所有动脉瘤完全栓塞61个(68.6%),次完全栓塞26个(29.2%),不完全栓塞1个(1.1%),栓塞失败1个(1.1%),术后死亡3例;复查结果:完全栓塞69个(81.1%),近完全栓塞12个(14.2%),不全栓塞4个(4.7%),其中再通3个(3.5%),3个再通动脉瘤接受2次治疗。结论应用可电解铂金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的闭塞具有较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栓塞时机、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31例(3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27例(28个),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型技术和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栓塞治疗2个宽颈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1个,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个。结果致密栓塞29例,疏松栓塞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1例术后死亡。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等优点;采用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经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137例患者的临床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37例患者中共1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其中117个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35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123个(80.9%),瘤颈残留17个(11.2%),瘤腔残留12个(7.9%)。结论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残留或复发,并能排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供更直观、清晰的重建影像,在DSA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对13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使用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3例中,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动脉瘤呈囊状7例,球形2例,葫芦形2例,宽颈2例;动脉瘤直径在4-11mm之间。结果13例电解式可脱栓塞病例中,动脉瘤腔100%栓塞6例,95%栓塞4例,80-90%栓塞2例,不足80%1例。栓塞后载瘤动脉痉挛3例,弹簧圈少量脱出动脉瘤1例次,过度栓塞1例次。结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及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采用GDC及DCS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包括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6个,颈内动脉瘤7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椎基底动脉瘤2个;其中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2次,3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Remodeling technique)或血管内支架(Neuroform)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3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完全填塞20例,不完全填塞3例;2例巨大动脉瘤行载瘤动脉栓塞;术后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亦无神经功能障碍、瘫痪和死亡等永久性并发症;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在栓塞后24个月行造影随访发现局部复发,再次行动脉瘤栓塞治疗。随访2-42个月,全组术后均无出血或再出血。结论GDC及DCS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病情联合运用多种栓塞技术有助于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在早期使用微弹簧栓塞治疗破裂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171个)小型颅内动脉瘤(直径小于10 mm)在破裂后早期进行栓塞治疗及术后1~2年随访的情况.结果 156例(171个)小型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91个,有瘤颈少许残留64个,瘤颈残留及不完全栓塞的16个;与手术相关并发症13例,其中1例死亡,2例有偏瘫.130例(143个)颅内动脉瘤12~24个月的随访,有1例复发出血;48个动脉瘤在12~24个月后血管造影复查,7个复发.3个栓塞后有残留的动脉瘤在1年后自行闭塞,随访造影中能观察到有新生组织完整覆盖瘤颈.结论在急性期使用微弹簧栓塞治疗破裂小型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瘤颈的残留,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密切,颅内支架(Neuroform)及带生物活性涂层的弹簧(Matrix)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小动脉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Hydrocoil联合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51例。其中Hyclrocoil组25例:使用水凝胶弹簧圈(Hydrocoil)联合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铂金弹簧圈组26例:仅使用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HydrocoiI组与铂金弹簧圈组动脉瘤致密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ydrocoil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铂金弹簧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15.3%,P〉0.05);(3)HydrocoiI组的动脉瘤复发率67%低于铂金弹簧圈组的复发率21.4%,但由于样本量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drocoif联合铂金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安全、有效,其并发症发生率与铂金弹簧圈组相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提高动脉瘤栓塞效果的途径 ,用显微吻合静脉袋移植的方法 ,建立犬的动脉瘤模型。分别以醋酸纤维素 (CAP)和可控弹簧圈 (WEDC)栓塞动脉瘤模型 ,在术后 2 4h、2周和 2月进行造影复查 ,并在栓塞后不同时期 ,分别抽取动物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的病理学研究。结果 :WEDC栓塞效果显著优于CAP(P <0 .0 1 ) ,且无相关并发症 ;CAP组 1 2枚动脉瘤中 ,4枚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2枚栓塞后 1周内破裂出血。病理检查发现WEDC动脉瘤腔内 2 4h后被弹簧圈和疏松的血栓所填充 ;CAP栓塞的动脉瘤腔内被CAP致密填塞 ,但早期动脉瘤壁急性化学损伤明显。从栓塞后 2周开始 ,2组动脉瘤颈部逐渐被新生的内皮组织所封闭 ,动脉瘤内部的血栓开始机化 ,但CAP组的炎症反应明显强于WEDC组 ,动脉瘤壁的损伤进一步加重 ,破裂动脉瘤的破裂点附近的瘤壁严重破坏。栓塞后 2个月 ,2组动脉瘤内的血栓都被被纤维组织代替 ,动脉瘤颈部被完整的内皮组织所封闭。结果提示 :WEDC仍然是目前安全可靠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CAP因为其化学腐蚀作用和使用中控制困难 ,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黄鑫  杨鹤 《当代医学》2011,17(10):88-8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同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对27例33个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弹簧圈栓塞22例27个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2)支架辅助栓塞2例2个动脉瘤,无神经功能缺失。(3)球囊及支架辅助栓塞1例2个动脉瘤,无神经功能缺失。(4)载瘤动脉闭塞2例2个动脉瘤: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联合聚乙烯醇(PVA)颗粒超选择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长期结果、并发症。方法65例患者共栓塞77个肾脏的86枚肿瘤,栓塞剂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PVA颗粒。随访1年时,在CT图像上测量肿瘤大小并与栓塞前比较,计算肿瘤缩小率,通过观察栓塞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并发症、肿瘤大小的变化评价栓塞效果。结果65例患者栓塞前肿瘤直径为(8.2±3.3)cm,随访1年时为(3.9±2.7)cm,平均缩小(4.3±1.6)cm,缩小率为30%~78%(中位数5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58.5%)术后1~3 d出现栓塞后症候群;5例(7.7%)术后3~6个月随访时肿瘤复发,进行第2次栓塞。随访期内均无血尿、再次出血或与RAML及栓塞有关的其他严重症状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联合PVA颗粒栓塞治疗RAML,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Interventionalendovascularproceduresforcerebralaneurysmshavebeenadvancedasaviablealternativetosurgicalclipping.Microcoils,especially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presentlyinactiveandwideusehavegreatlyimprovedtheeffectofembolizationofi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脾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3例位于脾门处。瘤体平均直径(24±3.4)(20~28)mm。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共使用GDC33枚,普通弹簧圈58枚,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1±4.5)(5~181个月,脾动脉瘤未见血流通过,无脾梗死发生。结论GDC结合微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安全可行,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大咯血患者,通过介入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彻底栓塞引起出血的责任血管,观察患者的咯血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操作成功,24例咯血完全控制,2例患者在栓塞术后1周内再次出现咯血,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3个月内均未见复发,一次栓塞有效率92.3%(24/26),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微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