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燕  姚晶   《四川医学》2022,43(3):242-24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胃癌和癌旁组织FOXM1的表达。分析FOXM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M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FOXM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FOXM1高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脉管神经侵犯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和FOXM1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FOXM1高表达组患者PFS和OS累积生存率低于低或无表达组(P<0.05)。结论 FOXM1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FOXM1高表达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1b期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8月120例术后病理分期为T1b期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未转移组,观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组32例,占26.7%,淋巴结阴性88例,占73.3%。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食管癌家族史、肿瘤位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肿瘤大小与分化程度、脉管癌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肿瘤直径≥4 cm、肿瘤低分化、脉管癌栓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b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6.7%较高,低龄、肿瘤直径≥4 cm、肿瘤低分化、脉管癌栓阳性的食管癌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谢小平  揭志刚  刘逸  李正荣 《广东医学》2012,33(14):2135-2137
目的分析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32例胃癌中,共检出淋巴结3 641枚,淋巴结转移率为20.10%(732/3 641);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肿瘤细胞分型和癌组织Cerb-B2表达等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T3分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高于T2、T1分期(P<0.01),并且,pN3分期中,T3期的淋巴结转移率也明显高于T1、T2期(P<0.01),而其pN2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与T1期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胃癌胃壁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术中判断肿瘤是否侵出浆膜可能为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11项临床病理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浸润的淋巴细胞量、胃旁淋巴结转移数目、癌组织脉管中有无癌栓、肿瘤大小、c-erbB-2表达、TNM分期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Cox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脉管内是否有癌栓、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细胞浸润量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c-erbB-2表达等与预后无关(P>0.05).但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肿瘤的直径、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淋巴细胞浸润量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肿块的大小、脉管内是否有癌栓及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量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从而指导胃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且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的214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第14v组淋巴结阳性与阴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14例患者中有34例(15.9%)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长径、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与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2.749,95%CI 1.947~3.882,P<0.01)、年龄(OR=2.773,95%CI 1.140~6.745,P=0.025)及第3组(OR=5.430,95%CI 1.643~17.949,P<0.01)、第6组(OR=10.244,95%CI 2.830~37.081,P<0.0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年龄≤65岁的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65,95%CI 1.469~11.249,P=0.007).结论 对于TNM分期较晚尤其N分期较晚或有第3组、第6组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建议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浸润度、淋巴结转移数、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术后有无化疗和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度、淋巴结转移数量、脉管内癌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数≤15枚者和>15枚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27.8%,P=0.005.脉管内无癌栓者和有癌栓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31.0%,P=0.023.肿瘤浸润深度<1/2者和≥1/2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和32.4%,P=0.044.结论 肿瘤浸润度、淋巴结转移度、脉管内癌栓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4月弋矶山医院行根治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T1期的CRC患者共87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3例CR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4.9%(13/8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浸润与早期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含低分化)(OR=11.325,95%CI:1.897~67.621)、脉管浸润(OR=6.562,95%CI:1.611~26.725)是早期CR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1)。亚组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浸润与T1b期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含低分化)(OR=15.046,95%CI:1.248~181.424)是T1b期CR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含低分化)、脉管浸润是早期CR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低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4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试验。对比两组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影响胃癌患者Notch1表达阳性率的因素。结果:观察组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脉管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是影响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otch1蛋白在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6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组360例子宫颈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68例,转移率为18.89%;子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临床分期为Ⅱ期所占比例、脉管侵犯所占比例、肌层浸润深度≥1/2所占比例、分化程度为1级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分期、脉管侵犯、肌层浸润深度及肿瘤分化程度为子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靠后、肌层浸润深度≥1/2、肿瘤分化程度较低、合并脉管侵犯的子宫颈癌患者其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积极筛查相关危险因素,予以个体化治疗是改善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9,(3):187-19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肝脏转移及其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8例存在同时性肝脏转移病灶(转移组),78例患者未发现肝脏转移病灶(非转移组)。制定统一调查表,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肝炎史、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脉管浸润、Borrmann分型、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Hp感染。结果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Borrmann分型、CEA、AFP和Hp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脉管浸润、CEA、AFP和Hp感染是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49例原发性胃癌肝脏转移患者中,Hp感染患者和无Hp感染患者平均生存期时间分别为(14.5±5.2)个月和(28.5±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脉管浸润、CEA、AFP和Hp感染与原发性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密切相关,且Hp感染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A2-IB1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行手术治疗的IA2-IB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期、肿瘤直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数值,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宫旁转移情况等,对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8例IA2-IB1期宫颈癌患者中9例发生宫旁转移,宫旁转移率为5.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血清SCC值显著升高、肿瘤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脉管浸润阳性、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与宫旁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类型与宫旁转移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是IA2-IB1期宫颈癌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A2-IB1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率低,肿瘤直径>2 cm、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易发生宫旁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FAR>0.0707、肿瘤最大直径>3cm、浸润深度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FAR对预测GC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1998年2月至2008年6月间胃癌病例数据库中筛选出60例胃癌术后患者,病例组30例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对照组30例无任何复发(随访时间大于3年),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部位、胃壁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研究指标,探讨其与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与肿瘤大小、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Borrmann分型、术前血清CEA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淋巴结转移为腹腔种植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发生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EGFL)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8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判定组织中EGFL6的表达,对染色结果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L6的表达与胃癌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EGFL6的表达、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细胞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EGFL6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提示EGFL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Ⅰa~Ⅱb期手术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225例宫颈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54例,转移率为24.0%。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者(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7%。年龄 ≥ 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非鳞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年龄<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制订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分为分化型组112例和未分化型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大体形态、色调变化、浸润深度、合并溃疡、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萎缩、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分化型组与未分化型组患者的年龄、色调变化、浸润深度、合并溃疡、淋巴结转移、血小板计数和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大体形态、脉管浸润、萎缩、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 =0.928(95% CI:0.879,0.980)]是早期胃癌未分化的保护因素(P <0.05);肿瘤色调发白[O^R =10.747(95% CI:2.325,49.686)]、浸润深度深[O^R =7.259(95% CI:2.241,23.512)]、合并溃疡[O^R =4.463(95% CI:1.201,16.589)]、淋巴结转移[O^R =9.346 (95% CI:2.144,40.732)]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4(95% CI:0.566,0.781),敏感性为67.7%(95% CI:0.486,0.833),特异性为67.0%(95% CI:0.574,0.756);合并溃疡的AUC为0.677(95% CI:0.579,0.774),敏感性为87.1%(95% CI:0.701,0.963),特异性为48.2%(95% CI: 0.387,0.579)。提示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合并溃疡可作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预测指标;年龄、色调变化、淋巴结转移无预测价值。结论 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主要与年龄、色调变化、浸润深度、合并溃疡、淋巴结转移有关;年龄大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保护因素,肿瘤色调发白、浸润深度深、合并溃疡、淋巴结转移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合并溃疡可作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LDH1、CXCR4、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 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标本及60例对照组织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ALDH1、CXCR4、E-cadherin 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5%(73/ 127)、63.8%(81/127)、36.2%(46/127),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越晚及淋巴结转移的出 现,ALDH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3者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率 均高于阴性组(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ALDH1、CXCR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ALDH1与CXCR4蛋白的表达呈 正相关关系(P均<0.001)。生存分析表明,ALDH1、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降低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ALDH1、CXCR4和E-cadherin 的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ALDH1,CXCR4表达的升高及E-cadherin表达的降低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其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呈正相关,检测以上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T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的T1b食管癌的14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 分析淋巴结转移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140例病人中淋巴结阳性组20例,淋巴结阴性组120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4.3%,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55岁、中低分化和肿瘤直径≥5 cm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随访时间58(3~127)个月, 失访9例, 死亡15例,存活率为98.2%。T1b期淋巴结阳性组食管鳞癌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73.3%,阴性组分别为98.2%、96.9%。淋巴结阳性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 < 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年龄≥55岁、中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是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 96%(9/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直径〉5cm、3cm〈肿瘤直径≤5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0.5%(38/42)、78.4%(29/37)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的29.4%(5/17)(P〈0.01);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穿透浆膜层而未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侵及浆膜层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1.7%(11/12)、77.8%(21/27)、89.7%(26/29),高于侵及肌层的50.0%(14/28)(19〈0.01或P〈0.05)。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组织学类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应根据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