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巧燕  高振峰  汪红  徐光华 《西部医学》2011,23(11):2082-2084
目的研究延安地区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PCR法鉴定延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选定B型、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60和120例,分为拉米夫定组与阿德福韦酯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其应用一年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对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B型基因与C型基因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比较,6、12个月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个月的生化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型基因与C型基因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效比较:6、12个月生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对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优于C基因型;B基因型、C基因型对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无区别,提示HBV基因型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相关性。检测HBV基因型对于临床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特点,不同的基因型与干扰素及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反应关系。方法:通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荧光PCR对90例HBV DNA阳性(>5×102copies/ml)、HBeAg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服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的HBV DNA、HBeAg、ALT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90例HBV DNA阳性、HBeAg阳性及ALT异常患者,基因型分别检出:B型有33例(占36.6%)、C型有48例(占53.3%)、BC混合型有8例(占8.9%)和非B非C型1例(占1.1%)。33例B基因型23例服用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HBV感染者HBV DNA阴转率为73.9%、HBeAg血清转换率为78.3%和ALT复常率为73.7%,其余10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HBV感染者HBV DNA阴转率为30.0%、HBeAg血清转换率为40.0%和ALT复常率为70.0%;48例C基因型10例服用干扰素6个月后HBV DNA阴转率为30.0%、HBeAg转换率为40.0%、ALT复常率为50.0%,其余38例服用拉米夫定6个月后HBV DNA阴转率为89.5%、HBeAg转换率为84.2%、ALT复常率为92.1%。结论:9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优于C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基因型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江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研究α2干扰素治疗应答与患者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用PCR的方法鉴定江苏地区17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对其中105例使用α2于扰素治疗的B或C基因型慢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江苏地区乙肝患者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29.7%和65.1%.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患者.B基因型慢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结束时应答及持久应答(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均高于C基因型(P<0.005).结论 江苏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B型为主.相对于C基因型,B基因型对α2干扰素治疗应答率较高.提示HB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HBV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关系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疗效关系及不同基因型治疗后的肝脏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基因分型法,分析48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基因型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B型与C型对比,两种基因型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及病理结果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48周后,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P<0.05).结论 HBV基因型是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及其机理。方法 收集拉米夫定治疗的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HBV基因型B型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为45.4%(10/22),C基因型的应答率为20.7%(6/29),两组应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B基因型的HBeAg的血清转换率为31.8%(7/22),C基因型为13.8%(4/2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疗效较C基因型好,HBV基因型可能是预测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替诺福韦治疗不同HBV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172例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治疗之前对患者实施HBV基因分型,记录并对比治疗前与治疗24、96周时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和HBV-DNA定量,并对比不同HBV基因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172例患者中HBV基因型101例为B基因型,71例HBV基因型为C基因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两种HBV基因型的年龄、性别、ALT水平和HBV-DNA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种HBV基因型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24周时相比,治疗96周后两种HBV基因型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以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有所上升.结论 替诺福韦对B基因型和C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HBV基因型相关性.方法 根据HBV基因型分为B型组23例,C型组26例,2组均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肌注干扰素α-2b 5 MU/次,隔天1次.结果 治疗48周时HBV/B型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消失率和HBV-DNA阴转率与HBV/C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基因B型对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C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未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时间延长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乙肝病毒聚合酶及转录酶区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基序(HBV YMDD)耐药变异率等的变化,对比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B、C基因型乙肝患者的病毒抑制效应。结果(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 B基因型者HBV DNA水平低于C基因型者,而自发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C基因型者。(2)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B、C基因型者之间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YMDD变异率没有明显差异。(3) B、C基因型患者均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HBV DNA水平下降,HBeAg血清转换率增加,但YMDD变异率也增加。结论(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自然状况下C基因型乙肝患者携带的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于B基因型患者者且不易清除。(2)使用拉米夫定疗程相同时B、C基因型患者之间拉米夫定的病毒抑制效应及HBV YMDD耐药变异率相似。(3)C基因型HBV感染的乙肝患者及早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变异与HBV基因型的关系,为优化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山西地区12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患者,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采用巢式PCR-DNA测序法检测患者血清标本HBVDNA位点,观察是否存在rtA181V/rtN236T变异,并分析其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122例患者中B基因型7例占5.74%;C基因型115例,占94.26%;在性别上,B、C基因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C型肝硬化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P〈0.05);均发生了rtA181V和/或rtN236T位点变异。结论 C基因型可能与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及肝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三江地区部分肝病患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29例乙肝携带者、9例急性肝炎、36例慢性肝炎、19例肝硬化和3例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HBVB型31例(32.3%)、C型62例(64.6%)、有3例患者同时检出基因型B和C。结论三江地区存在HBVB和C型,而且C型为主要基因型,另外还有少数B、C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四川省川北地区部分肝病患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45例乙肝携带者、4例急性肝炎、138例慢性肝炎、28例肝硬化和13例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在2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B型135例(59.2%)、C型86型(37.7%),有7例患者同时检出基因型B和BC混合型7例(3.1%),未发现A、D、E、F型。结论:川北地区存在HBVB和C型,以B型为主要基因型,还有少数B、C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泰安地区HBV患者,其中无症状HBV携带者37例,慢性乙型肝炎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35例,原发性肝癌26例。应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 IS 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测定。结果166例标本中,160例(96.39%)可检出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47例(28.31%),C基因型109例(65.66%),B+C混合基因型4例(2.4%);未检出A、D、E、F基因型。结论泰安地区HBV感染者中,HBV基因主要存在B、C、B+C型,不同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有相关性,C基因型HBV感染者较B基因型更易发展成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HB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血清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型特异性多对引物巢式PCR法对175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型检测,并针对不同的基因型进行性别、年龄、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血清标记物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宁夏地区175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中(汉族136例,回族39例)有12例(6.9%)未检测出基因型。在已检测出基因型的163例样本中,B基因型84例(48%),C基因型62例(35.4%),B+C混合基因型17例(9.7%)。B基因型在宁夏地区HBV感染者中占优势。HBV基因型与HBV感染者的ALT水平有关联(P〈0.05),与年龄、性别、血清标记物水平等指标无关联性(P〉0.05),C基因型在肝硬化和肝癌中所占的比例较B型和B+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宁夏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包括B型、C型及B+C混合基因型,其中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为C基因型。HBV基因型与ALT水平有关联,与本研究中其他指标无相关性,C基因型较B型和B+C型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中所占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与乙肝的临床转归关系。方法应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168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了解在各临床类型中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阐明HBV基因型与HBeAg的关系;HBV基因型与乙肝临床转归的关系;HBV基因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168例慢性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有78例占46.43%,C基因型有90例占53.57%。在肝硬化与肝癌病人中C基因型(73.17%)明显多于B基因型(26.83%),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90例C基因型病人HBeAN阳性62例,HBeAg阴性28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在高年龄组病人中以C基因型为主。结论HBV基因型与乙肝临床转归有密切关系,C基因型是导致HBeAg持续阳性,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泰兴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BV慢性感染者13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113例,肝硬化病例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8例病例中,基因B型46例(33%),C型89例(65%),B/C混合型1例(0.7%),非B非C型2例(1.4%);CHB组中,B、C基因型在ALT、HBV DNA、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CHB重度占77%、肝硬化中占80%,B基因型在CHB重度占20%,肝硬化中占20%,C基因型在CHB重度、肝硬化中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本地区HBV基因型中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有少量B/C混合型及其他类型,C基因型往往较B基因型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