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新生细胞增殖、分化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在新生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9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24 h,补阳还五汤组灌胃补阳还五汤水煎液16.1 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30 d.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活体标记梗死灶周围皮层新生细胞.分别于造模后第9、15、30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双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BrdU阳性细胞、双标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BrdU/微管相关蛋白2(MAP-2)、BrdU/Wnt、BrdU/β-catenin、BrdU/散乱蛋白(Dishevelled)阳性细胞.结果 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9、15、30 d,梗死灶周围皮层BrdU+细胞数均较同时点模型组大鼠增加(P<0.01),双标BrdU+/GFAP+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P<0.01);缺血再灌注9、15 d,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双标BrdU+/MAP-2+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9 d,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双标BrdU+/Wnt+细胞数增加(P<0.05);脑缺血再灌注15 d,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双标BrdU+/Dishevelled+、BrdU+/β-catenin+细胞数增加(P<0.05);脑缺血再灌注30 d,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双标BrdU+/Wnt+、BrdU+/Dishev-elled+、BrdU+/β-catenin+细胞数均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组织新生细胞增殖,抑制新生细胞向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新生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并可增强新生细胞Wnt、β-catenin、Dishevelled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分化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实验大鼠的远期行为学变化.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bFGF干预组,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5、10、14、21 d取脑,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表达,并应用Y-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 缺氧缺血组及bFGF干预组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于术后10、14 d较5 d时有所升高(P<0.05),21 d下降至5 d时的水平.与假手术组及缺氧缺血组比较,bFGF干预组于HIBD后各个时间点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均有所增加(P<0.05).Y-迷宫测试显示bFGF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较缺氧缺血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 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存在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现象,bFGF能够促进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并可以改善大鼠后期行为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l5nmol/L PEDF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面积,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7,10,14d治疗组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PEDF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最终可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缺血区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缺失修复的关系以及选择较理想的外源性干预途径增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方法选择2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1、3、7、14、30、60 d观察各组脑缺血及周边区的血管密度和大鼠的电生理指标(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及行为学(感觉损伤移交实验、轮转跑步机运动功能测定和mNSS改良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除1 d外其他各时间点均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后5个时间点新生血管密度小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7 d后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与缺血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缺血对照组相比,缺血加VEGF腹腔注射组、缺血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缺血加血管内皮因子单克隆抗体组在3 d后行为学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外源性干预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区血管新生,可以影响神经功能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力霉素对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及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35只健康SD大鼠随机选取5只,为A组(正常组).余30只大鼠行右眼角膜碱烧伤,建立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平分为B组(实验对照组)和C组(实验干预组).分别于3d,7d,14d裂隙灯下观察各组CNV的生长情况,计算新生血管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没有CNV生成,C组和B组相比CNV的生长明显受到了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A组VEGF微弱表达,B组和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C组VEGF的表达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力霉素可有效抑制角膜碱烧伤后CNV的生成及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30 mg/kg)、中(90 mg/kg)、大(270 mg/kg)剂量组,术后24 h开始给予莫诺苷,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 d。通过检测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予莫诺苷对血管新生相关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增加(P0. 001),给药7 d后,莫诺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了神经功能评分(P0. 01),且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P0. 05)。与假手术相比,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CD34和Ang-1的表达均增加(P0. 05,P0. 05)。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大剂量组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CD34和Ang-1的表达显著增加(P0. 05,P0. 01),其中莫诺苷中剂量组也能促进Ang-1的表达(P0. 05)。结论莫诺苷给药时间窗扩大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其大剂量组可以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对CD34及Ang-1血管新生相关蛋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促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低、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蛋白表达灰度值。结果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大鼠MI边缘区MVD及VEGF、b FGF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三七总皂苷组大鼠MI边缘区MVD及VEGF、b FGF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促进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而发挥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为增强心肌VEGF、b F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72只新生7日龄SD大鼠分为三组,每组24只,(1)假手术组(2)缺氧缺血组(3)bFGF干预组。制备大鼠HIBD模型后分别于即刻、3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7天将动物处死(N=4)。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和皮质VEGF不表达。VEGF蛋白在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的表达增强,即刻有增加,12小时达高峰持续至24小时后下降。经bFGF干预后VEGF蛋白表达较缺氧缺血组增高,VEGF蛋白表达bFGF干预组与缺氧缺血组相比3小时有统计学差异,持续至3天(p<0.05)。结论外源性bFGF能明显增加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VEGF表达,在缺氧缺血脑损伤再生与修复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VEGF基因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郎明健  曾秋棠  陈波  关思虞 《重庆医学》2005,34(11):1669-1672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165)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移植于大鼠慢性心梗(MI)模型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标记BrdU、转染AdVEGF165基因;收集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VEGF的表达。结扎同种大鼠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4周后将心梗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注射移植转染心肌细胞(组Ⅰ)、AdVEGF165(组Ⅱ)、和DMEM培养基(组Ⅲ)。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前及移植4周后的心功能。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作HE病理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计数血管密度。结果AdVEGF165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表达VEGF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检测心功提示转染细胞组(组Ⅰ)心功能较其他两组显著改善(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移植细胞在移植区存活;HE染色血管计数显示转染组(组Ⅰ)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5)。结论AdVEGF165基因转染心肌细胞后表达分泌VEGF增加,可促进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血供,有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能更好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治疗A、B组,对照A、B组,假手术A、B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并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假手术组手术暴露颈动脉而不损伤内膜,治疗组给予atRA连续灌胃.分别于术后7、28 d处死A、B组动物,取病变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变血管VEGF、VCAM-1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动脉内膜光滑,无粥样硬化病变及VCAM-1表达.对照组术后7 d动脉内膜层出现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VEGF、VCAM-1表达明显增加,28 d时血管内膜明显增厚,有粥样斑块形成.治疗组动脉内膜增生较轻,28 d时内膜面积低于对照组(t=4.770,P<0.00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轻于对照组(H=4.89,P<0.05),VEGF、VCAM-1表达低于对照组(t=3.280~4.288,P<0.01、0.05).结论 atRA可抑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下调VEGF、VCAM-1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大椎、百会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域脑皮质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药线组,采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取材方法颈椎脱臼猝死断头取脑,分离缺血侧皮质进行RT-PCR检测。结果模型对照1d组大鼠缺血区域脑皮质内VEGF mRN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穴位埋药线组大鼠缺血区域脑皮质内VEGF mRNA浓度表达与其他各组同时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穴位埋药线能有效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区VEGF mRNA浓度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区域血管新生,有利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蛭三七汤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组) 4 mg/kg、芪蛭三七汤组16 ml/kg,同时设假手术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灰度值、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芪蛭三七汤组及麝香保心丸组的VEGF mRNA表达值均要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芪蛭三七汤组略低于麝香保心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芪蛭三七汤组与麝香保心丸组的微血管密度(MVD)比模型组明显增多(P 0. 05)。结论芪蛭三七汤可促进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VE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 SE)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7 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经侧脑室注入1×106BrdU标记人羊膜上皮细胞悬液和PBS治疗;假手术不治疗,移植后1、2和3周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N SE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移植后第3周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生长相关蛋白43和N SE在第3周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移植组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脑缺血缺氧大鼠脑内后,可减轻缺氧缺血大鼠神经元的损伤,G AP-43和N SE蛋白表达增强,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与延伸,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7 d大鼠患侧皮层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5只。造模后3 h按照30,90,270 mg/kg剂量每天一次灌胃给予莫诺苷。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7 d大鼠患侧皮层HGF及v WF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7 d后,免疫印迹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同模型组相比,莫诺苷给药组(30 mg/kg、90 mg/kg、270 mg/kg)H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免疫荧光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v WF表达显著升高(P0.001);同模型组相比,莫诺苷中、大剂量组(90 mg/kg、270 mg/kg)v WF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莫诺苷可以上调HGF及v WF在脑内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5.
泽兰对UUO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泽兰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泽兰组和替米沙坦组,术后每日1次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5mL生理盐水,泽兰组按6g/(kg·d)给药,替米沙坦组按10mg/(kg·d)给药,14d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进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进行肾间质纤维化评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梗阻侧肾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两治疗组大鼠血清Scr、BUN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泽兰组、替米沙坦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NF-κB表达增加,VEGF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泽兰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表达下降,VEGF表达上升,差异显著(P0.05);泽兰组与替米沙坦组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兰能通过下调NF-κB和增加VEGF表达而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改善肾纤维化作用与替米沙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转移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VEGF.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20只)、HIBD(20只)、Ad-VEGF移植组(Ad-VEGF组,20只),Ad-VEGF移植组在HIBD后3 d于大鼠左侧感觉运动皮层区(坐标AP:+0.3mm,ML:-2 mm,DV:-1.5 mm)立体定位注射2μl重组体腺病毒悬液.移植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鼠脑VEGF蛋白;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鼠脑神经元凋亡情况;大鼠3~4周龄时采用T迷宫觅食实验及足错误、姿势反射、肢体放置实验对其学习记忆、空间能力和感觉运动功能等行为学进行评估;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鼠脑海马CAl区和皮层单位面积内神经元数目.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显示皮层与海马Ad-VEGF组VEG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HIBD组(68.09±3.37比24.65±3.37,68.37±3.17比25.14±1.86,均P<0.05).TUNEL结果 显示Ad-VEGF组鼠脑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低于HIBD组(151.4±21.7比264.4±16.3,P<0.05);行为学检测结果 显示Ad-VEGF组的各项行为学测试成绩均较HIBD组有明显改善(均P<0.05),尼氏染色结果 显示Ad-VEGF组鼠脑海马CAl区和皮层单位面积内神经元数日明显多于HIBD组(70.6±2.3比55.3±2.1,95.1±2.8比70.1±2.7,均P<0.05).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165基因治疗可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改善脑损伤后的远期行为学功能,减轻缺氧缺血后的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发作后2 d、7 d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缺血动物术后随机分为缺血2 d组、缺血7 d组,另设假手术组。在术后2 d、7 d 2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动物神经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动物的缺血侧脑组织突触素-I(synapsin-I)、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后,模型动物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数目减少,排列散乱。缺血后2 d,synapsin-I在CA1区、CA3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区神经元产生显著积聚(P<0.01);缺血后7 d,synapsin-I在CA1区、皮层表达仍显著降低(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CA3、皮层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pMCAO模型大鼠在脑缺血发生后,神经突触有关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变,并随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情况不同,这可能与神经元突触重塑有关。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缺血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h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1次/d),术后4h腹腔注射BrdU(50mg/kg,1次/d),分别于缺血7、14、21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SGZ BrdU阳性细胞数。结果 脑缺血7d,缺血同侧SGZ BrdU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14d达峰值,21d减少(P〈0.01)。川芎嗪组7d时,缺血同侧SGZ BrdU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并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7、14和21d,缺血同侧SGZ BrdU阳性细胞数均增加显著(P〈0.01),至21d仍保持高水平。结论 川芎嗪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SGZ的细胞增殖可能有持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内神经蛋白聚糖的动态变化,探讨神经可塑性相关抑制因素在发育期脑损伤后的改变. 方法 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于脑缺氧缺血术后1,4,7,14,28 d分别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神经蛋白聚糖蛋白表达,并以RT-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神经蛋白聚糖的表达于术后7 d达到高峰(P<0.05),此后阳性表达逐渐减少;HIBD组术后4 d、7 d的神经蛋白聚糖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至术后14 d、28 d表达增高,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神经蛋白聚糖蛋白及其mRNA表达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提示HIBD后神经可塑性调控的关键时期为损伤后2周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电凝法制备C57BL/6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完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的小鼠模型方案。方法: 54只雄性8~10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dMCAO模型组42只。造模采用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评估小鼠造模3 d、7 d存活率与7 d造模成功率;造模7 d采用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占比、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脑血流情况;造模3 d、7 d转棒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结果: 3 d和7 d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存活率100 %,dMCAO模型组3 d和7 d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3.35 %、78.43 %,dMCAO模型组造模成功率为66.7 %;通过TTC染色评估模型小鼠梗死体积,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占比为0 %,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体积占比为(18.22±0.89) %,95 %可信区间(17.28,19.15) %。通过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模型小鼠脑血流,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两侧脑血流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侧脑血流较对侧降低占比(53.85±1.22) %,95 %可信区间(52.57,55.13) %;通过转棒实验的在棒时间评估模型小鼠3 d和7 d运动能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3 d、7 d在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可以建立可靠的C57BL/6小鼠dMCAO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