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目的探索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酶速率法测定60例冠心病(CHD)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CP)的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结果 CHD组患者的CRP、cTn I、CK-MB和CK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P组(均为P<0.05).CHD组又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0例.AMI组患者的CRP、cTn I、CK-MB和CK阳性率明显高于SA组(均为P<0.01);UA组CRP和cTn 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组(均为P<0.01),但两组间CK-MB和CK的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 CRP和cTn I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动态性变化,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及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CTnI、CK-MB和hs-CRP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CK-MB和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nI、CK-MB和hs-CRP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三者结合可以提高对AMI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利茹  陈静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13-9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TC/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稳定性心绞痛(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和对照组采用日本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s-CRP和血脂检测。结果SA组、UA组、AM I组hs-CRP、TC/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AM I组比UA组明显增高,UA组比SA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和TC/HDLC检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而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做为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估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新军 《当代医学》2016,(12):33-34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3例骨骼肌损伤患者作为B组,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其血清CRP、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组的CRP、cTnI和CK-MB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CRP+cTnI+CK-MB、CRP+cTnI和CRP+CK-MB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血清CRP、cTnI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检测选入77例AMI患者,应用BGKC法检测HCY、CK-MB,免疫透析比浊法检测hs-CRP、CTn-I及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D-D,并选取39例对照者组做对比。结果 AMI患者的HCY、hs-CRP、D-D、CTn-I及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HCY、hs-CRP、D-D、CTn-I及CK-MB是AMI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更全面地评价AMI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种反应性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7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单向免疫扩散法分别测量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和丙种反应性蛋白水平。结果(1)ACS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SA组比较显著升高(Pa<0.01)。(2)UA组与SA组比较,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Pb<0.01),CTnI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C>0.05)。(3)AMI组与SA组比较,血清CRP与CTnI水平升高均有明显差异(Pef<0.001)。(4)AMI组与UA组比较,血清CRP水平升高无明显差异(Pd>0.05),血清CTnI水平明显升高(Pg<0.001)。结论血清CTnI、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其测定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宋晓蓉  谢陈玲 《吉林医学》2013,(25):5123-512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D、CTn-I、CK-MB、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方法: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4例,不稳定心绞痛(UA)组50例,于入院即刻采血,与同期正常对照组55例,分别进行D-D、CTn-I、CK-MB、Myo联合检测,观察以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MI、U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与UA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种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验室诊断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8例冠心病(CHD)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结果:CHD组患者的hs-HS-CRP、cTnI、Mb、CK-M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D组又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 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0例。AM I组患者的hs-HS-CRP、cTnI、CK-MB和M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UA组hs-CRP和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但两组间CK-MB和Mb阳性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发生与hs-HS-CRP和cTnI的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汪琰  胡立群 《安徽医学》2008,29(2):132-133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及32例对照组的CRP及D-D结果 并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D-D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及D-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及D-D的测定对老年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亚琼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04-805
目的观察CRP(超敏C-反应蛋白)与CtnI(心肌肌钙蛋白I)、CK(血清肌酸激酶)、CKMB(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在心肌梗死(AMI)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2例心肌梗死患者(AMI)CTnI与CRP、CK、CKMB的含量,另设3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心肌梗死患者CTnI与CRP、CK、CKMB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连续检测CTnI、CK、CKMB诊断心肌梗死阳性率较初次检测更有意义,而CRP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nI与CRP、CK、CKMB在诊断心肌梗死中,应更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CK-MB同功酶)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AMI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TnⅠ均为阴性;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28例CTnⅠ阳性,25例CK-MB阳性。结论CTnⅠ是一个特异、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李新春  刘志琴  李小红 《医学综述》2012,18(8):1245-1246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变化,以探讨IMA对AC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对照组人群及发病12 h内A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MA、肌酸激脢(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值。结果 UA及AMI组患者血清I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组cTnT及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CI患者血清I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均显著低于UA及AMI组。结论UA及AMI患者血清IMA均显著升高,提示IMA形成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而非心肌细胞坏死所致。IMA可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但因ACI患者IMA也升高,故IMA诊断ACS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CTnI,CK-MBmass 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 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发病早期CTnI,CK-MBmass 和M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70%,70%,CTnI在UA患者组和SM患者组中未检出.CTnI,CK-MBmass 和Mb测定值含量在AMI组中明显高于UA组和SM组,AMI患者组CTnI分别是UA组和SM组的84倍和91.63倍,CK-Mbmass分别是该二组的8.82倍和4.67倍, Mb分别是该二组的11.57倍和2.25倍,AMI组与UA组和S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AMI患者组中该三项指标的动态测定显示,在疾病发生早期(3~5小时)时,CTnI,CK-MBmass 和Mb都有显著性升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高峰值期均在8~14小时段,72 小时时Mb已基本回到正常.7天时血清中仍有CTnI的持续存在,但CK-MBmass已接近正常.以上显示,CTnI ,CK-MBmass 和Mb在早期诊断AMI时,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CTnI在AMI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心肌特异性.CK-MBmass 和Mb在诊断心肌损伤时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CTnI具有最长的窗口时间,在选择用于AMI的后期监护和愈后判断指标时,CTnI应是最佳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并与肌钙蛋白I(CTnI)对比,探讨H-FABP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63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析胸痛发作不同时间的H-FABP及cTnI的变化。结果胸痛出现3h内,H-FABP与CTnI阳性率分别为92.3%及4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ABP在心梗组中阳性率96.1%,阴性率为4.9%,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出现6h内,在CTnI阳性的患者中,H-FABP阳性率为98.7%,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时,H-FABP出现阳性结果时间早于CTnI,而测定H-FABP对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确诊率,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 BNP)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浆cTnI、BNP和CRP含量,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cTnI、BNP和CRP进行对照.结果 (1)AMI患者和对照组血浆中cTnIc,BNP和CRP水平性别间无差异;(2)AMI患者的cTnIc,BNP和CR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AMI导致总心脏事件发生的病人cTnI和BNP明显高于治愈者.结论 cTnI、BNP与CRP是AMI的敏感指标,这些指标的水平与心血管病变程度,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唐强  邓大庆  黄河 《医学综述》2014,(14):2683-268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危险(GRACE)评分相关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经临床诊断为AMI的患者,按GRACE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25例),中危组(32例)和高危组(33例),入院时测其CRP、NT-proBNP、尿酸,分析患者CRP、NT-proBNP、尿酸与心肌梗死患者危险程度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结果 CRP、NT-proBNP、尿酸水平随着心肌梗死患者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CRP、NT-proBNP、尿酸与心梗患者危险程度独立相关(P<0.05)。结论CRP、NT-proBNP、尿酸水平和GRACE评分均能有效地预测AMI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7.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和肌红蛋白(M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中CRP是AMI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血清CRP与cTnI、Mb、CK MB同时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CRP及CK-MB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牟莹心  王萍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6):510-510,512
①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病理变化过程、病情进展和转归的关系。②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不同时间和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后6h外周血中CRP和CK—MB含量分别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6~14h血清中CRP和CK—MB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65~2.740,P〈0.05)。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后外周血中CRP和CKMB含量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4h相比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t=2.031、2,368,P〈0.05)。④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h外周血中CRP和CK—MB含量即开始升高,在14h明显升高。随着治疗的干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受损心肌逐渐康复,外周血中CRP和CK—MB的含量逐渐下降。因此,CRP及CK—MB含量的测定对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 5 2例急性心肌硬死 (AMI)患者的不同时间的CK -MB和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AMI后 1 2hCK -MB与CRP的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44 2 % ;48h为 5 7 7% ,86 5 %。动态观察发现CK -MB和CRP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1 2h和 48h。表明CRP对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优于CK -MB。  相似文献   

20.
刘荣静  习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24-202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浆PAPP-A水平,其中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另选2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和UAP组患者的PAPP-A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分别为P<0·01和P<0·05),与CRP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TC、TG、HDL-C、LDL-C、CK、CK-MB、CTn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