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不同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比较,探讨与中医证型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379例急性脑梗死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的患者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所占百分率高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气虚血瘀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和阴虚风动证候比较有所降低(P<0.05).结论 血脂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证候相关,因此,血脂指标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辛丽华  侯宇 《吉林医学》2007,28(15):1684-1685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同症型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分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33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25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30例;气虚血瘀型33例,共121例。均用川芎嗪治疗15d,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变化,比较不同症型的疗效差异。结果:风痰瘀血型有效率90.91%;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有效率64.00%;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有效率63.33%;气虚血瘀型有效率75.76%。结论:川芎嗪适用于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与AGT基因M235T多态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10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AGT M235T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研究。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χ2=1.04,P>0.05,等位基因频率χ2=1.14,P>0.05。结论: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之间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量化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及电针治疗后的恢复程度,为中风病的微观辨证治疗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阴虚风动型、痰热腑实型。运用 TST 技术检测患者患侧肢体 TST剩余值从而了解早期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通过电针综合治疗后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 TST 剩余值检测结果的规律及变化程度。结果(1)治疗前各证型的 TST 值由高至低为风火上扰型、痰瘀阻络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各证型 TST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078,P <0.01);各证型间 TST 值比较,风火上扰与气虚血瘀、痰热腑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痰瘀阻络与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电针治疗后,各证型 TST 值由高至低为风火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不同证型的 TST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6.129,P <0.01);各证型间 TST 值比较,风火上扰与痰瘀阻络、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痰热腑实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3)对急性脑梗死各证型 TST 恢复程度比较:痰热腑实型>风火上扰型>痰瘀阻络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F =26.581,P <0.01),两两比较,痰热腑实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间 TST 剩余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结论TST 能够客观、真实反映脑梗死患者电针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功能,为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电针治疗后恢复提供可靠的数据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医证型与MR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12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MR检查,分析各中医证型脑梗死病变部位、面积大小分布情况,并对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与脑梗死病变部位和面积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20例患者中风痰阻络证52例,气虚血瘀证50例,阴虚风动证8例,肝阳暴亢证4例和痰热腑实证6例。②120例患者MR影像学显示的脑梗死病变部位分别为脑叶60例,内囊基底节30例,丘脑16例,脑干10例,小脑4例,其中气虚血瘀证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风痰阻络证多位于内囊基底节、脑叶、丘脑。③120例患者MR影像学显示的病灶面积以直径<1.5 cm的腔隙性脑梗死最多,共70例;其次是直径在1.5~5 cm的中小面积脑梗死,共34例;直径>5 cm的大面积脑梗死最少,共16例。其中风痰阻络证和阴虚风动证多为腔隙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多为中小面积脑梗死。④MR影像学表现中脑梗死病变部位为脑叶、内囊基底节及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与风痰阻络证关系密切(P<0.05);脑梗死病变部位为脑干、脑叶、内囊基底节及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与气虚血瘀证关系密切(P<0.05)。结论 MR影像学检查可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辨治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 1986年6月卫生部中医急诊中风病科研协作组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修定的《中风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共9型,即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风痰瘀血、瘀阻脉络型,痰热腑实、风热上扰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风痰上扰清窍型,痰湿蒙塞心神型,痰热内闭心窍型,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多依此论治。方之勇对于阴虚血瘀型用龙骨、牡蛎、生地、地龙、川芭、钧藤、牛膝、石菖蒲等;痰热血瘀…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96年11月至1998年8月,运用脑复清液治疗中风患者46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45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所选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9岁,平均61.5岁;原有高血压病史34例,糖尿病12例,心脏病12例;经CT确诊为脑出血6例,脑梗塞28便,腔隙性梗塞12例,复中8例;中医辨证分为5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8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3例,气虚血瘀证12例,痰热腑实证7例,阴属风动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中风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收集行MRA检查的165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辨证分为风火上扰、风痰阻络、痰热腑实、阴虚风动、气虚血瘀5型。分析ICAS与中医证候间的关系、ICAS患者病变特点、风火上扰型患者病变特点,比较男女患者病变不同点。结果 ICAS患者和未见狭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P=0.0184),ICAS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无狭窄组(P=0.022);风火上扰型患者在ICAS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在未见狭窄患者中所占比例(P=0.0103),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证型(P=0.0031),平均LDLC水平低于其它证型(P=0.049),吸烟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证型(P=0.0009);男性的平均LDLC水平显著低于女性(P=0.0028),糖尿病患病人数比例显著低于女性(P=0.0000),吸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00),缺血性中风复发率高于女性(P=0.0126)。结论风火上扰在中风和ICAS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男性、吸烟的中风患者易产生风火上扰证型,此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50例ACI患者,设为脑梗死组,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62例、气虚血瘀证44例、风火上炎证39例及阴虚风动证37例,另选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者的血常规,并计算NLR,对各组NL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各中医证型亚组的NLR值均明显升高(P0.01);各型亚组之间比较,风痰瘀阻证亚组的NLR值和痰热腑实证亚组的NLR值均明显高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亚组(P0.01),但风痰瘀阻证亚组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NL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中医证型与NLR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风、水、痰、瘀、虚、气,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这些病理产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交互为患而为中风。急性期往往由于肝肾阴亏,阴不敛阳,肝阳暴亢化风而发病,或由于肝风夹痰横窜经络,痰热闭阻肠腑,或为风痰夹瘀,痹阻脉络。病情更重,病势甚急者还可见闭证、脱证。或由于风火上扰清窍,或由于痰热内闭心窍,或为元气败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测中风患者脉图参数变化,探讨该病证型脉象变化机理及其客观化。方法选择75例经CT明确诊断的中风住院患者,并以健康老年人20例做对照,采用ZM-III型智能脉象仪进行脉图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临床分析。结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两型脉图参数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阳暴亢风阳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和中脏腑四型脉图参数与对照组以及这四型之间均有特征性的变化;其中肝阳暴亢风阳上扰型以h1、h3、h4和A参数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其它三型相应参数值;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h3、h4和A则界于肝阳暴亢,风阳上扰型和中脏腑型之间,而h4/h1值均显著高于其它两型;气虚血瘀型h5/h1值显著小于阴虚风动型的h5/h1值;中脏腑型中h1、h3、h4、h3/h1、h4/h1、A及PR均与对照组中相应的参数有明显的差异,而h3/h1值显著小于其它三型的h3/h1值。结论中风证脉图参数变化提示老年人群中风发病多见于在肝阳暴亢风阳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和中脏腑型上,表明中风的病因病机以“虚”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东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ACI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加客观的辨证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8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总数(NEU)、淋巴细胞总数(LYM)、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水平,探讨ACI患者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在收集的来自广东省的385例ACI患者中,风痰阻络证188例(占48.8%),气虚血瘀证77例(占20.0%),风火上攻证62例(占16.1%),阴虚风动证33例(占8.6%),痰热腑实证25例(占6.5%)。(2)各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从NEU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P<0.01);从NLR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风痰阻络证(P<0.01),且痰热腑实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P<0.01);而从RDW、LYM、MPV指标来看,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ACI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为主,气虚血瘀证次之;广东省ACI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NEU、NLR的升高可能为痰热证和风火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瘀阻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对不同证型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3例,占总数的81.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痰热腑实型及风痰火亢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其他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强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可能与中医的火邪、痰邪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经络组各证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瘀血证、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中脏腑组各证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风火上扰清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痰热内闭清窍证.[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8(TLR8)基因rs3764880遗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及相关数量性状的关联。方法纳入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311例、气虚血瘀证284例,对照组605例。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外周血TLR8基因表达水平,Sequenom Mass ARRAY platform进行基因分型,ELISA法测定炎性细胞因子血清水平。以PLINK、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LR8基因rs376488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男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易感性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P0.05)。在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携带GG基因型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携带AA+GG基因型者高(P0.05);携带GG+AG基因型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血清水平高于携带AA基因型者(P0.05)。rs3764880多态性与男性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胆固醇(TC)(加性模型:β=-0.03,Padj=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加性模型:βb=-0.25,Padj=0.018)显著关联。结论TLR8基因rs3764880多态性可能影响中国汉族男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发生,并影响气虚血瘀证的炎性反应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风中医证型与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成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予以CT平扫与灌注扫描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病灶大小、密度、数目、梗死灶等影像学特征及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等灌注参数。结果:中风各证型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卵圆中心梗死病灶多见于气虚血瘀证,基底节区及上部梗死病灶多见于风痰阻络证,额叶梗死病灶多见于风痰阻络证,脑干区梗死病灶多见于痰热腑实证。痰热腑实证以大片状梗死病灶为主,阴虚风动证、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均以小片状梗死病灶为主。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以单发梗死病灶为主,痰热腑实症、肝阳暴亢症、风痰阻络症以多发梗死病灶为主。中风各证型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均延长,以痰热腑实证最为明显。结论: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密切相关,对中风患者及时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成像检查有利于及时作出辨证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对165例属中经络类中风的急性脑梗塞进行了中医分型及CT扫描检查,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医分型主要以气虚血瘀、风痰瘀血、肝阳暴亢三证型为主,其中三证型之间CT扫描显示的病灶部位分布区域无明显差异。气虚血瘀证与风痰瘀血证在内囊膝部及后肢的病灶分布有显著差异,气虚血瘀证以内囊膝部多见,后肢少见,而风痰瘀血证相反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结合眼底血管特征的不同中医证型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 共纳入4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并随访2 a, 采集与中风相关的临床风险因素、中医证型及眼底血管特征参数信息, 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复发风险, 运用单因素分析辨识中风复发的核心危险因素和眼底血管特征, 分别建立2个证型的多因素Logistic复发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2个证型的复发风险比较, 风痰阻络证较气虚血瘀证高(P<0.05)。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799 6,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值为0.719 3。结论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复发风险较气虚血瘀证高, 建立识别不同证型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风险因素模型可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现状调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治疗策略。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总病例数263例。其中风火上扰证占比9.51%;风痰阻络证占比75.29%、痰热腑实证占比4.94%;阴虚风动证占比3.04%;气虚血瘀证占比7.22%。风痰阻络证在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均占比最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中医症候类型。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风痰阻络证为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且不受年龄及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宁夏五市脑卒中首发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以明确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从而为病证结合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就诊于宁夏地区五市中医院的410例脑卒中首发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脑卒中证候调查量表;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宁夏脑卒中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304/410,74.15%)。脑梗死患者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血瘀、气虚、痰湿、阴虚、火热证;脑出血患者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火热、痰湿、阴虚、血瘀、气虚证。证候以组合形式为多,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二证和三证组合频率均显著增高,单一证候出现的频率均显著降低。脑梗死和脑出血复合证候发生的频率不同,脑梗死依次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痰热腑实、阴虚风动、痰湿蒙神、肝阳上亢;脑出血依次为肝阳上亢、痰热腑实、痰湿蒙神、阴虚风动、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结论宁夏脑卒中患者发病类型以脑梗死多见;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证素分布存在差异,但二者均以证候组合形式为多,其中二证组合最为多见,单证候最为少见;脑梗死的复合证候频率以气虚血瘀为最高,肝阳暴亢为最低,脑出血以肝阳暴亢为最高,气虚血瘀为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