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糖浓度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男性中作为心血管疾病和所有病因死亡预测因子的价值。设计:前瞻性人群研究。背景:欧洲诺福克的癌症和营养学前瞻性队列研究(EPIC-Norfolk)。对象:4662名男性,年龄45-79岁,对1995年-1997年测定基线糖化血红蛋白进行随访,直至1999年12月。主要结果判定指标:所有病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率。结果:与未患糖尿病的男性相比,男性糖尿病病人人的所有病因、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相对危险性分别为2.2、3.3、4.2、P<0.001,且与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无关)。HbA1c可能是男性糖尿病病人死亡危险性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整个人群分布中,HbA1c与所有病因、心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持续相关,其中HbA1c浓度低于5%的人群死亡率最低。HbA1c每增加1%,就意味着死亡危险性增加28%(P<0.002),且与年龄、血压、血胆固醇浓度、体重指数和吸烟习惯无关;这一效应在排除已知糖尿病、HbA1c浓度≥7%、有心肌梗死或中风病史之后仍然存在(经对年龄和危险因素校正之后,相对危险性为1.46,P=0.05)。在男性糖尿病病人中,过高的死亡率发生在HbA1c浓度5%占18%;而在一般男性人群中,发生在HbA1c浓度为5%-6.9%占82%(占人口的大多数)。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似乎可以解释多数男性糖尿病患的高死亡率,并把它视为一个持续存在的危险因子。降低HbA1c不仅对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而且是对整个人群的一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岩  朱栗文  张志茹 《吉林医学》2008,29(19):1687-1689
高血压病(EH)与糖尿病(DM)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导致大量心血管事件与死亡,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DM患者中EH的患病率为20%~40%,我国大约是40%~50%,DM患者EH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5—3倍。反之,EH患者比血压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DM,EH人群中DM的患病率是正常血压人群的2~2.5倍,有85%的EH患者易发生DM,大约50%的EH病患者也同时有2型糖尿病(T2DM)。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中国医药导报》2007,4(8Z):164-165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素,且常同时并存。两者合并存在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2~8倍,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5~3倍。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降37%,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1005例颈动脉狭窄大于50%病变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及其独立危险因素,探索T2DM人群中颈动脉狭窄的筛查策略。方法:对1005例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记录各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颈动脉狭窄〉50%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限定外周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提高筛查效率。结果:颈动脉狭窄(CS)〉50%的发病率为3.3%。CS〉50%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男性(OR:4.0;CI:1.3—12.1)、纤维蛋白原≥4g/L(OR:4.5;CI:1.7—12.1)。不具备这两个危险因素对CS〉50%的阴性预测率为98.6%。结论:T2DM患者中大规模筛查颈动脉狭窄的意义有限,建议在男性及纤维蛋白原≥4g/L的糖尿病患者中筛查CS〉50%。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天津白楼社区老年人糖尿病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与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可靠、科学的统计学指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地区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848人,基本条件为年龄≥60岁,且常住本地≥5年,老年人,进行调查,详细调查病史并全面查体,测量体重指数等。结果该人群中男女性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5.1%和41.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1%和27.9%,女性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总体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水平的增高而增加∽〈0.01)。结论小白楼地区老年糖尿病人群中BMI是高血压病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西贺州市糖尿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贺州市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9.2003~2005年广西糖尿病普查资料中提取贺州市1069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692例中,糖尿病患者267例,其中18岁以上患者265例。糖尿病患病率为2.5%,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2.7%,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0.1%,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2.9%。按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计算标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42%,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3.76%,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0.10%,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3.97%。5—18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0.037%,标化患病率3.26%。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4.9%,标化患病率4.46%,其中60~70岁组发病率最高。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消瘦人群的10.07倍,文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的3.14倍。在各种职业人群中,以公务员及农民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分别是7.3%和6.3%,学生糖尿病患病率最低,仅0.1%。IGT、IGR高发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亦高。结论年龄、肥胖、文化水平、职业、IGT、IGR是贺州市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年轻发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结局尚未被阐明。目的:在年轻与年长发生糖尿病的比马印第安人中比较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设计、地点及参试者:于1965~2002年在Arizona比马印第安人中进行人群纵向研究。参试者分为两组:年轻发病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和年长发病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20~55岁)。随访事件和人年按时间依赖方式以每10岁进行分层。终末期肾病的定义为因糖尿病肾病而接受透析治疗或者死于糖尿病肾病。主要观测指标:根据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计算25至55岁之间糖尿病ESR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在1856例糖尿病参试者中,96例为年轻发病。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年轻发病2型糖尿病者ESRD的发生率为每1000人年25.0例(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6.7~43.1),年长发病者ESRD的发病率为每10130人年5.4例(95%CI,4.4~6.4)(发病率比,4.6;95%CI,2.2~9.8)。在所有年龄段中,年轻发病参试者的年龄别ESRD发生率均较高。在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年轻发病2型糖尿病参试者的自然原因死亡率为每10130人年15.4例(95%CI,0.2~30.5),年长发病2型糖尿病个体为每10130人年7.3例(95%CI,5.9~8.7)(死亡率比,2.1;95%CI,0.8~5.7)。与无糖尿病的参试者相比,年轻发病2型糖尿病个体的死亡率为前者的3倍(95%CI,1.1~1.8),年长发病2型糖尿病个体的死亡率是其1.4倍(95%CI,1.1~1.8)。在1386例具有所有协变量完整数据的亚组中(从糖尿病发病开始即进行观察),在校正性别、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kg/m^2)、血浆葡萄糖浓度、吸烟、降糖药以及降压药后,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糖尿病发病年龄与ESRD发病率并不相关(风险比,1.0;95%CI,0.9~1.2)。结论:2型糖尿病较早发病与中年时ESRD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相关。其主要原因是20岁以下诊断糖尿病的个体在中年时已有较长的糖尿病病程。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40年中,因慢性心力衰竭(CHF)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心衰的防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急诊经皮经腔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日益成熟以及静脉溶栓治疗的普及,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大大下降,再加上人口的老龄化,使得CHF的发病率急剧增加。CHF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0%,但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在我国,对有代表性的10个省市35~74岁15518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衰的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增加,65岁以上为1.3%(男性1.1%,女性1.5%)。心衰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  相似文献   

9.
James  A.  H.  Bushnell  C.  D.  Jamison  M.  G.  Myers  E.R.  石玉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8-59
目的:评价美国妊娠相关卒巾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全国性住院患者样本取自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的医疗保健价格和利用计划,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方法第9次修正版中有关卒中的标准,调查了2000--2001年间所有与妊娠相关的出院患者。结果:共有2850例与妊娠相关的出院患者发生卒中,即发生率为34.2/10万次妊娠。其中117例死亡,即死亡率为1.4,/万次妊娠。幸存者中22%转入其他医院。卒中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35岁时。非裔美国妇女风险更高,0R1.5(95%CI1.2-1.9)。与卒中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偏头痛(OR16,9,95%CI9.7~29.5)、血栓形成倾向(OR16.0,95%CI9.4—27.2)、系统性红斑狼疮(OR15.2,95%CI7.4~31.2)、心脏病(OR13.2,95%CI10.2~17.0)、镰状红细胞病(0R9.1,95%CI3.7-22.2)、高血压(OR6.1,95%CI4.5~8.1)、血小板减少(OR6.0,95%CI1.5—24.1)。  相似文献   

10.
吕晓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908-1909,1914
目的研究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该科收治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349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研究不同性别及老年、非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的差异。结果349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男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占男性患者的70.5%,女性高发年龄为50~70岁,占女性患者的71.6%;50岁以上女性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80.3%:60.8%,P〈0.01);并发原发性肝癌与合并酒精性肝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12.6%、4.2%,P〈0.05);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24.0%、14.2%,P〈0.05);合并酒精性肝病者老年低于非老年患者(分别为4.2%、12.3%,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老年明显多于非老年(分别为13.5%、1.2%,P〈0.001;18.8%、7.9%,P〈0.01;18.8%、5.1%,P〈0.001)。结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高发年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感染的发病率与非老年相比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1980年全国糖尿病患病率为0.67%,而到1996年已达3.21%,增加了近5倍。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约6000~7000万,每年新增加的糖尿病患者约有120万。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大中城市和乡镇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是11%和15%。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1.5~3倍。荷兰学者曾报道7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60%,当糖尿病并发广泛肾损害时几乎100%伴有高血压。多数糖尿病患者血压超标,同时有2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背景:阿斯匹林可降低高危成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是,女性人群是否与男性人群一样获益,仍不清楚。 目的:确定阿斯匹林在不同性别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获益与危险。数据来源和研究选择:数据源于MEDLINE和Cochrane中心的对照试验数据库(1966年至2005年3月)、检出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重要科学会议的报告。入选合格的研究为:在无心血管疾病参试者中进行的前瞻性阿斯匹林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了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数据。共检出6项试验95456名个体。其中3项试验仅包括男性,1项试验仅包括女性,另外2项试验包括两种性别。 数据提取:审查、确定随机研究的患者数量、平均随访时间和终点事件(复合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以及具体每种心血管事件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 数据综合:在51342例女性中,有1285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卒中625例,心肌梗死469例,心血管死亡364例。阿斯匹林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12%(优势比[oddsratio,OR],0.86;95%可信区间[CI],0.79-0.99;P=0.03),显著减少卒中事件17%(OR,0.83;95%CI,0.70-0.97;P=0.02),后者反映的是缺血性卒中的降低(OR,0.76;95%、CI,0.63-0.93;P=0.08);对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影响。在44114例男性试验对象中,有2047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卒中597例,心肌梗死1023例,心血管死亡776例。阿斯匹林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14%(OR,0.86;95%CI,0.78-0.94;P=0.01),减少心肌梗死32%(OR,0.68;95%CI,0.54-0.86;P=0.001);对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无显著影响。阿斯匹林治疗增加了女性(OR,1.68;95%CI,1.13-2.52;P=0.01)和男性(OR,1.72;95%CI,1.35—2.20;P〈0.001)的出血危险。 结论:对于女性和男性,由于阿斯匹林减少了女性缺血性卒中以及男性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故降低了他们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阿斯匹林显著增加出血危险,女性与男性出血危险相似。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超过2亿患者,其所导致的骨折在50岁以上女性中占33%。男性为20%。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骨质疏松(diabeticosteo2porosis,DO)的发病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心、脑、肾、眼及皮肤、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已被普遍认识,但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是近几年才开始被医学界认识。事实上,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是一个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Levin等报道糖尿病患者中有50%并发骨质疏松,但患者对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知识缺乏。而骨质疏松一旦发生,不可逆转,所以在预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给患者治疗和康复造成很大困难,致残率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生命质量下降。1型DM患者骨量减少和DO的发病率高达48%~72%,患1型DM的妇女骨折的发病率是非DM妇女的12.25倍。2型DM患者DO的发病率约为20%~60%。患2型DM的老年女性比非DM女性和男性骨质丢失更快,骨折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64例,其中男性218例,女性146例,平均年龄(73.3±9.8)岁。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60岁[48例,平均年龄(54.25±3.8)岁],B组60。69岁[50例,平均年龄(65.04±2.5)岁],C组70~79岁[140例,平均年龄(74.5±3.1)岁],D组≥80岁[126例,平均年龄(82.57±2.6)岁]。观察各组患者心、脑、‘肾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中,发病率位于前两位的均为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在年龄〈80岁的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冠一tk,病及心功能不全升高明显,且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年龄〉80岁的患者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检出率较其他三组低,但肾功能不全发病率升高,但在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不同,应该根据各个年龄段其并发症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指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血清铜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糖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和生化代谢基础。2型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冠心病所致死亡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75%。铜(copper,Cu)是强氧化剂.可通过与超氧化物的反应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自氧化及削弱NO形成的作用,有前瞻性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度随血清铜浓度升高而增加。本研究旨在了解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血清铜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腔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病率在40~59岁为2.5%,60~69岁为8.3%,70—79岁为18.8%,目前仍有增高的趋势。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1/4—1/2存在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率为1.8~11.4例/10000患者,而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临床分型及菌种构成。方法以2014年6-12月207例我院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糖尿病住院患者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临床分型及菌种构成等。结果20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为远端侧位甲下型(42.9%)、全甲毁损型(38.1%)、近端甲下型(14.3%)、浅表白色型(4.8%);糖尿病住院患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为10.1%;致病菌主要为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结论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平均发病率,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病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和酵母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对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新发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302例高血糖/糖尿病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性别差异对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①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体质量指数(MBI)、TC、HDI。较高,而LDL、DB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患者吸烟人数明显少于男性患者(P〈0.05)。②随访期间内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74例(有发生两次或以上事件者,统计总心脑血管事件时只记为1次,以最先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和事件为结局)。其中男性组发生总事件322例(4.72%)、脑梗死200例(2.93%),全因死亡250例(3.66%);女性组发生总事件52例(3.52%)、脑梗死29例(1.96%),全因死亡34例(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的相对危险最高,相对于女性组,男性组总事件、脑梗死及全因死亡RR值分别增加1.35倍(95%Cj:1.01~1.81,P〈0.05)、1.52倍(95%CI:1.03~2.25,P〈0.05)、1.64倍(95%CI:1.13~2.36,P〈0.05)。结论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脑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数据,分析49个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变化及其与体质量和初级卫生保健之间的联系。方法本研究中,糖尿病的界定是利用内科医生关于糖尿病诊断的个体报告;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是体质量(Kg)与身高平方(㎡)的比值;治疗状态是评估是否获得卫生保健支持临床治疗以及糖尿病病人是否遵医并有行为改变;糖尿病和BMI以及治疗状态的关联使用横断面分析。结果共纳入215898位个体进行研究。糖尿病年龄调整患病率范围从0.27%(马里)到15.54%(毛里求斯)。低体质量人群(BMI〈18.5kg/㎡),超体质量人群(BMI25~29.9kg/㎡)以及肥胖人群(BMI≥30kg/㎡)患糖尿病的风险与正常体质量人群(BMI18.5~24.9kg/㎡)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校正的OR值(95%CI)分别为1.15(1.07~1.24),1.56(1.44~1.68)和2.38(2.17~2.61)。所有纳入研究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未治疗率为9.6%,低体质量患者的未治疗率最高,依次为正常体质量患者、超体质量患者、肥胖患者。结论在中低收入国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变化以及糖尿病的初级卫生保健支持度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积极地预防人群超体质量和提高卫生保健支持度对于在发展中国家改善糖尿病的高流行可以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