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七年制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是培养七年制学生操作技能和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七年制病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开展读书报告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连续多年以第二课堂方式开展本专业读书报告活动,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阅读、总结、表达等多种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七年制病理学教学模式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七年制病理学教学模式的设想中山医科大学陶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内部分有条件的医学院校逐步实行高等医学教育的五七分流,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体制接轨。5年制本科教学基本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但7年制的教学还缺乏具体的纲要。一股老...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法在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七年制学生病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以临床或科研问题为基础,以临床病例为主线,根据整体病理学教学的需要,组织编排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通过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而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针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及病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病理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实习课中增加了病例分析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七年制生物学早期科研训练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以“科学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对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促进七年制生物学科早期科研训练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研能力的训练是七年制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七年制学生培养中,与复旦大学建立合作教学,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础和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素等;装理科、医科基础和临床实习分两轮进进教学,为完成学位论文打下扎实基础;实行基础教学、临床医学课程及课题三段式导师制,强化科研能力训练。同时,加强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答辩工作。由于把科研能力训练贯穿在全过程,保证了七年制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医学遗传学七年制教学的现状及七年制学生的特点,应用引入网络教学的新型辅助教学法,对七年制教学进行三方面的改革探索:建立了七年制医学遗传学网络互动平台,包含了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试题库等数十个栏目,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建立数字化显微互动实验室,利用新的形式在实验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BBS创新实验互动教学平台的建立,为启发提高七年制学生科研能力提供了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七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特点,对病理学实验教学作如下探讨:采用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开放实验室;实验考试总论和各论分开考核。  相似文献   

10.
七年制学生文献检索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年制学生文献检索教学具有其特殊性,从其具有的特点分析,探讨在七年制教学中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立足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自然科学及基础医学理论较为宽厚 ,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能达到硕士水平的高质量的临床医生。因此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 ,并不是五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时间上的简单延长 ,但亦并非现行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是医学教育的主干学科 ,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 ,坚实的病理学基础是医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保证。七年制医学本科病理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 ,对于真正达到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七年制内科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韩丽 《西北医学教育》1999,17(4):243-243
七年制内科教学是我们近年来所承担的一门高层次的教学任务。在承担内科学(血液病)及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七年制教学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将教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七年制内科教学应着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七年制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横向联系能力强,接受能力快。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重点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判断、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病案分析、病案讨论等方式进行训练。授课内容摆脱五年制教材的框架,改进课程结构,增添新知识、新进展、新内容,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山西医科大学七年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了学生对各种途径的评价和学生科研能力的现况,以此对山西医科大学培养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对七年制学生信息素质进行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现行七年制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进行探讨,使该课程更好地为提高七年制学生的信息素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办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医科大学自1988年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已经10年,探索文、理、医结合,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培养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有两届。1998年开始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了九八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人。考虑到交通方便,1999年与本市国防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七年制的协议。该校承担了九九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的教学任务。我们的做法是:(1)综合性大学受湖南医科大学委托承担湖南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七年制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长学制的一种探索,苏州大学在七年制医学教学中存在教学与临床分离、双语教学存误区、教学形式较单一、轻科研思路引导等现状,并提出理论与见习相结合、实习重点有所侧重、合理发展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思维等改进措施,深化对学校七年制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七年制学生基础科研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浙江大学已毕业的4届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训练情况总结研究表明,在查阅和撰写文献资料及撰写论文能力上集中训练方式明显优于科研兴趣小组方式;在集中训练组中.曾撰写论文者在论文总体构思、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的运用、撰写论文等能力上明显优于未撰写论文者.  相似文献   

18.
对医学七年制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校在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无疑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七年制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而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在双语教学中,采取了便于学生掌握、理解、记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为更好地学习临床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对提升我校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法、咨询法了解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及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整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国内11所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的学时数和门数各个学校差异较大,其中理论与实验课比例最高的达1∶0.91,最低的为1∶0.33,平均为1∶0.64,基础课程比重较高,实验技术、进展类课程分布无统一模式.教学、考核形式多样化,合格标准较传统. 结论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调查结果,围绕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本课题提出加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的培训,促进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七年制医学生课外科研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兴安 《医学争鸣》2005,26(Z1):139-139
0引言 七年制医学生教学是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点是"学、硕连读",对他们的要求起点高,除了需要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求他们在学期间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在七年制医学生中开展课外科研,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1].七年制医学生是我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我校七年制医学生中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