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细胞系TSCCa和GNM细胞的u-PA及PAI-1活性和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了两细胞系中u-PA及PAI-1的活性和表达,同时对GNM细胞在BALB/CA裸鼠皮下种植瘤组织的u-PA及PAI-l抗原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 两细胞系均能产生u-PA及PAI-l,但u-PA在两细胞系中的表达不同,在GNM细胞u-PA为高表达,在TSCCa细胞中u-PA为低表达,PAI-1在两细胞系中均为高表达;种植瘤组织中u-PA呈阳性~强阳性表达,PAI-1为阴性表达。结论 u-PA可能是两细胞系高低不同的转移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H~TdR 掺入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yde Chamber 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作用。结果1ng/ml、5ng/ml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773.67±289.64、2180.32±326.321、2256.43±310.31和1687.38±226.24、2045.68±273.26、1891.52±213.84,10ng/ml 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436.69±326.03、1380.32±201.04、1228.56±237.07,显著低于对照组60、90、120min的2184.49±314.72、2746.53±255.17、3560.14±377.35(P<0.05或0.01),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2h,Boyde Chamber小室下室浸润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数分别为6.67±1.78、17.17±2.38、22.33±2.54×104/ml,分别高于对照组2.48±1.02×104/ml(P<0.05或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与VEGF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同质性粘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和蛋白明胶酶谱法对40例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及血浆中(MMP-2)的表达和含量进行研究,并与口腔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CC癌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中均表达MMP-2,而OSCC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呈过量表达,MMP-2表达升高和活性增加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但与口腔鳞癌颈淋韦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MMP-2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犬脱钙骨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犬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研究DBM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的股骨行脱脂、脱钙、脱非胶原蛋白、冷冻干燥、灭菌制成DB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复合,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的结构及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犬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立体网孔结构,平均孔隙直径为(254.39±88.71)μm,孔隙率约为70%。与MSCs复合培养后,细胞黏附其上,上架率高,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迅速,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结论:DB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焦点牵引成骨术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骨段缺损重建中的应用和在重建骨行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可行性。方法:4例下颌体骨段切除患者,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同期行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25mm×4次/d,稳定期4个月;1例于稳定期结束后在成骨区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最长45mm。牵引成骨区骨量充足,组织结构及硬度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种植义齿可满足正常功能的需要。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用于下颌骨骨段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并可满足种植义齿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胫前区的慢性伤口,进行两种药膏临床辅助治疗效果的对比,探讨两组药膏用于胫前区慢性伤口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科室80例应用VSD技术治疗胫前区慢性创面术后拆除VSD装置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药膏涂抹换药,1次/d。对照组用特制中药生肌膏涂抹患处,1次/d,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换药治疗组患者治愈时间为20~30 d,平均25 d。对照组时间为18~28 d,平均为23 d。结论对于胫前区的慢性伤口的辅助治疗,中药特制生肌膏在临床应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医学院校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理念暴露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研究生对待科研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提出以研究生科研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带教模式和激励策略,旨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能力综合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8.
背景:透明质酸具有与受体特异结合的特性,将其与阿霉素联合制成纳米粒,可以充分发挥药物靶向作用,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于体外靶向杀伤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07在中国海洋大学药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舌癌T8113细胞株由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惠赠,阿霉素一透明质酸纳米粒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惠赠.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分别加入阿霉素质量浓度为0.5,1.0,5.0,10.0 mg/L的阿霉素一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懊顾?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阿霉素质量浓度为5.0,10.0 mg/L时分别作用0,6,12,24,48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酉?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生存率.②细胞凋亡率.结果:24,48 h细胞毒试验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游腊⒚顾?t=5.78~42.05,P<0.01).相同浓度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细胞凋亡百分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F=4 200.40,4 775.36,P<0.01),相同作用时间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t=12.06~20.08,P<0.05).结论: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实现其杀伤作用,并随时间延长增加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颖莉  王天真  孙亚萌  金晓明 《医学综述》2012,18(15):2487-2490
目的对大样本的肾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MN)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医师提高诊治水平,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MN和MPGN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就诊症状、多种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组织的免疫荧光沉积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具有显著差异的各项指标。结果①MN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MPGN的发生率是女性多于男性(P<0.01),MPGN的发病年龄比膜性肾病年轻(P<0.01)。②MN就诊前症状以水肿为主(86.67%),而MPGN就诊前症状除有水肿外,还常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血压、腰痛、感冒等一些症状和体征,同时,还有明显的血尿、尿素氮和肌酐增高以及血清HBV阳性等实验室检测的指标(P<0.01)。③MN肾活检组织的免疫荧光检测以IgG和C3沉积为主(P<0.01),MPGN肾活检组织的免疫荧光检测以IgA和C3沉积为主(P<0.05)。结论 MN发病缓慢,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良好。MPGN进展快,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这些并发症是促进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判定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癌性腹水对卵巢癌腹水中肿瘤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系( SKOV3)的形态学特征、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卵巢癌腹水中提取的肿瘤细胞在体外用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卵巢癌细胞系(SKOV3)分别用DMEM高糖培养液和DMEM高糖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癌性腹水制成的混合培养液培养;分别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用CCK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实验检测癌性腹水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卵巢癌腹水中肿瘤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系( SKOV3 )形态学特征明显不同;腹水中的肿瘤细胞离开腹水微环境后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混合培养液培养的SKOV3肿瘤细胞比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的SKOV3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结论 卵巢癌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了更有利于其增殖及迁移的形态学改变;癌性腹水对卵巢癌细胞系( SKOV3)的增殖及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