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宏扬  熊建国 《吉林医学》2012,33(14):2954-2955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1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8.5%。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肿瘤类型、部位及手术方式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患者的年龄、肿瘤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1 127例,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高(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Surviv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方法,检测MMP-2和Survivin蛋白在58例ESCC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MMP-2和Survivin蛋白在ESCC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食管正常上皮(P<0.01);MMP-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随着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级的提高与区域淋巴结转移而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MMP-2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2和Survivin的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ESCC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 MTA2)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20例结直肠癌标本,均取其原发病灶,并收集距肿瘤组织5 cm以上的非肿瘤性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MTA2、p53的表达。并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两者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 MTA2阳性表达率为59.16%(71/120),p53阳性表达率为61.67%(74/120),两者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表达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TA2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与其余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 p53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余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TA2可作为新的结直肠癌临床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其临床意义可能优于p5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1(AQP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2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AQP1的水平,并结合患者的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浸润深度(T1、T2、T3、T4期)及淋巴结转(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喉癌血清AQP1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除了浸润深度T1、T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不同TNM分期、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患者的血清AQP1水平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喉癌患者AQP1与TM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均为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喉癌患者血清AQP1水平升高,并且与TM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化有关系,有望作为喉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总结不同因素对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实施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的病人70例,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状况,比较不同因素对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转移状态、TNM分期与SUVmax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女性组的SUVmax低于男性组,两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38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不同年龄段角度进行对比,高龄组病人的FDG摄取量比较高,但三组病人间的SUVmax比较无明显差异(P=0.16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DG摄取与病变长度成正比关系(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与原发灶SUVmax呈正相关关系(P=0.01);T1、T2、T3三组之间原发灶的SUVmax存在明显差异(P=0.017);伴随病人的浸润深度增加,其SUVmax值也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病人浸润深度同原发灶SUVmax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00);分析转移状态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UVmax值越大,则转移程度就越高(P=0.000)。结论: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与病人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病变长度及TNM分期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SUVmax值较高表明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或TNM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0例中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54例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其中53例无淋巴结转移,1例有淋巴结转移,56例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其中4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有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不同的2组性别(P=0.739)、年龄(P=0.336)、大体分型(P=0.815)、肿瘤位置(P=0.410)、分化程度(P=0.519)、脉管癌栓(P=0.057)及神经侵犯(P=0.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2 cm(P=0.005)及有淋巴结转移(P=0.001)的患者肿瘤侵及黏膜下层的比例高于黏膜层。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6)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浸润深度(P=0.044)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相关,肿瘤直径≥2 cm更容易出现肿瘤浸润黏膜下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建议临床上对于肿瘤直径≥2 cm且侵犯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根治胃癌切除术时缩小手术清扫范围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9.
多药耐药基因联合检测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LRP、P-gP、GSTπ、ToPeⅡ联合检测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6例胃癌组织中LRP、P-gP、GSTπ、ToPoⅡ的联合表达.结果 LRP、P-gP、GSTπ共同表达阳性率,高中分化腺癌分别与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LRP、P-gP、GSTπ、ToPeⅡ共同表达阳性率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结论应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LRP、P-gP、GSTπ、ToPeⅡ可以客观地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其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和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38.9%,检出淋巴结8.97±5.067枚,淋巴结阳性率18.8%,分析显示直肠癌的淋巴结阳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术式、瘤体位置、GST-π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检出淋巴结数目显著相关(P<0.05),其中肿瘤浸润肠壁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风险因素。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大体类型、检出淋巴结数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因素及各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为合理的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切除胃癌原发灶的2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切除标本原发部位、大体形态、细胞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以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各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分化程度不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部位、大体形态、细胞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相关,分化程度与胃癌的细胞类型有关.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根据肿瘤直径与浸润深度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2.
VEGF和PC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9例食管鳞癌及1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中VEGF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VEGF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PC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了解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215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手术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53.5%(115/215),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性别、族别、体重变化、肿瘤长度、大体病理类型、淋巴管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了解上述三个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位置;(2)胸段食管鳞癌可向颈部、胸部、腹部淋巴引流区域转移,最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是纵隔,其次为腹部及颈部.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27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MP - 2、TIMP -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检测 4 5例胆囊癌和 1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MMP - 2和TIMP - 2蛋白表达。结果 胆囊癌MMP - 2表达量显著高于胆囊息肉样病变 (P =0 .0 0 2 ) ;MMP - 2表达与胆囊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脏浸润等均无相关性 ,但不同分期的MMP - 2表达量差异显著 ;胆囊癌TIMP - 2表达虽与胆囊息肉样病变无差异 (P =0 .2 95 ) ,但不同Nevin分期间、浸润深度不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肝脏浸润的胆囊癌 ,TIMP - 2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TIMP - 2表达能较准确地反映胆囊癌的生物学特点 ,有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标志 ,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浸润转移的判断和患者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建功  赵斌  李庆军 《医学综述》2008,14(22):3500-350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法,检测HSP90α和Survivin蛋白在58例食管鳞癌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HSP90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癌中阳性率均高于食管正常上皮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90α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呈有显著相关性(P<0.01);HSP90α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SP90α和Survivin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食管癌组织的中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RP蛋白和MRP蛋白在81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5.9%,P<0.05),LR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MRP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4.6%,P<0.05);MRP蛋白在深层浸润组的表达(60.7%)高于浅层浸润组(35.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69.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8%,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MRP与LRP 2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MRP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反映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提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LRP蛋白与MRP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协同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根据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分别分组,另选同期1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MMP-9的表达,并对VEGF和MMP-9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MMP-9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MMP-9和VEGF表达在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远处转移的不同分组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VEGF和MMP-9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其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陈忠  叶智勇  丁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46-1249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E-cad蛋白检测。结果: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E-cad表达率为55.00%。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相关性。E-cad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8%和32.26%。E-cad的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0.4978,P<0.05)。结论:E-cad的表达与胃癌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探讨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胃癌手术病例7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特征:肿瘤大小(按最大直径计算)、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总结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结果72例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合计12例,转移率16.7%。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可以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寻找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