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简称膀胱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微血管密度(MVD)、PCNA标记指数(PCNALI),分析与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AI与PCNALI在膀胱癌不同分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MVD在G1、G3间和G2、G3间差异有显著性;PCNALI在膀胱癌不同分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I与MVD均在T1、T3间和T2、T3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复发的膀胱 三项指标均高于未复发者,结论:AI、MVD、PCNALI可作为评估膀胱癌恶性程度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1例正常膀胱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 :PCNA在膀胱癌及正常膀胱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 ,PCNA阳性表达上升 ,Ⅰ级、Ⅱ级与Ⅲ级比较 ,PCNA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T2 ~T4 期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Tis~T1期 (P <0 .0 0 5 ) ;术后 5年内无复发组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术后 5年内复发组 (P <0 .0 0 5 )。结论 :PCNA可作为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可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中p53突变及Bcl-2、PCNA表达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p5 3突变和Bcl 2、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细胞增殖、凋亡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SABC免疫组化检测 6 2例膀胱癌标本Bcl 2、p5 3和PCNA的表达。计算肿瘤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即增殖指数 (PI)。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计算肿瘤细胞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即凋亡指数 (AI)。结果  6 2例膀胱癌中 ,5 0例 (80 6 % )发生 p5 3突变 ,其中G3 级的突变率为 91 3% ,较G1级 (72 7% )和G2 级(78 5 % )更多见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T2 期 p5 3突变率 (95 7% )较Ta 1期 (71 8% )高 (P <0 0 1)。14例 (2 2 5 % )发现有Bcl 2表达 ,Bcl 2表达阳性率在G3 级中明显高于G1和G2 级 (P <0 0 5 ) ,但与分期无相关性(P >0 0 5 )。Bcl 2表达与p5 3突变无关。PI为 17 3%~ 4 1 8% (平均为 2 2 4 % ) ,AI为 1 9%~ 3 5 % (平均为2 9% ) ,PI与肿瘤分级、分期相关 ,AI与肿瘤的分级明显相关。结论 p5 3突变与浸润性行为呈正相关。在膀胱癌中 p5 3和PCNA过表达可提示预后。随着肿瘤的进展 ,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可能伴有频繁的凋亡 ,但增殖指数的增加明显强于凋亡指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凋亡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细胞凋亡指数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 12例正常膀胱粘膜和 4 3例BTCC中的凋亡细胞指数。结果 :BTCC中的AI高于正常膀胱粘膜中的AI(P<0 0 1) ;AI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 ,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F =4 1 14 2 ,P <0 0 1) ;AI在Tis-T1 期高于T2 ~T4期 (P<0 0 5) ;AI在无复发组高于复发组 (P <0 0 1)。结论 :凋亡指数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 ,细胞凋亡的减少可能是BTCC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承纲  张丽娟  陈芸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37-3338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用TUNEL法检测11例正常膀胱黏膜和83例PTCC中的凋亡指数。结果细胞凋亡指数(AI)在正常膀胱黏膜明显低于BTCC(P<0.01)。在BTCC中,AI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I在Tis-T1期明显低于T2-T4期(P<0.01);复发死亡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相关分析AI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ox多因数分析AI与复发死亡有关。结论AI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但不能单独由AI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发展和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对64例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第Ⅷ因子抗原和ki-67抗原进行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教及ki-67标记指数(LI);应用TUNEL法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状态.结果:MVD在不同病理分期和细胞学分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0.05).MVD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P<0.001),与ki-67LI无关(P<0.05).结论: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膀胱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浸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组织标本中PCNA及DCs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单发癌灶与多发癌灶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其DCs数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原发与复发膀胱癌的DCs浸润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膀胱癌DCs浸润数量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而PCNA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高。DCs及PCNA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生物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 (TP)、 型环氧合酶 (Cox-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并研究它们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关系 ,从而探讨 TP及 Cox- 2在膀胱肿瘤血管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TP、Cox- 2、VEGF及MVD在 9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 2例膀胱良性病变和 5例膀胱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它们在各组的表达差异、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 ,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TP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上皮及基质中都有表达。 TP的表达随着膀胱癌分级分期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P<0 .0 5 ) ;在高分级膀胱癌中 (G2 - G3级 )比低分级膀胱癌(G1 级 )、浸润性膀胱癌 (≥ p T2 )比浅表性膀胱癌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在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结合387例喉鳞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双参数分析和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15例声带息肉和387例喉鳞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结果:喉鳞癌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声带息肉组(P<0.05),而且主要由G0G1期细胞凋亡的下降所引起;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和肿瘤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T分级无显著性相关;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的细胞凋亡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低分化鳞癌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5年内死亡组与复发转移组的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5年内死亡组与复发转移组G0G1期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存活5年以上组和未复发转移组(P<0.05),而与声带息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G0G1期细胞凋亡的明显下降是喉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总的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反应喉癌的预后;在综合考虑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因素的条件下,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的明显增加可以作为喉癌恶性度高、预后不良、需要辅助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中ICE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在膀胱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E在2 1例正常膀胱组织 ,6例膀胱乳头状瘤和 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 ;应用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测定膀胱癌中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膀胱癌ICE表达显著减少 ,但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复发之间均无相关性。膀胱癌中ICE强阳性表达者 ,凋亡指数增高。结论 :ICE异常表达参与膀胱癌发生过程 ,但其不是膀胱癌有价值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Zhang YS  Li HZ  Zhang RQ  Shi B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9):1305-1308
目的分析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特点.方法自北京协和医院1993至2003年的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中,选择首次治疗方法相同的T1期病例72例,按病理分级分组,G3组37例,G1-2组35例.分别对首次复发时间,复发次数,复发肿瘤的数量、形态、病理分期以及复发后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1G3组第1、2、3年及4年以上的复发率分别为29.7%、40.5%、18.9%及10.8%,T1G1-2组分别为14.3%、34.3%、31.4%及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T1G3组单次复发的4例(10.8%),3次以上复发的20例(54.0%),T1G1-2组分别为17例(48.6%)和6例(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G3组复发后肿瘤病理分期T2期以上的32例(86.5%),T1G1-2组15例(42.8%).T1G3组最后一次复发后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治疗的35例(94.6%),T1G1-2组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治疗后近期易复发,且复发次数多,复发后多数发展为浸润癌,应当引起临床治疗上的重视,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对T1G3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13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T1G3期膀胱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实验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4~6周行第二次膀胱电切术外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复查,记录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实验组复发24例,复发率为36.92%,对照组复发38例,复发58.4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二次电切后其复发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数目少、体积小、无疾病进展、生存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可降低T1G3期膀胱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厦其副作用。方法5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吡柔比星30mg+蒸馏水30ml;对照组:塞替哌60mg+蒸馏水30ml,术后立即膀胱灌注1次,保留30min。术后1周继续灌注.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比较二组术后复发及不髓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4例复发(13.8%);对照组7例复发(26.9%)。复发后肿瘤临床分期;观察组4例均为T1前期;对照组7例分别为Ta期3例、T1期1例、T2期3例。复发肿瘤病理分级:观察组G1级3例、G2级1例;对照组G1级3例、G2级1例、G3级3例。二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THP膀胱灌注能有效抑制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李乐山  王化修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15-1716,1795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值分别为1.78±1.28和19.22±10.16:β-catenin蛋白在Ⅰ、Ⅱ、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00%(10/20)、80.9%(17/21)、100.00%(11,11),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组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90.6%,29/32)显著高于表浅组(45.0%,9/20);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表达者。结论MVD是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P)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瘤生存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 蜡块组织中的TP的表达水平及MVD。结果:TP阳性肿瘤的MVD明显高于TP阴性肿瘤。病理分级G1的TP阳性率明显高于G2、G3肌层未受螺或侵犯肌层≤1/2的TP阳性率明显高于侵犯肌层>1/2者,手术分期Ⅰ期、Ⅱ期总的TP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结论:TP具有促血管增生作用,且主要在子宫膜癌的早期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量研究大鼠膀胱癌组织中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BBN诱导大鼠膀胱癌形成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增殖指数(PI)及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和相关性.结果:随着肿瘤发展,膀胱癌组织中MVD,PI均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且PI增加速率明显高于MVD的增加速率,从而导致AI亦逐渐增加.结论: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增殖的前提和基础,二者之间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坏死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岁,肿瘤单发30例,多发10例,病理分级G1~G2,分期T1-T2,肿瘤直径0.5-4cm。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行吡柔比星1年短期膀胱灌注化疗。40例随访3-20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5%(2/40),2年7.5%(3/40),3年15%(6/40)。膀胱灌注副反应发生率为17.5%。结论: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肿瘤间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侵袭力,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的表达,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分析。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两者的表达皆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I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侵袭性肿瘤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1),手术3年后随访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PCNA的表达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且与膀胱肿瘤间质微血管形成有关,上述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膀胱移行细胞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人类细胞核抗原(Ki-67)特异性地存在于细胞周期除G0期以外的各个阶段(G1、S、G2和M期),被广泛地用于多种人类肿瘤增殖活性的评估。探讨Ki-67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33例膀胱TCC石蜡块标本经是复检,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为SP法。结果 Ki-67阳性表达率TCC组为54.55%(18/33),对照组为8.3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