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测试用抗-HuCD8+T细胞单克隆抗体方法 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效果,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恒河猴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抗-HuCD8+T抗体cM-T807在0、3、7 d注射2只中国恒河猴,不同的时间取外周血,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制备CD3/CD4/CD8标记的外周血和淋巴细胞悬液,流式法测定恒河猴外周血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的去除效果.结果 注射了cM-T807的中国恒河猴,24 h后,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缺失99.9%,持续27 d;168 h后,淋巴结中CD8+T细胞缺失约90.0%,持续21 d. 结论 首次证实抗-HuCD8+T细胞抗体cM-T807能有效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动物模型(CD8+T Cells del)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试用抗-HuCD8^+T细胞单克隆抗体方法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效果,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恒河猴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抗-HuCD8^+T抗体cM-T807在0、3、7d注射2只中国恒河猴,不同的时间取外周血,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制备CD3/CD4/CD8标记的外周血和淋巴细胞悬液,流式法测定恒河猴外周血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的去除效果。结果:注射了cM-T807的中国恒河猴,24h后,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缺失99.9%,持续27d;168h后,淋巴结中CD8^+T细胞缺失约90.0%,持续21d。结论:首次证实抗-HuCD8^+T细胞抗体cM-T807能有效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动物模型(CD8^+T Cells del)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背景: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能有效耗尽B淋巴细胞,并已成功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系统免疫介导性疾病。最近有利妥昔单抗对原发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M S)患者脑脊液中B淋巴细胞有限作用的报道。目的:明确利妥昔单抗对复发-缓解型M S患者临床、磁共振成像和免疫学变量的影响。设计:用利妥昔单抗治疗1例复发-缓解型M S患者,反复检查患者的临床和M RI表现。在利妥昔单抗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液和脑脊液中的B淋巴细胞数。结果:利妥昔单抗单一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M RI中的炎性替代标记物也减少…  相似文献   

4.
毛敏  郎涛  王晓敏  聂玉玲 《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健康志愿者40例、初治患者26例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16例6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而NK细胞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CD19+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迅速有效地抑制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恶性克隆增殖,在短期内,对机体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不大,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仅6个月,有待于继续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SHIVKU-1静脉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感染特点及进展规律。方法两只健康中国恒河猴,静脉感染SHIVKU-1病毒,定期采样检测血浆病毒载量、CD4+/CD8+比值、CD4+T细胞绝对数变化和血清中抗SHIVKU-1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多色流式技术分析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和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CD4+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只实验猴成功感染SHIVKU-1病毒,一直到感染后3个月均保持稳定水平的病毒载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下降明显,CD4+/CD8+T细胞比值严重倒置。CD4+Tcm细胞比例在经历了感染早期的下降后,大幅升高,尤其是外周血和淋巴结。CD4+Tem则在粘膜固有层中增加明显。结论 SHIVKU-1静脉途径成功感染了中国恒河猴,为SHIV/中国恒河猴疾病及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亚红 《疑难病杂志》2011,10(6):458-45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ITP的发病机制之一是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相关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能有效地清除B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提升血小板数量;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所以具有治疗ITP的理论依据。因其确切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清除效应,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SIVmac239感染早期中国恒河猴回肠派氏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可能关系。方法以静脉注射SIVmac239制备恒河猴AIDS模型,对回肠派氏淋巴结进行CD4和CD8免疫组化标记,分离Peyer’s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分别标记CD3、CD4、CD8、CD28、CD95单克隆抗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SIVmac239感染急性期中国恒河猴Peyer淋巴结中CD4+/CD8+比值持续下降,记忆性细胞比例升高,但Peyer淋巴结形态及CD4+T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CD8+T细胞从第5天开始持续升高。结论 SIVmac239感染急性期,中国恒河猴回肠派氏淋巴结形态及CD4+T细胞数量基本维持,向记忆性细胞的转化增加,但是CD4+/CD8+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8.
背景:利妥昔单抗自1997年以来常被用于治疗复发性低度恶性或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靶点为由B细胞表达的CD20抗原。利妥昔单抗单一疗法安全且耐受性好。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复发病例出现CD20表达缺失之前曾有报道。方法:4例CD20阳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发。取活检标本测定胞质中CD20的表达;同时测定CD20m RNA。结果:利妥昔单抗末剂量治疗后1.5~3个月内复发的皮损CD20表达阴性。在3例中,随后复发的皮损重新表达CD20。用免疫组化法证实细胞表面和胞质CD20缺失的活检切片,经原位PCR检测亦无CD20相应m RNA…  相似文献   

9.
目的 CD8+T细胞在一些病毒感染疾病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CD8+T细胞在HIV无症状期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内CD8+T细胞剔除,研究CD8+T细胞对SHIV感染猴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8只SHIV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均处于无症状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只恒河猴在0、3、7 d注射抗CD8+T抗体cM-T807,不同的时间取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流式细胞术测定恒河猴外周血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数目,Real-time RT-PCR法测定实验猴血浆病毒载量,并使用IFN-γElispot方法测定其对猴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CD8+T细胞敲除后,4只猴的病毒载量都转阳,但反应性不一,HIV-1的靶细胞CD4+T细胞有轻微下降,后反弹,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CD8敲除猴的感染情况(血浆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比SHIV病毒急性感染轻,这与ELIPOT结果一致。结论 CD8+T细胞在HIV无症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个体差别。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在用外科治疗或局部放射治疗后复发率很高。报道2例男性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患者,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均成功治愈。2例患者分别患腿部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完全治愈,随访17个月和20个月未见复发。这是少量文献报道中的2例,显示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有效和耐受性好的治疗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放疗后复发的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Lacouture M.E.$Section of Dermato 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后的生物学特性和症状表现,并比较由感染途径不同导致的差异,为该模型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SIVmac239毒株经静脉感染19只中国恒河猴,经直肠感染6只中国恒河猴,观察至感染后232或168d,比较其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特异性抗体滴度、CD4 T细胞数量、血浆病毒载量、淋巴结病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所有猴均出现SIV抗体阳转。在静脉感染猴,感染后10d检测到SIV特异的IgM,而直肠感染猴始终未能检测到。在感染后168d,静脉感染猴的SIV特异性IgG的平均水平较直肠感染猴高10倍。在观察期内,直肠感染组的CD4 T细胞数下降不如静脉感染组显著。所有猴的血浆SIV载量均在感染后10~14d达到高峰(107拷贝/ml左右),约2个月后降至平台期(103~106拷贝/ml)。2只静脉感染猴及1只直肠感染猴在感染后150~210d死于猴免疫缺陷综合征,呈快速进展型改变。结论SIVmac239毒株静脉及直肠感染接种中国恒河猴,均可建立慢性的SIV感染,其特征与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改变相似,均可以作为良好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动物模型,尤其有助于预防性或治疗性AIDS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及其肠粘膜归巢受体表达的情况。方法 选用12只健康中国恒河猴,分为正常动物组(对照组)4只,模型感染组(模型组)8只,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分别于感染前、感染后1周、2周、3周、4周、8周、11周、14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猴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intestinal lymphatic homing receptor) a47、CCR9、aE7、CD62L及肠淋巴组织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 real-time PCR检测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外周血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水平; ELISA检测血清CD62L。结果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两周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指标(WBC、 LYM%、LYM、RBC)均在正常范围值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8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2周起,CD4百分比开始逐渐下降,于感染8周后下降明显(P<0.05)。感染11周后(亚急性期),CD4计数在下降明显(P<0.05)。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1周(急性期)开始,CD4+HLA-DR+出现一过性上升,随即下降,但感染14周时又骤然升高。CD4+CD45+HLA-DR+和CD3+HLA-DR+在感染1周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血浆中CD62L在感染1周时开始逐渐上升,并在感染到第8周左右到达一个高峰期,随后开始出现下降(P<0.01)。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肠淋巴归巢受体 47、CCR9、E7的表达升高,L-选择素的表达降低,同时E7、CCR9在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肠道淋巴组织免疫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升高。结论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肠淋巴归巢增强,初始T淋巴细胞肠淋巴归巢受到抑制,肠粘膜免疫系统出现过度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用青蒿琥酯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中国恒河猴模型免疫异常激活的改善情况,探讨青蒿琥酯对艾滋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8只SIV感染平台期中国恒河猴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治疗组按每天3 mg·kg~(-1)剂量肌肉注射青蒿琥酯注射液8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停药后4周、8周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全血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活化相关标记物CD_(69)~+、CD_(25)~+、HLA-DR~+和CD_(38)~+表达情况。结果:青蒿琥酯可在4周内下调CD_8~+细胞CD_(69)~+、HLA-DR~+和CD_(38)~+表达水平(P0.05),对CD_4~+细胞影响较小。给药第4周出现一过性嗜中性粒细胞下降,后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青蒿琥酯可改善SIV感染中国恒河猴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异常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下降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velop a model of SHIV-KB9/Chinese origin rhesus (Ch Rh) macaques for vaccine research and to compare the pathogenesis of SHIV-KB9 in Ch Rh macaques with that reported in Indian rhesus (Ind Rh) macaques. Methods Seven mamu-A*01 negative Ch Rh macaques were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with 1-10000 MID50 of SHIV-KB9. The monkeys were monitored for viral load, CD4, CDS, SHIV-specific antibody and virus genetic vari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previously observed in Ind Rh macaques. Results As compared to that observed in Ind Rh macaques, SHIV-KB9 in Ch Rh macaques displayed three identical disease progression patterns. However, the primary pattern was not identical between the two subspecies. The level of plasma viremia differed in SHIV-KB9-infected Ch Rh macaques which exhibited different outcomes from those in Ind Rh macaques. Generally, the values of viral load and the maintenance of CD4^+ T cells were associated with humoral responses. Otherwise, the viral genetic distances (divergence, diversity) were larger in animals (M419, M425) with their CD4^+ T cells profoundly depleted.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SHIV-KB9/Ch Rh macaques displays a relatively slow progression to AIDS compared with Ind Rh macaques, which may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potential of candidate vaccines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不同感染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淋巴结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发展过程。方法 15只恒河猴,1只为正常对照,其余14只静脉注射感染SIVmac239猴艾滋病病毒,分别于感染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12个月,18个月取腹股沟淋巴结及下丘脑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感染后1周即可出现淋巴结内淋巴细胞病变,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溶解,出现自噬体等。感染后2周及1个月时淋巴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溶解;感染2个月时淋巴细胞细胞核形态出现明显改变。感染后12个月淋巴结内多数淋巴细胞出现病变,细胞肿胀,细胞器正常形态大部分消失;部分细胞出现溶解性坏死的特征。至感染后期(18个月时),淋巴结内局部淋巴细胞稀疏,细胞核肿胀或形态不规则。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在感染后1周出现,表现为神经纤维肿胀,感染后2周出现神经元的病变,表现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尼氏体消失;神经纤维内出现空泡。感染后12个月及18个月时,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病变加重。结论在SIV感染早期,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即可出现病变,维持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后,至疾病后期,病变加重。中枢神经系统与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病变发展规律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猕猴艾滋病模型EKM基因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体外导入EKM基因的实验猕猴感染SHIV-KB9后,病毒复制和免疫反应情况,为基因治疗AID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血清学方法筛选出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猕猴7只,实验当天回输自体储备血75ml,同时采集猴外周血75m1进行CD4+T细胞分离培养,并导入EKM基因,培养结束后收获细胞,静脉回输猴体后再进行SHIV-KB9感染。采用流式细胞术、血常规检测、病毒栽量检测和基因拷贝数检测的方法确定导入基因后的实验猕猴感染sHIV.KB9后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损伤情况。结果导入基因和回输细胞的实验猕猴其血浆病毒载量峰值都与已报道的推迟14d出现,比模型对照组推迟11d出现,血浆病毒载量峰值均比模型对照组峰值低。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其CD4+T细胞计数也稳定在一定水平,CD4/CD8比值未出现明显倒置。实验组猕猴在试验结束时均未发展为猴AIDS。结论自体回输导入EKM基因的CD4+T细胞的猕猴AIDS模型其血浆病毒载量峰值与模型对照组峰值比较有迟后作用,且低于模型对照组峰值,与回输细胞的实验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其更确定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淋巴结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及慢性感染猴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以掌握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及免疫调节剂疗效指标,并探索猴艾滋病毒感染及猴艾滋病(SIV/S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IVmax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恒河猴40只,先后分别在不同时间作淋巴结活检68例次及尸检死亡猴7只的淋巴结,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常规切片、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淋巴结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个型:(1)增生型(感染后3~6或9个月);(2)退化型(感染后6~12或14个月);(3)耗竭型(11个月以上及部分中途死亡猴)。猴SIV感染的淋巴结病变与人HIV/AIDS的淋巴结的病变比较,两者的病变极为相似。【结论】猴SIV感染淋巴结病变的3个型可以作为猴艾滋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观察指标,SIV感染猴模型可以作为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疗效评价的动物模型和研究艾滋病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猕猴快速进展型死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SIVmac和SIVmac251毒株感染猕猴快速进展型死亡的感染特征。方法用SIVmac和SIVmac251静脉接种,实验性感染80只恒河猴和4只食蟹猴,定期采集静脉血浆进行病毒分离测定血浆病毒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病毒抗体水平,并取淋巴组织进行常规理组织学检查。结果84只猕猴感染SIVmac和SIVmac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