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模型是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的重要平台,对于抗艾滋病药物和疫苗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中医药抗艾滋病研究中,动物模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所用动物模型主要为常用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猴模型,由于缺少中医特色,对于评价中医药的疗效尚有不足之处。文章简要介绍了灵长类动物艾滋病(AIDS)模型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是艾滋病(AIDS)晚期最常见、最严重的眼部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现代医学以HARRT疗法结合抗CMV治疗,疗效欠佳,并且中医药治疗较少见报道.文章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和有效案例就AIDS并CMVR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论述探讨.该病多因肝脾肾阳虚,阳虚卫外不固,邪气趁虚而入.治疗以温补肝脾肾阳,行气活血,固护卫阳,驱邪外出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可清对艾滋病猴T细胞各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经静脉注射感染SIVmac239的中国恒河猴15只,随机分为3组:艾可清低剂量组,艾可清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5只。分别于给药前、给药4周、给药8周、停药4周和停药8周采集外周血,检测T细胞功能亚群、纯真亚群和记忆亚群,观察其变化;分离血浆检测外周血SIV病毒载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CD_4~+CD_(28)~-(%)在给药第4周、第8周和停药4周均显著上升(P0.05,P0.01);CD_4~+纯真细胞在高剂量组给药8周显著上升(P0.05),CD_8~+纯真细胞在低剂量组给药第4周、第8周和高剂量组给药8周均显著上升(P0.05,P0.01);高、低剂量组各时间点病毒载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艾可清对艾滋病猴CD_4~+CD_(28)~-细胞和CD_4~+、CD_8~+纯真细胞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病毒学相关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采用SlVmac239病毒株静脉接种健康中国恒河猴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后动物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动物模型临床症状情况.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3个月体重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在感染第10 ~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6.72±0.44)个1g,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CD3,CD4,CD8计数和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D4/CD8比值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为(0.86±0.29),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3个月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亚急性期相似,研究内容为中国恒河猴应用于艾滋病模型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了更详尽的亚急性期变化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剑涛 《中外医疗》2012,31(23):126-127
目的了解静宁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麻疹流行强度、地区和时间分布、年龄构成和免疫史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静宁县2004—2011年麻疹共发病2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40/10万。病例分布广泛,每年均有病例报告,5—7月为麻疹高发季节。2004—2011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为85.42%。结论静宁县麻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强2岁和4岁适龄儿童麻疹的复种工作,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麻疹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剑涛 《甘肃医药》2012,(11):874-875
目的:了解静宁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静宁县2005年-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作疫情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静宁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22/10万。静宁县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在5~7月和10~12月。5~7月是发病最多的月份,全到24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少,7~15岁发病最多,占65.08%,男女比例为1:0.58。结论:发病率较高主要与人群免疫力水平低有关,而注射腮腺炎疫苗为有效的防控措施,在保持高水平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要提高腮腺炎疫苗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及时处理疫情,防止腮腺炎疫情的爆发,从而达到控制腮腺炎流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4种中药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中药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治疗提供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临床中分离得到的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得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肉汤稀释法筛选20种清热解毒中药对MDRAB的体外抑菌活性,对有效中药采用棋盘法设计进行联合药敏实验,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来判断其联用的抑菌效应。结果:12株MDRAB主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5%以上,肉汤稀释法发现夏枯草、黄芩、黄莲、半枝莲有明显的体外抑制MDRAB活性,其中黄芩效果最佳,MIC为1.56~25.00 g/L,联合药敏实验最佳组合为黄芩+半枝莲和黄芩+夏枯草,这两种组合均有协同作用。结论:与中药单用相比,各中药组合联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黄芩、夏枯草联用和黄芩、半枝莲联用抑菌效果增强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对猴艾滋病的干预效果。该实验选用8只同期SIV感染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组(以下简称中药组)和抗病毒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及抗病毒治疗8周,每4周采集外周血检测。结果显示,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虽然不能像HAART一样明显降低血浆病毒载量,但可以升高外周血CD4,该亚群主要为CD4纯真细胞;使CD4和CD8功能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脾虚的出现和进展。表明该药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复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观察该动物模型急性期的变化特征,为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艾滋病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急性期变化内容。【方法】对15只健康中国恒河猴进行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感染后10周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10周内体质量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其变化特征与艾滋病消耗综合症时期不同。感染第3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第10~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其中CD3%、CD3计数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CD4%与CD4计数变化并不一致,感染后CD4%出现下降趋势,但CD4计数却出现增加趋势;CD8%、CD8计数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CD4/CD8比值于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10周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急性期相似,可用作急性期艾滋病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注射用青蒿琥酯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中国恒河猴模型免疫异常激活的改善情况,探讨青蒿琥酯对艾滋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8只SIV感染平台期中国恒河猴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治疗组按每天3 mg·kg~(-1)剂量肌肉注射青蒿琥酯注射液8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停药后4周、8周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全血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活化相关标记物CD_(69)~+、CD_(25)~+、HLA-DR~+和CD_(38)~+表达情况。结果:青蒿琥酯可在4周内下调CD_8~+细胞CD_(69)~+、HLA-DR~+和CD_(38)~+表达水平(P0.05),对CD_4~+细胞影响较小。给药第4周出现一过性嗜中性粒细胞下降,后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青蒿琥酯可改善SIV感染中国恒河猴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异常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下降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