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本文对202例双胎妊娠进行研究,其中有20例因产儿死亡(99.01‰),围产儿死因的相关因素有体重、分娩方式及孕周。结果表明:低体重的围产儿,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分娩方式中以臀位助产的围产儿死亡率最高;与孕周的关系为孕周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区2004年~2005年围产儿的死亡情况,探讨降低其发病率的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和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 Fox2 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共7353名,其中围产儿死亡4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53‰,不同年份的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58,P<0.01);男性围产儿死亡率7.92‰,女性围产儿死亡率为5.0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9.64,P<0.01)。结论:长沙市某区的围产儿死亡率较低,但呈上升趋势,男女围产儿死亡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安市2003~2009年围产儿死亡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儿出生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上报的围产儿资料及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围产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6.95‰。其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分别占68.12%、6.47%、25.41%,各年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产儿死亡原因中:死胎的前3位原因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死因不明;死产前3位原因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前3位原因为早产和低体重儿、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围产儿死亡率;农村户籍、低学历者、产检次数少的孕产妇,其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城市户籍、高学历者、产检次数多的孕产妇。随孕周的增加与胎儿体重的增长,围产儿死亡率也降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工作,做好优生优育的宣教,减少出生缺陷,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以及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低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10710例,双胎分娩99例,共有196个围产儿,其中低体重儿120例,发生率61.22%,同期低体重儿455例,总发生率4.25%,双胎分娩低体重儿是同期的14.4倍。双胎低体重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13.67‰,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率13.07‰的16倍。低体重儿死亡与孕周及体重密切相关,即孕周及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相对危险度越大(P值分别<0.01和0.005)。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死亡有显著差异(P<0.05),不论哪种分娩方式,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死亡占90%.因此,双胎妊娠须加强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搞好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本文综合广东地区8所医院有关围产儿(围产期Ⅰ)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资料进行分析。一、围产儿死亡率(表1) 在1975~1979年5年中广东地区8所医院统计围产儿死亡率最低为15.29‰,最高为36.99‰,相差2.4倍。这可能与各地医疗条件的差异和接收的孕妇情况不同有关。本文统计出生儿数共52,320例,围产儿死亡1,332例,死亡率平均为25.46‰。广东地区围产儿死亡率略高于全国17省市的平均数(25.13‰),比世界上围产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1974年瑞典13‰,瑞士15‰,法国19.3‰)明显增高,与上海市12所医院13.1‰相比亦有很大的差距。广东地区1975~1979年新生儿出生数逐年增加,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围产儿死亡率仅稍下降。较多单位停留在相同水平,值得引起注意。(表2) 二、围产儿死亡有关因素(一) 体重:本文统计6,943例体重1,000~2,500g的围产期新生儿,死亡660人,死亡率为95.06‰。而38,120例体重2,501~4,000 g者死亡397人,死亡率为10.41‰。322例体重4,001g以上者死亡14人,死亡率为43.48‰。说明早产儿及宫内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死亡率高,而妊娠期过长的的胎儿由于分娩困难,亦增加其死亡率。(二) 孕周:在18,242例妊娠38~41周出生的围产儿,死亡257人,死亡率为14.09‰。<38周出生者3,121例,死亡432人,死亡率为138.41‰。而妊娠42周以上出生1,230例,死亡47人,死亡率为38.21‰。可见早产及过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孕妇251例,回顾性分析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51例双胎妊娠中,围产儿不良结局有87例,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达34.66%,围产儿死亡21例,围产儿死亡率8.37%。(2)单因素分析结果:受孕方式、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0)。(3)多因素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是双胎围产儿结局的保护性因素(P=0.000,OR=0.086,95%CI=0.023~0.321)。未足月胎膜早破和单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0,OR=2.979;P=0.043,OR=5.689)。结论:单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双胎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剖宫产术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49例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成2组.其中,阴道分娩组34例,手术分娩组115例.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孕妇年龄、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围产儿预后等指标,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于手术分娩组(P均<0.05).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妊娠< 34周者高于≥34周者;新生儿窒息率妊娠<32周者高于≥32周者(P均<0.05).胎儿出生体重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相同孕周下,围产儿体重对预后影响最为明显(P<0.05).结论 影响双胎妊娠结局主要因素有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及胎儿体重.改善双胎宫内发育环境,促进胎儿体重增加和器官成熟,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与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改善母婴尤其是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分为:<32周组19例,32~33~(+6)周组14例,34~35~(+6)周组13例,≥36周组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8例,剖宫产组34例。比较各组围产儿结局和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随终止妊娠时间的延后逐渐降低,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的围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4~35+6周组与≥36周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延长孕周至34周后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较好,且不明显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优先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9.
45529例孕产妇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纳入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筛查,凡RPR阳性者进一步检测RPR滴度,同时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以确诊。对确诊为妊娠期梅毒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分娩。并对每个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孕妇进行产前问卷调查,对其所生新生儿填一份随访表。结果共有调查对象49575例,其中接受RPR筛查孕产妇45529例,查出RPR阳性并经TPHA确诊的妊娠期梅毒847例,其中已分娩772例,妊娠期梅毒发病率为1.70%(772/45529);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为59.74‰、低体重发生率8.05%、早产率7.40%,均明显高于同期分娩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以上各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孕母RPR滴度〈1∶8与滴度≥1∶8的比较,滴度高对围产儿的影响大,预后差,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出生低体重发生率均高于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的以上各率;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984年上海市区12所医院围产儿死亡率12.8‰;其中死胎6.3‰、死产1.4‰、新生儿死亡5.1‰。分析了围产儿死亡与产母年龄、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和婴儿出生体重的关系。采用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围产儿死亡与母婴合并症的归因危险度,根据此结果及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分析,提出若干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曾梅 《广东医学》1997,18(1):59-61
本文就我院1990年~1995年5年围产儿死亡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死亡原因及有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1临床资料1990年~1995年总分娩的围产儿数15136人,围产儿死亡273人。围产儿死亡率18.04L。围产期按WHO规定出生体重>10009或满28周股龄到出生足7天为标难问11.1孕周与围产儿死亡关系:孕周<37周围产儿死亡率341.06%,比足月者(10.39%)高34倍。详见表此互.2产次与周产儿死亡关系:多产者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一产者。详见表2。1.3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围产儿体重<25009者围产儿死亡率287.…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制订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盐田区1998~2007年在所有助产医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年内共监测11061例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14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66‰,出生缺陷儿存活占67.14%;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足、多指(并指)趾、生殖器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和各期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常住发生率为9.59‰,流动发生率为15.39‰,流动明显高于常住(χ2=7.415,P〈0.01);产妇≥35岁年龄组明显高于35岁以下组(χ2=10.888,P〈0.005)。结论加强三级预防,广泛宣传教育,优生优育,尤其对35岁以上孕妇及流动人口采取孕前(婚前)、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等对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近足月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适宜分娩孕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分娩孕周≥36周、单胎、头位分娩的FGR病例符合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孕妇146例,按其分娩孕周分为研究组(38周后分娩)和对照组(36~37+6周分娩),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孕妇较对照组延迟15 d分娩,剖宫产率降低(χ~2=5.132,P=0.023);而且研究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958,P0.001),入住NICU的概率明显下降(χ~2=10.537,P=0.001),住院天数缩短(t=-2.291,P=0.023)。结论FGR的孕妇在孕38周后分娩与在孕36周~37+6周分娩相比,不增加其妊娠不良结局和围产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金虹萍  孙霞美 《嘉兴医学》2002,18(3):146-147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妇的监护,提高接产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依据。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与孕期保健,分娩处理等有关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识别与监护。结果:本两年围产儿死亡率9.58‰(其中新生儿死亡率2.8‰,死胎率6.24‰,死产率0.54‰)。结论: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畸形发生率,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胎膜早破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法,减少早产引起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27例孕28周~37周由于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中,59例(46.4%)保胎治疗48h内分娩,1例产褥病,分娩新生儿144例,死亡8例,<34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及RDS发生率高于≥34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周组中,保胎≥48h后出现的新生儿死亡率及RDS发生率较<48h者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PROM尤其是孕28周~34周的孕妇在预防感染的同时,积极保胎治疗促使胎儿肺成熟,增加出生体重,可以达到提高新生儿生存能力,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定期产检、孕前无糖尿病并于我院分娩的孕妇病例,所有孕妇均在孕24-28周进行75 g葡萄糖筛查试验,采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的GDM诊断的新标准进行诊断。结果:两组的年龄大于30岁、孕前体重指数≥25 kg·m-2、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巨大儿分娩史、家族性遗传病史(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史)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肥胖、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家族遗传病史、巨大儿分娩史等是引发GDM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此类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临床干预,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1989年至1993年5年间本院3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孕妇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该类孕妇围产儿死亡占住院ICP孕妇的43‰,高于同期正常孕妇(11‰,P<0.01),属高危妊娠。孕35周以后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75.0%;78.1%的围产儿死亡发生在孕35周以后。对孕妇应定期查肝功能;加强胎儿宫内缺氧监护。适时分娩是防治本病的主要原则。围产儿死亡原因尚不明了,胎儿畸形、宫内生长迟缓及脐带因素不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刘兴会  何镭 《西部医学》2011,23(5):865-86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本院分娩单胎1166例GDM孕妇及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06例分娩的巨大儿及孕妇作为研究组,其余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孕产次、妊娠及围产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围产儿结局研究组死胎、产伤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肺炎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两组至少发生一项母婴并发症,显示GDM孕妇分娩巨大儿主要影响围产儿结局(P〈0.01),而对妊娠并发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适当控制孕期增重,积极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减少相关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院10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围产保健工作。方法:按照1977年WHO的围产期Ⅰ的计算方法和我国1981年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会议总结的早产、死胎、死产和初期新生儿死亡的定义和标准,对我院10年125例围产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66‰。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是13256‰,足月产是586‰。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率是12745‰,正常体重儿是533‰。臀位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是17857‰,其它分娩方式是405‰。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差异。围产儿死因顺位为缺氧、畸形、肺部疾患、不明和其它。结论: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加强围产保健,加强产前产时监测,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的不同,探讨茵陈合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34例ICP患者,按治疗选择分为中西药组(茵陈合剂+熊去氧胆酸)58例,西药组(熊去氧胆酸)76例。两组疗程均为2-8周。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终止妊娠时)实验室指标TBA、GC、ALT、AST及分娩前S/D值、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羊水粪染、新生儿体重、围产儿死亡率、产后出血率等。结果:(1)两组内TBA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内GC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间TB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间ALT、AST异常患者数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治疗后,两组间产前S/D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结局:经治疗后,两组间的分娩孕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粪染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产后出血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合剂联合熊去氧胆酸较之单用熊去氧胆酸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ICP患者TBA、ALT、AST水平,改善孕妇S/D值,减少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