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雷赛(Jasersite)LSX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应用交叉柱镜法矫正中、高度散光的疗效和稳定性.方法:应用法国Moria M2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雷赛LSX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激光切削.治疗组46眼,采用交叉柱镜法.对照组43眼采用常规切削方法,即按照验光复验度数一次切削.对照2种方法术后1天、6个月时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上一行的眼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1天,治疗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上一行的眼数为42眼(91.30%),对照组39眼(90.70%),P>0.05,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月分别为:治疗组40眼(86.96%).对照组30眼(69.7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雷赛LSX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应用交叉柱镜法矫正中、高度散光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及相对更好的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挫伤性黄斑水肿患者在红、绿、蓝视标的视野改变特点,以及讨论三种颜色视标的视野在挫伤性黄斑水肿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检眼镜确诊为挫伤性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120只眼进行视野检查,结果按受伤眼组和对侧眼组进行分析。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不同颜色视标进行静态阈值中心视野检查。对视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受伤侧眼裸眼视力平均0.48±0.26,对侧眼0.89±0.31,受伤侧眼最佳视力平均0.59±0.22,对侧眼1.10±0.15,两者存在明显差异。②受伤侧眼平均视敏度比对侧眼下降。③三种颜色视标视野平均视敏度,受伤眼平均视敏度:红色视标24.43±5.61,绿色视标19.92±5.51,蓝色视标20.51±5.47,蓝绿视标的平均视敏度下降最明显。结论:眼钝挫伤性黄斑水肿引起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野的视敏度下降,其中蓝绿色视标平均视敏度下降明显,红绿、红蓝视标的平均视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张晓城  陈茂盛 《中外医疗》2011,30(24):53-54
目的评价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矫正角膜源性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对25眼合并角膜散光的先天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Acrysof Toric IOL(SN60TT)植入术,其中T3(柱镜为1.5D)7眼,T4(柱镜为2.25D)10眼,T5(柱镜为3.00D)8眼。观察术后远期(3个月~2年)术眼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术眼角膜散光及全眼散光、预期与实际残余散光、IOL旋转度数。结果术后3个月87%患者UCVA≥0.6,94%,BCVA≥0.8,其中29%≥1.0。本研究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2.11±0.83)D,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0.23±0.39)。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为(2.75°±1.39°),旋转范围是(-4.62°,+6.15°)。结论 Toric IOL可使合并角膜散光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减少了患者的残余散光,预测性强,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PIOL)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术(AK)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8例(66眼)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行PCPIOL植入联合AK,观察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眼压等结果,并对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术中医护配合密切,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等效球镜度、散光度数明显下降,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高,最佳矫正视力≥4.7者占84.8%,最佳矫正视力≥5.0者占36.4%.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一例发生感染或出现手术意外,手术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术后完善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交叉柱镜法治疗混合性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美国VISX公司的S4准分子激光仪对10例(13只眼)混合性散光进行LASIK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为100%,屈光度在±1.0D以内者占92.31%,残留的散光平均为0.52D,散光矫正86.35%。结论LASIK交叉柱镜法矫正混合性散光,预测性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情况。方法 对 796例 (1 50 8眼 )视力异常者作散瞳验光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远视 2 82眼 (1 8 7% ) ,单纯近视 60眼 (3 98% ) ,复性远视散光 72 4眼(48 0 1 % ) ,复性近视散光 1 34眼 (8 89% ) ,混合性散光 30 8眼 (2 0 2 4 % ) ,矫正视力与屈光度和屈光类型有关。结论 复性远视散光率最高 ,混合性散光次之 ,近视率最低 ,屈光度数越高 ,矫正视力越差。矫正视力欠佳以单纯性近视和混合性散光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ICL(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及晶体旋转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5例(70只眼),平均随访时间(8.8±5.5)个月。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晶体4个襻的位置,眼前节照相测算术后轴向与预测轴向的偏差。结果经过随访,术前平均柱镜度数(MRC)-(2.88±1.49)D降为术后的-(0.61±0.41)D,术后MRC≤-0.50 D占48.57%(34/70),在-0.50~-1.00D范围内占51.43%(36/70)。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数(MRSE)-(12.08±4.22)D降为术后的-(0.41±0.61)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0的占44.29%(31/70),术后裸眼视力≥1.0占55.71%(39/70)。平均术后TICL轴向与术前预测的差别为(6.96±8.37)°,29只眼(41.43%)TICL襻顶点位置在睫状沟内,41只眼(58.57%)不在睫状沟内。TICL旋转的角度和术后人工晶体襻的位置及拱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TICL矫正高度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术后TICL晶体襻的位置和拱高是引起晶体旋转的两个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36眼)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通过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评价视功能;通过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检查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将同期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达1.0的近视患者9例(18眼)作为对照组。结果 所有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或等于0.6,22眼(61.11%)最佳矫正视力达1.0。与近视组比较,RGPCL矫正圆锥角膜后的对比敏感度在低频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段的暗视对比度和高频段的明视、暗视对比度均明显降低(P<0.05)。角膜地形图显示RGPCL使圆锥角膜组角膜散光由(8.25±3.61)D减少至(1.25±0.13)D,近视组角膜散光由(1.28±0.34)D减少至(0.42±0.06)D。经RGPCL矫正后,圆锥角膜组的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的均方根值明显高于近视组(P<0.05)。结论 RGPCL能将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存在可能是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探讨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28例56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为-7.0~-22.50D,平均(-12.42±3.50)D。散光0.37~6.5D,平均(1.92±1.32)D。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术后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前部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等值球镜,0.25~1.50D,平均(0.534±0.408)D。散光度0.25~1.50D,平均(0.564±0.289)D。术后并发症:4例7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3~4天后眼压正常。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效果确切,预测性好,手术安全。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以及角膜薄不适合准分子激光矫正的患者是理想的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傅里叶谐波分析可以把视频角膜地形图数据分解成球面屈光度、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不对称和高阶不规则)。评价通过傅里叶分析测定柱镜屈光度能否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眼的视力和屈光度的测量。设计:交叉对照研究。受试者:56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66只眼。方法:通过传统及傅里叶法两种方法测定戴镜矫正视力。传统方法是参考自动角膜曲率计和自动屈光计的测定结果主观决定屈光度。傅里叶方法中规则散光的大小及轴位通过傅里叶分析视频角膜地形图资料来计算,校准球面镜片度数获得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主要观察指标:应用logM AR…  相似文献   

11.
胡庆军  李蕊  邓青  田蓓 《北京医学》2011,33(8):671-673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6例(86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眼轴长度分为A组(26~29mm,54眼)和B组(>29mm,32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前手动-0.3,屈光度-10.00~23.00 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折叠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后1 d、1周、1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视觉电生理检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黄斑部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190例(320眼)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同期糖尿病患者180例(301眼)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并对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 观察组190例患者(320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6,对照组180例患者(301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为(330.17±87.3)μm,比对照组的(150.39±22.9)μm增加了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与未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黄斑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方面差异显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视觉电生理对临床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矫正高度近视患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18例(3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将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术后屈光度、眼压与术前屈光度、眼压进行对比。观察ICL在眼内的位置及有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8例(32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除两例(2眼)术后2?h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例(1眼)术后10?d出现眼压升高,经局部降眼压对症治疗及停用激素眼药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UBM显示:眼内ICL镜片与晶状体前表面有一定的间隙。随访期间,视力、屈光度、眼压稳定。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慢性色素膜炎等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观察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视度数为-12.00~28.00D的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结论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1例28眼黑核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检测结果为:ERG各波形未引出或最大反应引出低平波。结果:白内障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两年,矫正视力低于0.1者2眼,0.1至0.5者17眼,0.6至1.0者9眼。结论:闪光视网膜电图虽可做为视网膜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可预测白内障术后效果,但该项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核白内障病人闪光视网膜电图波形可能极差,然而白内障术后却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所以该检查不能作为对视网膜功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增强黑核白内障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张学辉  易建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2):191-192,202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圆锥角膜不同阶段的矫正及治疗作用。方法:对RGPCL的圆锥角膜患者共30例54只眼,根据圆锥角膜病变区的角膜地形图的弧度范围(47D~62D之间),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人工检影验光等检查,将圆锥角膜分为轻、中、重度3个不同阶段,分别观察使用RGPCL后其矫正视力变化,并定期随访最好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眼部健康情况。结果:28例(52只眼)不同阶段的圆锥角膜患者通过使用RGPCL获得相对良好的矫正视力在0.6~1.0之间及病情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缓解;未发现眼部其他明显的并发症,1例(1眼)因配戴后无法适应放弃使用,1例(1眼)因病情变化矫正视力下降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结论:RGPCL在改善轻度、中度、部分重度圆锥角膜眼的矫正视力及缓解病情的发展上有一定作用,对于不同阶段的圆锥角膜患者,如能首先采用RGPCL来改善矫正视力及缓解病情的发展,延缓手术时机等,科学合理的长期配戴RGPCL,能获得持久的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7.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 SN6AD3)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对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5只眼)(试验组)与植入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 10L SN60D3)患者40例(56只眼)(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远视力,70 cm中距视力,近视力)、焦点深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形式调查视觉不良症状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0%(20/35)、82.9%(29/35)、45.7%(16/35),对照组分别为76.8%(43/56)、80.4%(45/56)、39.3%(2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8.6%(31/35)、91.4%(32/35)、54.3%(19/35),对照组分别为81.5%(49/56)、91.1%(51/56)、42.9%(24/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D,-1.50D和-2.50~-3.50D调节范围内,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94.3%(33/35)、97.1%(34/35)、85.7%(30/35),对照组分别92.9%(52/56)、94.6%(53/56)、83.9%(4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Zemike常数项中两组的Z(4,0)、Z(4,2)、S3+S4和S总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Zernike常数项、三阶像差和四阶像差各指标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眩光症状,对照组有3眼诉有光晕症状,试验组仅有1眼诉有光晕症状,满意程度较高.结论 AcrySof IQ ReSTOR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中、远全程视力,该人工晶状体具有产生负球差的非球面设计,可平衡角膜的正球差,从而降低了术后总体像差,提高了术眼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全面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病例42例42眼进行黑白方格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刺激时间频率2.9Hz、对比度100%,采用117、59、28、14、7s大小的5个不同空间频率,记录各阈刺激时P1波潜伏期与波幅,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0.114-0.010X(r=0.756,P﹤0.01),通过PRVEP推算的视敏度与平均视敏度之间无差别(P>0.05)。阈刺激时PRVEPP1波潜伏期(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回归方程如下:Y!=-1.485 0.008X(r=0.621,P﹤0.01)。结论: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应用PRVEP阈刺激空间频率与视敏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估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后视敏度有利于客观、准确地判断视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运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蒙药珍宝丸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32例38只经直接、间接检眼镜、三面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黄斑囊样水肿的患眼在蒙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分别行OCT检查,通过对黄斑中心凹线性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比较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及最佳矫正视力,同时进行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其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分析.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结果 (1)治疗后1、3、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囊样水肿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其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TA联合服用蒙药制剂可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黄斑囊样水肿,显著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矫治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ummit公司的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对45例(46眼)绝对散光值低于1.25D的远视儿童患者(7~14岁)进行LASIK手术.随访时间:6~3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 4.77 D( 3.50~ 6.75 D),两眼等值球镜屈光度差值: 4.39 D( 3.25~ 6.75 D),平均裸眼远视力:0.12(0.04~0.3),平均裸眼近视力:0.23(0.05~0.8),平均最佳矫正远视力:0.23(0.05~1.0),平均最佳矫正近视力:0.41(0.05~1.2).术后12个月,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 0.47 D( 0.00~ 1.25 D),两眼等值球镜屈光度差值: 0.27 D( 0.00~ 1.00 D),平均裸眼远视力:0.48(0.1~1.0),平均裸眼近视力:0.78(0.4~1.5),平均最佳矫正远视力:0.66(0.4~1.2),平均最佳矫正近视力:0.91(0.5~1.5).所有手术眼均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丢失.结论 LASIK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减少双眼屈光参差度.术后辅以弱视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