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并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治疗,维持2年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为26.42%,明显高于A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肝损伤发生时间为(18.74±7.68)d,明显早于B组[(41.65±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占78.57%,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占66.67%,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呈现不同特点,B组患者与A组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较丙硫氧嘧啶更易出现肝损伤,但是,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其甲状腺功能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妊娠期女性患者108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不应用抗甲状腺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予以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新生儿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T_3、TT_4、FT_3、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0.2)nmol/L、(148.6±22.7)nmol/L、(6.5±0.8)pmol/L、(21.4±2.6)pmol/L vs.(3.5±14)nmol/L、(296.3±31.9)nmol/L、(23.7±1.3)pmol/L、(55.8±3.0)pmol/L,P<0.05],TSH水平高于对照组[(2.25±0.29)mU/L vs.(0.11±0.02)mU/L,P<0.05];新生儿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3 026.8±215.7)g、(9.4±0.5)分vs.(2 188.9±186.3)g、(7.6±0.4)分,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应用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提高新生儿体质量,并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T3、FT4、TSH、TPOAb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T3为(3.19±0.71)pmol/L,FT4为(9.06±2.41)pmol/L,TSH为(1.48±0.69)μIU/mL,TPOAb为(21.56±4.22)IU/mL,TRAb为(3.16±0.75)U/L,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T3为(5.66±1.21)pmol/L,FT4为(13.92±3.66)pmol/L,TSH为(2.82±0.91)μIU/mL,TPOAb为(25.13±6.78)IU/mL,TRAb为(4.92±0.99)U/L,观察组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1.1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3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上,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相比较而言,甲巯咪唑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一些,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对比较安全,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玲  司涛 《新疆医学》2013,43(8):17-20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患者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将12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MMI治疗组60例及PTU治疗组60例,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TU治疗组导致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8.3%,MMI治疗组导致肝损伤发病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肝功能损伤出现时间上也有所不同,MMI组为(18.4±7.6)d,PTU组为(38.8±8.2)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指标中均以ALT升高为主,其中MMI组ALT升高发生率为5.0%,PTU组ALT升高发生率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较甲巯咪唑更易出现肝损伤,但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两组患者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雷公藤多苷三药联合治疗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为(4.9±0.7)nmol/L,四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为(136.4±5.2)nmol/L,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602.1±32.5)μ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10.8±1.23)pmol/L,游离总甲状腺素水平为(34.5±2.7)p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1.2)nmol/L、(172.8±7.5)nmol/L、(496.3±24.8)μmol/L、(17.2±1.5)pmol/L和(42.8±2.1)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雷公藤多苷三药联合治疗甲亢,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丙硫氧嘧啶及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使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7.6%,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指标中ALT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脏损伤较丙硫氧嘧啶小,但服用甲巯咪唑比丙硫氧嘧啶更早出现肝脏损伤,肝功能损害以ALT升高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FT_3、FT_4分别为(7±2)pmol/L、(15±4)pmol/L;对照组FT_3、FT_4分别为(11±5)pmol/L、(23±7)pmol/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华海  陈卫  段炼 《吉林医学》2015,(4):619-620
目的:观察并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以10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患为研究对象,依计算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病患分别应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B的肝损害发生率为21.2%,明显高于治疗组A的7.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的肝损伤发生时间(39.3±9.3)d,显著大于治疗组A的(17.1±6.1)d,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这种抗甲状腺药物对肝功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但出现影响的时间较甲巯咪唑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巯咪唑治疗前后骨钙素(OCN)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发患者45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4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甲巯咪唑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照组于体检时,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和骨代谢β-CTx、OCN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β-CTX、OCN、FT3、FT4水平分别为(0.981±0.418) ng/mL、(48.62±19.92) ng/mL、(23.51±14.63) pmol/L、(41.08±14.03) p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45±0.268) ng/mL、(14.02±3.75) ng/mL、(15.71±1.82) pmol/L、(4.32±0.51)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TSH水平为(0.031±0.014) u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3±1.016) uIU/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甲巯咪唑治疗8周后,血清中β-CTx、OCN水平含量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T3、FT4、TSH水平分别为(16.47±4.32) pmol/L、(4.90±3.84) pmol/L、(1.411±0.135) uIU/mL,较治疗前的(23.51±14.63) pmol/L、(41.08±14.03) pmol/L、(0.031±0.014) uIU/mL有显著下降或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初期,机体内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活性均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表现出破骨细胞活性明显超过成骨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左旋甲状腺素[口服12.5μg,每日1次,使用剂量根据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逐步加大,直到促甲状腺激素(TSH)达到正常值后,改成一定剂量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口服6 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半年。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血尿酸和血糖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68±0.42)mmol/L比(1.96±0.51)mmol/L、(4.21±1.23)mmol/L比(4.96±1.25)mmol/L、(2.69±0.61)mmol/L比(3.27±0.65)mmol/L],HDL-C高于对照组[(2.01±0.36)mmol/L比(1.35±0.29)mmol/L,P<0.05];观察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4.46±1.05)m U/L比(9.24±2.28)m U/L,P<0.01];FT3、FT4显著高于对照组[(4.31±1.08)pmol/L比(1.69±0.32)pmol/L、(38.73±1.62)pmol/L比(5.62±1.02)pmol/L,P<0.01];观察组血尿酸低于对照组[(268±67)μmol/L比(403±79)μmol/L,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38%(62/65)比73.85%(48/65),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能缓解和改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是临床上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治1例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并皮肤软组织转移,结合文献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随访3个月未再排黑便.结论胃肠间质瘤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宜行手术切除,根据良恶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必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0.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