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学生失眠症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拟定《失眠症中医证型调查表》,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因失眠就诊于浙大校医院的浙江大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判断中医证型。结果:大学生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由多到少依次是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其他证型和心胆气虚型,其中以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3个证型最为常见,三者累计70.1%。结论:除了常见的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型,大学生失眠患者也常见肝郁脾虚这个以往关注较少的证型,本研究提出的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职业、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脂肪肝患者263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症状、体征等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证型的发病率依次为脾虚湿滞型、湿热困脾型、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1~60岁,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型患者多见于无业及退休人员,脾虚湿滞型患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湿热困脾型患者分布于各职业类别中。结论脾虚湿滞型是脂肪肝的常见证型,41~60岁是脂肪肝发病的高峰期,脂肪肝的中医证型与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测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自然流产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自然流产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脾虚、血热、肝郁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强迫因子与肝郁正相关;抑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证,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证、肝郁证。[结论]肾虚、脾虚、血热、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地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自然流产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肝郁质倾向的自然流产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预试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 10 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在回收的 92份问卷中 ,5 0 %以上的专家认定五类常见证候。结论 :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血瘀证是抑郁症的备选常见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的症状分布特征。方法:运用"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3版)"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1 397例亚健康人群的基本信息、症状信息和中医舌脉信息,通过频数与程度分析,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的相关症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相关18个症状的分析,其中疲劳、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喜太息、四肢无力5个症状最为常见,疲劳、急躁易怒、喜太息、情志抑郁、食后胃胀等5个症状发生程度最高。结论:疲劳、急躁易怒、喜太息、情志抑郁、食后胃胀等5个症状可作为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的基本症状。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预测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 10 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问卷 92份 ,得分在 2 0 0分以上的证候 12项 ,5 0 %以上专家认定的必备证候有 7项。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评分高度一致 (P值均 >0 .0 5 )。结论 :情绪抑郁、多愁善感、纳差、倦怠乏力等 7项证候是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必备证候。  相似文献   

7.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与慢性乙型肝炎典型证候相关的中医症状、体征及西医理化指标的组合。方法:以555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证候学调查信息和理化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属性筛选与C5.0决策树算法等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信息分类模型。结果:通过建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信息分类模型,筛选出了与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分类相关的7项重要属性及8条分类规则.并获得了96.94%的分类准确率。结论: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基于C5.0决策树算法与特征属性筛选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方法较为理想,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TNF-α、IL-6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TNF-α、IL-6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服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TNF-α、IL-6、ALT、AST、两对半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ALT、AST亦显著升高.中医药治疗能有效地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实验室指标,缓解临床症状.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免疫应答活跃,处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活动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特征。方法将200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例的一般资料、病史信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相关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 5,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基于关联规则提取HAMD条目组合为:忧郁情绪,工作和兴趣,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能力减退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胃肠道症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7组核心组合。基于关联规则提取HAMA条目组合为:抑郁心境,焦虑心境,紧张,失眠,感觉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症状,记忆或注意力障碍;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组核心组合。结论肝郁脾虚证为抑郁症最常见证候。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表现出多个系统的症状,与研究中200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所得出的症状条目一致,即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得出的结果集中在植物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认识肝郁致脾虚,脾虚致肝郁,肝郁脾虚模型。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群的探讨,解析肝郁、脾虚、肝郁脾虚的内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HBe Ag阳性和HBe Ag阴性2种病原学状态下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HBV-DNA水平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观察分析其相互间的联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基础支持。方法筛选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34例HBe Ag阳性和58例HBe Ag阴性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HBe Ag阳性和HBe 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不同血清HBV-DNA水平及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结果 HBe Ag阳性平均年龄小于HBe Ag阴性平均年龄,HBe Ag阴性组HBV-DNA水平明显低于阳性组,92例患者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为主,分别占45.7%、33.7%,炎症活动度以G2为主,肝郁脾虚证占33.7%、湿热中阻证占30.4%,纤维化分级以S2为主,肝郁脾虚证占37.0%、湿热中阻证27.2%;瘀血阻络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较其余证型严重。湿热中阻证的HBV-DNA水平较其余证型高。结论中医证型与其肝组织病理及HBV-DNA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证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结果 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28.62%),好转386例(69.93%),仅5例(...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王克穷教授谙熟经典,擅用经方,认为乳腺癌临证以脾虚肝郁居多,选方遣药时应明辨主证在先,次证居后,法当培补中土为主,佐以疏肝。遵循逍遥散守正创新,在方药组成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药物剂量,重用方中补脾药物茯苓65~250 g,白术45 g,衍生逍遥散2号治疗脾虚肝郁证之乳腺癌,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7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气血津液结合脏腑辨证的方法,将74例PBC患者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湿热瘀血证和肝肾阴虚证4类,探讨其与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 74例的病情程度以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气虚证较轻,多见于疾病早期或稳定阶段;湿热瘀血证和肝肾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型肝癌介入术后联合逍遥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肝郁脾虚辨证标准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介入疗法,采用5-FU、MMC和DDP经股动脉灌注化疗,碘化油栓塞,4周左右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逍遥散加减汤剂,日1剂,连续服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并未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症状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肝区胀痛等缓解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肝癌介入术后联合逍遥散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常见不良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逍遥丸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逍遥丸治疗,与空白对照组31例相比较,观察8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38.71%(P<0.01);逍遥丸在改善腹痛、腹胀及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及大便性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改善黏液便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P>0.05);逍遥丸能明显改善患儿肝郁脾虚证候,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逍遥丸对于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常见中医证型与虹膜表现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上工瑞泰LG-D1虹膜检测仪采集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虹膜图像,并依据虹膜定位图及相关理论对其表现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2名医师根据每位疲劳性亚健康者的表现进行辨证。[结果]24个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型中,有16个证型与虹膜表现存在相关性。其中,肝郁脾虚证与卷缩轮紧缩和肠环狭窄呈正相关;肝气郁结证与钠环呈正相关,与皮质代谢环呈负相关;肝火炽盛证与压力环呈负相关;肝胃不和证与卷缩轮无活力和结缔组织型呈正相关,与肠环色重和忧虑型呈负相关;脾虚湿阻证与神经源性呈正相关;心脾两虚证与过大瞳孔和蓝环呈正相关;肝肾阴虚证与过大瞳孔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色素斑和钠环呈正相关;痰热内扰与过大瞳孔呈正相关;肺脾气虚证与酸性刺激环呈负相关;湿热蕴脾证与卷缩轮紧缩和卷缩轮薄及缥缈呈正相关;脾气虚与压力环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与多形腺体型和结缔组织型呈正相关,与忧虑型呈负相关;肺气虚证与卷缩轮薄及缥缈呈正相关;肾阳虚证与胃环异常呈负相关;气阴两虚证与卷缩轮无活力呈正相关,与老化弧呈负相关。[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常见中医证型与其虹膜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证型与虹膜表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15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证候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NA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以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4.2%,男女发病比例为3.07∶1.中医证侯依次为肝郁脾虚(39.4%)、痰湿内阻(24.5%)、痰瘀互结(18.7%)、肝肾不足(9.8%)和湿热内蕴(7.6%).结论 脾虚肝郁是NAFLD最常见的证候,而痰湿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0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双盲法治疗,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码丁啉和淀粉混合胶囊(外观与升降胶囊相同),每次5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治愈率及肝郁脾虚证治愈率分别为37.3%和45.1%,而对照组分别为16.0%和18.0%(两组比较,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具健脾疏肝,升清降浊作用的升降胶囊对肝郁脾虚证的FD疗效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20.
肠癌中医症状证候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肠癌中医症状证候的出现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明确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候。方法:在对311例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参考统计学专家的意见对中医症状的出现情况和专家辨证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37个症状的构成比超过了10%,其中乏力等12个症状的出现构成比超过了20%;正虚证候中,脾气虚、脾胃虚弱、阴虚(火旺)的构成比超过了20%,肝阴虚、肾阴虚、肺气虚、肾精亏虚的构成比超过了10%;邪实证候中,痰浊流注、血瘀、血热、肝气郁滞的构成比超过了20%,湿(痰)浊内生、湿热内蕴、胃肠积热的构成比超过了10%。结论:脾气虚、脾胃虚弱、阴虚(火旺)、肝阴虚、肾阴虚、肺气虚、肾精亏虚、血瘀、血热、肝气郁滞、湿(痰)浊内生、湿热内蕴、痰浊流注、胃肠积热14项证候为肠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