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精准肿瘤学是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特征,定制可精确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其范畴包括精准预防(患癌风险的检测及预防性干预)、精准诊断(肿瘤早期发现与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分子靶向疗法,疗效的预测与监控,基于可视化技术、细胞学和病理学以及分子表达谱评估的精准外科技术)。在精准肿瘤学时代,必须从分子层面理解肿瘤特性并进行临床决策,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与动态进化,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基因组大数据与不精确的临床信息间的匹配问题,敏感药物少且有原因不明的耐药,缺少用于精准诊断和治疗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简述“精准肿瘤学”的内涵与应用、问题与挑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并简要介绍“液体活检”和“功能性检验”等热点领域在精准肿瘤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富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及代谢产物等,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基于外泌体的无创、早期和快速诊断的液体活检正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诊断技术,而且随着外泌体的分离和检测方法的进展,肿瘤外泌体标志物的诊断及其靶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转化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肿瘤外泌体标志物应用及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富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及代谢产物等,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基于外泌体的无创、早期和快速诊断的液体活检正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诊断技术,而且随着外泌体的分离和检测方法的进展,肿瘤外泌体标志物的诊断及其靶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转化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肿瘤外泌体标志物应用及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杂志》2022,(26):1963-1966
近年来,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 妇科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针对卵巢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及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免疫和靶向治疗已成为子宫颈癌治疗的新热点, 对于腹腔镜和开腹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之间的效果对比积累了更多的研究数据。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模式已得到改进, 分子诊断在子宫内膜癌的诊疗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精准医学在妇科肿瘤领域面临的局限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出现很多肿瘤诊疗的新方法,而精准医疗的基础是实现分子靶向治疗,分子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对活体动物体内特定的基因、细胞、分子及药物进行非侵入性的连续性体内监测,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新药研发筛选等领域。本文主要综述分子放射性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生物发光成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成像方式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诊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宗芳  田红卫 《西部医学》2019,31(7):985-989
【摘要】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转移和复发率高,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能有效准确预测肝癌病情和实时监测疗效及预防转移的技术手段。液体活检具有无创性,敏感性,动态性等特点,近年来在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和疗效监控等方面的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液体活检的主要研究内容、检测技术以及其在肝癌临床应用中的进展、面临的挑战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综合述评,希望能为肝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同时也有力助推肝癌精准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液体活检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筛查和发现肿瘤,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肿瘤标志物灵敏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替代方法。同时,液体活检还具有实时监测治疗疗效和耐药基因的产生,评估复发转移风险的作用,在肿瘤的精准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液体活检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和监测肺癌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一种检查和检测手段能够用于指导肺癌的全程治疗。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快速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ctDNA作为一个具有无创、可重复等优点的生物标志物在NSCLC的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诊疗水平的快速发展,精准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精准治疗必须以精准诊断为前提,病理科凭借形态诊断的优势,在分子诊断上能够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精准保障。分子病理诊断的样本一般为组织、胸水及腹水等,使用心包积液进行检测并指导用药的病例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肺癌患者通过心包积液样本检出ROS1基因突变,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了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分子成像技术具有高靶向性、高特异性等优势,因而能够克服传统成像技术的局限性,从而实现分子水平的精准诊断及治疗。分子影像学中的分子成像探针是实现细胞及分子蛋白等成分可视化的核心和关键,尤其是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类的分子成像探针,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广泛应用,且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具有敏感度高、可定量、临床转化潜力等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绝对定量评价体内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成像技术,在目前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肺部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可通过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测但不易鉴别,PET/CT分子成像研究致力于通过研发靶向新型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类的分子成像探针解决肺部疾病的分子水平精准诊断、治疗疗效监测及探查有无远处转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鉴于分子成像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临床诊疗,本篇综述拟以肺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及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例,聚焦近几年应用于这4种常见肺部疾病的靶向性的PET分子成像探针及其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庄奕煌  傅永安 《医学综述》2013,19(13):2360-2364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IST)在活检时机选择、分子标志物、基因突变分析、预后因素(肿瘤危险分级)、靶向治疗效果评估方法、腹腔镜手术进展、进展期患者术前药物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等热点问题达成诸多共识。活检、分子标志物、基因突变分析对GIST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进展期患者应早期行术前评估,并且进行危险分级,对手术风险较大患者可先进行术前治疗,并早期进行疗效评价,对于肿瘤降级后可行手术切除者尽早手术切除,而对于靶向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尽早行基因分析,并根据不同耐药机制采取不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GIST成为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GIST常见发生于胃和小肠,以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为临床表现.内镜超声检查是敏感的检查方法,确诊需术后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是最具特征的标志物.GIST对于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是GIST主要的治疗手段,其预后与肿瘤大小、分裂系数和肿瘤位置等有关.本文就GIST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其治疗机制。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使人们对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专门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由此而生,即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此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现状、作用靶点和机制、存在问题及展望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修复、转移及新生血管生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靶向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效果,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然而,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专一性很强,也常常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本文对根据不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产生的心脏毒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大肠癌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作用于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作用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系统的受体、配体及其下游级联反应的酶系统的靶向治疗。大肠癌靶向治疗虽然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如何将靶向治疗和传统治疗相结合,如何进行用药的个体化以及如何降低耐药的发生仍然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璇  孙建立 《医学综述》2012,(8):1222-1224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研究的不断发展,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领域。虽然临床上一些对EGFR-TKI药物敏感的人群在控制病灶、改善症状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在服药6~12个月后就会出现疾病进展,即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多数患者在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在服用中医药。靶向药物结合中医药已成为大多数晚期肺癌患者最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丁玲  孙蓉 《医学综述》2014,(23):4283-4285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临床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由于此类型乳腺癌对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效果欠佳,表现为复发早、进展快、生存期短和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导致TNBC的治疗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研究者们对TNBC的分子靶向治疗进行了一系列探索,TNBC特殊靶点的发现以及靶向药物的发展,为TNBC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分子靶向药物或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比常规标准治疗效果更好,临床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8.
头颈癌是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类型,超过60%患者初次确诊即为中晚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已经显著推动了头颈癌治疗策略的转型,但是临床获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肿瘤临床前模型保留了患者肿瘤的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验证体系。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将基因组学和药物响应进行匹配,能够基于肿瘤异质性基础进行患者分层,优化治疗策略并挖掘新治疗靶点。本文概述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史,从头颈癌治疗现状和异质性特征出发,探讨借助临床前模型开展新型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临床肿瘤学教学越来越重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提出肿瘤学教学需强调:肿瘤系慢性病,需长期、合理的治疗;病理诊断至关重要;循证医学、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不可缺少;关注病人疼痛、心理;分子靶向治疗系肿瘤学的研究方向。通过具体实践,发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综合授课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