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锦富  王文志  安珍  杨定焯 《四川医学》2001,22(10):902-903
目的 了解身高对成都地区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为骨质疏松(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20-39岁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疾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柱畸形者216名,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BMD)、面积(Are),骨矿含量(BMC)及腰椎形态的测量,根据年龄、体重、男女按1:1比例配对。结果 配对后男、女体重、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身高、L2-4BMC较L2-4Are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L2-4BMC/H则男女无明显差异(P>0.05),由L1至L4腰椎横断面积逐渐增大,横径>高径。男性腰椎横径及均明显>女性(P<0.05),横径更明显。结论 L2-4BMC较L2-4BMD更好反映体重,身高及骨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再L2-4BMC诊断P较L2-4BMD诊断OP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随着增龄骨密度变化规律,骨量减少症(OPA)和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方法 用双重能量放射线吸收测定技术测量1024例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的腰椎正位、左髋部骨密度(BMD),以性别、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⑴男性和女性髋部BMD水平随增龄呈逐渐降低趋势,腰椎BMD随增龄变化规律不明显,从60岁起髋部BMD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组腰椎BMD(P<0.05)。⑵中老年人OP总患病率为53.7%,OPA为33.1%。中老年男性OP患病率为39.1%,OPA患病率为43.7%,中老年女性OP患病率为65.6%,明显高于男性。⑶老年人OP总患病率为62%,OPA为28.3%。老年男性OP患病率为43.7%,OPA患病率为41.1%,老年女性OP患病率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P<0.05)。⑷从50岁组开始,男性OPA患病率高于女性,而女性OP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⑴对中老年人BMD测量有诊断意义的部位应该首选髋部。⑵老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及老年女性,早期注重BMD筛查,防治OP与骨折的发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⑶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人忽视,中老年男性OPA及OP患病率均不低,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如何重视老年男性OP预防亦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林及桂林周边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及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方法]对来院健康体检的20~80岁2451名桂北地区居民,按每10岁一个年龄层进行问卷调查及BMD的测定。[结果]男性BMD值峰值为(1.112±0.152),女性BMD峰值为(1.002±0.181),峰值年龄为20~30岁组,随着年龄增加OP发生率增加,50岁之后OP发生率显著上升( P <0.05),女性从40岁开始OP发生率增长明显( P <0.05),女性在40岁以上组O P发生率较同年龄组的男性显著增高( P <0.01)。[结论]桂北地区人群骨密度峰值在20~30岁组,女性在40岁以后,而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O P发生率逐渐上升,应加强对OP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BMD正常参考值,为临床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791例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前后位(L1、L2、L3、L4、L1-4)和髋部BMD值,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腰椎各部位和髋部BMD峰值在20~29岁,男性腰椎各部位和髋部BMD峰值在30~39岁,达峰后随着年龄增大BMD值开始降低,年龄越大BMD值越低。但男性在60岁后腰椎各部位BMD值有反弹现象。结论: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BMD数据对本地区OP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BMD)的年龄变化规律。比较高原地区与这些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差别;建立当地骨密度正常值标准,方法:测量年龄在20-90岁(女523例,男183例),之间的706例正常人腰椎(L1-L4)后前位;股骨近端骨密度值,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男女各7个组,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1)男女两性均于30-39岁达到骨峰值;此后随年龄的增长,骨矿密度逐渐开始下降(80岁以上组除外),女性下降较男性明显,尤其在绝经后;(2)第一腰椎的骨峰值较第四腰椎低(P<0.01);(3)80岁以上组骨密度出现反向增高,结论:(1)昆明正常人群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成都,这可能是由于昆明日照时间(平均2522h/a)较长的缘故;(2)该组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而略低于北方地区,可能是由于云南人的身高和体重普遍较北方人低,此外,昆明平均海拔较高,造成一定的低气压和缺氧环境,也是造成其骨密度均值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3)80岁以上年龄组骨质的退变,软组织的钙化都会使得骨矿密度假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陕西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素敏  李晓娟  薛健  贾瑛  李文献  于红  张亚靖 《医学争鸣》2002,23(12):1115-1117
目的:获得正常人骨密度(BMD)参数,明确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骨峰值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骨质疏松症的群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er公司生产的DPX-IQ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度仪(DXA),随机对陕西地区20-89岁的受试者2524人进行腰椎(L2-4)及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的BMD测定。结果:骨峰值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较女性早10a,骨峰值平均在20-3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在任何年龄都是女性的骨量小于男性;BMD的变化与年龄增长关系密切,女性存在着与年龄因素和绝经期因素有关的骨量丢失;松质骨(腰椎和股骨上端各部位)从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骨量逐渐丢失,股骨上部各部位BMD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腰椎。结论:不同部位松质骨骨量丢失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股骨Ward's三角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人骨密度及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确定我国北方人群的峰值骨量并分析影响骨峰形成与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425例北方健康志愿者,测量骨密度并做详细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的峰值骨量形成年龄,男性在20岁~24岁;女性除腰椎部位在30岁~34岁外,其余部位均在25岁~29岁,在随后的15a内,骨量基本稳定或稍有下降。体重除与男性股骨颈骨密度无关外,与其它部位骨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男女性峰值骨量形成之前,青少年时期活动量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峰值骨量形成之后,活动量与骨密度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男性组Ward氏和全身骨密度与每天吸烟支数呈负相关。女性腰椎部位骨密度与初潮年龄呈负相关。平均母乳喂养时间、茶叶消费、近5a活动量等因素与骨密度无关。结论:体重与骨密度显著相关;男性吸烟、女性初潮年龄对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男性25岁、女性30岁以前增加运动量有利于形成较高的峰值骨量,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深圳市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状况,为OP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日本ALOKA骨密度测定对深圳市21~73岁的人群600人进行尺桡骨BMD检测。结果男女骨峰值均在21~3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增高BMD逐渐下降,51岁以上女性和61以上男性骨量呈快速下降(P〈0.05);骨量减少发生率男女性各年龄段均较高,61岁以上年龄组骨量减少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而严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从青年起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尽早调治骨量减少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872例长沙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测定,为了解和研究长沙地区人群的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状况,建立长沙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提供依据.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分析仪(DEXA)对长沙地区20~85岁的健康人群1331人BMD检测.男性624人,女性707人,按10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骨密度峰值在20~29岁,而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年龄段,然后随着年龄段的增高BMD逐渐下降,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的骨量呈迅速下降趋势(P<0.01);且骨质疏松发生率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 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随之增加,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男性.故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应及早入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住总体、腰椎侧住、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各部位BMD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29岁之后随增龄而缓慢下降;40~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显著性。除腰椎侧住BMD外,吸烟组其他各部住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sOC和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两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住及Ward’s区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结构类似物噻环壬酯(TC)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2种质谱技术分别对TC的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实验。结果用ESI-MS获得m/z364[M+H]+、m/z156等质谱峰,用EI-MS获得m/z363[M]+、m/z138、m/z181、m/z154、m/z221等质谱峰,并解释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结论TC的EI-MS质谱和ESI-MS质谱中所出现的主要碎片离子峰都与其结构式中的主要骨架片段符合,所有的重要碎片峰均得到了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于表浅软组织良恶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表浅软组织良恶性肿块患者进行弹性成像检测,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6例患者共有肿块134个,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肿块92个,恶性肿块42个。弹性图分级0级有6个肿块,均为良性肿块;1级有21个肿块,也均为良性肿块;2级有59个肿块,良性肿块53个,恶性肿块6个;3级有37个肿块,良性肿块9个,恶性肿块28个;4级有11个肿块,良性肿块3个,恶性肿块8个。2种检查结果比较可以发现,良性肿块多集中于02级,而恶性肿块多集中于32级,而恶性肿块多集中于34级,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弹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弹性成像分级3级为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的分界点,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恶性与良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为86.6%(116/134)。结论弹性成像作为一项新兴检测技术,其对表浅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方法研究了412例健康人的心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逐渐增加,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不大,故左室质量及质量指数增大,其显著变化与收缩压升高、升主动脉内径增宽有关。  相似文献   

14.
B超导向经胸壁纵隔及肺内肿块穿刺活检9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B超导向下Tru-cut活检针经皮经胸纵隔及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B超导向下,Tru-cut活检针经皮经胸对纵隔及肺内肿块行穿刺活检,取得标本行病理诊断。结果:取材成功率98.99%,恶性肿瘤诊断率为92.78%,无明显并发症。结论:B超导向下纵隔及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营养状况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营养评价。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男性162例和女性150例,以两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评价标准都采用中国的标准。结果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接近50%,两种方法营养正常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想体重指数对营养不足和肥胖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对超重的检出率相对较低(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BMI法较高(P〈0.05)。性别对两种评价方法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评价方法效果存在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不可单独用一项指标断定营养状况,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以减少评价误差,最好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使用,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期母亲血糖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大于胎龄儿(large-for-gestational-age,LGA)新生儿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产科2010年7月~2011年4月出生的LGA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28~30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resistance test,OGTT)2 h血糖值≥7.8 mmol/L的孕妇所分娩的LGA为病例组,共41例,OGTT 2 h血糖值<7.8 mmol/L的孕妇所分娩的LGA为对照组,共112例,病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进行人体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脂质质量、去脂质质量及体脂百分比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病例组胎龄、出身体质量、身长、体质量指数、头围、胸围、上臂围、肱二头肌部、腹部及髂嵴上部皮褶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病例组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0.9)mm vs(6.4±0.6)mm,P =0.000;(7.8±0.6)mm vs(6.2±0.4)mm,P=0.019];病例组身体脂质量及体脂百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9±18.8)g vs (522.3±23.3)g,P=0.007;(17.29±0.89)% vs(13.33±0.65)%,P=0.003];病例组身体去脂质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 177.2±280.0 vs 3 407.3±196.0),P=0.006].②OGTT 0h血糖值、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是影响新生儿脂质质量及体脂百分含量的因素,其中0h血糖值与新生儿脂质重量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0h血糖值是影响去脂质质量的重要因素(r2=0.265,P=0.001),而孕前体质量指数(r2=0.097,P=0.021)、孕期增重(r2=0.065,P=0.000)是影响去脂质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孕期母亲血糖水平、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是LGA新生儿体成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在颌面颈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颌面颈部肿块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资料证实。结果:超声显像对颌面颈部肿块的检出率为100%,对肿块性质判断符合率为8609%,其中甲状腺疾病和非甲状腺疾病的符合率分别为8765%和8235%。结论:超声显像对颌面颈部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结合放免测定甲状腺激素等临床资料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从大鼠切除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探索BMC和BMD指标的优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定焯  安珍  杨惠  尚家芸 《四川医学》2001,22(10):894-895
目的 判断切除卵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成功与否,一般用DXA测量的BMD指标判断,难免有误。方法 本文根据骨承受的最大外力始终与体重成正比的原则,30只大鼠造模试验得到BMC、BMD与体重的相关系数。结果 BMC、BMD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289,用BMD分析这批动物造模未能成功,而以体重标准化BMC分析则造模成功。结论 BMC在此应用中优于BMD。  相似文献   

20.
颜晓东  毕会民 《广西医学》2006,28(5):641-643
目的探讨在男性增龄过程中几种钙调节激素和体重指数(BMI)与骨量的关系。方法426例30—80岁的健康男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髋部、前臂骨密度(BMD)值,与正常人群峰值骨密度值比较的标准差形成T评分,同时对其中160例人群测定睾酮(T)、降钙素(CT)、甲状旁腺素(全段PTH-SP)、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骨钙素(BCP),观察各年龄组骨量变化规律并与BMI、钙调节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量随增龄逐渐下降,各部位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骨密度(Ward三角)与年龄显著负相关(P〈0.001),与BMI、T显著正相关(P〈0.001,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BMI和T相关。结论BMI和T是男性增龄过程中影响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