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沙市1369例体检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现患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沙市区1369例健康体检人员的高血压病、糖尿和高脂血症现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临界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和高脂血症现患率分别为17.2%,3.4%,4.6%,5.9%和27.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体重指数愈大,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愈高。表明年龄增大和体重增加是高血压、糠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海南省对22424人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确诊高血压患病率2.8%,标化患病率2.4%,临界高血压患病率4.8%,标化患病率4.3%,总患病率7.6%,标化患病率6.7%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汉族患病率明显高于黎族,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海口患病率最高,三亚患病率最低;比1979年抽样调查确诊高血压患病率升高0.14%;职业,遗传因素,烟酒对高血压患病率有一  相似文献   

3.
陈一平  施军平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86-287,291
目的了解电厂职工脂肪肝及常见伴发病的患病率,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电厂共1141名职工进行脂肪肝及其常见伴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0.95%(239/1141),男性为26.21%,女性为7.2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和胆石症患病率分别为36.02%(411/1141)、17.09%(195/1141)、3.86%(44/1141)和8.94%(102/1141),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病率为7.8%(89/1141),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加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升高,以60岁以上最高38.89%(7/18),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则无明显变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胆石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脂血症患病率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则无明显差异,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胆石症患病男性和女性均为大于60岁最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各个年龄组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但不随年龄而升高。结论电厂职工脂肪肝及常见伴发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胆石症)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并与性别、年龄有一定关系,应当尽早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和控制常见伴发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1994年9月至1995年1月在湖北地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9836人,结果显示,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碱(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97%和2.01%;DM和IGT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升高,尤以45岁以后中老年人增加更明显;男性与女性之间患病率无差别;服力劳动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同时,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也是DM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1994年全国19个省市对25-64yr213 515人的横向调查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1%,是20世纪80年代的3倍,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人民生活和经济收入提高。以及年龄结构老化,不健康膳食(高脂肪、高热量等)造成肥胖,以及诸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增多等因素,估计糖尿病的现患病率还将继续增高。新加坡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从1984年的4%增至1992年的8%;台湾地区1998年对1450万例成人的调查,发现每7人中就有1例肥胖;每8人中有1例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每25人中有1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村社区成年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现患状况。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对藁城市梅花镇5892名25岁以上居民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居民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结果 藁城市农村25岁以上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中心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7.3%、39.4%、5.8%、4.7%、2.1%和28.0%;同时具有至少3种上述疾病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4.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居民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农村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流行现状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居民特别是青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封闭式综合问卷式调查的方法。结果:高血压患病率31.17%,标化率22.07%;35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65岁以后达最高峰60.75%。结论:年龄增大、体质指数增加、遗传史、饮酒和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目的 分析和探讨近年广东省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在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抽样调查20-74岁人群1175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6.57%(标化率为13.88%),男女分别为18.88%(标化率为15.70%)和14.56%(标化率为12.30%)。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出现跳跃性增加;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越高,高血压患病率越低;在职人群中,行政干部和工商服务行业的患病率最高,科医教行业最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主要预测因子为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收入、文化水平、职业运动量、BMI、WHR和糖尿病。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广东省高血压患病率正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年龄逐渐降低。文化教育水平与高血压危险关系密切,显示了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及加强高血压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9836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至1995年1月在湖北地区调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9836人,结果显示: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97%和201%;DM和IGT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升高,尤以45岁以后中老年人增加更明显;男性与女性之间患病率无差别;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同时,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也是DM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该县瑶山居住的瑶族同胞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以及饮酒、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1996年10-11月对必背、游溪、柳坑、柳坑东坪等4个瑶胞乡镇进行高血压病普查。结果:①瑶族(汉族)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为4.45%(4.71%)、临界高血压患病率5.27%(3.78%),合计高血压9.70%(8.50%),标化后的患病率依次为4.02%(4.32%)、5.45(3.52%)、10.14%(7.85%),瑶、汉族临界、合计高血压压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②高血压患病率性别差异:瑶族男女之间确诊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合计高血压患病率亦然,汉族男女之间无差异;③无论瑶族、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大显著升高;④饮酒、吸烟均与高血压有联系,且二者起协同作用。结论:该地瑶、汉族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瑶族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本地水平,可能与饮酒、吸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5124人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明: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6%和3.96%,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组DM和IGT均高达12.66%;男女DM患病率无明显差异,IGT女性高于男性;新诊断的DM患者78.8%无症状;DM组和IGT组的BMI,标准体重百分数,腰围,臀围及腰围/臀围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从消瘦到肥胖其患病率依次递增;DM组及ICT组的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平均舒张压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两组间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年龄、体重及血压等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MethodsAsystemicepidemiologicalsurveywasconductedin5153women,aged20yearsandaboveResultsTheprevalenceofDMwas458%,andIGT12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开平三埠城区中老年人DM及IGT患病率情况。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对开平三埠城区2 520个中老年人进行糖尿病患者情况调查。结果开平三埠城区中老年人DM及IGT患病率分别为7.82%,15.39%,明显高于广东省流行病学报道。结论DM及IGT发病率与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田蕾  汤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89-90,146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4752人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测定空腹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结果本次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4752人,查出DM患者220人,患病率为4.63%,其中男性4.35%,女性4.86%;查出IGT患者282人,患病率为5.93%,其中男性7.48%,女性4.67%,性别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除40~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随着BMI水平增高,DM、IGT患病率也明显上升(P0.05);除BMI18.5组外,DM、IGT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P0.05)。男女各年龄组腹型肥胖的DM、IGT患病率比正常体型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BMI≥24或男性WC≥85cm、女性WC≥80cm者是DM患病高危人群,因此做好中老年肥胖人群的行为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首都钢铁公司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为了对糖尿病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防治,按照WHO的普查方法和诊断标准对首都钢铁公司北京地区所属32个单位29859名30-64岁的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标化后的DM和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分别为3.63和4.19%,且随年龄均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深圳市公明社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方法深圳市公明社区30岁以上4573人,空腹血糖≥6.1mmol/L者,则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结果4573人中按WHO诊断标准,糖尿病(DM)与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分别为3.15%和4.33%。从糖尿病与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中可见:在40岁以上者随年龄增长而升高;DM组和IGT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值以及血压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年龄和体重等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因素,与199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深圳市公明社区DM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老干部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调查徐州市离退休老干部糖尿病 (DM)患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通过测定血糖、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 ,并详细对受检人员询问病史。结果 在 1 887名老干部中发现DM32 5例 (1 7.2 % )。糖耐量低减者 (IGT) 2 69例 (1 4 .3 % ) ,且随着体重指数 (BMI)的增高而增高。糖尿病人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结论 糖尿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 ,故需加强对老年人群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Enalapril)对4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5~20mg/d,持续3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显示依那普利能有效控制血压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逆转左室肥厚(LVH),减轻左室心肌重量;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提示依那普利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Zhang SH  Ren W  Li G  Li QF  Lu XE  Ma GC  Bao BN  Chen J  Ni YX  Zhang Z  Wang ZH  Wang JW  Wu J  Du J  Deng JR  Tang L  Huang WJ  Wu HJ  Zhang Y  Li 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57-196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局部地区40岁以上2810例自然人群的IGR进行调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以WHO 1999年IGR诊断标准分组:葡萄糖耐量正常(NGT),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复合性糖耐量低减(IFG IGT)]和糖尿病(DM)。结果IGR检出率18.11%,其中IGT、占IGR的85.26%,IFG占6.68%,IFG IGT占8.06%,与NGT组比较,IGR人群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等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MA-B明显较低。与糖尿病组比较,IGR组血压、TG、HOMA—IR升高程度不如糖尿病组显著,HDL—c、HOMA-B降低程度较糖尿病轻。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和IFG组较IGT组BMI、HOMA—IR明显较高,而HOMA—B明显较低。IGR中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或超重及微量白蛋白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NGT组。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MS检出率高于IGT组。结论重庆局部地区40岁以上人群IGR发生率较高,IGR者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IGR各亚组存在不同的代谢异常,复合性糖耐量低减组和IFG组较IGT组的BMI、高血压、微量蛋白尿、HOMA—IR增高的程度更高,HOMA—B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