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突发事故,常出现大量伤员,即批量伤员(masscasualty).造成的损伤也具有伤情多样化、轻重伤员混杂、简单伤与复合伤并存等特点,大大增加了救治的难度[1].了解批量伤员的伤情特点,对于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总结包括我院组织人员到汶川地震灾区的救援,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严重多发伤伤员运送途中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多发伤创伤范围广,伤情复杂,变化迅速,失血量大,极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死亡往往发生于创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因此,在院前急救中,经现场紧急救护后须快速将伤员安全送往医院继续救治。安全运送对巩固现场救护成果,以及对院内的后续治疗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川汶川地震92例后送颅脑伤患者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汶川地震后送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0 d内后送至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2名地震伤员的伤情、致伤原因、后送至医院时间、脱险后得到医疗救治情况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后送伤员中,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78例(84.78%),重型颅脑损伤14例(15.22%);合并伤中,合并骨折49例(53.26%),合并挤压综合征21例(22.83%)。截至6月12日,已出院78例(84.78%),按GOS标准评定,良好72例(78.26%),中残5例(5.43%),重残1例(1.09%);仍有11例在院治疗,死亡3例。结论:此次汶川地震后送颅脑伤员存在伤程长、院前基础医疗救治差、重型颅脑伤比例低、合并挤压综合征和四肢骨折多等典型强地震灾害伤情特点。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转诊伤员36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转诊伤员的伤情特点和诊疗对策。方法:对36例汶川地震转诊的伤员伤情进行分析,采取集中诊治、多专业参与、尽早检查,采用治疗、康复、心理疏导同步运行,共同评估、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手术治疗11例,重症伤员在ICU治疗4例,进行心理,重点疏导7例,康复治疗26例,安装腰背辅助支具6例,安装肢体辅助支具2例。结果:平均住院时间28.88天;完全康复34例,部分康复2例(脊髓不全损伤恢复期、坐骨神经损伤各1例)。结论:地震转诊伤员具有伤员集中、复合伤多、漏诊多、并发症多、需要康复和心理疏导者多等特点;成立专门病房,多专业参与,治疗、康复、心理疏导同步运行是转诊伤员高效有序诊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郎志刚  肖尧 《四川医学》2013,(11):1654-1656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trauma score TS)在急诊救治地震伤员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对2013年4月20日~2013年4月26日我院急诊科救治的241例地震伤员应用创伤评分判断伤情,快速分级,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最后比较各级别患者的抢救率、手术率、死亡率、误分率.结果 创伤评分为1~3分(极重度伤)0例,4~13分(重伤)的为22例,14~16分(轻伤)的为219例,根据伤情级别,快速分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救治率达100%,手术84例,误诊13例,无1例死亡.结论 地震伤、群体伤的伤情评估在急救流程中至关重要,运用创伤评分能更加客观有效地判断伤情,及时分诊,提高地震伤员的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地震骨科创伤的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伤员包括47名玉树地震后送骨科伤员,12例伤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髓内钉固定、筋膜切开、植皮等治疗。同时选用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结果全部地震后送骨科伤员恢复良好。结论高原地区大气压和氧分压低,该地区发生地震后出现的骨科创伤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成批地震伤员具有伤员多、伤情重、合并伤多、病情复杂等特点,救治护理任务繁重。我院于2008年5月收治了一批32名地震伤员,其中3名病重。医院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组成护理救护指挥组,从组织计划、技术指导、物资保障、病区设置等方面全面展开护理组织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故伤,特别是恶性成批交通事故伤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对交通事故致成批伤员伤情特点认识,提高伤情判断和救治水平乃当务之急。我院急诊科1995~1996年1月共收治6次恶性交通事故伤员计106例。本文着重就交通事故致成批伤员伤情特点、伤情判断及救治程序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6次车祸的106例伤员中,男78例,女2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住院患者颅脑伤伤情特点,为地震所致颅脑伤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软件系统对颅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颅脑伤患者899例.致伤原因以钝器伤为主.损伤部位以头皮为主(72.56%).颅脑AIS评分1分者624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711例次,以胫骨骨折为主.手术治疗198例,以头皮清创缝合术最多.结论 颅脑伤多以轻度损伤为主,可能是由于大批重症颅脑伤员现场死亡或因救治不及时死亡,应提高地震所致颅脑伤的早期救治水平和加强灾害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RAMS评分法在成批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RAMS评分法对1070例地震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作出分类判断。结果 轻伤(≥7分)569例,重伤(4—6分)486例,危重伤(≤3分)15例,CRAMS分值越低,病死率越高,重伤组需要急诊手术干预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伤组。结论 CRAMS评分对成批地震伤员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分值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时判定伤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难伤员检伤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渝  李初民  王放 《重庆医学》2008,37(21):2403-2404
目的 根据地震灾难伤员救援特点,利用信息化检伤分类,加快地震伤员救援.方法 从实际地震伤员检伤分类标准和分类方式出发,设计PDA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结果 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加快了治疗进程,更多地挽救了伤员生命.结论 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震救治工作效率,为重大灾难信息化检伤分类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伤员伤情特点及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伤员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方法:收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2008年5月12日-30日收治的1420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和早期救治。结果:1420例伤员中,共有1821处损伤。其中,单个部位伤1.089例,占76.69%,多部位伤331例,占23.3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它部位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2d最多,占68.80%,明显多于其它时间(P〈0.01);19~45岁年龄组伤员多于其它年龄组(P〈0.01);伤后12h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结论:平时灾难救援中,救治速度是关键,救治的黄金时间和救治重点应在震后2d;在救治中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平时加强自救互救训练和急救知识培训可能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救治5.12汶川大地震伤员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市救治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灾区伤员情况,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3日至8月25日汶川大地震中转运至重庆救治的2289例地震伤员情况。结果2289例伤员中,轻、中度占80.5%,重度占19.5%,伤型以机械性损伤为主,病伤种类以累及身体多部位的多发损伤为主,伤死率2.2‰;伤员转归与伤情损伤程度及年龄有关;转运方式与伤员转归无明显关系。结论本次重庆收治的地震伤员与国内外多次地震伤员的伤型、种类相似;收治的组织、管理等经验有借鉴价值;伤情、收治情况等有关信息可供进一步做专题研究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突发灾害批量伤员院内救护的组织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快速启动院内批量伤员救护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实施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对31例地震批量伤员进行统一明确检伤分类、院内急救现场准备、预检分诊、转运安置和后续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此次地震批量伤员31名中,严重多发复合损伤10例,脊柱骨折损伤8例(伴瘫痪4例),脑挫裂伤4例,四肢骨折伴神经损伤3例,骨盆骨折2例,失血性休克2例,手毁损伤1例,电烧伤1例,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应对高海拔地区突发灾害批量伤员科学实施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模式,进一步提高灾后护理能力,确保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大地震后成批伤员的现场急救处置和有序转运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后青川木鱼中学98名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结果通过医务人员现场急救处置后98名危重伤员有97人被有序转出青川县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因地制宜、实施快速有效的现场处置、有序分拣并组织分批转运的措施,能最大限度的救治生命,减少成批伤伤员的死亡和伤残。  相似文献   

16.
鄢涛  王森  姜伟  赵鲁平  张标  潭鸿  刘建英  胡壮俐  邓艳华 《海南医学》2013,24(19):2853-2854
目的 分析“4.20”芦山地震中德阳地区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救治过程,探讨灾难救援中应急预案应用和防范地震伤害的措施.方法 收集了本院在2013年4月20~23日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他们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和救治方法.结果 25例伤员中,皮肤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P<0.05);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5).伤员发生在在震后第1天最多;20~45岁年龄组伤员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科学的急救指挥体系和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高效的指挥作用,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提升了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批车祸伤员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33-3133
邵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挂靠在我院,是以“120”特服号码为标志、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救体系。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车祸致伤常见,“120”急救中心成了急救大批伤员的最前哨,院前急救的好坏直接影响伤员的救治成功率。车祸伤员人数多,伤情严重、复杂,缩短反应时间、实施快速的伤情评估和有效的现场处理、有条不紊地安全护送、及时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致残率的保障。我院“120”急救中心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0起重大车祸的大批伤员进行了院前急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起重大车祸共172名伤员,其中男102例,女70例,年龄1岁~72岁,颅脑损伤43例,胸部伤22例,腹部伤15例,脊柱伤5例,骨盆伤4例,四肢伤33例,多发伤20例,轻伤30例。经治疗,死亡3例,其余治愈出院。2院前急救护理2.1快速反应“120”接到重大交通事故的呼救电话后,一线人员在1min内出发,二线人员在5min内出发。10起重大车祸中反应时间最快6min,最慢18min,平均12min。2.2环境与伤情评估2.2.1环境评估护理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震群体严重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4例地震群体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情况,地震群体伤员救治参照战伤救治过程中使用的分级救治原则,伤员经过伤情分类、早期救治、进行转送。在分级救治过程中,对严重创伤及复合伤5例患者,通过早期简略的手术,解决患者当时的主要矛盾,最后有计划选择时间,再次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死亡2例,治愈412例,治愈率99.5%。结论损伤控性手术是对地震群体严重伤救治的较好方法,有利于提高严重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张北县地震伤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分析张北地震的伤情。方法:对河北省张北县地震的受灾面积,受灾户,受灾人口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出了震伤病人救治的经验。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纪宁  杨雍  王才宏  黄彬 《西部医学》2017,29(12):1691-1693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 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九寨沟“88”地震发生后8月9日 8月11日对地震伤员的检伤、救治、后送转运、进一步住院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协同震区医院检伤、转运伤员17人,检伤巡诊伤员122人,手术5人;组织协同后送转运伤员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四批次共48人,共收治入院伤员47人,手术24人,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截止8月20日已有6人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另外42人经手术及相关救治后病情稳定恢复中。后送转运及转运后的救治中做到了零死亡。结论 在地震等大型灾害的救援中,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伤员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