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开焰 《安徽医学》2012,33(3):255-257
长三角地区是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加强泛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合作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对我省如何融入长三角,加快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健康屏障,实现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及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共享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农村地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为改善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江苏省农村地区自2010年项目实施以来发现的45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分析梅毒防治情况?结果:45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90.2%用药治疗,规范治疗率为85.6%,94.0%分娩活产儿,目前尚未发现先天梅毒患儿,且苏南?苏中?苏北存在地区差异(P < 0.05)?25.7%的项目工作人员遇到不依从现象,苏南?苏中?苏北存在地区差异(P < 0.001)?妊娠梅毒患者对其信息保密的担忧,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项目实施促进了妊娠梅毒的母婴阻断,但还存在患者不依从和不规范治疗现象,且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同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引擎,其产业结构的趋同趋势受到了理论界和政府的共同关注,产业同构到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各有说法。总体看来,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客观上形成了广域的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并未对长三角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正是这种逐渐趋同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一种客观和普遍存在的现象.1998~2007年10年间江苏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变化呈现如下特征:区域旅游发展差异逐年增大,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和13个地级市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不断扩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集中性和地带性特点,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可分为五个梯度区,即旅游发达地区、旅游较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一般地区、旅游欠发达地区和旅游较落后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差异、文化观念、基础设施、政策导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区域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市场概念.在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中,长三角完全有可能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腹地转移.长三角地区与江西、安徽两省,经济联系密切,社会交往频繁,文化相互融合,具有较为广泛的合作基础.长三角与徽赣两省的合作发展,既是长三角区域内生发展的必然需求,又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珊珊  邵海亚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8):3602-3608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卫生人员不再仅关注眼前的工资待遇,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发展机会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目的 从区域差异角度,了解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岗位吸引力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2019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698名基层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根据ERG理论编制,包括基本信息、工作满意度情况和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量表三部分。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情况,并从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成果、工作价值、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36±0.75)、(4.44±0.66)、(4.20±0.86)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07±0.99)、(4.38±0.79)、(4.25±0.78)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5,P<0.001)。在生存需要方面,城市吸引力是苏南、苏中地区,工资待遇是苏南地区,卫生队伍建设是苏北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在关系需要方面,工作氛围是苏南、苏北地区,领导公平性是苏南地区,领导责任感是苏北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工作发展机会满意度存在区域差异,应从影响因素入手,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改善措施,从而为基层卫生岗位吸引、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了解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的基因型及VNTR基因分布特征.方法: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13个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收集临床分离菌株.选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11个具有明显多态性特征的VNTR位点,通过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Bio Numerics(Version 3.0)软件进行结核菌株VNTR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68株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的菌株在同一位点上具有多态性.共分为10个基因型(Ⅰ,Ⅱ~Ⅹ型),其中以Ⅷ型为主要基因型,占75.0%、其次为Ⅱ型5.4%、Ⅳ型4.2%、Ⅶ型9.5%.不同地区之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也都以Ⅷ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各地区的83.5%,57.1%,76.6%;但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Ⅱ、Ⅲ、Ⅳ、Ⅶ型菌株分布在各地菌株中的比例有差异显著性(χ2=54.710,P<0.0001),Ⅱ型以苏中为主(11.9%)、Ⅲ型以苏南为主(3.8%)、Ⅳ型以苏南、苏北为主(5.1%与6.4%)、Ⅶ型以苏中为主(31.0%).结论:江苏省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以Ⅷ型为主要流行型,不同地区间同样以Ⅷ型为主要流行型,但菌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均质性趋势,但江苏北部地区与长三角第二﹑三等级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差距是拉大的,即极化趋势,而浙南的多数城市与长三角的发展差距在缩小,因此长江三角洲现在的空间结构不是"长三角(两省一市)—长三角周边地区",而是"三大经济功能区(长三角)+浙南—周边地区(包括苏北地区)",并且未来的空间结构演化不会以行政区划为发展方向,长三角周边安徽﹑江西部分要素禀赋优越的地区有望比苏北更早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  相似文献   

9.
师国君  田珍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58-159
现以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内生演进理论、要素分工理论为分析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对产业区域分工的影响。劳动力的有效流动和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国提升产业价值链,提高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同时促进传统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那么技术熟练劳动力将会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而非技术熟练劳动力在中西部地区也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其转移的速度就会减慢,并由此促使一些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地区三甲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与医院运行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及差异,为政府制定卫生人力发展策略和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收集江苏省全部23家三甲综合医院2008—2011年相关数据资料。结果:2011年3地区三甲综合医院的职工总数均较2008年有明显增长,苏南地区床人比最高;各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构成无差异,医护比有所提高;人均诊疗人次、人均业务收入、人均人员支出方面3地区有差异。结论:江苏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护理人员总体配置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选择江苏省13个直辖市各1个乡(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通宵室外帐内人饵诱捕法,观察各监测点中华按蚊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并按照监测点的地理位置,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江苏省13个疟疾媒介监测点共捕获2044只按蚊,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江苏省中华按蚊季节消长密度高峰为7月下半月,对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中华按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9,P=0.19)。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19:00至22:00间的3h,共捕获中华按蚊1388只,占全部12个时间段所捕获中华按蚊数的的67.91%;中华按蚊在清晨时分又出现一个小高峰,5:00至6:00时间段共捕获中华按蚊184只,占全部12个时间段的9.00%。对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中华按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1.88,P=0.000)。结论应做好傍晚和清晨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蚊虫叮咬,降低疟疾的传播机会。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为消除疟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的24年中,长三角15个城市地区存在比较明显的经济增长趋同现象,同时经历了首先快速趋同而后缓慢趋异的动态变化过程,其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不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14个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存在趋同现象,也经历了先趋同后趋异的变化过程。二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前一时段14城市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速度较15城市为慢,而后一时段经济增长趋异的速度较15城市地区为快。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及其变化过程的主要作用机制不是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不是技术扩散和转移,也不是结构变迁或生产要素跨部门的再配置,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外商直接投资)转移的空间选择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测算了长三角分地区和城市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不均等状况。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均等化程度也随着公共服务发展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经济发展情况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间有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一定高,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不高;随着全国均等化进程的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对于全国的优势在缩小。据此,提出了推进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重点与措施:政府的职能应该由主要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为主要向区域内民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各级政府应根据辖区内的具体情况,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缩小落后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同时将民生类的财政支出向不发达地区倾斜;要建立并完善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不同的地区,应根据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在相关领域中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关于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应至少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上,即开放经济的内在假设和价值链在空间的融合.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其表现形式为价值链的空间外延.长三角地区企业与区域外甚至国外进行分工合作,并最终实现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过程.尽管当前政府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实现产业一体化的真正主体还在于微观主体企业.从实践情况看,正是微观主体企业通过价值链与产权链两种途径而展开的跨区域投资活动.推动着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范围内产业的垂直转移速度加快,服务业正成为外国投资的新重点。包括南通市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应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机遇,既要充分利用上海城市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又要围绕本地支柱产业的发展,参与到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去,逐步完善其自身的生产性服务网络;既要着力培育消费者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费者服务业品牌,开创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互动并进,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南通市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战略重点是:服务于南通支柱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上海、苏南等特大城市接轨或联网的现代服务业;城市化延伸型服务业;特色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目前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长三角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充分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世界服务产业的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较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一般服务业所不具有的特征.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应努力提升地区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19.
苏南地区护理教育高职化趋势刍议江苏省常州卫校裴雪梅江苏省医教研究室郑德峻一、护理教育发展趋势──高职化近年来,"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测定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中,该地区的三个市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分别名列全国的...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并发展为国家战略后,国内鲜有探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研究,长三角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地区,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本研究基于专利及基金项目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中专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合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体化程度也有待提高;高校及科研院所更倾向于与企业合作开展发明专利,与高校合作开展基金项目研究。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间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建议长三角地区采取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相关龙头科研机构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医药类高校借助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