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近年来疟疾疫情回升地区媒介按蚊种类。方法采用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半通宵室外人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内捕蚊法捕获的现场按蚊进行蚊种鉴定。结果经形态学鉴定和PCR基因扩增,并与实验室模式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雷氏按蚊DNA基因比较,现场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结论中华按蚊仍是目前江苏省疟疾疫情回升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了大范围持续的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和药物浸泡蚊帐巩固灭蚊,同时抓好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恶性疟的流行,并大幅度降低了间日疟发病率。经多年疟疾监测证实,已连续8年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的标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我国不同地区嗜人按蚊在发育时间上的差异。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相同的饲养方法,分别观察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孵化率、蛹化率和羽化率。结果江苏、四川、广东嗜人按蚊卵期平均为2.22、3.11、3.28d,卵孵化率分别为72.0%、56.0%、81.0%(P<0.01);幼虫期平均为8.44、6.76d和10.75d(P<0.05),蛹化率分别为94.4%、98.2%和90.1%;蛹期平均为1.78、1.78d和1.77d,羽化率均为100.0%。结论我国不同地区嗜人按蚊在发育时间上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生态学上的改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苏省嗜人按蚊分布范围和分布区环境特征。方法 在原有嗜人按蚊分布及近年来以乡为单位疟疾发病率超过0.1%的县市,进行嗜人按蚊分布调查;在盱眙,六合2县每县选5个乡,每乡3个村进行嗜人按蚊分布区环境特征调查。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嗜人按蚊分布于江浦,六合,2仪征,盱眙,洪泽5县。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为树林,灌木和农作物等;河流,湖泊,池塘,沟渠密布;土壤为黄沙(粘)土,黄棕壤土,黑土,灰土,潮土5种,其中黄沙(粘)土占66.7%,有机物含量1.8%-2.5%;水田面积占可耕地总面积的69.5%,100%种植单季稻,稻田农药年使用量平均为18.8kg/hm^2。结论 江苏省嗜人按蚊分布区范围正在逐渐减小,该蚊的种群比例也正在下降,但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仍适宜嗜人按蚊孳生,因此在疟疾发病率较高和局部出现暴发点的地区,甩必须加强嗜人按蚊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疟原虫检测并同时鉴别虫种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根据人体疟原虫18SrRNA基因序列特征,在疟原虫种特异性区域两侧的属特异性保守区设计引物,对4种人体疟原虫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扩增产物采用TA克隆法插入pGEM-T载体制备标准质粒,用于制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测定各虫种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结果 4种人体疟原虫均能扩增得到特异性片断,荧光定量PCR方法中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 =-1.00),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种人体疟原虫的熔解温度相差较大,分别为三日疟原虫71.3℃、恶性疟原虫72.8℃、卵形疟原虫74.6℃和间日疟原虫75.8℃.结论 建立的SYBR Green Ⅰ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同时进行人体疟原虫的定量检测和虫种鉴别.  相似文献   
6.
1992年应用奋斗呐浸泡蚊帐方法,在江浦、六合、仪征3县(市),现场观察其防制蚊媒和控制疟疾的效果,并与溴氰菊酯浸泡蚊帐、DDT室内滞留喷洒作了平行比较,同时设了空白对照。结果显示,奋斗呐浸泡蚊帐使当地蚊媒密度下降71.58%,室内蚊帐持效达4个月以上,同时使当地疟疾发病率下降72.73%,灭蚊抗疟效果与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相似,略好于DDT室内滞留喷洒。由于奋斗呐价廉无味,群众更易接受,值得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式PCR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疟原虫18 S rRNA基因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的疟疾诊断方法,并评价其现场应用价值。结果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经过复式PCR后,分别扩增出1 451 bp和833 bp的特异性条带,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用该反应体系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1×10-6和5.6×10-7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与镜检法相比,复式PCR检测119份现场样本,112份与镜检结果相同,阳性率为54%,漏诊率为0.8%,误诊率为0,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53%、1.7%和3.4%。结论复式PCR方法检测疟原虫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在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2010年输人性恶性疟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2010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个案分析,研究其发病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江苏省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207例,比2009年(101例)上升104.95%.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主要分布于出国务工人员较集中的苏中和苏北地区,扬州、泰州、南通和淮安4市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为109例,占全部病例的52.66%.20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为从非洲或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回归人员.207例患者中21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占10.14%,186例为发热患者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占89.86%;207例患者中初发病例125例,占60.39%,再燃病例82例,占39.61%.结论 江苏省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加强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9年江苏省疟疾疫情,为制订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监测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江苏省疟疾病例报告信息、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点调查与处置结案报告等疟疾疫情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江苏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44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的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4例、恶性疟206例、三日疟12例、卵形疟22例;11例发展为重症病例,1例死亡。全省13个设区市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依次为南京、南通、连云港、泰州、常州,报告的疟疾病例数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9.84%。2019年报告的244例疟疾病例中,2例感染地为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1例为亚洲巴基斯坦,其他241例均为非洲的27个国家或地区,其中输入来源较多的国家为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和科特迪瓦。244例疟疾病例中,在发病当天和发病后1~3 d就诊分别有77例(31.55%)和146例(59.84%),首次就诊和就诊后1~3 d确诊分别有149例(61.06%)和77例(31.55%),从就诊到确诊平均时间为(0.80 ± 1.59)d,较2018年的(1.34 ± 2.59)d显著缩短(U = 2.53,P < 0.05)。结论 江苏省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提高输入性疟疾诊断能力和危重疟疾病例救治能力,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在疟疾流行季节,采用人饵诱捕法、猪舍捕蚊法和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min时蚊虫对杀虫剂的击倒率和24h时死亡率。结果 2008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22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61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886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47.66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抗性(R)水平;对氟氯氰菊酯为初步抗性(M)水平。2009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49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652只,经鉴定也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08.67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为R级水平;对马拉硫磷抗性也为R级水平。结论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方法对暴发点或疫情不稳定地区进行处理时,应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达到防制效果;同时为控制疟疾发病,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