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三种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儿48例,随机均分为S3组、S4组和S5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3、0.4和0.5μg/kg联合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追加舒芬太尼0.1μg/kg,术后根据CHIPPS评分予舒芬太尼0.05μg/kg镇痛。记录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中(T2),插管后5min(T3),气腹前(T4),气腹中(T5),气腹后5min(T6),气管拔管前(T7),气管拔管中(T8),气管拔管后5min(T9)的HR、SBP。记录舒芬太尼总量及三组术中、PACU期间需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HR明显减慢、SBP明显下降(P<0.05)。与T1时比较,T2时HR明显增块、SBP明显升高(P<0.05)。与T4时比较,T5~T9时三组只有SBP有所升高(P<0.05)。S4组麻醉期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S5组(P<0.05),S3组舒芬太尼追加率明显高于S4和S5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行短程患儿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良好的术后镇痛,并推荐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4μg/kg。  相似文献   
3.
劳诚毅  全伟斌  黄卫彤  周朝明 《广西医学》2011,33(10):1252-1256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血药浓度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A、B、C3组分别鞘内注射舒芬太尼6μg、8μg和10μg。在镇痛起效时、出现不良反应时及孕妇不良反应消失后分别测定孕妇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待孕妇VASI〉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测定新生儿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结果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给药分娩镇痛时,C组孕妇体内的血药浓度高于A组、B组(P〈0.05),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鞘内首次注射6μg和8μg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2例,随机分A组和B组,各2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8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7.6%。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等优点,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鞘内应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 、B 、C 、D 、E 组。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鞘内注射的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各组剂量分别为6.0、7.0、8.0、9.0、10.0μg ;待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时启用自控 PCA 泵维持镇痛,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0.3μg/mL 的舒芬太尼。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分别测定脐带血血药浓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不同舒芬太尼剂量组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新生儿体内血药浓度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μg 剂量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为(233.93±62.624)min ,脐带静脉血血药浓度为(0.093±0.057)μg /L ,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为了取得最佳镇痛效果,确保母婴安全,分娩镇痛中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应7~8μg 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D、E 5组,分娩镇痛时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分别为6μg、7μg、8μg、9μg和10μg,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维持。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起效后的1 h、3 h、5 h孕妇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新生儿脐带静脉血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孕妇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随着鞘内首次注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P0.01),注射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P0.01);5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镇痛持续时间最长(P0.05);5组新生儿脐带血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组最高(P0.05);E组孕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发生率及胎心改变发生率均高于其他4组(P0.05)。结论 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时,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是7~9μ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型号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头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56例,随机分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 Spinocath导管)26例;B组(内径29G、外径24G Spinocath导管)30例。两组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8μg,经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蛛网膜下腔维持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待孕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观察两组孕妇分娩镇痛后头痛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6.7%;B组的产后头痛发生率为6.7%。结论内径29G、外径24G 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拔除导管;B组(内径29G、外径24G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从Spinocath导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3~4mL再拔管。观察两组孕妇分娩镇痛后头痛的发生率。产后头痛的产妇除常规处理外,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A组出现产后头痛17例(58.6%);B组出现产后头痛1例(3.4%)。A、B两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的产妇经治疗1~3d均痊愈,随访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外径较小的Spinocath导管实施分娩镇痛及蛛网膜下腔充填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再拔管能预防头痛的发生: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娩镇痛术后头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全伟斌 《医学综述》2013,19(8):1475-1478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因其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及母婴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及新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应用于产程早期,可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已成为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并于近几年来在国内临床趋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产妇210例,分为A组(全产程组,宫口开张1~1.5cm)、B组(活跃期组,宫口开张2~3cm)和C组(对照组,不采用分娩镇痛)。A、B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两组的蛛网膜下腔给药和硬膜外腔维持用药相同;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B组的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三组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潜伏期的时间最短,c组的潜伏期时间最长(P〈0.05);B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组(P〈0.05)。结论在宫口开张1~1.5cm的产程潜伏期施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