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晓伟  蒋毅  蒋学斌 《当代医师》2014,(11):1544-1546
目的 研究小儿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患儿100例,ASA分级Ⅰ~ 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A组)50例,单纯芬太尼组(B组)50例.A组术后镇痛用药2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0 μg/kg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组术后镇痛用药20 μg/kg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均用一次性镇痛泵(100 ml)行持续静脉镇痛治疗疼痛,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进行镇静、镇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镇痛镇静效果评分:A组与B组各时点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评分:A组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嗜睡、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瘙痒.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比较,能获得同样镇痛镇静效果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减少芬太尼相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徐传新  胡燕  肖峰  赵业清  蒋学斌 《中国药房》2009,(23):1796-1798
目的:系统评价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共有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1.07(95%CI为0.82~1.40);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1.25(95%CI为0.86~1.82);安全性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0.75(95%CI为0.61~0.92)。结论: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总体上与对照组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上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创伤病人大量失血往往引起失血性休克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和稀释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因此术中监测治疗非常重要。现将我院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42例创伤所致大量失血病人的术中监测治疗做一总结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急诊患者中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1 9~66岁 ,平均 37岁。其中四肢外伤 2 4例 ,腹部外伤(肝、脾破裂 ) 1 4例 ,胸、腹、四肢联合伤 4例 ,术前估计失血量 2 0 0 0~ 35 0 0 ml。2 治疗方法2 .1 麻醉前准备 全面了解病情 ,着重了解病人是否饱食、是否并发重要器官损伤 ,查看病人中枢、循环、呼吸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复安用于硬膜外对术后镇痛引起的呕吐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取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 1 6 0例 ,分为实验组 80例 ,对照组 80例 ,分别用罗哌卡因 吗啡 胃复安 生理盐水、罗哌卡因 吗啡 生理盐水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 ,比较术后呕吐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 :实验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 ,但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结论 :胃复安可明显减少硬膜外镇痛后呕吐并发症的发生 ,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托啡诺为一种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妇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行静脉镇痛,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全静脉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全静脉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从环境和人力技术支持两方面探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全静脉营养支持中的作用。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全静脉营养液(TPN)的配制提供优良的环境支持,药师在TPN处方制定、标准化配制、药学监控和药学咨询上提供技术支持。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TPN的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0-200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量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同时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院中药注射剂2年内消耗金额上升21.92%,销量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等几大类;2年间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报告32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结论:中药注射剂是一类具有发展前途的常用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亦应警惕。  相似文献   
8.
王晓凑  饶裕泉  蒋学斌  李军 《浙江医学》2020,42(13):1386-1390,139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DPNB)在小儿尿道下裂(前段型)尿道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拟行尿道下裂(前段型)尿道成形术的患儿3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级,年龄1~14岁,随机分为两组:DPNB组和骶管阻滞(CB)组,每组17例。患儿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并保留自主呼吸,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DPNB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会阴入路给予DPNB,药物为0.25%罗哌卡因,单侧阻滞0.15ml/kg,双侧阻滞共0.3ml/kg;CB组给予0.5ml/kg相同药物CB。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5个时点(T1:麻醉诱导前即刻;T2:插入喉罩后即刻;T3:切皮即刻;T4:缝合最后一针即刻;T5:喉罩拔除后即刻)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的疼痛评分,出PACU后首次镇痛需求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长、术后尿道漏发生率。结果共有28例患儿完成本试验,DPNB组完成15例、CB组完成13例。两组患儿各时点呼吸频率和除T4时点外的心率以及离开PACU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B组患儿术后24h要求给予镇痛的比例低于CB组,术后24h首次要求给予镇痛时间晚于C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B组患儿出现3例下肢麻木。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术后尿道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会阴入路DPNB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尿道下裂(前段型)尿道成形术,可作为CB的替代和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甲氧明防治椎管内麻醉所致低血压及术中骨水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7-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20例)和麻黄碱组(20例).两组均行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甲氧明组给予1 mg甲氧明、麻黄碱组给予3 mg麻黄碱静脉注射.放置骨水泥前,甲氧明组给予2 mg甲氧明、麻黄碱组给予5 mg麻黄碱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5、15 min及放置骨水泥前、放置骨水泥后2、5、15 min心率、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压变化.结果 麻黄碱组麻醉后2 min心率[(80.9±12.5)次/min]明显快于甲氧明组[(71.7±11.9)次/min ](P< 0.05);麻黄碱组麻醉后2、5min心率[(80.9±12.5)、(77.7±10.7)次/min]明显快于麻醉前[(69.4±10.6)次/min ](P< 0.01或<0.05).麻黄碱组放置骨水泥后2 min心率[(82.9±9.6)次/min]明显快于甲氧明组[(76.2±8.4)次/min](P<0.05),且明显快于放置骨水泥前[(74.7±9.8)次/min](P< 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放置骨水泥前后均未出现低血压.两组术中失血量、总输入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和麻黄碱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中椎管内麻醉诱导所致低血压和术中骨水泥反应均有效,但甲氧明较少有心脏效应而更安全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包皮环切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体表解剖定位法阴茎背神经阻滞组(LM组),骶管阻滞组(CB组),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组(US组),每组40例。LM组按传统解剖定位法行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CB组给予骶管内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US组给予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例数、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患儿术后躁动、恶心、呕吐、阴茎肿胀情况及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FLACC评分法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4h行疼痛评分;记录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情况。结果与LM组比较,CB组和US组患儿术中所需丙泊酚总量明显减少,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阴茎肿胀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均较低,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率降低(均P<0.05),而CB组和U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S组术后未见恶心、呕吐及躁动发生;CB组术后发现7例下肢运动阻滞,明显高于LM组及US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提高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