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胫骨高位截骨术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与3D重建测量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拟行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的22例合并胫骨内翻的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共计23膝,分别通过下肢全长X线片及3D重建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股骨远端外侧角及后倾角,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X线片测得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 angle,MPTA)为(84.5±3.9)°,与3D重建后测量的MPTA为(8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X线片测得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为(87.7±2.7)°,与3D重建后测量的LDFA(88.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X线测得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SA)为(11.4±3.9)°,与3D重建后测量的PSA(12.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中,正常的解剖角度测量,单纯通过X线片测量即可提供相对可靠的结果,但是对于胫骨近端内侧角,尤其是该角度可能影响手术选择、手术预案及术后疗效等方面,3D重建后的测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其中,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组35例,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术前和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髁置换术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3个月;胫骨高位截骨术组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4.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因素比较,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KA组在失血量、术后16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优于HTO组;两组组内HSS评分、WOMAC评分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情况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62例(72膝)大于75岁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记录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2周,1.5、3、6、12月及之后每年门诊随访,应用HS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62例患者中,术中没有死亡和局部并发症。围术期术后系统性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1%,共有8例(12膝)失访,54例(60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9±3.5)个月。HSS评分恢复到平均(86.2±12.8)分,优良率88.3%。结论通过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中、术后密切监护调整,加强出院后的随访和功能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使得全膝关节置换术也可以在高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120”救治的0~25岁青少年及儿童2004-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 RTA)伤情特点,为制订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北京市“120”急救中心2004-2009年转运救治的0~25岁青少年及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患者性别、年龄、事故发生时间、受伤部位、受伤成员和死亡患者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004-2009年交通伤患者共17 232例,院前死亡259例.其中0~ 25岁青少年及儿童道路交通伤4 229例(24.5%),年龄(20.13±4.43)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岁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2)患者中男2 252例,女1 677例,男女比例约为1∶5∶1(P<0.05).(3)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年的受伤患者数量呈下降趋势.1年当中5,9,10月份事故高发;1周中周五到周日发生率较高,周二较低(P>0.05).1天当中,以20:00~23:00事故最多,3:00 ~6:00事故数量最少(P<0.05).(4)受伤部位以四肢关节伤多见(53.4%),其次为头颈部外伤(35%),受伤者多为行人(49.1%).(5)死亡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 19.29±5.30)岁.33例(87%)死亡由颅脑损伤所致,主要发生在7,8月份. 结论 青少年及儿童交通事故伤的情况不容忽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适当增强交通高峰时段的执法力度,提高院前急救的配合,可能对减少青少年及儿童伤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北京急救中心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救治城区道路交通损伤的现状,总结其社会学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改善方法.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急救中心病案室,在收集后者数据时检索并录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7年期间由北京急救中心参与救治的道路交通损伤病例,应用Excel 2007、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共收集符合准入标准的完整病例19 550例,道路交通伤的年发病率约为120人/10万人,死亡率约为4.97人/10万人,其中男性(11 737,60.04%)明显多于女性(7 813,39.96%),平均年龄(38.76±16.84)岁.各年龄组交通伤均多发于每年的10月份,日间多于夜间,以中午前、后最多,但不同年龄患者交通损伤发生的每日时间分布特点不同.受伤者多为行人(7 588,38.81%)和骑自行车者(3 790,19.39%),发生部位多在头面(8 343,42.68%)和下肢(6 828,34.93%),损伤程度以中等损伤为主(11 718,59.94%),造成损伤的一方多为小型汽车(11 490,58.77%).结论:防治道路交通损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院前救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滨州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型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临床分离的65株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普通PCR对MRSA进行4种耐药基因扩增;应用K-B纸片扩散法对19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SCCmec分型显示58株为SCCmecⅢ型的MRSA;5株为Ⅱ型;另外2株不能分型。65株MRSA临床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耐药。4种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aph(2″)93.85%,aph(3')Ⅲ为52.31%,tetM基因的阳性率为92.31%,ant(4')为9.23%。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分离的MRSA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有较高的携带率,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CCmec基因型以Ⅲ型为主,多重PCR法可以有效的用于临床分离的MRSA的SCCmec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口服水解蛋白应用于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80例拟行TK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同时每天口服水解蛋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营养支持.2组在行TKA术后连续营养支持5d后检验相关指标,比较2组在营养支持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营养治疗后实验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前白蛋白(PAB)均相对于治疗之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b、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HCT)、球蛋白、TC数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T-BIL、D-BIL、I-BIL、ALT、AST有改善的趋势,但T-BIL、D-BIL、I-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营养支持联合口服水解蛋白在拟行TKA患者中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期得到证据等级水平更高的关于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指南。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Gene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搜索符合纳入标准并报道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证据等级评价并提取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包含215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篇(105例患者)比较了肱骨近端Neer 4部分骨折保守治疗和肱骨头置换的Constant功能总体评分、分组评分及并发症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eer 4部分骨折,与肱骨头置换相比,保守治疗短期Constant总体评分(WMD =5.69, 95% CI: 0.34~11.03, P=0.04)更高,术后1年肱骨头置换可明显改善疼痛评分(WMD =-2.75, 95% CI: -4.45~-1.04, P=0.002),但总体功能评分与保守治疗无明显差别(WMD =-2.46 , 95% CI: -8.88~-3.96, P=0.14)。另外2篇文献(110例患者)比较了Neer 3、4部分骨折保守治疗和锁定钢板治疗的Constant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情况,Meta分析显示对于两者在改善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其中1篇文献研究显示对于Neer 3部分骨折,锁定钢板可能改善患者总体功能评分。 结论对于Neer 4部分骨折短期内保守治疗功能评分更高,肱骨头置换长期可改善疼痛,但无法改善总体功能评分。锁定钢板对于Neer 3部分骨折患者可能改善总体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