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TRAP酶活力检测法评价0.1、1.0、10.0 μmol·L–1的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特异性蛋白TRAP、整合素β3(ITGβ3)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降低TRAP活性(P<0.05),且对破骨前体细胞活力未见显著影响,提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也显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WB实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特异性蛋白TRAP、ITGβ3和c-Fos等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AP、ITGβ3和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瑞香素对破骨细胞分化及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依普黄酮(10~(-8)mol/L)作为阳性对照,采用1α,25-(OH)2Vit D3诱导乳兔骨髓细胞获得破骨细胞,通过TRAP活力测定、TRAP+细胞计数和骨吸收陷窝面积检测西瑞香素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MTT法测定西瑞香素对MC3T3-E1Subclone14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西瑞香素均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0~(-5)mol/L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西瑞香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中10-5mol/L剂量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西瑞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碎补单体成分柚皮苷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 方法: 通过100 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筛选抑制破骨细胞最强的浓度.在诱导过程中,采用筛选后含柚皮苷的培养基,诱导5 d后,通过TRAP阳性细胞计数和骨吸收面积分析来观察柚皮苷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RAN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与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采用100 μg·L-1的RANKL可成功诱导成熟的、有功能的破骨细胞.柚皮苷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柚皮苷可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RANK,TRAP,MMP-9,NFATc1 mRNA的表达,上调C-fos mRNA表达. 结论: 柚皮苷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和骨吸收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更年春方对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更年春方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凋亡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的"更年春"有物血清培养液培养,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尼尔雌醇作为阳性对照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计数;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面积;采用AnnexinV-FITC凋亡荧光染色结合TRAP染色法计数破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尼尔雌醇组和更年春高剂量组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尼尔雌醇组,更年春高、中剂量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明显减少(P<0.01).与尼尔雌醇组相比,更年春高剂量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更年春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及骨吸收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黑骨藤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维生素D3(VD3)诱导兔骨髓细胞法获得破骨细胞,以形态学观察、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然后通过测定黑骨藤各极性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10,100 mg·L-1)对破骨细胞TRAP酶活力,TRAP+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面积的影响来确定活性部位。结果:黑骨藤水饱和正丁醇层的高剂量组及乙酸乙酯层的中、高剂量组均对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实验中,黑骨藤乙酸乙酯层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抑制骨吸收陷窝面积的作用(P<0.01),而正丁醇层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黑骨藤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能力的主要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盐(ibandronate,Iba)与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结合后对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Iba与HA复合成伊班膦酸盐-羟基磷灰石(Iba-HA)作为实验组,未结合Iba的HA作为对照组。分离、培养、纯化大鼠破骨细胞,Giemsa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及其细胞核的形态和数目。用两组材料与破骨细胞复合培养,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结构变化,SNAFL染色测定破骨细胞内氢离子浓度,骨吸收陷窝面积测定并辅以上清液内胶原C端肽片段(CTx)的浓度测定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结果 Gimsa染色标本可见多核的破骨细胞、细胞核染成蓝紫色,TRAP染色标本可见TRAP酶活性的部位被染成红色,分布于破骨细胞胞浆内。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破骨细胞与Iba-HA复合培养后,较之与HA复合培养的破骨细胞生物活性下降。SNAFL染色显示Iba-HA组破骨细胞荧光强度小于HA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骨吸收检测时面积显示,Iba-HA组小于HA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上清液CTx浓度,Iba-HA组小于HA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与HA处于结合状态的Iba对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骨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的干预作用。方法:3天给药法制备健骨胶囊含药血清;机械分离培养法将新生大鼠四肢长骨干体外分离和培养破骨细胞,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计数、骨片吸收陷窝形态分析,评价健骨胶囊对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吸收的作用。结果:健骨胶囊能减少体外破骨细胞的TRAP阳性细胞数及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结论:健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吸收具有抑制作用,为健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血清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8-异戊烯基柑橘素(8-prenylnaringenin, PNG)和柑桔素(naringenin, NG)影响体外培养破骨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差异,探讨8-异戊烯基团的生理活性. 方法: 从青紫兰乳兔四肢长骨中分离出破骨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α-MEM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5 mol·L-1的PNG和NG.药物干预4 d后进行TRAP染色和TRAP酶活性测定,7 d后进行甲苯胺蓝染色.于加药后48 h内多个时间点进行Annexin V-FITC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凋亡情况,并提取总RNA,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TRAP及Cathepsin K(CTSK)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NG和NG组的TRAP阳性细胞即破骨细胞数均显著减少,TRAP酶活性显著降低,形成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TRAP和CTSK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NG组与NG组相比,以上所有指标均是前者显著低于后者.此外,PNG组的破骨细胞凋亡高峰于加药后12 h到达,而NG组是24 h后到达,且前者的凋亡总数显著高于后者. 结论: PNG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的活性明显高于NG.由于两者分子结构的唯一差别在于8-异戊烯基团,因此,8-异戊烯基团可提高黄酮母核的抗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骨脂水提物在破骨细胞抑制情况下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耦联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补骨脂水提物,利用MTT法测定补骨脂水提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在RANKL诱导的BMMs破骨细胞分化模型中测定补骨脂水提物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并收集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基(CM);采用补骨脂干预后的CM作用于MC3T3-E1前体成骨细胞的间接共培养模型评价补骨脂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耦联功能的影响;利用RT-qPCR法测定破骨细胞分化关键基因以及破骨细胞源性耦联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显示,补骨脂水提物在无细胞毒性的浓度下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耦联功能研究显示补骨脂在破骨细胞分化抑制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耦联功能,其CM分化液不影响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能力;RT-qPCR结果表明补骨脂水提物抑制破骨细胞关键基因DC-Stamp、Oscar和Trap的mRNA表达,促进破骨细胞源性耦联因子C3a mRNA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补骨脂水提物能够在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抑制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耦联功能,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核转录因子-κB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机制。方法:5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1×10-5,1×10-6,1×10-7mol·L~(-1))分别处理5 d和9 d后,进行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分析,处理6 d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K),TRAP,ERα,RANK mRNA表达水平,用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阻断雌激素受体通路验证淫羊藿苷对ERα/RANK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与RANKL诱导组比较,淫羊藿苷可以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和骨吸收陷窝数(P0.05,P0.01),同时显著下调破骨细胞MMP-9,CK,TRAP,RANK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上调ERαmRNA表达水平(P0.05)。ICI182780可抑制淫羊藿苷上调破骨细胞的ERαmRNA表达水平和下调RANK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活性,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破骨细胞的ERαmRNA表达进而下调RANK 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王中华  窦志英  王洋  陈涛  王远志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34-1240
[目的] 针对熟地黄的药性特点,深入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陈皮与砂仁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检测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根据其含量变化,验证其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丰富熟地黄的炮制品种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熟地黄在全国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采用其中具有临床实用特色的方法,即:陈皮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酒蒸法和拌制法),并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熟地黄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指标,采用UPLC-MS检测技术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性状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r=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本实验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在炮制过程中当性状达到药典及传统标准时,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陈皮制熟地黄后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 陈皮制熟地黄可明显稳定和控制毛蕊花糖苷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这对通过相应的炮制方法,在有效保存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扩大熟地黄临床使用范围有积极意义。同时UPLC-MS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逍遥散及其加减方的抗抑郁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逍遥散及其加减方的抗抑郁作用,精简组方、明确药效,为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0.01 g/kg)组,加味逍遥散(16.20 g/kg)组,逍遥散(10.13 g/kg)组,逍遥散去生姜、薄荷(9.79 g/kg)组,逍遥散去生姜、茯苓、薄荷(8.10 g/kg)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其余各组ig相应药物。观察给药后大鼠行为学指标(体质量、糖水消耗率、敞箱实验运动得分)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中皮质酮,皮质和海马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phrine,NE)、5-羟色胺、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皮质和海马中多巴胺、NE、5-羟色胺、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浆中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P0.05),表明CUMS结合孤养大鼠抑郁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显著升高(P0.05),皮质和海马中多巴胺、NE、5-羟色胺、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皮质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逍遥散去生姜、茯苓、薄荷组疗效最佳。结论逍遥散及其加减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中逍遥散去生姜、茯苓、薄荷组抗抑郁作用最强,表明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是逍遥散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配伍药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rowsmith工具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耀  许腾  周玉枝  高晓霞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4):3484-3492
采用文献关联检索工具Arrowsmith从理论层面探讨逍遥散及其单味药抗抑郁的现代药理机制。利用Arrowsmith进行关联文献的检索和发现,从逍遥散单味药、整体复方及共有关联词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借助Cytoscape绘图软件对逍遥散组成药材与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关联性分析。逍遥散中不同的单味药可能通过调节TLR4、TRPV1、Caspase-3、PPARG、COX-2、NRF2、PI3K、ERK1、MAPK、p38 MAPK等靶点,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关键通路影响焦虑、束缚应激、脾虚、学习记忆等发挥抗抑郁作用。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作用部位在海马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通过Arrowsmith工具检索分析为深入阐释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芦根及其混淆品(芦竹根、南荻根和芒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确定芦根及其3种混淆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禾本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质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干燥技术的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重要环节。冷冻干燥技术可较好地保持物料的原有形态及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获得较高质量的干燥物。介绍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着重总结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中药加工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冷冻干燥对药材组织成分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冷冻干燥的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益  刘燕  蓝希明  徐国良  刘红宁 《中草药》2015,46(24):3704-3709
目的考察铁皮石斛提取物(DOE)对胃癌癌变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DOE高、低剂量组。采用大鼠ig给予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00 mg/kg,每10天ig 1次,持续3个月诱导胃癌癌变模型,造模同时给予DOE,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HE染色分析胃组织癌变程度,计算癌变率;RT-PCR测定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Bax、Bcl-2 mRNA表达情况:TUNEL法测定胃组织中细胞凋亡;ELISA测定血浆中EGF、EGFR的量。结果 DOE高剂量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癌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OE能显著降低胃组织中EGF、EGFR mRNA以及血浆中EGF、EGFR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并能够明显升高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TUNEL法显示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DOE能够抑制大鼠胃癌癌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组织中EGF、EGFR mRNA表达与血浆中EGF、EGFR的量有关,同时降低Bcl-2 mRNA、升高Bax mRNA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deco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DCMM)的苦度叠加规律。方法以生物碱类(黄连Coptidis Rhizoma、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is Cortex、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Radix)、萜类(穿心莲Andrographis Herba、野菊花Chrysanthemi Indici Flos、苦楝皮Melia Cortex)、糖苷类(龙胆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黄芩Scutellariae Radix、连翘Forsythiae Fructus)9种苦味DCMM为研究载体,在单味载体呈味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二元(6组)、三元(10组)叠加实验,通过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及电子舌法(electrionic tongue,E-tongue)分别评价其苦度,建立二元、三元叠加时叠加苦度-质量浓度对数(IZ-ln C)、叠加苦度-叠加前分苦度(IZ-I)、口尝叠加苦度-电子舌叠加苦度(IZo-IZe)拟合模型,探索其苦度叠加规律。结果 THTPM法中,二元叠加IZ-ln C、IZ-I共12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868,P0.05,n=6),模型类型为二次多项式或近似结构的模型(下同);三元叠加IZ-ln C、IZ-I共20组,拟合出18组有意义模型(Rc2≥0.659,P0.05,n=6)。E-tongue法中,针对3类味觉信息进行分析,二元叠加IZ-ln C、IZ-I共36组,均拟合出有意义模型(Rc2≥0.689,P0.05,n=6);三元叠加IZ-ln C、IZ-I共60组,拟合出52组有意义模型(Rc2≥0.662,P0.05,n=6)。IZo-IZe中,二元叠加共18组,拟合出8组有意义线性模型(Rc2≥0.727,P0.05,n=6);三元叠加共30组,拟合出13组有意义的线性或对数模型(Rc2≥0.670,P0.05,n=6)。结论叠加后苦度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叠加实验良好模型获取率为(二元100%,Rc2=0.936;三元87.5%,Rc2=0.906),而IZo-IZe中有意义的模型获取率较低,即以IZe预测IZo的方法目前尚不成熟;二元、三元叠加中原始苦度越高的饮片对IZ贡献度越大;黄连在同类型和不同类型叠加中苦度贡献度均最大;除黄连+黄柏+黄芩组存在因成分间可能发生沉淀反应等导致叠加后的苦度降低外,未发现更多因各成分交互作用而产生异常的苦度促进或拮抗现象;IZo-IZe相关性随组分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肝肠引起的首过代谢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进展,以期为黄酮类药物的代谢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分别按照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介绍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研究方法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体内法中重点介绍了斑马鱼模型、菌群人源化动物模型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在体法总结了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体外法中主要介绍了Caco-2细胞模型、离体消化道内容物温孵法、肝肠微粒体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和基因重组代谢酶法。近年来,LC-MS-MS、微透析技术等仪器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药物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在微量药物浓度测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一些新的模式生物和代谢模型如斑马鱼模型、菌群人源化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和人源化肝脏嵌合体小鼠模型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发展迅速,各种代谢模型及方法必将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快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步伐,进一步推动黄酮类新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叶绿体基因的药用梅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金梅  杨亚湉  钱程程  吴瑞  王瑞  黄璐琦 《中草药》2022,53(17):5469-5475
目的 对药用梅Prunus mume开展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其遗传变异情况、单倍型地理分布格局,推测其起源和多样化中心。方法 采用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rps16、trnS-trnG、ycf1b)对我国23个地区的药用梅野生群体进行测序,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分析。结果 药用梅共检测出2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0,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 71。AMOVA分析显示,药用梅在cp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表明该物种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群体间基因流主要以花粉流为主。中性检验和失配分布分析表明药用梅群体历史是基本稳定的,没有经历明显的快速扩张事件。单倍型中H2是分布最广泛的共享单倍型,H1、H15位于单倍型网络图中心位置。结论 药用梅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群体遗传性较高,四川、福建作为药用梅主产区,也是其起源和多样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