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阳利湿方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通阳利湿方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2.05%,观察组有效率94.8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0、IL-1β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阳利湿方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较为多见,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可靠。2012-02-2013-03,我们根据患者急性期神经根水肿的特点,采用通阳利湿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27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北中医》2021,43(4)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对照组60例予非直视下刃针松解治疗。2组均隔3 d治疗1次,治疗5次。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YT20)评分;观察2组治疗安全性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脱落5例,实际完成55例,对照组脱落7例,实际完成53例。治疗组治愈率63.6%(35/55)、总有效率90.9%(50/55),对照组治愈率41.5%(22/53)、总有效率86.8%(46/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YT20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5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复发率5.7%(2/35),对照组复发率13.6%(3/22),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塞来昔布口服,观察组49例用舒筋养血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NF-α指标、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消除疼痛,改善颈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65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输液治疗的基础上加颈椎牵引、针灸、中药熏蒸。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d为l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78.3%,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单项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组对颈臂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阳利湿方对大鼠颈神经根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椎管插线法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根性疼痛大鼠模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20只。术后第5天、第20天分别对大鼠自发痛、步态评分、痛阈、游泳时间进行统计。结果:通阳利湿方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根性疼痛的相关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阳利湿方能明显减轻大鼠模型颈神经根急性根性疼痛,且提示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杠杆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颈型(60例)、神经根型(60例)、椎动脉型(60例)颈椎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3型各30例)予特异性短杠杆手法治疗,对照组90例(3型各30例)予非特异性长杠杆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异性短杠杆手法在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长杠杆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针刀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颈椎牵引治疗。2组均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3个疗程后统计近期疗效,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统计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43%,对照组总有效率64.86%;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48.57%。治疗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客观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患者采用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评价安全性、变异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总体疗效:临床控制16例(26.67%),显效17例(28.33%),有效24例(40.00%),无效3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路径诊疗方案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学指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穴位敷贴配合针法治疗,对照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PQ、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镇痛,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经筋气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结合低频电治疗,每天1次,5次为1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改善情况,NDI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NDI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NDI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67%和83.3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筋气血理论指导下,针刀疗法可显著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痛煎剂配合止痛散外敷、TDP神灯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痛煎剂口服,止痛散外敷、TDP神灯照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治愈37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41%。[结论]颈痛煎剂口服、止痛散外敷、TDP神灯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颈腰止痛药配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结合牵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扶阳宣痹汤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扶阳宣痹汤口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仅予颈椎牵引,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阳宣痹汤结合牵引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注射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痛点针刀闭合松解、颈椎椎间孔注射和针刀松解与椎间孔注射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价颈椎功能情况,并于3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联合组VAS及NDI评分均优于针刀组和注射组(P<0.05),且针刀组与注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治疗方案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的疗效优于两者的单一疗法,能更好地改善颈椎疼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国际标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量表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MPQ量表评分、NDI量表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SF-MPQ量表评分与治疗后相比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愈显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愈显率为46.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较快,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且作用稳定,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筋痹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筋痹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给予筋痹方加减治疗,疗程28天,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3个月患者症状、体征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50例病例中,痊愈58例,好转80例,无效12例,治愈率为38.67%,总有效率为92.00%。治疗前后比较,颈肩部疼痛与不适、上肢疼痛与麻木、手指麻木、工作和生活能力、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腱反射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与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内服筋痹方为主的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清IL - 1β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组)、对照1组(针刺组)、对照2组(中药离子导入组),每组各30例,观察各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IL - 1β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各组血浆IL - 1β含量均降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IL -1β的含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