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其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住院病人中筛选出无心、脑、肾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64例,节律正常者29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与阴虚阳亢分型关系密切(P<0.01)。结论: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主要病机。提示中医辨证治疗。需抓住阴虚为本,阳亢为标,以调整阴阳为主。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文献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机检中文科技期刊和CBMD以及手检1949~2002年间的原发性肝癌中医文献. 文献入选标准:(1)符合1977年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西医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分型针对并涵盖原发性肝癌整个疾病,而非其某一阶段(如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3)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所有中医证型,而非就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证型进行分析或研究的文献;(4)临床研究文献;(5)中医辨证分型有具体病例数记载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原发性痛经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西药和中药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按辨证分型分成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四种.116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用中药合艾灸三阴交穴按四型治疗.结果:中药合艾灸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中药合艾灸按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证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历史回顾我院近3年中住院5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血管损害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17.7%、痰湿壅盛12.8%、肝肾阴虚11.7%、阴虚夹痰湿8.7%、气滞血瘀8.3%、肝火亢盛8.3%。合并的靶器官损害心58.8%、脑53.1%、肾9.3%、血管40.1%。其中痰湿夹血瘀型最易损害心血管,阴阳两虚型最易损害脑血管。结论:提示中医证型可能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和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的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近5年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资料的抽样调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诊断以眩晕病为主,其证型分布呈多元化态势,以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及气阴两虚证为主要证型,且其构成比与年龄、合并病有关(P0.05或P0.01),而与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主要证型以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及阴虚阳亢证居多,其构成比根据合并病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风血尿酸变化与中医分型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型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及痛风中医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痛风中医证型与血尿酸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风湿热痹组血尿酸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原发性痛风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组血尿酸变化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指标的差异可能与痛风中医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诊断的规范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对列研究方法,制作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量化调查表,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社区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54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组病例中医证型要素分布以肝阳上亢证居多,瘀血阻络证最小,其比例大小依次为肝阳上亢证&gt;肾阴亏虚证&gt;痰浊中阻证&gt;气血亏虚证&gt;瘀血阻络证.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患病机体的个体差异性,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建立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型要素诊断标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将5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应用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按Sokolow—lyon指数诊断左心室肥厚。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型、阴阳两虚证型病人心室肥厚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组别。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讧型,阴阳两虚证型病人左心室肥厚的发病率较高,心脏靶器官的损害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NO/NOS系统、内皮素(ET-1)、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4例E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测定NO、NOS、ET-1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质量指数。结果肝火亢盛证、痰湿盛证及阴虚阳亢证的左室质量指数明星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iNO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证及痰湿壅盛证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P〈0.01)。NO、NOS、ET-1水平在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的LVMI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结论LVMI可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及严重程度的依据之一。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EH患者的iNOS水平较高,iNOS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痛患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HRV)间的关系,为高血压病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按中医辨证观察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4个类型,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5min短时程频域分析的有关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原发性高血压4型的HRV(TP、VLF、LF、HF)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显著(P<0.05或P<0.001),且呈肝火亢盛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依次降低的趋势,不同证型之间HRV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HRV的部分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尿β2微球蛋白、尿微白蛋白、尿转铁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7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三蛋白,分析尿三蛋白异常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尿三蛋白异常与高血压病病程及中医证型中痰浊上蒙型、肝肾阴虚型关系密切。结论化痰及补肾法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学诊断特点存在的相关性规律。方法:观察组为我院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对照组为我院133例原发性高血压未出现肾损害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虚型、血瘀型、阴虚型、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尿五蛋白即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分析两组间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清胱抑素C、尿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中气虚型较血瘀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气虚型、血瘀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型,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阴虚型较阳亢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其余各型,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学分型存在相关性规律,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多证型之间的联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然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结果:7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为618例(85.8%),体力劳动者为102例(14.2%);20~29岁为354例(49.2%),30~39岁为264例(36.7%),40岁及以上为102例(14.2%);居于前三位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湿盛证162例(22.5%)、痰火上扰证120例(17.5%)、脾虚肝旺证114例(15.8%)。结论:本组调查的7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主要是与脾肾有关,体力劳动者主要与肝脾有关;年龄在40岁以前的患者主要与肝脾有关40岁及以上患者,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轻、中、重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方法:随机把治疗组分为60例,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分为肝阳上亢型、肝火上炎型、肝肾阴虚型,采用平肝潜阳、抑木泻火等辨证论治。结果: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能够取得令人满意效果,而且相对西医来讲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长期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医体质及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60例pSS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 结果:60例pSS患者中女性58例(96.67%),平均年龄52岁,平均病程63个月,常住地为新疆。首发临床症状最常见为口干、眼干、关节肿痛,少见皮肤黏膜和血液系统损害。以气阴两虚证(48.33%)最多,其次为湿热浸渍(26.67%)、脾气虚弱证(25.00%)。中医体质以阴虚质(58.33%)、阳虚质(58.33%)所占比例最大,其后分别为气郁质(48.33%)>气虚质(45.00%)>血瘀质(38.33%)>痰湿质(36.67%)>湿热质(18.33%)>特禀质(13.33%)>平和质(1.67%)。复发患者中未接受过pSS健康教育者达51.11%。结论:pSS患者中医体质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阴虚质、阳虚质是其最常见的体制类型。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大部分复发患者未接受过pSS的健康教育。提示临床应根据pSS患者中医证型及中医体质特点,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加强pSS的健康管理,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能较好反映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昼夜变化规律等特点的中医分型方法.方法 对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自拟的八纲辨证标准,及目前常用的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方法分别进行分型分组,从血压变异、昼夜节律、血压负荷等方面比较几种分型方法特点.结果 自拟的八纲标准分型临床证型诊断覆盖率最高,且血压变异及昼夜变化规律在各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新药标准分型方法的血压负荷值变化最为显著.上海标准分型方法,覆盖率最低,分型太细反致各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 研究调整高血压病血压节律的机理及药物作用时采用八纲标准最佳,研究药物降压作用时可考虑采用新药标准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63例)、肝火亢盛型(21例)、痰浊壅盛型(75例)和阴阳两虚型(1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FT3、FT4水平。结果EH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阳两虚组T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证型组;肝火亢盛组FT3值和痰浊壅盛组TSH值在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阴虚阳亢组60岁以上患者的T3、T4、TSH和F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T3浓度值明显降低,与EH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EH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甲状腺激素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证型EH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身体功能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的EH中随年龄呈现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证型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对1994年至今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2χ检验对总结出的9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气虚型、脾虚痰湿型、气血瘀滞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常见证型。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临床辨证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让患者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将其划分为肝火上亢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分析本组患者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四种证型的发生率中,肝火上亢型的发病率最高,依次为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根据患者病情的延长,其病情的发展规律是由实向虚逐渐演变,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赵咏芳  张戈 《中医正骨》1998,10(5):9-10
对62例年龄在50 ̄80岁的女性进行了桡骨骨密度测量,同时按照中医虚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发现,在37例骨量减少的患者中,肾虚者34例(其中28例为肾阴虚),脾肾两虚者3例,无单纯脾虚者;各型骨量减少程度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主要是肾阴虚,宜按肾主骨的理论论治,也提出了健脾能取效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