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究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在呼吸科护生规培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7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带教。比较两组规培护生护理能力及带教质量。运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护生规培后理论知识成绩[(95.29±3.13)、(86.29±5.13)]均高于规培前[(78.22±4.48)、(77.29±5.13)]。研究组规培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案汇报等3项成绩及综合素质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带教质量的各项指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可提高呼吸科护生规培教学的质量及护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evo Po 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与钠钙交换体1(NCX1)的相关性。方法取36只SD大鼠,构建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待血流动力学稳定0. 5 h后,缺血0. 5 h复灌1 h构建大鼠MIR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离体心脏灌注KH液2 h)、模型组(离体心脏灌注KH液0. 5 h,停止灌注0. 5 h,接着恢复灌注1 h)和实验组(复灌即刻用3%的七氟烷持续灌注15 min,其他同模型组),三组各12只。比较三组大鼠平衡灌注期(T0)、再灌注0. 5 h(T1)和再灌注1 h(T2)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大鼠NCX1、兰尼碱受体2(RyR2)及L型钙通道(LTCCs)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NCX1、RyR2及LTCC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相比T0,模型组再灌注0. 5 h(T1)和再灌注1 h(T2)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显著增高(P 0. 05),而最大左心室发展压下降速率(-dp/dt)、最大左心室发展压上升速率(+p/dt)、心率与左心室发展压的乘积(RPP)显著下降(P 0. 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T1和T2时LVEDP显著增高(P 0. 05),而-dp/dt、+dp/dt和RPP显著下降(P 0. 05);相比T0,实验组T1和T2时LVEDP显著增高(P 0. 05),T1和T2时LVED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 0. 05);实验组T1时-dp/dt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 0. 05),T2时-dp/dt较T0显著下降,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 05);实验组T1和T2时+dp/dt和RPP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 0. 05)。三组大鼠RyR2和LTCCs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模型组大鼠NCX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而实验组大鼠NCX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 0. 05)。三组大鼠NCX1、RyR2及LTCCs m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Sevo Po C可促进MIRI大鼠心功能恢复,其具有保护MIRI的作用,而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抑制NCX1表达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靶控输注( TCI)时在不同效应室浓度(Ce)下皮肤电传导(SC)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特点.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25~55岁,ASA(Ⅰ~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在效应室浓度达到3μg/mL后停止靶控;同时记录靶控期间BIS值、SC值、MAP和HR.比较各监测指标在效应室浓度为:0、0.5、1.0、1.5、2.0、2.5和3.0μg/mL时各自的变化差异,以及与Ce的相关性.结果 SC值和BIS随着Ce的增加逐渐变小,MAP和HR无显著性变化;各监测指标与Ce进行相关分析显示,BIS(r =-0.872,P<0.01)较SC值(r=0.766,P<0.01)稍高,HR最低(r=0.136,P<0.05).当Ce在0~1.5μg/mL时SC与Ce的相关系数(r=-0.852,P<0.01)较BIS(r=-0.801,P<0.01)高;当Ce在1.5~3.0μg/mL时,SC与Ce的相关系数(r=-0.791,P<0.01)较BIS(r=-0.890,P<0.01)低.结论 在异丙酚靶控输注下,BIS与SC较MAP和HR更好的反映了Ce的变化;在Ce为0~1.5μg/mL时,与BIS相比,SC对反映Ce的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插管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插管的半数有效量(ED_(50)).方法 择期短小手术患者26例,ASA Ⅰ-Ⅱ,年龄25~45岁纳入研究.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跟睑反射消失后,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3%,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调整芬太尼剂量(剂量梯度为0.4 μg/kg),静脉注射芬太尼4 min后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熵指数(Entropy indices)的基础值以及捅管前后1 min及插管后3 min的变化.结果 8%七氟醚诱导,维持呼气末浓度3%,成功无肌松气管插管的芬太尼ED_(50)为(1.2±0.3)μg/kg,采用probit分析方法 芬太尼ED_(50)和ED95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 μg/kg(0.9~1.6) μg/kg和1.9 μg/kg(1.6~3.9) μg/kg.结论 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3%,无肌松满意气管插管的芬太尼ED_(50)为(1.2±0.3)μ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困难气道的预测指标对光杖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择期手术需全麻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125例,ASAⅠ~Ⅲ级.气管插管前对每位患者的体重指数、张口度、颏甲距、Mallampati 分级(MC)、Cormack-Lehane评分(Laryngoscopy grades,LG)进行测定.全麻诱导后,在光杖引导下行经口气管插管.观测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成功概率,并探讨体重指数、MC、LG等上述因素对光杖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结果:总的插管成功概率是96.7%(118/122),全部患者成功插管的平均时间为(10.62±6.00)s.上述困难气道的预测因素中MC (β=0.441,t=7.339, P=0.000),LG(β=0.413,t=6.988,P=0.000)对插管时间影响较大.结论:光杖引导下经口插管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困难气道的预测指标会影响光杖插管时间,其中MC,LG对插管时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七氟醚两种低流量洗入半紧闭环路的浓度变化.方法 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洗入新鲜气体流量分别为2.0 L/min或1.0 L/min,七氟醚蒸发罐麻醉药设定浓度(F_D)为2%.记录肺泡内麻醉药浓度(F_A)、吸入麻醉药浓度(F_I)和FA/FI.结果 七氟醚低流量洗入120 min后A组F_A及F_I分别为(1.47±0.12)%和(1.69±0.09)%,B组分别为(1.23±0.13)%和(1.46±0.11)%,两组内的FA与F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_A/F_D和F_I/F_D在A组分别为0.73 ±0.07和0.85±0.08,B组为0.62±0.06和0.73±0.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中的F_A/F_I分别为0.87±0.08和0.85±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七氟醚低流量洗入麻醉环路120 min后对两组间的F_A和F_I有不同影响,但对两组间的F_A/F_I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时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时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全麻患者84例,按芬太尼不同诱导剂量随机分成芬太尼2、4、6、8 μg/kg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靶控输注异丙酚,当(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达到(45±5)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 4 min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麻醉前(T0)、静注芬太尼4 min后(T1)、意识消失时(T2)、BIS数值降至(45±5)时(T3)、气管插管即刻(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时收缩压(SP)、心率(HR)、BIS值和T2、T3时异丙酚的靶控输注浓度(Ce)值和用药剂量.同时记录T1~T2(T1~2)、T1~T3(T1~3)的时间及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2、T3时芬太尼4、6、8 μg/kg组患者所需异丙酚Ce、用药剂量、所需时间均较芬太尼2 μg/kg组低(P<0.05);T2时,T1~2时间和用药剂量在6μg/kg组较4 μg/kg组减少(P<0.05);T3时,T1~3时间和用药剂量在6 μg/kg组和4 μ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芬太尼2 μg/kg组较其它3组高(P<0.05),心动过缓/呛咳反应的发生率6、8 μg/kg组较2、4μg/kg组高(P<0.05).结论 4种剂量的芬太尼都能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诱导时间,其中4 μg/kg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的协同作用较为明显且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BIS和AAI监测麻醉深度指导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对刺激的心血管反应。方法5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AAI组(术中监测AAI)和BIS组(术中监测BIS),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诱导后根据病人BIS值50±5或AAI值20±5调整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靶控浓度,每次以1ng/ml为增减变量。记录诱导前T0、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T2、人工气腹开始T3、人工气腹开始后10minT4、手术结束停止给药后5min后T5等各时点AAI或BIS值,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计算两组雷米芬太尼总用量。结果两组诱导后AAI和BIS均迅速下降,在插管时,AAI组AAI值明显升高,BIS组BIS值无明显变化,两组平均动脉压在T1降低,T2、T3时点升高,且与T0比明显升高(p〈0.05,p〈0.01),组间比较T3时点BIS组高于AAI组,且BIS组发生高血压比例明显大于AAI组。结论AAI和BIS都不能很好预测伤害刺激的心血管反应,但AAI比BIS相对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