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利湿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VEGF的含量,并对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7组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VEGF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VEGF含量均较模型组低(P<0.01),其中,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更明显;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肾利湿法处方可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VEGF的表达,对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UUO模型组(n=18)、洛丁新组(n=18)和清化固肾排毒方高剂量组(n=18)、中剂量组(n=18)、低剂量组(n=18)。6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观察给药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体毛色泽、大便形状等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各组分别于第7、14、21天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蛋白定量(24 h UP),采集血液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留取手术侧肾脏组织进行相关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增长缓慢,血Scr、BUN升高(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各指标程度加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组、洛丁新组大鼠的血Scr、BUN下降(P<0.05),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TGF-β1、α-SMA表达降低 (P<0.05);与洛丁新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以抑制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下调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EMT和ECM的积聚,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NALP6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痛风舒组、西药秋水仙碱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天1次进行药物灌胃。在第7天给药1 h后,采用改良复合氧嗪酸钾和尿酸钠造模方法制作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4 h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尿酸、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内NALP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补肾利湿中药复方干预的中药中剂量组,其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体内血尿酸值明显下降,血清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补肾利湿中药复方干预的中药高剂量组,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内NALP6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NALP6-caspase-1-IL-1β这一炎症信号通路是补肾利湿中药复方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颗粒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及补肾活血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雷公藤多苷(终浓度50 μg/g)连续灌胃14天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其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观察大鼠动情周期改变及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 的表达  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LH水平有一定程度升高,且E2水平有所降低,但LH及E2的改变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各剂量组大鼠FSH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除中药高剂量组外,低、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补肾活血方组大鼠E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除中剂量组外均有明显升高(P<0.01)。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颗粒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升(P<0.01),Bcl-2 蛋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P>0.05);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ax及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而Bcl-2 蛋白表达仅略有增强(P>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诱发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致卵巢早衰;补肾活血方能降低Bax 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对雷公藤多苷所致卵巢早衰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观察补肾利湿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BG)、模型组(MG)、中药对照组(CMCG)、西药对照组(WMCG)及中药复方低、中、高浓度组(CMLG、CMMG、CMHG),每组12只。采用MSU联合草酰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7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各组大鼠血清IL-17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中药复方低、中、高浓度各组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与中药复方中浓度组比较,IL-17含量差异不大(P>0.01)。结论:补肾利湿法处方可明显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7的表达,对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比较载雷公藤甲素甘油醇质体新型经皮给药系统与雷公藤甲素凝胶贴膏剂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作用。  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甘油醇质体,测定其粒径分布与包封率;采用聚丙烯酸钠交联法制备雷公藤甲素凝胶贴膏剂;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比较雷公藤甲素甘油醇质体与凝胶贴膏对佐剂型关节炎改善作用的优劣。  结果:所制备的雷公藤甲素甘油醇质体平均粒径为(153.10±2.69)nm,电动电位为(-45.73±0.60)mV,包封率为(75.97±0.94)%。透射电镜下观察磷脂囊泡近圆形,表面光滑,分布均匀。局部用药后,与阳性药组(雷公藤多苷口服给药)相比,醇质体组对大鼠的体质量影响较小;醇质体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足跖容积,以及血浆中TNF-α、IL-6与IL-1β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凝胶贴膏组相比,醇质体组经皮给药对TNF-α、IL-6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  结论:采用甘油醇质体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改善药物的经皮递送,从而增强雷公藤甲素改善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8和TNF-α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痛风舒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尿酸钠和氧嗪酸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补肾利湿法处方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痛风舒做组间对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8、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高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痛风舒组IL-1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利湿法可降低IL-18和TNF-α的水平。补肾利湿法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莱菔承气汤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大鼠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术后24 h,治疗组灌胃莱菔承气汤(5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10 ml/kg),给药21天。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进食量和体质量、尿D-木糖和血清瘦素水平变化  结果:①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日平均进食量和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②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尿D-木糖含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血清瘦素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  结论:莱菔承气汤可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大鼠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改善胃肠吸收功能和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然后将剩余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诱导为糖尿病模型,并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黄芪低、中、高剂量组。干预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大鼠尿液、血清及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肾皮质丙二醛(MDA)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并对肾脏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各剂量组MDA及8-OHdG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P<0.01),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其中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  结论:黄芪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程度,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机制  方法:取40只SD大鼠制成右后肢小腿骨折不愈合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推拿组2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不予治疗,推拿组施以相应推拿手法,连续治疗10周。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第3、10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骨痂中Ⅰ型胶原含量,同时行骨痂组织切片并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第3周血清TNF-ɑ、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第10周Ⅰ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切片观察可见,推拿组骨痂组织内骨小梁形成明显高于模型组。推拿组X线片均显示骨折断端骨折线模糊,有桥梁骨痂生长;模型组则显示断端硬化、间隙增大、髓腔封闭未愈合  结论:推拿在骨折愈合前期(第3周)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TNF-ɑ和IL-6含量,激发炎症反应而诱导骨痂形成;后期(第10周)则能促进Ⅰ型胶原合成,加速骨痂生长,完成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鼻敏感方对这4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  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鼻敏感方组、氯雷他定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9%NaCl溶液、鼻敏感方水提剂、氯雷他定水溶液灌胃。观察给药前、给药7天后、14天后、28天后大鼠行为表现,28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4、IFN-γ、IL-17、IL-10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给药7天后、14天后、28天后,鼻敏感方组及氯雷他定组较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明显减轻(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水平升高,IFN-γ、IL-10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方组及氯雷他定组IFN-γ、IL-10水平升高,IL-4、IL-17水平降低(P<0.01)  结论:鼻敏感方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剂,其治疗机制之一是通过影响IL-4、IFN-γ、IL-17、IL-10水平从而调节Th1/Th2和Th17/Treg细胞间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者中医体质、辨证分型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纳入118例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中的有关标准辨别中医体质类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比较不同体质类型、不同中医证型IL-1β、IL-6水平的差异。  结果:①11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平和质65例(55.1%),阳虚质25例(21.2%),其他偏颇体质28例(23.7%)。②11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脾肾亏虚型49例(41.5%),阴虚阳亢型18例(15.3%),气血不足型17例(14.4%),其他证型34例(28.8%)。③平和质组和非平和质组比较,IL-1β和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脾肾亏虚型与非脾肾亏虚型比较,IL-1β和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多见,中医辨证以脾肾亏虚型为主;平和质组的IL-1β、IL-6水平高于非平和质组,脾肾亏虚组IL-1β、IL-6水平低于非脾肾亏虚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味四物四藤汤不同工艺提取物(TFT-I,TFT-Ⅱ)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双氯芬酸钠组(0.007 g·kg-1)、TFT-I低、高剂量组(1.24,2.48 g·kg-1)、TFT-Ⅱ低、高剂量组(1.48,2.96 g·kg-1),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 d,于第5天用尿酸钠晶体法造模。观察造模24 h后大鼠步态;用纸带法测定不同时相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踝关节组织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环氧化酶-2(COX-2)的水平,采用同分异构体原理测定大鼠关节组织中前列腺素-2(PGE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大鼠8 h关节肿胀(0.07±0.01)cm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于8 h达到高峰(0.52±0.02)cm(P<0.05),踝关节组织中IL-1β,COX-2和PGE2水平均升高,分别为(4.79±0.34),(14.94±1.50)μg·L-1和(1.57±0.16)×10-2A)(P<0.05)。与模型组相比,TFT-I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步态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TFT-I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组织中IL-1β,COX-2和PGE2水平,分别为(3.57±0.40),(11.72±1.17)μg·L-1和(1.20±0.11)×10-2AP<0.01);TFT-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步态、降低踝关节肿胀度及上述炎性因子无显著影响。结论:TFT-I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IL-1β,COX-2和PGE2的水平有关;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加味四物四藤汤中来自“黄芪和四物汤”的醇溶性成分可能是本方剂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ickkopf-1(DKK-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补肾利湿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灌胃痛风舒片溶液和秋水仙碱溶液,补肾利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8.7、37.4、74.8m L/kg补肾利湿中药复方,每日1次,连续7d。随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尿酸钠和氧嗪酸钾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造模4h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hs-CRP和DKK-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hs-CRP和DKK-1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hs-CR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以西药对照组和补肾利湿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各给药组大鼠血清DKK-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利湿中药复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hs-CRP水平,对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作用;对降低DKK-1效果不明显,可能与急性期血清中DKK-1表达特点有关,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4T1(4T1-luc)接种于小鼠第二对乳房脂肪垫建立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于接种后第5 天随机分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全方组、益气组、冲任组、解毒组,每组10只。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以“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进行干预,共30天。计算肿瘤抑制率,以生物发光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过程,通过肺转移灶定量分析观察小鼠肺转移情况,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原位瘤中Foxp3、TGF-β1、CD4+等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原位瘤组织中Foxp3、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D4+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Foxp3、TGF-β1、 CD4+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Foxp3、TGF-β1、 CD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均有抑瘤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Foxp3、TGF-β1、CD4+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黏膜及回盲部黏膜层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OT)表达的影响,从实验角度探索该方对IBS-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健脾方高剂量组、温肾健脾方中剂量组、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等6组,各组8只。参照AL-Chaer造模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治疗组分别予温肾健脾方免煎剂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对照组予四神丸方免煎剂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0.9%NaCl溶液灌胃,给药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及回盲部黏膜层CCK、MOT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改善情况优于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回盲部黏膜层CCK、MOT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回盲部CCK、MOT表达降低,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结肠黏膜、回盲部CCK、MOT表达低于温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肾健脾方高、中剂量组结肠黏膜、回盲部CCK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肾健脾方对IBS-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结肠黏膜、回盲部黏膜层CCK、MOT的表达而起到调节胃肠道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抑制作用。  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OVA模型组、玉屏风散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肺匀浆TSLP检测使用ELISA方法,肺组织TSLP m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TSLP在肺部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结果:在肺匀浆中TSLP在OVA诱导的哮喘模型组并未发现增高,且各组TSL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显著增高,而玉屏风散和地塞米松均能显著降低IL-13和IL-17水平(P<0.05,P<0.01)。TSLP mRNA在哮喘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强(P<0.05)。给予玉屏风散和地塞米松对TSLP及其TSLP mRNA无抑制表达作用(P>0.05)。  结论:玉屏风散能降低哮喘模型小鼠的肺部IL-13和IL-17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但对TSLP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TGF-β1/Foxp3/RORγt通路探讨清窍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雌性SD大鼠,其中30只构建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0.003 g/100 mL)、清窍胶囊低剂量治疗组(0.36 g/100 mL)、清窍胶囊中剂量治疗组(0.54 g/100 mL)、清窍胶囊高剂量治疗组(0.72 g/100 mL),每组6只,另6只设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相同容积的蒸馏水,1次/天,连续14天。给药结束采血,处死,采样待检。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中耳炎症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白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和胸腺Th17/Treg细胞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叉头盒P3(Forkhead Box P3,FOXP3)、IL-17、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t,RORγt)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RORγT、Foxp3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大鼠黏膜层明显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TGF-β、IL-6、IFN-γ、Th17、Treg细胞、IL-17、RORγT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Foxp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窍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中耳炎炎细胞浸润,明显降低模型大鼠TGF-β、IL-6、IFN-γ、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水平(P<0.05),并明显降低模型大鼠Treg细胞、RORγT水平,明显升高Foxp3表达(P<0.05)。结论 清窍胶囊可有效地调节TGF-β/Foxp3/RORγt信号通路,进而调节Treg和Th17细胞介导的中耳炎的发生及发展,改善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yr61在痛风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同时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Cyr61及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典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清热利湿组、通络组、秋水仙碱组和慢病毒组。造模72h后取材,随后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IL-1β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yr61 mRNA和蛋白及IL-1β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干扰Cyr61表达后,慢病毒组IL-1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虎杖组Cyr61mRNA和蛋白表达、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清热利湿组Cyr6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通络组Cyr6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yr61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参与GA的炎症过程,清热利湿通络法可通过下调Cyr61及IL-1β的表达水平,拮抗急性痛风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通过药理学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注射牛Ⅱ型胶原及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性(CIA)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0.9 mg·kg-1)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高剂量(5.13、20.52 g·kg-1·d-1)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通过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程度、记录大鼠体质量、测定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变化明确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明确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29天起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第15天起足肿胀度及关节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1),踝关节形态功能受损,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1),膝关节滑膜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低、高剂量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足肿胀度与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下降(P<0.05,P<0.01),踝关节功能形态明显好转,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显著下降(P<0.01),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膝关节滑膜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通过负性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从而缓解CIA大鼠体内炎症反应,显著缓解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