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与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贴壁培养法获取、纯化BMSCs,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采集空白对照大鼠、益气药、活血药、益气活血中药灌胃大鼠含药血清,用10%浓度以上不同含药血清培养第三代BMSCs,置于37℃,5% CO2培养箱中孵育。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噻唑基四唑比色法(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细胞活性,绘制生长曲线,观察10%益气、活血、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BMSCs,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106呈阳性表达,基本不表达CD45、CD34;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第2、4、5天细胞快速增长,均较前一天增长明显( P 〈0.05),第6天时活血方血清组与益气活血方血清组细胞增长已呈下降趋势,而其它三组在第6天细胞增长达最大,与前一天比较仍有差异( P〈0.05),到第7天呈下降趋势。 BMSCs去除基线增殖率组间比较,培养第2天时,各组间比较虽无差异,但活血方血清组达最大(71.39±177;4.98%);第4、6天时,益气活血方组达最大(66.40±177;1.47%),与其它三组比较P〈0.01,活血方血清组次之;培养第6天时,益气方血清组较其它三组大,益气活血方血清组次之,活血方血清组最低。结论全细胞贴壁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与表形表达上均具备BMSCs特征;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培养BMSCs增殖影响最大,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影响出现最早、益气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影响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药血塞通胶囊调控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HSC)“生新血”的机制。 方法: 参照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塞通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再随机按1,3,7,14,28 d时间点分为亚组。血塞通胶囊配置成20,40,60 g·L-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直到实验结束。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液和骨髓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CD117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和骨髓中CD117+HSC和SCF从1 d开始升高,14 d到高峰,其后逐渐降低。血塞通高、中剂量组外周血和骨髓中CD117+HSC和SCF在同一时间点上升的趋势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 结论: 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生新血”是通过调控CD117+HSC数量变化实现生新血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黄芪总皂苷(TS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溃疡对miRNA-146a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在双足背上制成糖尿病足模型,采用全骨髓培养加贴壁法分离、扩增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干细胞组、黄芪组;三七组干细胞组、黄芪组、三七组创面每日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0.3 mL/cm2),黄芪组每日加注黄芪注射液(0.3 mL/cm2),三七组每日加注血塞通(0.4 mL/cm2),7 d后处死,采用PCR法检测miRNA-146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 miRNA、NOD1 miRNA、核因子-κB mi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组、黄芪组和三七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极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组、黄芪组和三七组大鼠miRNA-146a、TLR4 miRNA、核因子-κB miRNA、NOD1 miRNA表达量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比较,三七组miRNA-146a、TLR4 miRNA、核因子-κB miRNA、NOD1 miRNA表达量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效,其愈合机制可能与TLR4/核因子-κB通路上调miRNA-146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补阳还五汤及其益气组分、活血组分干预后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区组织Tie-2的表达,初步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血组。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灌服相应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全方及其益气组分、活血组分药物,于术后1、4、7、14、21和28d分别检测血肿侧脑组织Tie-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各时间点Tie-2的表达未见明显阳性信号;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及益气活血组脑出血后1d即有Tie-2表达,模型组在21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益气组、活血组及益气活血组表达高峰时间提前至14d,益气活血组各个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其它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能通过使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Tie-2受体的表达增强,而促进脑出血损伤区血管新生和成熟的作用,并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活血中药方剂对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区组织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55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血组各30只。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各组相应灌服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全方及其益气组分、活血组分药物。各组于术后1、4、7、14、21和28d各取5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ng-1的表达,结果进行光密度扫描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Ang-1表达未见明显阳性信号;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及益气活血组脑出血后1d即有Ang-1表达,模型组至21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益气组、活血组及益气活血组表达高峰时间提前至14d,活血组及益气活血组至21d仍维持一定的表达水平;各个时间点益气活血组表达均高于其他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能通过使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Ang-1的表达增强,而促进脑出血损伤区血管新生和成熟,并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大鼠骨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结扎法建立大鼠MI模型,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中药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中药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空白组。补肾活血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用补肾活血中药按3 g/kg、1.5 g/kg加生理盐水4 mL灌胃,每天1次。空白组及模型组每天单用生理盐水4 mL灌胃1次。4周后骨髓、外周血EPC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鉴定CD34/CD133表型,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和水溶性Kit配体(solouble Kit ligand,sKitL),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结果补肾活血中药高、低剂量组骨髓和外周血表达CD34/CD133阳性率、EPC数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两组骨髓和外周血VEGF、SDF-1α、MMP-9和sKitL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激活MMP-9信号通路,增加其上游和下游信号表达水平,动员骨髓EPC进入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方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骨髓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与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心梗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组、rhG-CSF组(简称CSF组)、补肾活血方(简称BS)低剂量组与BS高剂量组.造模1d、5d和14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CD34+细胞,比较不同组间血管密度.结果:急性心梗5d后BS高剂量组与CSF组外周血CD34+细胞测值较空白组测值明显升高(P<0.01),BS高剂量组与CS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5d后BS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2周后BS高剂量组测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余3组基本恢复至动员前水平.心梗5d后和14d后CSF组与BS低剂量组、BS高剂量组心肌梗死区可见大量CD34阳性单个核细胞浸润,梗死灶周围可见CD34阳性心肌细胞样细胞生长,且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空白组.结论:不同剂量补肾活血方均可能致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增加,高剂量补肾活血方动员效果明显强于低剂量组.动员的外周血CD34+细胞有可能流入心肌梗死部位,进而分化为心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等.与rhG-CSF相比,高剂量补肾活血方疗效确定,且动员作用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8.
无患子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无患子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三七总皂苷0.081 g·kg-1)、无患子皂苷低、中、高剂量组(0.054,0.162,0.486 g·kg-1),每组10只,另取假手术组10只,连续ig给药28 d。分别监测各组大鼠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1,3,7,10,14,21,28 d的心电图,并测定给药28 d后的心肌梗死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无患子皂苷各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程度均显著下降,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清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无患子皂苷能有效保护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实验第1,3,5天ip环磷酰胺100 mg.kg-1复制骨髓抑制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饮片组、酮苷组、糖苷组、糖酮组、糖苷酮组。造模当日给药,正常组、模型组按10 mL.kg-1ig蒸馏水;黄芪饮片组按10 g.kg-1 ig黄芪水煎液;各有效部位配伍组按黄芪生药量10 g.kg-1分别ig相应治疗药物(酮苷组0.227 g.kg-1,糖苷组0.610 g.kg-1,糖酮组0.514 g.kg-1,糖苷酮组0.678 g.kg-1)。连续ig 15 d。ELISA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GM-CSF,G-CSF,TNF-β含量。结果:糖苷组、糖酮组GM-CSF含量明显增加(P<0.05);糖苷组、糖酮组G-CSF含量明显增加,且优于黄芪饮片组(P<0.05);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组TNF-β含量均明显减少,且糖苷组减少TNF-β含量优于酮苷组、糖酮组、糖苷酮组(P<0.05)。结论:黄芪有效部位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调控粒系造血;黄芪多糖与皂苷、黄酮配伍后促进粒系造血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陈业农  王键  唐巍  胡建鹏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15-14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治法与其中药复方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及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比较其在不同时问位点的作用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三种治法及其代表方药在缺血2h、再灌注1、3、7d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Nestin、BDNF、EGF蛋白表达。结果(1)Nestin表达情况:缺血再灌注7d时,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仅在缺血再灌注7d时有显著差异。(2)BDNF表达情况:益气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d、7d),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d或7d);组间比较,缺血再灌注7d时益气活血法组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有显著差异。(3)EGF表达情况:益气活血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d);组间比较,7d时益气活血法组与益气法组和活血法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经过脑络欣通及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干预后,可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相关调节因子BDNF、EGF的表达也发生不同的变化;脑络欣通在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7d)、促进BDNF(3d、7d)、EGF(7d)表达的效应上优于其拆方(益气方、活血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不同特点.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解毒活血组(20.55 g·kg -1·d-1)和益气补血组(17.47 g·kg-1·d-1).采用CTX 100 mg·kg-1 ip,连续3d,制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各组于造模完成后次日开始ig连续10d.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3,5,7,10,14 d动态检测外周血象;于末次给药次日后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及粒-单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计数.结果:补肾解毒活血方和益气补血方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WBC,PLT,BMNC,可促进造血祖细胞(HPC)增殖,CFU-GM,CFU-E,BFU-E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补肾解毒活血方对血小板的恢复优于益气补血方.结论:补肾解毒活血方和益气补血方均可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具有减轻和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而前者尤可减轻血小板减少、促进其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在骨髓细胞分化过程或造血微环境等途径上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通路探讨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血管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130只雄性C57BL/6小鼠先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高糖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用高脂饮食连续性喂养7个月后再次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低剂量组(0.819 g·kg~(-1))、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高剂量组(1.638 g·kg~(-1))及二甲双胍组(15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周,期间检测小鼠体质量和血糖变化。给药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胸主动脉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胸主动脉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2A(p16),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AMPK,p-AMPK,mTOR,pmTOR,肝激酶B1(LKB1),p-LKB1,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显著升高(P0.01),在药物干预9周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血糖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内膜损伤严重且有增生,中膜明显增生且排列不整齐,给药各组内膜损伤不明显,中膜少量增生,p16,p21,mTOR,p-mTOR,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AMPK,p-AMPK,LKB1,p-LKB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p16,p21,mTOR,p-mTOR,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AMPK,p-AMPK,LKB1,p-LKB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高糖能够诱导小鼠主动脉衰老,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能通过AMPK/mTOR通路改善由高糖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衰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白芍、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采用综合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根据实验结果和白芍、赤芍水提物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同一实验方法进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 结果: 造模第7天,2 g·kg-1白芍和2 g·kg-1赤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造模第14天,2 g·kg-1白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明显(P<0.01),2 g·kg-1赤芍作用不明显,同剂量组相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造模第7天,120 mg·kg-1芍药苷、12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芍药内酯苷、3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P<0.05);造模第14天,120 mg·kg-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与同剂量组的芍药苷相比,120,30 mg·kg-1芍药内酯苷的红细胞数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30 mg·kg-1芍药内酯苷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白芍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结合药理模型的方法筛选黄连总生物碱与三七总皂苷组合物(HS组合物)的最佳配伍比例,观察该剂量HS组合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黄连总生物碱、三七总皂苷为研究对象,根据均匀设计方案选用U6(62)表分组设计,以小鼠血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筛选指标,回归分析获得最佳剂量配比。采用高糖高脂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50 mg·kg-1),HS组合物组(黄连总生物碱360 mg·kg-1,三七总皂苷40 mg·kg-1),灌胃给药10周,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血糖、糖耐量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胰腺、心脏、肾脏、视网膜的病理变化,验证该组合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结果:HS组合物的小鼠给药最佳配伍比例为黄连总生物碱625 mg·kg-1+三七总皂苷60 mg·kg-1。验证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 0. 01),HDL-C显著降低(P 0. 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均显著升高(P 0. 01),胰腺、心脏、肾脏、视网膜损伤程度较重;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于给药第6,8,10周血糖明显降低(P 0. 05,P 0. 01),HS组合物组第2,4,8,10周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 0. 05,P 0. 01),血清中TG及LDL-C值明显降低(P 0. 05,P 0. 01),HDL-C,HDL-C/LDL-C值显著升高(P 0. 01),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中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 0. 01);病理结果显示,HS组合物能减轻大鼠胰腺、心脏、肾脏以及视网膜的损伤。结论:HS组合物最佳配伍剂量对高糖高脂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续断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评价续断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观察小鼠体重及心脏、脾脏、肝脏、肾脏指数的变化;采用微核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其遗传毒性,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ig 10 m L·kg~(-1)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第4天开始注射0.1 g·kg~(-1)环磷酰胺),续断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ig 32,16,8 g·kg~(-1)续断水提液)。各组小鼠给药5 d后处死并解剖,取骨髓细胞检测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取胸腺、肝脏及脾脏细胞检测续断水提液对小鼠DNA的损伤。结果:续断水提液经口给药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该剂量对小鼠体重及心脏、脾脏、肝脏、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中、低剂量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续断高剂量组微核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胸腺、脾脏、肝脏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尾矩略高于空白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续断水提液对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80 g·kg~(-1),属无毒级;中和低剂量续断水煎液对小鼠无遗传毒性作用,高剂量续断水提液可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制川乌对白芍中芍药苷经皮转运的影响,从经皮转运角度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方法:以昆明种清洁级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经皮给予白芍凝胶、制川乌-白芍凝胶和白芍-氮酮凝胶,采用皮肤微透析取样技术,建立HPLC测定透析液中芍药苷的浓度,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利用DAS 2.0软件计算局部药动学参数,采用扫描电镜考察药物对小鼠皮肤角质层的影响。结果:白芍凝胶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半衰期(t_(1/2)),达峰时间(T_(max))和药峰浓度(C_(max))分别为(3.28±1.01)mg·L~(-1)·h,(3.95±0.32)h,(0.92±0.44)h,(2.00±0)h和(0.72±0.24)mg·L~(-1);白芍-制川乌凝胶组MRT_(0-t),AUC_(0-t),t_(1/2),T_(max)和C_(max)分别为(3.35±0.08)h,(10.64±1.24)mg·L~(-1)·h,(1.32±0.67)h,(1.00±0)h和(3.06±0.38)mg·L~(-1),白芍-氮酮凝胶组AUC_(0-t),MRT_(0-t),t_(1/2),T_(max),C_(max)分别为(59.82±13.51)mg·L~(-1)·h,(3.67±0.08)h,(0.89±0.16)h,(2.67±0.29)h和(13.24±4.14)mg·L~(-1)。与白芍凝胶组比较,制川乌-白芍凝胶组AUC_(0-t)和C_(max)均显著增大,T_(max)明显缩短。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制川乌作用皮肤后,角质层细胞间隙明显增加,且与氮酮对皮肤的作用类似。结论:制川乌-白芍配伍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透皮吸收,达到配伍"增效"的目的,这可能与制川乌降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地黄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四物汤免疫作用的区别,说明生地黄和熟地黄功效的异同.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第1,2,3天腹腔注射(ip)环磷酰胺(CTX) 80 mg·kg-1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香菇多糖组(0.1 g·kg-1),鲜地黄-四物汤组(20.3 g·kg-1),生地黄-四物汤组(15.8 g·kg-1),熟地黄-四物汤组(15.8 g·kg-1),去当归-四物汤组(12.0 g·kg-1),每组10只,连续灌胃(ig)7 d.取脾脏和胸腺,计算脏器指数;采集淋巴细胞样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观察受试药物对模型动物CD3+,CD4+,CD8+淋巴细胞及CD4 +/CD8+的表达水平.结果:熟地黄-四物汤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7.26 ±0.85) mg·g-1和胸腺指数(0.75±0.12) mg·g-1 (P <0.05),同时能够极显著提高CTX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CD3+(40.68±1.24)%,CD4+ (48.08±2.14)%,CD8+ (29.56±1.43)%淋巴细胞(P<0.01)及CD4+/CD8+ (1.62±0.36),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熟地黄-四物汤能显著提高机体T细胞及其亚群间的平衡,鲜地黄-四物汤和生地黄-四物汤作用不显著,生、熟地黄组方四物汤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8 mg·kg~(-1)),虎杖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60,130,65 mg·kg~(-1)),蒽醌有效部位组(11 mg·kg~(-1)),二苯乙烯有效部位组(65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每天1次。第12天给药1 h后,采用大鼠右侧后肢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0.2 m L制备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于不同时间点计算肿胀度。运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虎杖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减轻肿胀度,蒽醌有效部位组在2,4 h能显著降低肿胀度,二苯乙烯有效部位组在2,4,8,12,24,48 h均能显著降低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UA和XOD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虎杖提取物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UA和XOD水平,二苯乙烯和蒽醌有效部位可降低血UA和XOD水平。HE染色发现虎杖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能改善滑膜组织病理的变化。结论:虎杖提取物的抗痛风性关节炎可能是二苯乙烯和蒽醌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逆转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胰腺损伤.方法:STZ(150 mg·kg-1)ip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葛根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葛根总黄酮80,160,240 m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80 mg·kg-1,持续给药14 d.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胰腺细胞病理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脏血红素加氧酶1 (HO-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总黄酮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恢复胰岛素水平,改善IR(P <0.01).增加胰腺GSH-Px、SOD活性,同时降低ROS,MDA水平(P<0.01).逆转STZ致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有效下调胰腺HO-1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根总黄酮对STZ致糖尿病小鼠胰腺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代谢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鼠簕生物碱A(AAIA)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联苯双酯,150 mg·kg~(-1))及AAIA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8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腹腔注射275 mg·kg~(-1)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 h后,进行眼球取血,称量小鼠体质量、肝脏、脾脏、肾脏、胸腺质量,计算相应脏器指数,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匀浆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肝脏指数,血清中AST,ALT,肝组织匀浆NO,iNOS水平及p-ERK1/2在肝脏中的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匀浆中NO,iNOS的产生,肝脏p-ERK1/2蛋白表达(P 0. 01);所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组的脾脏、肾脏及胸腺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AIA可能通过降低AST,ALT的水平,下调NO,iNOS的表达,减少p-ERK1/2的表达,对小鼠药物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