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30例。两组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9次,观察综合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温针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积分均明显增加(P0.05),VAS积分明显减少(P0.05),其中热敏灸组JOA积分增加幅度大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热敏灸组前屈改善程度大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热敏灸、温针灸用于治疗肩周炎均疗效良好,其中热敏灸在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前屈活动度方面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子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4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34例,采用e Moxa-VI 电子灸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缓解肩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 86.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电子灸与温针灸均能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症状,电子灸更安全、更环保,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度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组肩关节屈、肩关节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选择适宜临床应用的肩周炎疗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热敏灸组(60例)和温针灸(60例),分别考察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后的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热敏灸的临床治愈率要显著高于温针灸,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针灸治疗组相比,热敏灸组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前屈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肩关节自由度外展、外旋、内旋、后伸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和温针灸均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但是热敏灸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具有治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土家医松解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土家医松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98%)优于对照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土家医松解疗法能明显改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温针灸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以热敏灸,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刺络拔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与肩关节功能评分(JOA),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下降,JOA评分上升,观察组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有增大,观察组内旋、外旋、外展、后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肩部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对疼痛及肩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肩三针针刺治疗,观察组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旋等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可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均为单侧致病。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疗仪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情况,采用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肩关节屈、后伸及外展角度。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屈、后伸、外展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肩关节屈、后伸、外展角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柱灸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肩痛、肩关节活动度,ADL的Barthel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度、ADL的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痛肩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运动功能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卿鹏  胡静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55-856
目的 观察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较电针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分成巨刺郄穴辅以推拿组(治疗组57例);常规针灸组(对照组48例),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并测量治疗前后患侧拇指至健侧肩胛骨下角的距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前后患侧拇指到健侧肩胛骨下角的距离差值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结论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具有痛苦小,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刺配合棍棒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肩痛患者(VAS评分≥4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浮刺的基础上配合自编的棍棒操训练,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棍棒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0 d后采用肩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肩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刺配合棍棒操训练在改善中风后肩部疼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动痛点滞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动痛点滞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痛点滞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取肩三针穴(肩髃、肩髎、天宗)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颈4~7夹脊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2.3%,对照组为32.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对照组为87.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毫针的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基于毫针的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毫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穴位均选用肩前、肩髑或肩谬、脐俞以及外关、合谷,其中毫针组采用平补平泻,电针组采用频率2/100Hz,温针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和结论三种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均取得较好疗效(P〈0.01)。在整体疗效和疼痛指数变化上,电针组和温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温针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好于毫针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1组30例、对照2组31例。治疗组采用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平补平泻针刺与循经叩刺拔罐结合治疗,对照2组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3组的肩部疼痛程度、肩部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并比较3组总体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57.6%和100.0%,对照1组分别是33.3%和96.7%,对照2组分别是16.1%和90.3%。3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其余2组(P0.05,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和肩部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1)。治疗后肩部运动功能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肩部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01)。结论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和运动针法的补火通阳三步法能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浮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浮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定。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疗程后尤其在第1疗程后治疗组肩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阳性筋结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阳性筋结点、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肩三针、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从症状总体恢复和疼痛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性筋结点可明显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