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丁书文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疗效显著。本研究以丁教授多年的处方数据为基础,探讨丁教授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的丁书文教授处方数据,筛选出治疗房颤的372个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丁教授的药物配伍和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了丁教授治疗房颤的核心处方,提示益气活血解毒法是其主要治则治法;利用处方相似性和社团分析方法,获得15组类方,其中3种类方与丁教授总结的三大治法高度符合;为探寻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特点,结合关联规则和点式互信息算法,获得了10个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药对。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名医处方数据分析与提炼的可行方法,对丁教授经验的传承和临床应用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深入挖掘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CKD3期患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CKD3期患者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张大宁教授诊治的108例CKD3期患者的完整医案并从中提取中药处方,运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纳入的305首中药处方共涉及10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多的中药为生黄芪、土茯苓、川芎、丹参、五灵脂、五味子等;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胃经、肾经为多;核心处方为:生黄芪,土茯苓,丹参,川芎,五味子,茵陈,五灵脂,蒲黄炭;得到药物核心组合6对、新处方6首。结论 本研究从多角度科学、量化的分析了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补肾活血、化湿降浊”的理论内涵,为CKD3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中医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中药复方治疗肺痨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肺痨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肺痨处方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 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5.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749首肺痨治疗处方,中药种类合计475味,排列在前10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麦冬、生姜、白术、柴胡、生地黄。中药类别中占据前5类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健脾)利湿药。高频药物间生成4个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中提取12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8%,最小规则置信度≥ 72%,提升度>1,得出关联规则8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9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1条。结论 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客观呈现古代医家治疗肺痨的组方用药经验,为现代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及数据挖掘方法,提炼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提供经验与指导。方法 借助名医传承平台,收集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医案,采用统计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通过294份医案中证候、药物出现频次及药物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出共36条组方规则,8个药物聚类组。结论 寒性疾病可分为实寒及虚寒,按照挖掘得到的药物聚类组随证加减配伍应用,对东北部地区人群及里热素盛者还应注意配伍苦寒清热药物以清里热。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首诊病案154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 15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 53个、新处方 10 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中日友好医院黄力教授门诊处方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处方进行挖掘与整理。结果 共收集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处方91例,涉及中药178味,累计用药频次1 602次。处方中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中益气、健脾宁心、润肠通便、敛阴止汗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黄芪-白术-茯苓-川芎-葛根”。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可分为4类:健脾益气类;活血化瘀类;利水消肿类;升阳解表类。结论 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多以补中益气汤中核心药对为底方进行画裁,从调整“气、血、水”三者关系入手,灵活运用补益中气、活血化瘀、温阳利水三法,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平台(V3.0)软件,分析探讨施杞教授治疗颈腰综合征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传承施杞教授临床诊治颈腰综合征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归纳施杞教授2018-2020年门诊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治验处方,将方药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性味、归经、使用频次、药对组合及方剂配伍规律并发现新方。结果 共整理施杞教授治疗颈腰综合征验方150则,中药183味,多为甘、苦、辛药物,归经以肝、脾为主,兼有心、肾、肺、胃、胆、膀胱、三焦、大肠、小肠、心包经。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柴胡,高频药对组合为柴胡-黄芪147次(占98.00%),柴胡-川芎142次(占94.67%);常用角药组合为柴胡-黄芪-川芎140次(占93.33%),柴胡-甘草-黄芪130次(占86.67%),柴胡-秦艽-黄芪130次(占86.67%)。常用药对为柴胡-川芎、黄芪-川芎等。核心处方为柴胡、黄芪、川芎、当归、秦艽、甘草。结论 施杞教授治疗颈腰综合征以圣愈汤为主方,药物以柴胡、黄芪、川芎、甘草、秦艽、当归、川牛膝、大枣等为主,临床诊治时随病、证、症以用药加减,体现了“气血为先,少阳为枢,八纲统领,本于五脏”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适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经验丰富,多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M)药物的核心配伍、潜在靶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收集325例赵进喜教授诊治2型糖尿病的医案,应用关联规则算法筛选核心药物配伍。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核心处方的活性成分,应用STITCH、TTD、DrugBank、GA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药物及T2DM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中的MCODE算法识别功能模块,应用ClueGO插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通过关联分析得到黄芩、葛根、丹参、仙鹤草、荔枝核、地骨皮等6味药物的核心处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58个药物-疾病相关靶点,识别出5个功能模块。对重要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得到18条相关通路。[结论] 核心处方治疗T2DM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协同作用的过程,其作用靶点可能为SLC2A2、SLC2A4、TNF,PPARA和PPARG,并可以通过调节脂肪因子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V2.5)对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病因病机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医案,将其方药信息录入TCMISS,借助该平台集成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等分析方法探索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药物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120个医案,包含处方共120首,涉及中药89味,其中使用频次前6味中药为桂枝、鸡蛋花、白术、泽泻、石膏、桔梗,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居多,归经多属肺、脾、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所得的用药模式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桂枝与鸡蛋花、桂枝与泽泻、白术与桂枝,进一步分析得到的核心药物为泽泻、桂枝、白术,为五苓散的药物组成,并基于复杂熵聚类方法演化出6首新处方。结论 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以阳明“气血津”不足和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为主要病机线路,清解阳明伏火、加强阳明本体液津血的生化化生及恢复三焦气化功能正常为主要治法,其核心代表方剂为木防己汤和五苓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韩氏妇科传承人韩延华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 筛选韩延华教授门诊治疗月经病的有效医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和核心处方的挖掘。结果 共纳入312份有效医案处方,涉及190味中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温药居多;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为主,次者为活血化瘀类;高频药物(≥60次)29味,前6味为牛膝、白芍、山萸肉、炙甘草、山药片和醋鳖甲。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及药组关联,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组方。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出韩延华教授以“肝肾学说”、“肝主冲任”学说为指导辨治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挖掘潘立群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其门诊使用中药治疗的7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病历,将患者临床信息录入分析平台。采用python内置numpy、pandas库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关联规则和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的频次、类别、归经及处方药物关联规则。结果 符合统计要求的中药145种,共使用1260次,频次超过50%的是黄芪、甘草、皂角刺、附子、王不留行、桂枝;药物类别频次较多的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阴药等;药性多温、平,味属苦、甘、辛,主归肝、肺、脾经;得出常用药对34组,方剂6首。结论 潘立群教授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擅用托法,在不同阶段,有透托和补托之分,体现出分期治疗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现在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其泻肺机理治疗多种肺系及心系疾病,但对其泻肺本身研究阐释较少,且临床多重用葶苈子而忽视大枣的重要配伍作用,故本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析“泻肺”内涵及临床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为数据库,检索筛选葶苈大枣泻肺汤相关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的文献中涉及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281篇,涉及方剂347首,中药243味。葶苈大枣泻肺汤单方加减应用最多;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葶苈子;药物二项、三项、四项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依次是9、16、6项;聚类数目为六类时较好。结论 通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文献的数据挖掘,深入挖掘出“泻肺”的内涵一为泻肺水,一为泻肺热。泻肺中水饮时多配伍利水、通阳药物;泻肺热降气化痰浊时多配伍清热降气化痰药物,且葶苈力峻多配伍护正之品。临床适应病证不同,应用配伍也多有异,需注意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干预措施和腧穴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区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9日。依据制定的标准筛查、评估研究设计和提取针灸处方,在WPS 2019软件工作表建立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技术研究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取穴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60篇文献,整体研究设计循证评价质量中等,提取出62条处方;干预措施主要为艾灸、针刺和艾灸针刺结合运用;腧穴频次排名前5的为:外关、曲池、足三里、肩髃和合谷;经脉使用频次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明胃经等;特定穴频次依次为五腧穴、交会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原穴等;聚类分析发现7类临床取穴聚类,关联分析发现了以外关为中心关联配伍曲池、肩髃、阴陵泉和水分等强关联穴组。结论 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具有一定的规律,临床用穴较为广泛,许多高频腧穴、核心聚类群和关联规则,可直接配伍组成相关针灸处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COVID-19的“寒疫”特点,系统梳理历代医籍中“寒疫”的记载和论述。方法 基于温病古籍知识库对“寒疫”的辨治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挖掘分析,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寒疫治疗的遣方用药规律,探讨潜在的寒疫治疗方药。结果 在分析得到的151首寒疫相关方剂中,涉及中药111味,出现频数较高的单味药包括甘草(67次)、人参(25次)、茯苓(24次)、芍药(21次)、苏叶(20次)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8个主要聚类;关联分析显示甘草配伍干姜、石膏配伍知母、甘草配伍桔梗、甘草配伍芍药、甘草配伍桂枝等为常用药对。结论 治疗寒疫处方多以辛温发散、透邪解毒、温中散寒及针对化热后的辛寒清热为主,对于寒疫的证治值得进行深入讨论,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李士懋教授1976年10月至2011年3月门诊治疗高血压患者医案记录,选取其中经典医案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法分析处方高频次药物组合,应用复杂熵聚类的方法分析药物核心组合,并依据熵层次聚类预测新处方,深入挖掘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 分析纳入的170例病案得出171味中药,蜈蚣、全蝎、半夏、僵蚕、天麻等使用频次最高,所用中药性味多为温寒,主要归肝、脾、肺三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常用药物组合;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得到4个潜在新方。结论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无论寒热虚实,血管痉挛是主因,治疗上以治“痉”为主,故多用虫类药息风止痉,此为治标;再依据寒热虚实配伍其他药物,此为治本。标本兼治,使很多高血压患者告别了终身服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汉代以来著名医家治疗痰饮的方剂用药与组方规律,以期对痰饮临床治疗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汉代以来著名医家的痰饮论述与医案共涉及208首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痰饮数据库单药、对药、角药的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提取核心组合与新方发现,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最常见单药是半夏(117次,占56.25%);最常见对药是半夏-茯苓(62次,占29.81%);最常见角药是半夏-陈皮-茯苓(33次,占15.87%);关联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生姜 + 茯苓→半夏(置信度为0.8636);得到18组3味药的核心组合,核心药物为:半夏、茯苓、陈皮、生姜、甘草、桂枝等;得到治疗痰饮9个新候选处方。结论 提示今后痰饮治疗及新药研发时,单药、对药、角药优先考虑:半夏、陈皮、茯苓;配伍优先考虑:生姜、茯苓配伍半夏;核心方剂优先考虑:杏仁-麻黄-桑白皮;新候选处方优先考虑:杏仁、麻黄、桑白皮、阿胶、款冬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中药专利治疗便秘的所有信息,应用Excel统计中药使用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和功效分类频数,SPSS modeler 18.0对所有方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2.0对使用频率排名前25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统计。[结果] 共纳入1 373个中药处方,12 123味中药,使用频数>100次的有30味,如当归、肉苁蓉、火麻仁等;药性以温、平、寒为多,药味以甘、苦、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分类以补虚润肠通便为首。关联规则统计8条药对,聚类分5类。[结论] 治疗便秘的核心药物为当归、火麻仁、大黄等,常用配伍大黄-枳实-厚朴、生地黄-玄参-麦冬等,治则以润肠通便为本,兼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1990年至2020年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文献,总结选穴情况,逐一输入Excel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中筛选出治疗高血压14个单穴进行分析,高频放血穴有9穴,穴位主治病症是缓解头额胀痛,清热降火。放血穴主要集中在头部,挖掘出11种二项关联和3种三项关联,穴位聚类分析后聚为4种。结论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临床治疗高血压选取的放血穴有功能配伍,也有部位配伍,还有功能功能部位配伍。这些选穴、配穴规律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