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具有原始创新性与内在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其形成不仅需要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而且与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和传统思想等密切相关。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构成[1],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有多个篇章涉及饮食养生的内容,有关饮食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秦伯未根据《黄帝内经》思想,将各脏腑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相结合,认为水肿之为病,以肺、脾、肾三脏为主,涉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因而提出利尿、逐水、发汗、燥湿、温化、理气六大基本治法。同时认为此六法可因具体情况而出入变通,多种治法相结合,以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的方剂分类方法至今未得到全面的认识,然而其内容实则非常丰富。金代成无己所谓"七方"之说,其最早记载就在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之中。这种七方分类法从此之后却并未见使用。文中通过辨疑释难,不再将奇方与偶方置于方制理论的层面进行认识,而是以奇方与偶方的分类为例,分析《黄帝内经》中的方剂分类理论,提出《黄帝内经》中存在方剂阴阳分类法的观点。将方剂按照其药味数量之单骈、作用力之峻缓分为阴阳相对的两类,可以重新审视现有的方剂分类理论,以提供中医方剂研究的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治则治法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发展其传统文化基础、哲学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临床实践基础。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则,对临床立法、处方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订  相似文献   
6.
跟随王洪图老师门诊,收获甚多,今特整理根据时间施治的两则验案,供大家参考。【例1】于××,女,58岁,病历号009606。于1986年11月13日来诊。患者两年来,心烦、懊(忄农)、抑郁、情绪低沉,为躁都症病人,曾服用多虑平等西药,效不稳定。近来心烦、懊(忄农)加重,自述每天清晨即发心烦,烦躁欲死,至下午3时以后则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中有"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以"呆"为关键词,对历代相关的医案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医治疗痴呆以调理脾胃的方剂使用最多(29.72%),其次是开窍醒神方剂(21.62%);在使用的192味药物中,频次最高的前10位依序为半夏、甘草、石菖蒲、茯苓、郁金、茯神、远志、当归、栀子、生地黄,其中石菖蒲、郁金、当归也属于古代本草记载的芳香药范畴.临床治疗痴呆一病,调理脾胃及善用芳香药或许是提升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8.
回顾国内以往知识元研究,结合当前中医古籍知识元研究工作,探讨中医古籍研究的部分现存问题.中医古籍知识元研究工作重点在于知识元标引平台的研发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数据化处理.知识元的概念是文本中的词或短语;知识元的文本可以借助文言语法与知识图谱三元组概念进行数据提取;建立语义关系,即语义三元组的描述,可分为表达不同描述对象(实体)之间语言逻辑的"实体—关系—实体"形式,与表达描述性语句的"实体—属性—属性值"形式.语义三元组间的逻辑关系及其描述,要求对古籍文本进行词、句法、语义、语用等全方位的考察.逻辑语法的研究或可为知识元研究开拓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对《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索问”、“九卷”二书各有八十一篇,其“八十一难”非今日之《难经》,这就否定了《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的学术源流关系。今从《伤寒杂病论》对《难经》脉法的应用及其发展,探讨两者的学术源流关系,这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难经》出现在《内经》之后,对脉学多有发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脉诊体系。而《伤寒杂病论》则是把《难经》脉法运用于临床的第一家,以下几方面可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