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芪多糖联合碘-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联合碘-125(I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I125粒子植入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PS 250 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42 d。观察治疗前患者瘤体大小,进行治疗前后KP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NK,CD3+,CD4+,CD8+)和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 (P<0.01);治疗后对照组NK,CD3+,CD4+,CD8+及CD4+/CD8+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NK,CD3+,CD4+及CD4+/CD8+上升并高于对照组,CD8+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APS联合I125治疗中晚期NSCLC,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I125起到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优选无名异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无名异的炮制工艺。方法:以MnO2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煅制温度、米醋用量、煅制时间对无名异炮制工艺的影响,考察炮制工艺对MnO2含量及药材显微形态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煅制温度700 ℃,米醋用量20%,煅制时间40 min;生品和炮制品中MnO2质量分数(x±s,n=3)分别为(6.13±0.50)%,(7.35±3.27)%;与生品相比,无名异经煅制醋淬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透明晶体的数量增加,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有色晶体的数量增加,晶体的外型均呈块状或肾状。结论:优选的无名异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无名异的炮制工艺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乌头碱组和苦参碱组。每组8只。乌头碱组以50 μmol·L-1乌头碱灌流10 min, 苦参碱组在乌头碱组基础上,以10,50,100 μmol·L-1苦参碱灌流20 min。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豚鼠单个心肌细胞钠电流并绘制电流密度电流强度(PA)/细胞膜电容(pF)曲线。结果: 50 μmol·L-1乌头碱显著增大INa(-92.62±6.5) pA/pF[和对照组比较(-66.24±4.8) pA/pF,P<0.05]。在乌头碱灌流基础上,10 μmol·L-1苦参碱对INa没有明显作用,50 μmol·L-1可使INa减小至(-49.21±5.1) pA/pF(和乌头碱组比较P<0.05), 100 μmol·L-1又使INa稍微增大(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苦参碱抑制INa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较高时抑制INa电流作用减弱,表现为双向调节的药理作用,可能是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温和持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柴黄片制剂中柴胡皂苷b1、b2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 结果 柴胡皂苷b1的线性范围为0.015~0.120 μg(r=0.999 5,柴胡皂苷b2的线性范围为0.057~0.456 μg(r=0.999 8,柴胡皂苷b1、b2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96.9%,RSD分别为2.0%、1.6%。结论方法 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柴黄片中柴胡皂苷b1、b2的含量测定,为完善含柴胡类成方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拉曼光谱法测定硫普罗宁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拉曼散射原理,在水溶液中,拉曼峰信号的强度与溶质分子的浓度成正比,选取样品溶液拉曼光谱中硫普罗宁的巯基S-H振动(2 580 cm-1)处的强峰作为定量峰,建立拉曼光谱法测定硫普罗宁注射液含量的方法。结果 硫普罗宁在10~100 mg·mL-1内与拉曼峰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66.1ρ-30.9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1.98%,RSD为2.09%(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叶敏  付强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4):310-312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取200μL血浆,加入雷尼替丁(ranitidine)为内标,以400μL乙腈沉淀蛋白,上清液与二氯甲烷混合离心后,取上层水相进样分析。流动相:乙腈-0.05 mol·L-1NaH2PO4-0.05 mol·L-1Na2HPO4(75∶25∶5);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6 nm,室温操作。结果二甲双胍与内标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12.5和11.6 min。标准曲线范围0.025~4.0 mg·L-1,线性良好(r=0.999 5,n=5),批间RSD为2.46%~4.96%(n=5),批内RSD为1.85%~3.97%(n=10),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1`。二甲双胍在检测过程中保持稳定。结论本方法取样量小,操作快速简便,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药动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牡蛎壳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运用红外、元素分析和凯氏定氮法等手段分析了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牡蛎壳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活化能均值为125.40 kJ·mol-1。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的钙含量分别为34.59%,35.1%,氮含量分别为0.037 4%,0.011 6%;红外分析表明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均含有CO32-的透射峰,但是煅制牡蛎壳中1 702 cm-1处C-N键透射峰强度明显减弱。结论: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着差异,煅制牡蛎壳中和胃酸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8.
阶段降湿对山药热风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阶段降湿中高湿保持时间及不同降湿工艺对山药热风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山药干燥效率和品质及揭示相对湿度的调控依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研究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相对湿度恒定10%、50%保持不同时间(5、10、20 min)后降为10%、以及相对湿度50%保持10 min后不同降湿干燥工艺(直接降为10%、20%保持20 min后降为10%、30%,20 min,20%,20 min后降为10%、40%,20 min,30%,20 min,20%,20 min后降为10%),山药片的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色泽、复水比、能耗、多糖含量和微观组织结构。结果 高相对湿度不同保持时间下,相对湿度50%保持10 min相对于恒定10%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缩短了20.0%;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和降速2个阶段;在10 min时,山药片被充分预热,温度升至45.8℃。不同降湿干燥工艺下,相对湿度50%保持10 min后,阶梯降至10%相对于直接降为10%的干燥条件,干燥时间缩短了25.0%;干燥过程同样分为升速和降速2个阶段;物料温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均大于其余3者同时期的物料温度;Deff先慢后快,整个干燥过程平均Deff最大,为6.77×10-10 m2/s;此干燥条件下明亮度(L*)、复水比和多糖含量分别达到其最大值,为(90.76±0.12)、(2.36±0.08)、(57.32±0.21)mg/g,能耗达最低值,为(2.98±0.06)kW·h/kg,且内部形成较明显的水分扩散迁移孔道。结论 高相对湿度有助于强化对物料的传热作用,保持时间应当以物料充分预热为判定依据;阶段降湿干燥过程中,降低相对湿度应当以不降低物料温度为基本约束条件;山药片的恒温阶段降湿干燥过程中,干制后的色泽、复水性、能耗和多糖含量均与干燥时间直接相关;高相对湿度有助于保持和形成物料内部的多孔结构,有助于水分的扩散迁移;依次阶段降湿的干燥方式有助于提高山药片的干燥效率和品质,为山药热风干燥过程中如何调控相对湿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益肾清利活血法(Yishen qingli huoxue,YSQLHX)治疗慢性肾炎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0月27日,纳入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20个RCT,共2038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方面:益肾清利活血法可提高临床疗效(RR=1.15, 95%CI (1.10, 1.20), I2=0%),减少24 h尿蛋白(MD=-0.34, 95%CI (-0.42, -0.26), I2= 88%),降低血肌酐(MD=-18.83, 95%CI (-24.62, -13.05), I2=99%)和尿素氮(MD=-2.84, 95%CI (-3.71, -1.97), I2=98%),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4.44, 95%CI (-5.11, -3.77), I2=0%)。②安全性方面:益肾清利活血法可以减轻不良反应(RR=0.52, 95%CI (039, 0.68), I2=0%),提高白蛋白(MD=3.88, 95%CI (0.69, 7.06), I2=96%),但在升高红细胞(MD=0.01, 95%CI (-0.25, 0.27), I2=0%)和降低ALT(MD=-0.44, 95%CI (-1.56, 0.67), I2=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和方法,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使用设计严谨、符合循证医学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来提高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莪术醇在正常孕大鼠及血瘀证孕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建立一个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血浆中莪术醇的分析方法。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血瘀证组和正常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冰水浴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受孕,尾静脉注射莪术醇药液,采用HPLC法对大鼠的血浆中莪术醇的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正常孕大鼠和血瘀证孕大鼠尾静脉注射莪术醇后,药动学参数为:VC分别为0.570,0.569 L·kg-1;CL分别为5.78,6.38 mL·min-1;Ke分别为1.0,1.239 h;t1/2分别为0.693,0.564 h;AUC0~t分别为0.577,0.522 mg·h-1·L-1;各时间点血药浓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静注给药后莪术醇在大鼠体内表现为快速分布和消除,莪术醇在正常孕大鼠和血瘀证孕大鼠血中的药物浓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全  任慧  郭盛  王恒斌  耿婉丽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22,53(13):3991-399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同时测定补肺活血胶囊(Bufei Huoxue Capsules,BHC)中12种指标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骨脂苷、芍药苷、异补骨脂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进样量4μL,检测波长246 nm。结果 BHC中12种指标成分在18min内色谱峰分离良好,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骨脂苷、芍药苷、异补骨脂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38~195.20(r=0.999 9)、0.17~21.44(r=0.999 6)、0.85~433.80(r=0.999 9)、0.68~345.60(r=0.999 9)、1.11~566.60(r=0.999 8)、0.47~241.40(r=0.999 9)、0.08~39.36(r=0.99...  相似文献   

12.
基于GC-IMS气味检测辨识侧柏叶炒炭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典花  戴衍朋  卢琪  孙立立  张学兰  张军 《中草药》2021,52(21):6510-6517
目的 从气味变化角度对侧柏叶炒炭程度进行辨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侧柏叶和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的气味进行检测,采用直观、聚类、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开侧柏叶及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5-甲基糠醛、2-庚醇和2-乙酰呋喃可作为侧柏叶炒适中炭的标志物。结论 侧柏叶炒炭后气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与炮制程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辨识炭药炮制程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胡静  秦贝贝  马琳  李先宽  王佳丽 《中草药》2021,52(21):6743-6754
巴豆Crotonis Fructus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大毒中药,误用容易造成极大危害。巴豆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挥发油、二萜、有机酸、蛋白质、生物碱、甾醇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逐渐深入,巴豆在抑菌、抗癌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也不断被发现。在对巴豆资源、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从巴豆化学成分与其特异性、可测性和中药毒效性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ker,Q-Marker)的预测分析,建议进一步聚焦巴豆二萜类和蛋白质成分化学物质组的研究分析,为明确巴豆质量标志物,建立科学的巴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辨析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酒地黄、熟地黄)的化学特征,结合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核心功效,明确其地黄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种,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地黄不同炮制品中的共有成分和特有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地黄的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预测地黄的化学成分和核心功效的相关性。结果 在地黄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55个成分,其中26个为5种地黄炮制品共有,鲜地黄经炮制后,大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地黄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下降幅度最小。采用网络药理学对焦地黄素D、桃叶珊瑚苷、益母草苷、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连翘酯苷、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进行机制预测,富集的通路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血清素突触、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与清热作用相关。结论 干地黄的化学特征与鲜地黄最为相似,药性和功效与清胃散中地黄...  相似文献   

15.
毋启桐  王金金  杨安南  周宁  赵强  李凯  张振凌 《中草药》2021,52(21):6493-6500
目的 探讨盐炙对补骨脂丸中代表性成分煎出的影响,以及成分与止泻药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MS法测定补骨脂丸及3种补骨脂丸模拟品水煎液中13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结合不同给药组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胃肠激素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代表性成分与止泻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药效贡献较大成分。结果 与3种模拟品(模拟I~III号)相比,补骨脂丸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如芦丁、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查耳酮及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含量较高,挥发油类成分如茴香醛、反式茴香脑及补骨脂酚的含量较低;与模拟II、III号相比,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较低。不同成分对止泻药效的贡献具有差异,黄酮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高,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低。结论 补骨脂、小茴香盐炙后组成补骨脂丸,能促进黄酮类成分煎出,抑制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成分煎出,这可能是盐炙增强其止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胡菲  沈成英  申宝德  朱卫丰  袁海龙 《中草药》2021,52(21):6485-6492
目的 制备不同稳定剂修饰的槲皮素纳米晶(quercetin nanocrystals,QT-NCs),探讨稳定剂种类对QT-NCs体外溶出和口服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E15(HPMC-E15)、普朗尼克F127(F127)和甘草酸(glycyrrhizinic acid,GL)为稳定剂,采用介质研磨法分别制备3种QT-NCs,即QT-NCs/F127、QT-NCs/HPMC E15、QT-NCs/GL,并进行形态、晶型表征,考察其体外溶出及口服药动学。结果 3种稳定剂修饰的QT-NCs的粒径均约为200 nm,PDI约为0.20,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QT-NCs均呈短棒状及不规则的颗粒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QT-NCs均以结晶态存在;体外溶出结果显示,与槲皮素原料药相比,3种稳定剂修饰的QT-NCs的累积溶出度均明显提高,且30 min内累积溶出率QT-NCs/F127 (74.90%)>QT-NCs/GL(59.30%)>QT-NCs/HPMC E15(53.65%);药动学结果显示,与槲皮素原料药相比,3种稳定剂修饰的QT-NCs口服生物利用度均显著提高,且AUC0~t呈如下顺序:QT-NCs/E15(78.09±6.05)mg·h/L>QT-NCs/GL (61.72±7.59)mg·h/L>QT-NCs/F127(49.94±9.30)mg·h/L。结论 纳米晶能够显著改善槲皮素的体外溶出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稳定剂种类对QT-NCs的体外溶出和口服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搜山虎(岭南花椒Zanthoxylumau strosinense的根和茎)的化学成分,为双虎肿痛宁酊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AB-8大孔树脂、硅胶、制备色谱进行成分分离,并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的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镇痛活性的研究。结果 从搜山虎根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芦巴碱(1)、甲芬那酸(2)、4-羟基肉桂酸(3)、小檗碱(4)、橙皮苷(5)、新绿原酸(6)、白藜芦醇(7)、芥子酸(8)、脯氨酸(9)和甘草次酸(10)。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4710能够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镇痛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47能够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显著提高痛阈值。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及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7具有很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晶峰  杨海南  郅慧  高旭  杨小倩  张辉 《中草药》2021,52(21):6677-6682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槐角Sophorae Fructus中槐角苷、芦丁、染料木苷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建立槐角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槐角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在检测波长为260 nm,体积流量为0.6 mL/min,甲醇-乙腈-0.07%磷酸水(12∶20∶6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共有峰并筛选差异性成分。结果 10个不同产地槐角样品的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为特征峰,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8以上。不同产地槐角的槐角苷、芦丁、染料木苷平均含量分别为8.9%、4.2%、6.45%。聚类分析将10批不同产地的槐角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并筛选出不同批次的差异性成分为9、1、2、6、3号峰,其中9、6号峰分别指认为槐角苷、染料木苷。结论 建立了槐角的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下寻找不同产地槐角质量差异成分的方法,为全面评价槐角药材的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木香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以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作为指标成分,难以系统阐释木香“功效-成分-质量”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木香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许多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在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从植物亲缘、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木香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木香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不同种类金花茶UPLC指纹图谱,结合其表型特征和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其亲缘关系,为金花茶品种分类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22种金花茶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金花茶U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选取了3个色谱共有峰,指认了11个已知化学成分。不同种金花茶共有峰相似度在0.247~0.740。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弄岗、柠檬黄、龙州、陇瑞、细叶、隆安、顶生、天峨、中东、毛瓣10种金花茶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龙州亚类单独聚为一类;凹脉、顶生、天峨、显脉、弄岗、倒卵叶、柠檬黄、薄叶、中东、东兴、防普金花茶聚为一类;陇瑞、龙州亚种、细叶金花茶为一类;淡黄、扶绥、毛瓣、四季、恩城、隆安、武鸣金花茶聚为一类。结论 金花茶种类繁多,不同种金花茶所含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结合表型特征,根据成分差异可基本获得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