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研制一直是探讨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进行病证结合探索,构思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再予以经典中药反证,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模型,这种"以方测证"的病证结合模式在目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休克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分析评价现有常用休克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及其与临床诊断标准的吻合度,总结休克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特点的契合程度和优缺点,为完善休克动物模型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建立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各种模型复制方法的表现症状和相关指标进行赋值分析,统计其与临床吻合度大小。结果:大部分模型制备的症状特征更加契合西医诊断标准,建立合适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能更好地反应临床,在休克动物模型的发展与完善中应更多体现中医证候特点。结论:实验动物的选择、因素的可控性、单因素强弱、多因素的互相结合和无关干扰较小的施加方式等对休克动物模型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型复制方法应该更经济,效率更高,可重复性更好,更符合中西医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253-257
基于哮喘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哮喘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哮喘动物模型评价标准,为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相应的方法建议。本文通过列出中、西医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将现有的中、西医动物模型与之对应并对病证的符合程度进行分级,结果发现西医哮喘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只是单纯复刻哮喘某一阶段发病的表象,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为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95%,吻合度一般的动物模型为感染性哮喘模型、肥胖哮喘模型等,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85%;中医哮喘动物模型是建立过敏性哮喘的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辨证建立模型,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有冷哮证、热哮证、脾虚证等,与中医临床诊断标准的吻合度为95%,但现有的模型分型还不能完全对应诊断标准中的的分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哮喘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哮喘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思路的文献,针对"闭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空白,从"闭证"的病因、病机、本质及表现出发,对病证结合"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提出研究思路,以期为建立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具有代表性的"闭证"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节奏加快,“低头族”人数不断增加,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退变诱发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疗效,但理论及基础实验依据尚不充分,且当前动物模型制定标准未统一。因此,笔者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临床指南及病证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结果发现现有模型中微血管钳神经根压迫法的中西医指南吻合度较差,而椎管插线法、自体骨置入压迫法、不锈钢柱压迫法、固定架颈椎退变法等造模方法虽在西医指南体现出了较高的吻合度,但中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差。表明该疾病现有动物模型体现出的中医证候要素较少,且在动物行为学评价等方面缺乏类似中医四诊方面的信息采集与评估。总之,笔者旨在基于病证结合理念系统评价当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建立现状,以期为更加符合临床发病特点、中西医病证特点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全球发病率为20%,每年患病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且患病率及致残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该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基于高血压病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检索高血压病及其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对现有的高血压病动物模型优缺点及其临床症状吻合度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发现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的模型为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两肾一夹法动物模型、高盐高脂饮食模型、高嘌呤高糖致高血压模型,能够模拟出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痰湿中阻等常见中医证候。结论 具备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高血压病动物模型更符合临床实际应用。建立病证结合,既有西医临床病理指标,又有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实践已证明,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对临床治疗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在临床研究层面结合的范例,也是中西医结合较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是否真正找到此种研究模式的研究切入点有关,唯有找准切入点方有可能取得医学顽疾在理论和治疗上的突破。现就病证结合在儿科临床研究的切入点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病证结合角度探讨"血瘀证"动物模型,本文利用S180腹水瘤建立小鼠实体瘤,进行血瘀证有关指标检测,评价其作为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意义.同时观察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意义、制备方法及评价作一整体的综述,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的理论有2个:(1)基于"证"的概念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分为2种:诱发疾病病证结合模型和自发遗传性疾病证侯模型;(2)基于西医疾病的模型叠加中医证候因素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根据造模因素复合病证结合模型,制备方法也分为2种:"西医病+中医传统病因"模型和"西医病+病理生理"模型。要不断制备出更完美的模型,才有助于中西医学者更深入地研究贴近人类各种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西医"病证结合"方法学的科学性和建立"病证结合"医学体系。方法:采用现代科学先进设备和技术方法,在整体-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生物学-原子生物学水平,从机体结构态-代谢态-功能态的层次,系统研究了"病证结合"方法学的科学性。结果:通过20年对分子生物学和原子生物学指标(血cAMP、SOD、LPO、3H-TdR LCT与胃黏膜cAMP和Zn、Cu、ZnO、CuO,以及细胞核与线粒体内Zn、Cu)量变和机制以及胃黏膜组织细胞病理学(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肠化生分型和不典型增生分度)和亚细胞病理学(细胞核与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病证结合"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明确"病证结合"方法学是科学的;创立"病证结合"医学体系框架结构("病证结合"病理生理学、"病证结合"病理学、"病证结合"临床分型和"病证结合"治疗学)并奠定了理论基础。结论:自从1999年提出"病证结合医学体系"以来,经历13年学术界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考验,证明这是创新而实用的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六十余载成绩斐然,但在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等自身特征丧失等问题,并且中药西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饱受争议,以上问题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中西医两种范式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解读方法、中药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临床研究模式四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范式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的文献报道较少,而且现行应用的动物模型在与本病的相似度方面仍有差距。应根据本病病因、病理、病患体质等因素,运用中西医结合造模方法研制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使实验动物达到"病证结合,病症统一"的要求,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过敏性紫癜实验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平  王学江 《北京中医》2000,19(6):52-53
为了从病证结合角度探讨"血瘀证"动物模型,本文利用S180腹水瘤建立小鼠实体瘤,进行血瘀证有关指标检测,评价其作为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意义.同时观察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病证结合"理论已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中被广泛运用,基于该理论,采用复合法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在宏观表征上要求突出"病"与"证"两者的特点,同时结合微观生物学指标及以方测证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但该病证结合模型在建立与评价过程中凸显的病证关联性不强、模型多重性、评价标准局限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进一步改进该模型建立及评价体系,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为提纲,分别从模型含义、研究意义、造模原则、造模方法等方面阐释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作者认为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证候属性评价是现阶段研究遇到的两个主要难题,提出建立以临床辨证标准和基础大样本、可重复研究结果相结合为基础的糖尿病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体系,可能是解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瓶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和分析这些代谢的变化,可以探究病证本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将代谢组学运用到"病证效"结合研究中,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当前青光眼动物模型主要根据是否存在高眼压,分为高眼压型与非高眼压视神经损伤型。该研究基于青光眼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病证特点,对目前常见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分类、造模方法、优缺点及中西医病证的吻合度进行归纳与分析。现有青光眼动物模型中激光光凝诱导型、前房注射物质诱导型、巩膜上静脉烙闭诱导型、环角巩膜缘缝合诱导型、转基因型等模型与西医诊断及中医眼部主证吻合度较高,说明现有模型可以较好地展现青光眼西医临床特点。但现有青光眼动物模型普遍对中医病因病机考虑较少,未观察中医四诊信息及证候特点,且尚未对病证结合青光眼动物模型开展研究。因此更加贴合临床实际的中西医病证结合青光眼动物模型的探索与建立有其必要性。该文旨在为青光眼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探索统一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与评价体系,从临床最常见的青光眼肝郁证出发考虑如何体现中医证候特点,以期早日建立更加贴合临床、更具有中西医病症特点的青光眼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从而推动青光眼疾病更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