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4例。中药组给予散痹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评分量表(M-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医辨证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1%,高于中药组的79.4%和西药组的82.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临床症状中西药组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结论: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西药依托考昔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依托考昔片低;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散痹汤加减和依托考昔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肾虚寒湿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8例LDH肾虚寒湿证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76例。分别给予蠲痹汤加减,双氯芬酸钠,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Oswestry腰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中医辨证LDH肾虚寒湿证积分量表(中医证候),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的积分;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比较各组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7.2%,高于中药组的82.4%和西药组的80.3%(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联合组ODI,中医证候,M-JOA积分,血清TNF-α,IL-1,IL-6和CRP的含量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联合组(1.7%)中药组(9.3%)西药组(22.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2.7%)联合组(9.5%)西药组(24.6%)(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LDH肾虚寒湿证的疗效与西药双氯芬酸钠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双氯芬酸钠低;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LDH肾虚寒湿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蠲痹汤加减和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5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西药组(53例)和中西药组(60例)。中药组给予右归汤加减,西药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同时给予右归汤加减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56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疾病功能指数(BASFI),放射学指数(BASRI)和中医辨证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甲状旁腺激素(PHI)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87.7%,优于中药组的76.5%和西药组的73.5%(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1.9%)小于中西药组(17.5%),中西药组(17.5%)小于西药组(30.6%)(P0.05)。结论: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低;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萆薢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及其对血沉(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2次/d;观察组口服萆薢汤加减,1剂/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S2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健康评估问卷(HAQ)和中医辨证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评分量表(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ESR,UA,CRP和SOD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观察组DAS28,ODI,HAQ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指标ESR,UA,CRP和SO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损伤、口腔溃疡、皮炎、单纯疱疹、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8%)低于对照组(20.4%)(P0.05)。结论:在甲氨蝶呤片治疗基础上,口服萆薢汤加减可有效改善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症状,ESR,UA,CRP和SO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6.
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蚕矢汤加减及其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86例。中药组口服蚕矢汤加减,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中西药组同时口服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血清尿酸(S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过程中药组剔除3例,西药组剔除2例,中西药剔除5例。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3.8%,优于中药组的81.9%和西药组的83.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3.6%)中西药组(60.5%)西药组(82.1%)(P0.05);复发率中西药组(7.4%)中药组(20.5%)西药组(26.1%)(P0.05)。结论: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与西药秋水仙碱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秋水仙碱低;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蚕矢汤加减或秋水仙碱,且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采用温肾兴阳止痹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候"寒湿痹阻证"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常规西医+温肾兴阳止痹方)与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中医证候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72.5%(29/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RF水平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2.5%(5/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中医温肾兴阳止痹方治疗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导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气滞血瘀型A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0例,分别给予导痹汤加减、甲氨蝶呤、导痹汤加减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60天。结果:观察期间脱落16例。联合组总有效率91.5%,明显高于中药组(77.8%)和西药组(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指标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1.9%)联合组(6.8%)西药组(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AS的疗效与西药甲氨蝶呤治疗无统计学差异,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甲氨蝶呤低,表明导痹汤加减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气滞血瘀型AS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热痹泰颗粒剂和甲氨蝶呤片,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片,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温痹饮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6年10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温痹饮联合甲氨蝶呤片以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DAS评分及证候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分别检测CRP、ESR含量。结果:经治疗后,患者D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痹饮可有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养血散寒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血散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进行中医症状计分,测神经传导速度。试验共计12周。试验结束后进行两组症状计分、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在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养血散寒颗粒治疗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疼痛、乏力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综合疗效优于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对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朱竹菁  苏励  田雨 《陕西中医》2020,(5):632-635
目的:观察自拟蠲痹化湿汤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临床疗效、疾病活动度、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类风湿关节炎(RA)女性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常规组与中药组,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中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拟蠲痹化湿汤治疗。于1个疗程完成时,评估疗效;同时比较两组中医证状积分,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生化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于治疗前、后的异同。结果:总有效率为中药组95.83%,常规组83.33%,两组比较中药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DAS28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两组对比中药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化湿汤能够提高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活动度,全面改善各项血清指标与生化指标,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冲降压汤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冲任失调证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次,1次/d;中医组采用调冲降压汤内服和针刺(取百会,合谷,太冲,曲池等穴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不同日随机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检测治疗前后冲任失调证评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各1次;检测治疗前后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性激素结合蛋白(SHGB)水平。结果:中医组临床血压疗效有效率为91.89%,高于西医组的8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西医组的7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医组冲任失调证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中医组NPY,NT,P,T水平均低于西医组,E2和SHGB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1)。结论:调冲降压汤联合针刺治疗冲任失调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相当,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80例。分别给予益肾通络方,普适泰片,益肾通络方联合普适泰片,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列腺液指标;比较各组患者总有效率,6个月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脱落7例。联合组总有效率97.5%,高于中药组的87.2%和西药组的84.2%(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列腺液指标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访复发率比较,联合组(3.4%)中药组(9.8%)西药组(1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1.3%)联合组(6.3%)西药组(17.1%)(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益肾通络方联合普适泰片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风湿灵"汤剂结合甲氨蝶呤片口服)和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了满意疗效,有效率达9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乌梢蛇祛风片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早期RA患者(病程小于等于2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随机的研究方法,治疗组服用乌梢蛇祛风片+甲氨蝶呤10 mg qw;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10 mg qw;疗程为24周,以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规定的RA疾病缓解度(缓解20%、50%、70%即为ACR20、ACR50、ACR70)和中医证候疗效作为评估标准。结果 治疗组完成76例,对照组完成7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达到ACR20有效率分别为71%和5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达到ACR50与ACR70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80%和60%,有统计学差异(P < 0.01)。不同病程的RA(病程小于等于6个月和病程大于6个月)患者ACR20/50/70的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乌梢蛇祛风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患者的ACR20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滞血瘀证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7例。分别给予疏肝利胆汤加减、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48周。观察各组用药前及用药24,48周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完全反应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第24,48周中西药组完全反应率均高于同期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第48周中西药组临床症状,肝纤维化,肝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抗线粒体抗体(AMA)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和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完全反应率与西药熊去氧胆酸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安全性评价优于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湿滞血瘀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肝脏的病理改变,疗效优于单用疏肝利胆汤加减和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共126例NAFLD伴HHcy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脂肪肝对照组(安慰剂)、西药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叶酸片)、中药组(茵陈蒿汤合四逆散方),42例/组,治疗期间无脱落;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有效率,观察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炎症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安全性评价指标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症状评分。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2. 86%;西药组总有效率88. 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无差异。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ALT,AST,Hcy,TC,TG,MDA,hs-CRP,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且低于脂肪肝对照组(P 0. 05); HDL,SOD明显升高(P 0. 05),且高于脂肪肝对照组(P 0. 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ALT,Hcy,TC,TG,MDA,hs-CRP,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 0. 05),SOD明显升高(P 0. 05)。结论:茵陈蒿汤合四逆散改善NAFLD伴Hcy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肝功能、血脂以及氧化、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