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勇  邓晓春 《中草药》2008,39(12):1805-1807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HPLC测定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含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正> 马兜铃酸是关木通中的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关木通中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国外报道了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本文报道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关木通中马兜铃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赵慧辉  刘养清  侯娜  李敏  赵平 《中成药》2006,28(10):1497-1499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六味地黄丸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关木通的解毒问题。方法:关木通与六味地黄丸共煎后用RP-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A的吸收值,观测其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六味地黄丸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毛晓春  冯高平  孙芸  陈琳熹 《中药材》2008,31(2):298-300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脑灵片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关木通的减毒问题.方法关木通与脑灵片共煎后用RP-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A,观测其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脑灵片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脑灵片可显著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关木通及当归四逆汤各拆方组中马兜铃酸A的变化趋势,探讨中药配伍对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方法:参照当归四逆汤原方比例将供试样品分6组:关木通组、全方组、关木通+补气补血组、关木通+散寒组、关木通+甘草组、阴性对照组(全方去关木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甲醇—水—冰乙酸(体积比74∶24∶1)为流动相,以DiamonsilTM(钻石)C18(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237 nm,测定各组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与关木通组相比,当归四逆汤全方中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关木通+补血组马兜铃酸A含量也有明显降低。结论:在方剂配伍理论指导下,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关木通的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青木香和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和相关研究。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用AlltechC18色谱柱 (4.6mm× 250mm ,5 μm) ,甲醇 水 醋酸 (68∶32∶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柱温为 35℃ ,紫外检测波长为 390nm。结果 :马兜铃酸A在 0.119~ 1.89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8% ,RSD为 2.09%。不同产地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916 9~ 1.907 6mg·g-1,其中以河北安国产青木香的含量较高 (1.90 76mg·g-1)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 35 1g·g-1,其中以吉林市售品含量较高。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来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以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高 ,青木香中的含量约为关木通中的含量的 1/3,细辛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竹叶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剂量竹叶配伍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溶出量.结果 关木通马兜铃酸A溶出量为0.106 mg/ml;竹叶与关木通1∶4配伍其溶出量为0.041 mg/ml.结论 中药竹叶可明显降低关木通马兜铃酸A溶出量61%;竹叶与关木通以1∶4配比对其马兜铃酸A的溶出量降低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0,(8)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能显著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含量,减轻其肾毒性的炮制方法与炮制机理。方法:采用传统的炮制工艺对关木通药材进行炮制,制得29种炮制品,连同生品共30种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各样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通过大鼠急性肾损伤试验,考察了代表性样品对动物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石灰水煮、石灰水蒸、甘草汁煮、黑豆汁煮、小苏打水煮及滑石粉炒6种样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均有显著降低(降低幅度30%以上),其他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差异较大。毒理试验结果表明,与生品相比,上述6种炮制品均能显著减轻对动物肾功能的损害,减轻程度与其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似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以关木通为代表的含马兜铃酸中药可以通过适宜的炮制方法降低其马兜铃酸的含量,减轻其对动物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11种中药材及3种中成药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常用药材及中成药中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除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超过4%外,其它药材及成药的马兜铃酸的含量均低于0.2%。结论:对马兜铃酸含量高的药物应慎重服用,以避免出现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8 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5℃.结果 醋炙、碱制及盐炙3 种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碱制后的炮制品降低率最高.结论 这3 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对关木通毒性成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可通过科学炮制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炮制技术去除关木通毒性成分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根据马兜铃酸的化学性质,借鉴传统中药炮制经验,对去除马兜铃酸的炮制方法学进行研究。方法:以关木通为研究对象,马兜铃酸A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关木通的碱制和醋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关木通的炮制工艺为以0.1mol·L-1碳酸氢钠多次浸泡后醋制的方法。炮制过程中温度对毒性成分的去除率影响较大。不同含量的关木通在实验室小试炮制中,毒性成分去除率在90%以上,10批中试毒性成分的去除率在80%以上,使马兜铃酸A的含量降低到0.35-0.60mg·g-1。马兜铃酸在药材中部分是盐的形式存在的。结论:该炮制新工艺能够选择性的去除关木通中的绝大部分毒性成分,达到了去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冠心苏合制剂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厂家冠心苏合制剂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lltech C18,流动相甲醇-水-醋酸(68∶32∶1),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90 nm。成药用甲醇-10%甲酸水提取。结果:马兜铃酸A在0.119~1.89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63%。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胶囊、滴丸)中,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滴丸)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低(0.148 mg.g-1);以三九企业集团(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高(0.516 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来测定冠心苏合制剂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邵鑫  张月  郑雁雪  王圆圆  魏金霞  李遇伯 《中草药》2022,53(19):6200-6212
马兜铃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及细辛属植物中的硝基菲羧酸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不可逆转的肾毒性,200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及药品。随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暂停了含马兜铃酸药物的使用。但目前,一些含有低剂量马兜铃酸的药物仍在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鉴于马兜铃酸的不良反应,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近年来马兜铃酸快速检测和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其制剂的风险控制及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兜铃酸类成分是具有硝基菲结构母核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及细辛属植物中。自上世纪90年代马兜铃酸肾毒性首次报道以来,其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与重视,我国自2003年起已禁用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等药材。但是,一些马兜铃酸成分含量低的许多中药品种仍在使用,鉴于马兜铃酸类成分明确的肾毒性、致癌致突变等危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风险评估。因此,本文对马兜铃酸类成分信息、毒性作用、检测方法、标准收载及限度规定等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与分析,为其准确定性、定量以及标准规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有关产品的风险控制与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兜铃酸问题看中药国际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界较敏感的停止进口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简称AA)的中药材(广防已、关木通等)的原因和背景,提出运用道地药材理论,研究安全使用的方略,建议用马兜铃酸肾病AAN(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来取代中药肾病CHN(Chinese Herb Hephropathy),因为不是所有的中药都会引起肾病,不能跟随西方人使用扩大的,不够严密准确的术语。  相似文献   

16.
马兜铃酸为一类硝基菲羧酸。长期食用或服用含马兜铃酸的食物、中药等可导致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学改变,造成脏器纤维化以及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结肠腺癌、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等疾病。马兜铃酸I作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可直接引发间质性肾病或者脏器纤维化,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与DNA形成加和物,引起体内关键肿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诱发癌症。本文主要综述了马兜铃酸的体内代谢过程,患病个体在代谢敏感性中的个性化特征以及马兜铃酸肾病和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临床验证研究结果。揭示中药毒性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易感人群特征、潜在危险性、致病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论证,提供了一个综述性范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现象原因,加强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有毒中药饮片进行统计。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使用毒性饮片40种,其中大毒饮片1种,有毒饮片25种,小毒饮片14种。临床毒性饮片与含毒性饮片叠加使用时,无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的病例。结论医院应重视含毒性饮片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培训,保障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医药界较敏感的停止进口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简称AA)的中药材(广防己、关木通等)的原因和背景,提出运用道地药材理论,研究安全使用的方略,建议用马兜铃酸肾病AAN(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来取代中药肾病CHN(Chinese Herb Nephropathy),因为不是所有的中药都会引起肾病,不能跟随西方人使用扩大的、不够严密准确的术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查北细辛药材及数种中成药中的马兜铃酸A。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以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测定马兜铃酸A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25:13:1:1,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5nm,柱温35℃。结果:在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细辛药材及含细辛药材的中成药未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该检测方法测得马兜铃酸A最低检出量为1.8×10^-4μg,为马兜铃酸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经济、可行的科学方法。北细辛药材及含细辛药材的中成药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A。  相似文献   

20.
Aristolochia species have been administered by those train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centuries. After determining Aristolochia fangchi was an adulterant that caused death due to renal failure in a number of patients at a Belgian weight loss clinic, many countries took steps to regulate products containing Aristolochia fangchi as well as other Aristolochia species. The US FDA issued a Consumer Advisory 'advising consumers to stop using any products that may likely contain aristolochic acid'. The Aristolochia and Asarum genera both have been found to contain aristolochic acids. A number of websites have been found from which individuals can order products containing either Aristolochia or Asarum as an ingredient through US merchants. We purchased 25 products from such sites and analyzed them for the presence of aristolochic acid I and II by HPLC with PDA. Six of the products contained detectable amounts of I and 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