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造模前3d分别每天灌服大黄水煎液和皮下注射PHGF 1 ml/100 mg,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mg.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8h后开腹取大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GαlN和LPS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和caspaSe-3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大黄能减轻肝组织损伤,并可降低肝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经验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169-171,182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多年研究,但仍无一致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根据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  相似文献   

3.
反应停对急性肝衰竭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应停(Thal)对急性肝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胺(D-GalN,600mg/kg,ip)和细菌脂多糖(LPS,5μg/只,H)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Thal对急性肝衰竭死亡率、细胞因子、转氨酶、肝组织形态学和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Thal可降低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TNFα和转氨酶的水平(P<0.05),减轻肝细胞坏死的程度,抑制单个核细胞TNFαmRNA的表达.结论 Thal对实验性肝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系为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或重型肝炎病变基础上并发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可分为四种类型:急性肝衰竭(acuta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a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no-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多属重型肝炎类型,而慢性肝衰竭常为肝硬化失代偿的终末期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常与腹水、门静脉高压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等症候群合并发生,肝性脑病为重型肝炎诊断重要依据之一,病死率极高.开展肝性脑病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研究是提高肝性脑病存活率和治愈率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在氧化应激促进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氧化应激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GSK3特异性抑制剂SB216763分别对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评价肝脏功能,检测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及丙二醛(MDA)水平评价氧化应激程度,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脏组织p-GSK3、p-JNK蛋白表达。结果 D-Gal 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引起肝组织GSH和SOD水平降低,肝组织MDA水平上升。NAC干预改善急性肝衰竭损伤(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同时增加肝脏组织GSK3β的磷酸化水平(降低GSK3β的活性)。SB216763抑制GSK3β活性增加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GSH和SOD含量,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GSK3β抑制下调肝脏中p-JNK的表达。结论 GSK3β是氧化应激促进急性肝衰竭损伤中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抑制GSK3β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可以改善急性肝衰竭损伤。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衰竭大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的变化及其特点. 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大鼠的胃肠消化间期MMC,并对两组大鼠胃肠消化间期MMC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Ⅱ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1519.00±831.14)s和(1535.86±930.50)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73.61±409.98)s和(541.09±342.30)s,急性肝衰竭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t值分别为-3.97和-3.85,P值均<0.05.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Ⅲ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23.39±6.36)s和(27.02±11.50)s,正常对照组分别(53.32±14.01)s和(53.81±1 3.64)s,急性肝衰竭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u值分别为-4.99和4.66,P值均<0.05.胃窦Ⅲ相频率:急性肝衰竭组为(0.04±0.01)HZ,正常对照组为(0.22±0.01)HZ,u=-4.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空肠MMC周期和MMCⅡ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1897.71±815.77)s和(1870.90±1010.35)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84.17±449.34)s和(643.04±450.67)s,两组比较,u=-1.63和t=-4.94,P值均<0.05.大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急性肝衰竭组为(31.41土11.17)s,正常对照组为(53.11±14.74)s,t=5.10,P<0.05.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周期、十二指肠MMCⅢ相频率和空肠Ⅲ相频率变化,两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肝衰竭大鼠MMCⅡ相显著延长,呈移行性簇状收缩,MMCⅢ相缩短,空肠MMC周期延长,可能是导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核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健康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采用慧星实验检测注药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和8小时小鼠肝细胞核DNA的损伤,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①模型组小鼠于注药0.5小时Olive尾矩值即明显增大,且随时间延伸逐渐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模型组小鼠于注药0.5小时血清TNF-α浓度无升高;1小时略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小时以后,升高趋势明显,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核DNA较早出现损伤,并随时间延伸逐渐加重,最终可能诱发了肝细胞凋亡;血清TNF-α浓度的升高与肝细胞核DNA的损伤不完全同步,但其可能具有促进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重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我国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重型肝炎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三种类型。急性重型肝炎相当于国外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或“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te liver failure)”,慢性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0.
急性或慢性基础上急性发作的肝衰竭(hapetic failure,HF)是一种临床危重症,除非能及时得到肝脏移植或自身肝功能恢复,否则患者病死率很高。急性肝衰竭(acute hapetic failure,AHF)可发生于无基础肝病的患者(也称为爆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相似文献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共识纪要:亚太肝病学会推荐(APAS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介绍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发生在原来正常的肝脏)、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在已知或未知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衰竭)及肝病晚期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迄今各国学者对ACLF的  相似文献   

12.
刘彬  陈黔  王仕伟 《肝脏》2020,(2):178-18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89例HBV合并ALD患者为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急性肝衰竭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89例患者中56例(29.63%)并发急性肝衰竭。腹水(OR=1.640,95%CI=1.424~1.889)、上消化道出血(OR=1.995,95%CI=1.234~3.225)、总胆红素(OR=1.278,95%CI=1.107~1.475)、CTP评分(OR=1.246,95%CI=1.021~1.521)是HBV合并ALD患者并发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合并ALD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多样,伴肝损害,易并发急性肝衰竭,与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CTP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功能衰竭是指患者因肝细胞功能损害而出现的肝性脑病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迄今无特殊治疗 ,预后差。 1993年O’Grandy等根据黄疸至脑病发生的相距时间提出新的分类法 ,即 0~ 7天为超急性 ,8~ 2 8天为急性 ,2 9天~ 12周为亚急性肝衰竭。 1996年Williams认为 ,除超急性和急性外 ,亚急性暴发型肝衰竭定为 5~ 2 6周。这样的分类具有可评定预后的优点。 1996年国际肝病学会推荐的命名和分类认为 ,急性肝衰竭是指起病 4周内出现的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是起病后 4周~ 6个月发生的肝衰竭 ,并将肝性脑病列为急、慢性肝衰竭的必要条件。凝血酶原时间和Ⅴ因子等的凝血参数虽是比肝性脑病更为敏感的指标 ,但大部分学者仍认为出现肝性脑病才能诊断肝衰竭。肝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两类 :急性肝功能衰竭 (包括亚急性 )由急性病毒性肝炎 (甲、乙、丙、丁、戊型 )病毒 ,其他肝炎病毒 ,药物性肝炎 (氟烷、异烟肼、醋氨酚、利福霉素等 ) ,毒物中毒(如毒蕈、生鱼胆 )等引起 ,少见的为急性弥漫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Rey’s综合征 )以及其他原因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所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 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 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急性病因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的慢性肝病基础病因的逐年变化。结果在研究期间, 共收集8 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信息, 年龄为(51.3±13.5)岁, 男性患者为主(71.9%), 肝衰竭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ACLF 4 023例(47.3%)、CLF 3 571例(42.0%)、SALF 670例(7.9%)、ALF 248例(2.9%)。肝衰竭整体人群中前5位的病因依次是乙型肝炎3 199例(37.6%)、酒精性肝病2 237例(26.3%)、隐源性肝病906例(10.6%)、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603例(7.1%)、药物488例(5.7%), 共占比87.6%。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ALF的急性病因, 依次为药物107例(43.1%)、乙型肝炎47例(19.0%)、不明原因36例(14.5%)...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约25%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起病,是急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其中小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自身免疫性急性肝衰竭(autoimmune acute liverfaiilure,AI-ALF).美国急性肝衰竭学会报告显示,约10%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是由AIH引起的,30%左右的ALF患者虽表现为"自身抗体阴性",但部分可能为AIH,而高达47%~71%的老年AIH患者呈急性起病[1].我院的病人资料显示,初诊将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85.5 μmol/L和(或)血清AST(或ALT)>1000 U/L定义为急性起病AIH时,12%(20/167例)的AIH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起病,而17例自身抗体阴性的AIH患者中有4例为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有关肝衰竭的定义、诊断及分型已逐渐趋于一致,但仍存在不同认识,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进行探讨,以期制订更加合理的诊断和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肝病基础上诱导的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肝脏组织病理学动态特征.方法 购入雄性SD大鼠,以50%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腹腔注射,每3天1次,连续3个月(第一个月1.5 mL/kg体质量,第2、3个月 2.0 mL/kg体质量),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植物油溶液.肝硬化模型成立后,腹腔注射2 g/kg体质量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建立肝硬化基础急性肝衰竭模型,并动态进行病理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大鼠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制备良好,所有大鼠出现明显的腹水及黄疸症状,出现假小叶结构及细胞凋亡等.D-Gal急性攻击后,短时间内出现组织水肿、脂肪变性明显,大片嗜酸性变性.电镜上开始胞浆疏松、亚细胞器变形、糖原减少等,逐渐出现细胞器变少、异性结构、核固缩等现象.最终整个细胞器形态结构破坏,碎屑样小体出现及细胞溶解坏死.结论 肝硬化基础上药物急性攻击时除了细胞凋亡外,中毒所引起的溶解坏死后期参与大量肝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6年《肝衰竭诊疗指南》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将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 acute - on -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以及慢性肝衰竭[1].在我国,感染是导致肝衰竭的主要因素,其中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炎症活动是主要原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至2006年来自北方十三个省市自治区1977例肝衰竭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HBV感染占所有肝衰竭的82.8%[2].我国大部分HBV感染相关性肝衰竭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支持、免疫调节和防治并发症等.由于肝衰竭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症候群,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病死率居高不下.此类患者体内往往存在高水平的HBVDNA,因此近年来对于应用抗病毒治疗提高本病的生存率进行了有意义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急性肝衰竭动物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影响.方法:D-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Balb/c小鼠BMSCs,传至第4代使用.9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组、肝衰竭组、BMSCs治疗组.分别于12、24、48h检测各实验组ALT/AST水平,48h取各组肝脏行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检测动物血清HMGB1含量.结果: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经BMSCs移植治疗后生存率为83.3%,与肝衰竭组小鼠存活率16.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衰竭组与BMSCs治疗组12hALT/AST水平显著上升,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肝衰竭组与BMSCs治疗组12、24、48hALT/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BMSCs治疗组12、24、48hALT/AST水平明显低于肝衰竭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BMSCs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以及炎症浸润程度轻于肝衰竭组.免疫印迹显示,正常组血清中测不到HMGB1,肝衰竭组血清中HMGB1的含量显著高于BMSCs移植组血清中HMGB1的含量(P<0.01).结论:BMSCs移植能够抑制肝衰竭中HMGB1水平,BMSCs通过抑制HMGB1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治疗急性肝衰竭,降低肝衰竭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3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肝肾综合征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血液检测指标、肝脏大小及肝衰竭其他常见并发症等因素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与患者90天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HBe Ag阴性率、基线CHOL、AFP、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左叶长径、肝右叶斜径均显著低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而年龄、血Cr、INR则显著高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P0.01或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PTA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高危险因素,与HRS的发生密切相关。HRS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0天的短期预后相关。结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预防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