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的问世 ,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技术自 198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 ,发展迅速。实践表明 ,它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任何介入治疗方法一样 ,RFCA也可以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过程中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 2 %~ 5 %。将我国近十几年来所做的RFCA病例进行 3次注册登记结果显示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由 3 2 5 %降至 0 90 % ,病死率由 0 0 6 %达到基本无死亡病例发生 ,这些充分说明我国的RFCA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近或相当 ,其总体技…  相似文献   

2.
59例住院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统计其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总成功率为89.8%,总复发率3.8%,总并发症发生率1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FCA治疗老年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导管射频消融(RFCA)已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首选根治手段[1]。随着社会老龄化,接受RFCA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老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特点是病程长,血管病变严重,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因此行RFCA治疗时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有一定差异[2]。本文总结我院RFCA治疗43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心动过速心肌病( 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射频消融(RFCA)两种,药物治疗不能根治,长期应用还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心律失常、负性肌力作用等.随着RFCA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对本院收治的17例TCM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的出现的心律失常机理。方法:采用导管RFCA治疗235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术后对心电图跟踪观察。结果:RFCA总成功率95.3%,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二度Ⅰ型AVB1例、一度AVB6例、单支阻滞13例,双束支阻滞2例、ST-T改变5例。结论:随着RFC操作日渐熟练,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会较前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郑鹏  张印明  王苏加 《山东医药》2009,49(27):53-53
2006年10月-2007年6月,我们观察了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RFCA)治疗前后血清蛋白C(PC)、蛋白S(PS)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射频消融术(RFCA)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19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均成功地进行RFCA,在RFCA前后均进行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对心腔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98例中114例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0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室速12例,Ⅰ型心房扑动(AF)1例、房速1例。198例在RFCA前心房和/或心室刺激均能诱发心动过速,RFCA后,则未能诱发心动过速。AVRT者心室刺激呈现房室分离,显性预激者6波消失,AVNRT者心房slS2刺激时,AH间期呈逐渐延长,未诱发AVNRT。结论心内电生理检查不仅能准确地揭示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而且是判断快速心律失常RFCA成功与否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 (RFCA)在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西京医院住院行RFCA治疗的 14 8例患者 (其中右侧显性旁道并发左侧隐匿旁道者 2例 ,左侧隐匿旁道并发AVNRT者 1例 ) ,年龄 14 .1± 2 .3(6~ 18)岁 ,病史 2 .6± 2 .5 (0 .1~ 12 )年。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14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结果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93例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AVNRT) 5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RFCA成功率 93.4 % ,其中AVRT左侧旁道、AVNRT成功率达 97%、96 %。复发 11例再次消融均成功。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RFCA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我们1996年12月以来采用RFCA治疗50例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包括14例安装起搏器后房扑和房颤,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的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但其对心肌亦有损伤。2002年2~9月.我们动态监测了34例心动过速患者RFCA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旨在探讨RFCA后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18年来,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方法日趋成熟,特别是房室旁道(AVAP)的RFCA,首次消融即刻成功率达98%,复发率约5%。AVAP消融失败常见原因:电生理诊断错误、忽视特殊电生理现象、术后电生理评估欠仔细、心外膜AVAP、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及极少见部位AVAP等。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对QT离散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术(RFCA)目前被认为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最理想的方法,对房室折反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近乎100%。同时也是治疗包括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VT)在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  相似文献   

13.
在急诊科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而尤以快速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胺碘酮是常用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本文对我院急诊科诊断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用药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旨在了解急诊情况下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1230例,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2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8例(左侧旁道598例,右侧旁道8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30例。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总成功率为97.8%,其中AVRT成功率为98.3%,AVNRT成功率为99.8%,IVT成功率为96.7%;复发率为1.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观察AT501起搏器起搏预防和终止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3例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同时伴有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置入Medtronic公司生产的AT501起搏器,术后1个月打开三种独立的起搏预防治疗功能和3个可程控的起搏终止治疗功能。经8~10个月的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通过9790程控仪回顾心律失常发生事件,发现AT501起搏器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率为98%,起搏预防治疗功能和起搏终止治疗功能可减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其中起搏终止治疗的成功率为56%,在270~360ms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检测区成功率为78%,在220~270ms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检测区成功率为40%。结论:初步临床应用表明,AT501起搏器置入后通过对起搏器的起搏预防和终止治疗功能合理程控,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6.
高频心电图(HFECG)作为一种间接评价心肌组织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无创性、敏感性高和可定量的优点,心脏射频消融(RFCA)是目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射频电流造成局部心肌的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消融异常传导通路的目的。本文通过监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前、后HFECG上  相似文献   

17.
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导管法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年龄60~82岁,平均(65±6.3)岁,男23例,女17例。常规电生理检查后行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右侧旁路(RAP)3例,左侧旁路(LAP)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其中慢慢型AVNRT3例),房速1例,房扑(AF)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1例。40例老年患者消融成功39例,成功率97.5%,1例AF患者消融失败;2月后1例房扑患者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例出现血管并发症,均为股动脉血肿。术后随访6月~5年,成功消融患者均无心律失常复发,无其他消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早搏(PVC)主要起源于左、右心室的流出道,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经成为治疗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方法[1-3].但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IVT或PVC的起源部位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室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是否有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是探讨瓣环部起源的IVT和PVC对RFCA的效果及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9.
曲美他嗪对射频消融所致微小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 ( RFCA)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微小心肌损伤的作用 ,本文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曲美他嗪 (商品名 :万爽力 )对 30例RFCA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并应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肌钙蛋白 T( c Tn T)作为检测 RFCA所致微小心肌损伤的指标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连续选择 1 998年 3月~ 1 999年 8月入院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RT)并行 RFCA治疗的 60例患者。其中男 42例 ,女 1 8例 ,年龄 1 6~ 71 ( 4 4± 1 5)岁。全部病例术前静息心电图、2 4 h动态心…  相似文献   

20.
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选择 1995~ 2 0 0 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共 32 1例 ,男 2 10例、女 111例 ,年龄中位数 13.4± 3.6 (1.5~ 18)岁 ;其中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0 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7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35例、房性心动过速 (AT) 5例、心房扑动 (AFL) 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IST) 1例。记录所有病例术前未发作心动过速及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结合电生理检查 ,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AVRT、AVNRT和IVT分别占6 3.6 %、2 3.1%和 10 .9%。年岁较小的儿童和青少年 ,右侧旁道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 ,左侧旁道相对越来越多。B型预激合并多旁道较常见。 35例IVT ,其中 2 3例为左室IVT ;6例为右室IVT。 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13例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功能及心脏大小在RFCA术后 3~ 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①AVRT、AVNRT和IVT是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 3种类型。②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早期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